《表2 2015-2019年我国自贸试验区金融业外商投资准入情况对比》

《表2 2015-2019年我国自贸试验区金融业外商投资准入情况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时期中国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的对策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根据《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5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内容整理得出。

(1)降低金融业外商投资准入门槛,提高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2013年9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3年版)》,我国自贸试验区首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问世;2015年4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5版)》,我国自贸试验区首份通用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出台;2019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联合发布《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历经五载,“负面清单”逐年“瘦身”,自贸试验区对外商投资准入的特别管理措施已由最初的190条减至37条。同时,在金融领域,自贸试验区的特别管理措施也由2015年的14条减至3条(见表2)。随着金融业多领域不断对外扩大开放,玉山银行(2016年1月,落户广东自贸试验区)、国泰世华银行(2018年7月,落户上海自贸试验区);申港证券(2016年4月,落户上海自贸试验区)、汇丰前海证券(2017年8月,落户广东自贸试验区)、东亚前海证券(2017年8月,落户广东自贸试验区);太保安联健康保险(2014年12月,落户上海自贸试验区)、富华利泰(2015年9月,落户上海自贸试验区)、恒生前海基金(2016年7月,落户广东自贸试验区)等外商独资及参控股金融机构纷纷入驻自贸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