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弱视学》
作者 | 孟祥成,李俊洙编著;徐宝萃审校 编者 |
---|---|
出版 |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32 |
出版时间 | 198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4093·6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959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视器与眼外肌1
第一节视器与视路1
一、视器1
(一)眼球壁1
(二)眼球内容4
(三)眼附属器5
二、视路5
第二节眼外肌7
一、眶的肌膜7
(一)眼球筋膜7
(二)眼肌鞘膜9
二、眼外肌及其神经支配11
(一)外直肌11
(二)内直肌14
(三)上直肌17
(四)下直肌18
(五)上斜肌18
(六)下斜肌21
第三节眼球运动22
一、眼球运动与回转眼位22
(一)单眼回转22
(二)两眼回转运动24
二、眼球运动与斜视眼位25
第四节眼球运动机制27
一、Listing氏平面及Fick氏座标27
二、Donders氏法则及Listing氏法则28
第五节眼球运动与眼肌作用30
一、注视方向与眼肌作用30
二、眼肌的紧张度和眼球作用30
三、眼球运动时的眼肌协同和拮抗作用31
(一)同向运动协同肌31
(二)直接拮抗肌和间接拮抗肌33
第六节眼球运动中枢及其神经支配36
一、眼球水平同向运动中枢36
(一)皮层中枢36
(二)眼球水平同向运动皮层下中枢39
二、眼球垂直同向运动中枢41
(一)皮层中枢41
(二)眼球垂直同向运动皮层下中枢41
三、两眼异向运动中枢44
(一)两眼辐辏运动中枢及其经路44
(二)两眼开散运动中枢及其经路44
第二章眼的反射运动46
第一节 眼的姿势反射46
第二节精神视觉反射49
一、固视反射49
二、跟随反射51
三、融象反射52
四、调节反射52
第三节 眼球反射运动的调整53
第三章屈光与调节和辐辏的关系55
第一节屈光与调节55
一、远视与近视55
二、老视57
第二节 调节力57
第三节 调节和辐辏60
第四节辐辏及辐辏角61
一、辐辏的要素61
(一)调节性辐辏61
(二)融象性辐辏62
(三)接近性辐辏62
(四)紧张性辐辏63
二、辐辏角63
第五节相对调节与相对辐辏67
一、相对调节67
二、相对辐辏69
第六节辐辏调节比率72
一、测量辐辏调节比率的临床意义72
二、AC/A比率测量方法73
(一)Heterophoria方法73
(二)Gradient方法73
(三)大型弱视镜方法74
(四)图表方法74
第四章视机能及其异常79
第一节两眼视机能79
一、视网膜对应79
二、同时视及融象81
(一)同时视81
(二)融象81
三、单视圆82
(一)Vieth-müller氏单视圆82
(二)对应感觉圆84
四、生理复视85
五、立体视87
第二节机能的两眼视眼位89
一、绝对安静眼位89
二、生理安静眼位90
三、消除融象眼位91
四、机能的两眼视眼位91
第三节两眼视机能异常92
一、复视92
(一)水平复视上下复视 旋转复视92
(二)交叉复视 同侧复视92
(三)共同复视 非共同复视92
(四)调和复视 非调和复视 背理复视93
(五)两眼复视 单眼复视94
二、视觉抑制95
三、异常视网膜对应98
四、固视异常99
(一)固视异常的类型100
(二)固视异常的原因101
(三)固视异常与视网膜对应的关系102
五、融象障碍103
六、深度感和立体视障碍104
第五章斜视、弱视的检查和诊断105
第一节隐斜检查106
一、病史106
二、遮盖法106
(一)遮盖试验的目的及方法106
(二)遮盖试验的分类107
(三)交替遮盖试验114
(四)遮盖共同试验114
三、三棱镜遮盖试验116
四、三棱镜反射试验117
五、视差试验118
六、Maddox氏小杆检查法119
七、眼肌力计检查122
(一)两眼直肌试验123
(二)单眼直肌试验124
(三)单眼斜肌试验125
(四)斜肌的融象试验125
(五)融象范围试验125
八、其他隐斜检查法126
(一)重复Maddox氏小杆试验126
(二)Maddox氏小杆加重复三棱镜试验127
(三)Maddox氏翼试验127
第二节斜视、弱视的一般检查128
一、病史128
二、视力检查129
(一)视力检查的注意事项129
(二)视力检查法129
三、屈光检查133
四、调节检查133
五、辐辏检查134
六、色觉检查135
七、视野检查135
八、眼底检查135
第三节固视状态检查136
一、光反射法136
二、窥视镜检查法138
三、描记检查法141
第四节眼球运动检查142
一、眼球运动检查法142
二、随意眼球运动检查及牵引试验143
(一)随意运动的检查法143
(二)牵引试验144
三、共同运动检查145
四、异向运动检查151
(一)辐辏运动检查151
(二)开散运动检查153
(三)上下方分离运动检查153
(四)异向旋转运动检查153
五、Bielschowsky氏头位倾斜试验154
六、眼球运动的其他检查法156
