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方药功用甄别》求取 ⇩

上篇 中药1

第一章解表药1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1

目 录1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2

麻黄与桂枝2

紫苏、荆芥与防风2

羌活与防风3

生姜与葱白4

白芷与藁本4

苍耳子与辛夷花5

二同物功异药物辨5

生姜、生姜汁与生姜皮5

苏叶、苏梗与苏子6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6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 )薄荷、牛蒡子与蝉蜕7

桑叶与菊花7

柴胡、葛根与升麻8

二同物功异药物辨9

桑叶、桑枝、桑白皮与桑椹子9

蔓荆子与木贼9

葛根与葛花10

三药名近似药物辨11

菊花与野菊花11

第二章清热药11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11

石膏与寒水石12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12

石膏与知母12

芦根与天花粉13

竹叶与栀子13

夏枯草、谷精草、密蒙花与青葙子14

黄芩、黄连与黄柏15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15

15

第二节清热燥湿15

二药名近似药物辨15

竹叶与淡竹叶15

龙胆草与苦参16

二药名近似药物辨17

黄连与胡黄连17

第三节清热凉血药17

生地黄与玄参18

牡丹皮与赤芍18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18

玄参与夏枯草19

地骨皮与青蒿19

二同物功异药物辨20

生地黄与熟地黄20

第四节清热解毒药20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20

金银花与连翘20

牛黄与蚤休21

蒲公英与紫花地丁21

土茯苓与白鲜皮22

射干与山豆根22

白头翁与马齿苋23

白头翁、黄连与秦皮23

鱼腥草与败酱草23

二同物功异药物辨24

金银花与忍冬藤24

大青叶与板兰根24

三药名近似药物辨25

山豆根与北豆根25

土茯苓与赤茯苓25

第五节清虚热药26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26

青蒿与白薇26

地骨皮与牡丹皮26

第三章泻下药27

银柴胡与柴胡27

二药名近似药物辨27

第一节攻下药28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28

大黄与芒硝28

番泻叶与芦荟29

二药名近似药物辨29

大黄与土大黄29

火麻仁与郁李仁30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30

第二节润下药30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31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31

