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草药鉴别浅谈》
作者 | 喻伯藩编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204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5020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上编1
第一章 中药材的鉴别1
1、鉴别中药材的意义与目的1
2、中药材的传统经验鉴别方法1
第二章 真伪优劣的鉴别3
1、羚羊角3
2、犀角4
3、虎骨6
4、豹骨8
5、麝香10
6、鹿茸12
7、鹿胎15
8、蛤蚧16
9、牛黄18
10、金钱白花蛇20
11、蕲蛇21
12、阿胶22
13、玳瑁23
14、人参24
15、冬虫夏草27
16、天麻28
17、琥珀29
18、血竭30
19、红花31
20、番红花32
21、贝母33
22、土贝母35
23、青黛36
24、厚朴37
25、蜂蜜38
26、金银花40
27、黄芪41
28、党参42
29、明党参45
30、五味子46
31、山楂47
32、巴戟天48
33、细辛49
34、花椒50
35、半夏51
36、秦艽52
37、丹参53
38、防风54
39、羌活56
40、紫草57
41、黄连58
42、石斛60
43、白矾62
44、硼砂62
45、朱砂(附银朱)63
46、水银64
47、芒硝65
48、雄黄66
49、硫璜66
50、信石67
51、滑石68
52、自然铜69
53、赭石69
54、磁石70
55、龙骨(附鹿角霜)71
56、龙齿72
57、炉甘石73
58、赤石脂73
59、阳起石(附阴起石)74
60、秋石75
61、寒水石76
62、花蕊石77
63、紫石英77
64、白石英78
65、云母石(附甲香)78
66、钟乳石79
67、鹅管石80
68、海石80
69、石燕81
70、蒙石82
71、铜绿82
第三章 形状相似药材的鉴别83
72、砂仁83
73、白豆蔻85
74、益智仁86
75、姜黄88
76、片姜黄88
77、莪术89
78、续断90
79、紫菀91
80、前胡92
81、柴胡93
82、秦皮94
83、合欢皮95
84、海桐皮96
85、椿白皮(附樗皮)97
86、桑白皮98
87、苦楝根皮98
88、紫苏子101
89、菟丝子101
90、苦杏仁102
91、桃仁104
92、枳实105
93、白前106
94、白薇107
95、徐长卿108
96、石决明109
97、牡砺111
98、珍珠母111
99、射干112
100、木贼113
101、括蒌皮114
102、天花粉116
103、女贞子118
104、鸦胆子119
105、草河车119
106、重楼(七叶一枝花)120
107、鸡内金121
108、儿茶122
109、芦荟123
110、紫金皮124
111、柿蒂125
112、青果126
113、皂角刺127
114、三棱127
115、稀签草129
116、附子129
117、乌头131
118、赤芍132
119、地骨皮134
120、香加皮135
121、五加皮135
122、枣仁(附枳椇子)136
123、洋金花(附闹阳花)137
124、芫花(附葛花)138
125、葶苈子139
126、天仙子140
第四章 混淆品种的鉴别142
127、刺蒺藜142
128、沙菀子142
129、补骨脂(附破故脂)143
130、苘麻子(冬葵子)144
131、胡麻(附亚麻子)147
132、泽兰(附佩兰)148
133、红大戟149
134、大蓟150
135、木鳖子(附番木鳖)151
136、吴茱萸152
137、山茱萸153
138、蒲黄(附松花粉)154
139、赤小豆(附相思子)155
140、白鲜皮(附锦鸡儿)156
141、白头翁(附委陵菜、翻白草)157
142、北沙参(附南沙参)159
143、鹤虱(附窃衣)160
144、石莲子(附苦石莲)161
145、海风藤162
146、莲须(附连须)163
147、青木香(附汉中防杞)163
148、天竹黄(附竹花)164
149、浮小麦(附麦芽)165
150、禹粮石(附禹粮土)166
下编167
第一章 中药学的基础知识167
一、中药学意义167
二、中药学的简史168
三、中药学的任务172
第二章 中药学的基本内容173
一、阴阳五行173
二、性味功能175
三、补泻与归经177
四、药物的配伍与禁忌178
五、药物的七情183
六、七方、十剂185
七、中药的用量、煎法、服法187
八、药物炮制的作用191
九、中药的储藏、保管与养护194
第三章 药物功用归类歌诀197
(一)发表药197
(二)涌吐药197
(三)泻下药198
(四)清热药198
(五)芳香化湿药199
(六)利水渗湿药199
(七)祛风湿药199
(八)温里药200
(九)芳香开窍药200
(十)安神药200
(十一)平肝熄风药201
(十二)理气药201
(十三)理血药201
(十四)补益药202
(十五)消导药203
(十六)化痰止咳药203
(十七)收涩药203
(十八)驱虫药204
(十九)外用药204
1986《常用中草药鉴别浅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常用中草药手册
- 196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常用中草药手册
- 1976
-
- 常用中草药选编
- 1975
-
- 常用中草药
- 1969
-
- 兴宁草药
- 1969
-
- 临床常用中草药
- 1996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常用的易混中药鉴别与应用
- 1991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常用中草药鉴别
- 1998 济南:济南出版社
-
- 上海常用中草药
- 1970 上海市出版革命组
-
- 常用中药材真伪理化鉴别
- 1994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500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
- 1999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西藏常用中草药
- 1973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
- 四川常用中草药
- 1971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常用中草药识别与应用
- 1999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