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农村水环境治理的主要研究》

《表1 农村水环境治理的主要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农村水环境治理是与农业生产、农民健康、农村环境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农村水环境治理的研究集中在农村水环境治理主体、治理模式与治理实践3个方面,如表1所示。19世纪70年代,我国华北、东北、华中等地区出现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整治,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自然环境、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不协调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水环境问题虽得到一定控制但是难以长效维护[33]。农村水环境治理的要求尤为紧迫,由于工业污水的排放及化学肥料的污染,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恶化[34]。基于这样的现状,宋国君等[35]根据交易成本理论,提出了政府直接管理模式、市场管理模式与合作管理模式,旨在结合不同农村地区的经济能力、风俗文化等特点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治理模式。由于不同农村地区存在环境差异,这就导致水环境治理问题难以形成统一化管理模式,科斯等[36]认为构建统一机构促使农民参与水环境的治理可以有效克服空间的外部性差异。郑开元等[26]和张红[27]从公共物品的视角出发,认为政府发挥治理主体作用的同时,必须构建市场激励、农民参与的联动机制,3者共同促进农村水环境的改善。王烨冰等[28]在总结日本、法国、英国及澳大利亚经验的基础上,对治理模式进一步改进,提出政-社-农三联互动的模式。DUNGUMARO等[31]和许玲燕等[32]利用演化博弈工具对农户、政府、企业等不同主体的博弈演化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多方博弈过程中必须确保农民的利益。随着资源流动和共享程度的不断加深,流域内与流域间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于水环境治理的思考角度需要进一步拓展,必须充分考虑流域内上下游区域、流域两岸地区以及流域间的协同治理问题。基于不同区域的特征,从整体性视角出发的合作治理模式是一种解决跨界环境问题的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