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1980s—2005年济南市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表3 1980s—2005年济南市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济南市降水变化特征分析及其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km2

由图3和表2可知,济南市在1980s—2005年土地利用结构经历了较大变化,其中聚落和农田的变化最为显著.聚落面积从1980s的936.30km2增长到2005年的1 109.41km2,增长率达18.5%;而农田面积同1980s的5 456.65km2相比,2005年减少至5 266.51km2,研究期内共减少190.50km2.农田在济南市土地利用类型中占主导,达到65%左右,也是所有土地类型中变化面积最大、转入转出面积占比最大的,总体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结合济南市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计算结果(表3)可以看出,聚落转移面积为194.60km2,占区域内所有土地类型转移面积的17.37%;增加面积为367.71km2,占区域内所有土地类型新增面积的32.82%.增加面积是转移面积的1.89倍,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类型,其中过半数面积来自农田的转化.由农田转为聚落的土地面积达到了344.98km2,占农田总转移面积的60.6%.1980s—2005年正是《济南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出台并执行的时期,聚落面积的大幅增长表明济南市城市化推进十分迅速,这反映出济南市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与不断增长的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由《2005济南统计年鉴》可知,济南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85年为1 263元,而2005年达到了31 606元,增长24倍.据此可以看出,济南市在此期间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与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