甘遂、大戟、芫花与牵牛子31

第四章祛风湿药32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32

独活与羌活32

独活与威灵仙32

防己、秦艽与蚕砂33

威灵仙与寻骨风33

木瓜与苡仁34

桑寄生与五加皮34

桑寄生与续断35

海风藤与络石藤35

二药名近似药物辨36

五加皮与香加皮36

第五章芳香化湿36

36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37

藿香与佩兰37

白豆蔻与砂仁37

草豆蔻与草果38

二药名近似药物辨38

苍术与白术38

茯苓、猪苓与泽泻39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39

39

第六章利水渗湿39

赤小豆与冬瓜仁40

车前子与滑石40

木通与通草41

木通与茯苓41

萆薢、瞿麦与萹蓄42

三白草与地肤子42

二同物功异药物辨43

茯苓、茯苓皮与赤茯苓43

海金沙与石苇43

茵陈与金钱草43

冬瓜仁与冬瓜皮44

车前子与车前草44

第七章温里药45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45

附子与肉桂45

吴茱萸与干姜46

干姜与附子46

高良姜、丁香与小茴香47

二同物功异药物辨47

肉桂与桂枝47

干姜、炮姜、生姜与生姜皮48

三药名近似药物辨48

毕拨与毕澄茄48

花椒与胡椒49

第八章理气药49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50

枳实与厚朴50

香附、木香与乌药50

二同物功异药物辨51

青皮与橘皮51

枳实与枳壳52

橘络、橘核与橘叶52

沉香与檀香53

川楝子与苦楝皮53

三药名近似药物辨53

第九章 消食药54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54

山楂与神曲54

鸡内金与莱菔子54

二药名近似药物辨55

谷芽与麦芽55

第十章驱虫药55

槟榔、雷丸与南瓜子56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56

使君子与榧子56

二同物功异药物辨57

槟榔与大腹皮57

第十一章止血药57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58

仙鹤草、白芨、与藕节58

艾叶与灶心土59

槐花与地榆59

三七与蒲黄60

二同物功异药物辨60

槐花与槐角60

三药名近似药物辨61

大蓟与小蓟61

芦根与茅根61

第十二章活血祛瘀62

62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62

川芎与丹参62

红花与桃仁63

蒲黄、五灵脂、乳香与没药63

三棱与莪术64

益母草与泽兰64

穿山甲、王不留行与鸡血藤65

郁金与姜黄66

二同物功异药物辨66

水蛭与虻虫66

三药名近似药物辨67

红花与番红花67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68

第一节温化寒痰药68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68

半夏、天南星与白附子68

白附子与白芥子69

旋复花与白前69

第二节清化热痰药70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70

桔梗与前胡70

瓜蒌与贝母71

72

天竹黄、竹茹与竹沥72

二同物功异药物72

竹茹与枇杷叶72

三药名近似药物辨73

海浮石与海蛤壳73

第三节止咳平喘药73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74

杏仁与百部74

冬花与紫菀74

马兜铃与曼陀罗75

葶苈子与桑白皮75

第十四章 安神药76

第一节重镇安神药76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76

朱砂、磁石与琥珀76

龙骨与牡蛎77

二药名近似药物辨78

龙骨与龙齿78

第二节养心安神药78

远志与夜交藤79

酸枣仁与柏子仁79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79

二同物功异药物辨80

合欢皮与合欢花80

第十五章平肝熄风80

80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81

钩藤与天麻81

白蒺藜与白僵蚕81

全蝎、蜈蚣、蚯蚓与白僵蚕82

石决明、珍珠母与代赭石83

二药名近似药物辨84

白芍与赤芍84

第十六章开窍药84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85

麝香与苏合香85

麝香与冰片85

安息香与苏合香86

二药名近似药物辨86

麝香与牛黄86

第十七章补益药87

第一节补气药87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87

人参、党参与太子参87

党参与黄芪88

白术、山药与扁豆89

黄精与山药89

扁豆、扁豆衣与扁豆花90

甘草与大枣90

二同物功异药物辨90

三药名近似药物辨91

党参与明党参91

第二节补阳药91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92

巴戟天、淫羊藿与仙茅92

肉苁蓉与锁阳93

菟丝子与沙苑蒺藜93

补骨脂与益智仁94

益智仁与佩兰94

冬虫夏草、胡桃仁与蛤蚧95

鹿茸、肉桂与附子95

杜仲与续断96

二同物功异药物辨97

鹿茸、鹿角、鹿角胶与鹿角霜97

三药名近似药物辨97

胡桃仁与桃仁97

第三节补血药98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98

熟地黄与当归98

当归与白芍99

当归与川芎99

阿胶与熟地黄99

何首乌与熟地黄100

何首乌与枸杞子100

龙眼肉与大枣101

二药名近似药物辨101

何首乌与白首乌101

第四节补阴药102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102

石斛与玉竹102

龟板与鳖甲103

女贞子与旱莲草103

女贞子、枸杞子与桑椹子104

二同物功异药物辨104

龟板与龟板胶104

三药名近似药物辨105

天门冬与麦门冬105

北沙参与南沙参106

第十八章收涩药106

赤石脂与禹余粮107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107

山茱萸与五味子107

五倍子与诃子108

罂粟壳与乌梅108

金樱子、桑螵蛸、复盆子109

芡实与莲子110

白果与乌贼骨110

麻黄根与浮小麦111

二同物功异药物辨111

麻黄根与麻黄111

三药名近似药物辨112

肉豆蔻、白豆蔻与草豆蔻112

山茱萸与吴茱萸112

海螵蛸与桑螵蛸112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113

瓜蒂与常山113

五味子与五倍子113

第十九章涌吐药113

胆矾与藜芦114

藜芦与瓜蒂114

第二十章外用药115

一功同治异药物辨115

硫黄、雄黄轻115

粉与明矾115

炉甘石与硼砂116

第一节辛温解表剂118

麻黄汤与桂枝汤118

中篇 方剂118

第一章解表剂118

小青龙汤与大青龙汤119

九味羌活汤与大羌活汤119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119

桑菊饮与银翘散119

败毒散与荆防败毒散120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120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与麻黄杏仁苡仁甘草汤120