第五节眼位的检查157
一、假性斜视157
二、γ角及其测量157
三、角膜反射法159
四、Laurence氏斜视尺法160
五、视野计法160
六、Maddox氏小杆加三棱镜法161
七、复象的检查162
(一)检查方法162
(二)麻痹眼和麻痹肌的诊断及复象分析162
八、Hess氏屏及Lancaster氏检查法165
(一)Hess氏屏165
(二)Lancaster氏屏167
第六节两眼视机能检查169
一、4△基底外方三棱镜试验169
二、视网膜对应检查171
三、Giessener氏临床试验177
四、两眼窥视镜试验177
五、Worth氏四孔灯检查法179
六、主导眼(利眼)检查182
七、大弱视镜检查182
第七节眼的电流电位图检查193
一、眼肌电图检查193
二、眼电位图检查196
第八节 斜视、弱视的诊断和预防199
第六章非共同性斜视204
第一节中枢性神经障碍204
一、皮层性水平运动障碍204
(一)额叶皮层障碍204
(二)枕叶病变205
二、皮层下水平运动障碍206
三、皮层性垂直运动障碍208
四、皮层下垂直运动障碍208
五、异向共同运动障碍211
(一)开散麻痹211
(二)辐辏麻痹212
(三)辐辏痉挛213
六、其他中枢性眼球运动障碍214
(一)核间麻痹214
(二)Duane氏综合征217
第二节末稍性神经性障碍219
一、末稍性神经麻痹的主要症状219
二、动眼神经麻痹231
(一)动眼神经麻痹的部位与病型231
(二)末稍神经麻痹的联合运动235
(三)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236
三、外展神经麻痹237
(一)外展神经麻痹症状237
(二)外展神经麻痹病型238
四、滑车神经麻痹241
(一)核麻痹241
(二)核以下神经麻痹241
五、眼肌神经全麻痹243
(一)海绵静脉窦综合征243
(二)眶上裂综合征243
(三)眶尖综合征243
(四)痛性眼肌麻痹244
(五)?-Garcin氏综合征244
第三节非神经麻痹性眼肌病246
一、肌无力症246
二、肌性疾病247
(一)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病248
(二)先天性眼外肌病248
(三)内分泌性眼外肌病249
(四)眼外肌炎250
(五)眼外肌发育不金251
第四节其他非共同性斜视252
一、A.V综合征252
二、上斜肌腱鞘综合征253
三、其他腱鞘综合征254
四、下斜肌功能过强254
五、上斜肌功能过强256
第七章共同性斜视258
第一节共同性斜视的病因258
一、解剖的因素258
(一)感觉性障碍258
(二)运动性障碍259
(三)中枢性障碍259
二、神经支配因素260
三、融象因素260
四、视反射因素261
五、调节因素262
第二节共同性内斜视264
一、先天性内斜视264
二、后天性内斜视265
(一)调节性内斜视265
(二)部分调节性内斜视266
(三)辐辏过强型内斜视266
(四)开散不全性内斜视267
(五)非调节性内斜视268
(六)间歇性内斜视268
(七)废用性内斜视269
第三节共同性外斜视269
一、间歇性外斜视269
二、恒常性外斜视271
三、调节性外斜视271
四、辐辏不全性外斜视272
第四节垂直性斜视272
一、共同性上斜视272
二、交替性上斜视273
第五节隐斜(斜位)274
一、水平性隐斜275
二、上隐斜276
三、旋转隐斜及旋转斜视276
第六节微小度数斜视角279
一、微小角偏斜279
二、单眼固视隐斜279
三、微小度数斜视279
第八章弱视283
第一节 弱视的定义283
第二节 弱视的发病率284
第三节弱视的分类285
一、根据有无器质性改变分类285
二、根据发病时期分类286
三、根据原因分类286
第四节弱视的成因290
一、发育抑制说290
(一)被动的发育抑制说290
(二)能动的发育抑制说290
二、机能抑制说290
第五节弱视眼的视力和屈光异常293
第六节 弱视眼的分读困难294
第七节 弱视与固视异常295
第八节 弱视与脑波296
第九章眼球震颤298
第一节眼球震颤的类型298
一、视觉性眼球震颤299
(一)视动性眼球震颤299
(二)视力障碍性眼球震颤300
(三)职业性眼球震颤300
二、前庭性眼球震颤301
(一)末稍性眼球震颤301
(二)中枢性眼球震颤302
三、眼肌性眼球震颤302
四、其他类型眼球震颤302
(一)隐性眼球震颤302
(二)先天性眼球震颤303
第二节眼球震颤的机制和治疗304
一、眼球震颤的发生机制304
二、眼球震颤的治疗304
(一)矫正屈光不正304
(二)三棱镜矫正304
(三)手术矫正305
第十章斜视、弱视的治疗307
第一节 斜视、弱视的治疗目的307
第二节弱视的遮盖疗法308
一、遮盖疗法的目的和适应症308
(一)预防性遮盖疗法309
(二)预备性遮盖疗法310
(三)治疗性遮盖疗法310
二、遮盖疗法的种类和方法312
(一)从遮盖的程度分类312
(二)从遮盖的方式分类314
三、红色滤光胶片遮盖法315
第三节压抑疗法316
一、近距离被压抑方法316
二、远距离被压抑方法316
三、全部压抑方法317
四、交替压抑方法317
五、选择性压抑方法317
六、微量压抑方法317
第四节固视训练及增视方法318
一、主动的固视训练318
二、被动的固视训练318
三、积极的固视训练321
(一)Cüpper氏后象法321
(二)其他后象法324
四、偏心调整矫正器训练326
五、听觉协同矫正器训练329
六、触觉协同矫正器训练330
七、分读训练器训练330
第五节两眼视机能训练331
一、手描实体镜训练331
二、投影记忆描绘镜训练332
三、障碍阅读训练333
四、Remy氏分离器训练333
五、手掌生圈试验练习334
六、Pigeon—Cantonnet氏实体镜训练335
(一)第一位置335
(二)第二位置337
七、辐辏训练法338
八、肌力训练器训练338
九、刺点训练339
十、刺绣训练340
十一、穿圈训练340
第六节大弱视镜训练341
一、同时视训练及消除抑制训练341
二、融象加强训练342
三、立体视加强训练344
四、异常视网膜对应的治疗345
第七节共同性斜视的非手术矫治方法350
一、屈光异常的矫正350
(一)屈光异常矫正的目的350
(二)矫正屈光异常时注意事项351
二、三棱镜治疗352
(一)治疗隐斜353
(二)消除抑制及治疗异常视网膜对应353
(三)增强融象机能353
三、斜视的遮盖疗法354
四、器械治疗355
五、复视训练356
六、眼球运动训练356
第八节斜视、弱视的药物疗法358
一、非共同性斜视的药物疗法358
(一)原因疗法358
(二)药物疗法359
二、共同性斜视的药物疗法360
(一)局部疗法360
(二)全身疗法363
三、弱视的药物治疗364
四、斜视弱视的中医疗法365
(一)眼肌疲劳的治疗365
(二)中药方剂365
(三)非共同性斜视的中药治疗365
(四)斜视针刺疗法的原则366
第九节治疗效果367
第十一章斜视手术373
第一节斜视手术的解剖关系和一般原则373
一、斜视手术的解剖关系373
(一)眼球筋膜周围的解剖关系373
(二)斜肌周围的解剖关系375
(三)巩膜的厚度380
(四)睫状前动脉与直肌的关系380
二、斜视手术的一般原则380
(一)斜视手术的目的和要求380
(二)水平肌手术原则381
(三)垂直肌手术原则386
第二节斜视手术麻醉及手术器械392
一、麻醉方法392
二、手术器械393
第三节手术操作及其注意事项394
一、结膜切开394
二、肌腱切断及缝合397
三、手术种类398
(一)肌肉减弱手术398
(二)肌肉加强手术402
(三)腱移植手术402
第四节斜视手术各论403
一、水平肌手术403
(一)徙前术403
(二)缩短术404
(三)徙后术405
(四)肌腱延长术405
(五)A.V征水平肌移位术405
二、垂直肌手术406
(一)上或下直肌缩短术406
(二)上或下直肌徙后术407
(三)下斜肌切除术408
(四)下斜肌徙后术409
(五)下斜肌切除徙前术414
(六)下斜肌折叠术415
(七)上斜肌切腱术415
(八)上斜肌折叠术417
(九)上斜肌徙前术418
三、肌肉移植手术419
(一)外直肌麻痹移植手术419
(二)Duane氏综合征手术421
(三)动眼神经麻痹手术422
(四)下直肌缺损手术422
四、上斜肌麻痹手术423
(一)上斜肌麻痹手术的选择423
(二)矫正外旋转偏斜的直接手术方法423
五、开散麻痹手术424
六、辐辏麻痹手术424
〔附〕主要参考文献425
1981《斜视弱视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孟祥成,李俊洙编著;徐宝萃审校 1981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电视学
- 1978 三民书局
-
- 青少年近视和弱视的按摩疗法
- 199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儿童视力不良与斜视
- 1988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电视学
- 1970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近视弱视患者必读
- 1997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 斜视和弱视处理指南
- 1999 北京:海洋出版社
-
- 斜视
- 1982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斜视弱视学
- 1981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儿童斜视·弱视防治问答
- 1992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斜视新概念
- 1995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 现代斜视治疗学
- 1999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 电视 电视
- 1977 远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