柴葛解肌汤与升麻葛根汤120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与越婢汤120

再造散、麻黄附子细辛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121

葱白七味饮与加减葳蕤汤121

第二章泻下剂121

第一节寒下剂122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与调胃承气汤122

大承气汤与大陷胸汤122

大陷胸汤与大陷胸丸122

第二节温下剂123

温脾汤、大黄附子汤与三物备急丸123

第三节润下剂123

麻子仁丸与济川煎123

第五节攻补兼施剂124

十枣汤与控涎丹124

十枣汤与舟车丸124

第四节逐水剂124

麻子仁丸、润肠丸与五仁丸124

新加黄龙汤与增液承气汤125

第三章和解剂125

第一节和解少阳剂126

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126

柴胡达原饮与达原饮126

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126

第二节调和肝脾剂126

四逆散与痛泻要127

127

逍遥散、加味逍遥散与黑逍遥散127

第三节调和肠胃剂127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与甘草泻心汤127

第四章清热剂128

加人参汤与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苍术汤129

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129

第一节清气分热剂129

白虎汤、白虎129

第二节清热凉血剂130

清营汤与犀角地黄汤130

第三节清热解毒剂130

凉膈散、普济消毒饮与黄连解毒汤131

第四节气血两清剂131

清瘟败毒饮、神犀丹与化斑汤131

龙胆泻肝汤与泻青丸132

龙胆泻肝汤与当归龙荟丸132

第五节清脏腑热剂132

导赤散与清心莲子饮132

左金丸与香连丸133

泻白散与葶苈大枣泻肺汤133

清胃散与泻黄散133

白头翁汤与芍药汤133

第五章祛暑剂134

青蒿鳖甲汤、秦艽鳖甲散与清骨散134

第六节清虚热剂134

第一节祛暑清热剂135

清络饮与清暑益气汤135

第二节祛暑解表剂135

新加香薷饮与香薷饮135

第三节祛暑利湿剂135

第六章温里剂136

清暑益气汤与白虎加人参汤136

第四节清暑益气剂136

六一散与桂苓甘露散136

第一节温中祛寒剂137

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与理中化痰丸137

理中丸与吴茱萸汤137

大建中汤与小建中汤137

第二节回阳救逆剂138

四逆汤与回阳救急汤138

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与白通汤138

第一节解表攻里剂139

解剂139

第三节温经散寒剂139

当归四逆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139

第七章表里双139

大柴胡汤与厚朴七物汤140

大柴胡汤与防风通圣散140

第二节解表清里剂140

葛根黄芩黄连汤与石膏汤140

第三节解表温里剂140

五积散与柴胡桂枝干姜汤141

第八章补益剂141

第一节补气剂141

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与生脉散142

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142

举元煎与升陷汤142

第二节补血剂143

四物汤、归脾汤与当归补血汤143

人参蛤蚧散与人参胡桃汤143

异功散、六君子汤与香砂六君子汤143

第三节气血双补剂144

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与人参养营汤144

第四节补阴剂144

六味地黄丸、左归丸与大补阴丸144

第五节补阳剂145

补肺阿胶汤与月华丸145

一贯煎与石斛夜光丸145

都气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145

知柏地黄丸与145

肾气丸与右归丸146

第九章安神剂146

第一节重镇安神剂146

朱砂安神丸、珍珠母丸与磁朱丸146

天王补心丹与朱砂安神丸147

147

与甘麦大枣147

天王补心丹147

酸枣仁汤、147

第二节滋养安神剂147

朱砂安神丸与生铁落饮147

第十章开窍剂148

第一节凉开剂148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与至宝丹148

第十一章固涩剂149

苏合香丸与紫金锭149

第二节温开剂149

安宫牛黄丸与牛黄清心丸149

第一节固表止汗剂150

玉屏风散与牡蛎散150

玉屏风散与桂枝汤150

牡蛎散与当归六黄汤150

第二节敛肺止咳剂150

第四节涩精止遗剂151

真人养脏汤、四神丸与桃花汤151

第三节涩肠固脱剂151

九仙散与人参胡桃汤151

金锁固精丸、桑螵蛸散与缩泉丸152

第五节固崩止带剂152

固经丸与震灵丹152

完带汤、易黄汤与清带汤152

第十二章理气剂152

第一节行气剂153

越鞠丸与金铃子散153

半夏厚朴汤与枳实薤白桂枝汤153

枳实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白酒汤与瓜蒌薤白半夏汤153

厚朴温中汤与良附丸154

天台乌药散、橘核丸与暖肝煎154

第二节降气剂154

苏子降气汤与定喘汤154

四磨汤与五磨饮子154

第一节活血祛瘀剂155

第十三章理血剂155

旋复代赭汤、橘皮竹茹汤与丁香柿蒂汤155

桃核承气汤与下瘀血汤156

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与身痛逐瘀汤156

复元活血汤与血府逐瘀汤156

温经汤与生化汤156

失笑散、活络效灵丹与丹参饮157

桂枝茯苓丸与大黄?虫丸157

第二节止血剂157

十灰散、四生丸与咳血方157

槐花散与小蓟饮子158

黄土汤与胶艾汤158

第十四章治风剂158

牵正散与玉真散159

小活络丹与大活络丹159

玉真散与五虎追风散159

消风散与四物消风饮159

第一节疏散外风剂159

川芎茶调散与菊花茶调散159

第二节平熄内风剂160

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与天麻钩藤饮160

羚角钩藤汤与阿胶鸡子黄汤160

阿胶鸡子黄汤与大定风珠160

第十五章治燥剂161

第一节轻宣外燥剂161

第二节滋阴润燥剂162

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162

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与琼玉膏162

桑杏汤与清燥救肺汤162

杏苏散与桑杏汤162

清燥救肺汤与沙参麦冬汤162

玉液汤与增液汤163

第十六章祛湿剂163

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与茵陈四逆汤164

第二节清热祛湿剂164

藿香正气散与六和汤164

第一节燥湿和胃剂164

平胃散与藿香正气散164

三仁汤、藿朴夏苓汤与黄芩滑石汤165

三仁汤与甘露消毒丹165

连朴饮与蚕矢汤165

八正散与五淋散165

第三节利水渗湿剂165

第四节温化水湿剂166

真武汤与附子汤166

五苓散与五皮散166

防己黄芪汤与防已茯苓汤166

五苓散与猪芩汤166

实脾散与真武汤167

萆薢分清饮与八正散167

第五节祛风胜湿剂167

羌活胜湿汤与九味羌活汤167

二陈汤、导痰汤与涤痰汤168

第一节燥湿化痰剂168

第十七章祛痰剂168

独活寄生汤、三痹汤与蠲痹汤168

二陈汤与温胆汤169

第二节清热化痰剂169

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消瘰丸与滚痰丸169

第三节润燥化痰剂169

贝母瓜蒌散与清气化痰丸169

第四节温化寒痰剂170

苓甘五味姜辛汤与三子养亲汤170

第五节治风化痰剂170

止嗽散与半夏白术天麻汤170

第十八章消导化171

积剂171

第一节消食导滞剂171

保和丸与健脾丸171

枳术丸与健脾丸171

第十九章祛虫剂172

枳实消痞丸与枳术丸172

枳实导滞丸与木香槟榔丸172

第二节消痞化积剂172

枳实消痞丸与鳖甲煎丸172

乌梅丸、理中安蛔丸与连梅安蛔汤173

化虫丸与伐木丸173

肥儿丸与布袋丸173

第二十章涌吐剂173

瓜蒂散、三圣散与救急稀涎散174

瓜蒂散与盐汤探吐方174

第二十一章痈疡剂174

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与银花解毒汤175

仙方活命饮与牛蒡解肌汤175

四妙勇安汤、五神汤与神效托里散175

五味消毒饮与四妙勇安汤175

犀黄丸、醒消丸与蟾酥丸175

透脓散、托里透脓散与内补黄芪汤175

薏苡附子败酱散与大黄牡丹汤176

阳和汤与小金丹176

苇茎汤与大黄牡丹汤176

下篇 中药应用基本知识第一章中药配伍177

第二章用药禁忌178

第三章毒性中药182

的分类及182

用法用量182

第四章不同炮制184

品规格的184

处方用药184

第五章 中药的常188

规及特殊188

煎法188

第六章常用药物194

的处方别194

194

1995《常用方药功用甄别》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韩必森,彭一清编 1995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常用中药材真伪鉴别(1988 PDF版)
常用中药材真伪鉴别
1988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常用中草药鉴别浅谈(1986 PDF版)
常用中草药鉴别浅谈
1986
常用中药处方手册( PDF版)
常用中药处方手册
常用药用食物( PDF版)
常用药用食物
常用的易混中药鉴别与应用(1991 PDF版)
常用的易混中药鉴别与应用
1991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家庭常用食物药用便方(1989 PDF版)
家庭常用食物药用便方
1989 北京:知识出版社
常用中药(1991 PDF版)
常用中药
1991 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常用药物(1981 PDF版)
常用药物
1981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常用中草药鉴别(1998 PDF版)
常用中草药鉴别
1998 济南:济南出版社
常用中医方药手册(1982 PDF版)
常用中医方药手册
1982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常用中药别名小辞典(1985 PDF版)
常用中药别名小辞典
1985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常用中草药识别与应用(1999 PDF版)
常用中草药识别与应用
1999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常用方药类编(1978 PDF版)
常用方药类编
197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常用药经验鉴别(1993 PDF版)
常用药经验鉴别
1993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全国常用中草药别名录(1988 PDF版)
全国常用中草药别名录
1988 岳阳: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岳阳市分会;岳阳:湖南省岳阳市药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