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非主体精神》
作者 | 彭越著 编者 |
---|---|
出版 | 广州:广州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01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592162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8369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文化实在与主体精神1
一、文化实在…独特的民族化世界1
二、世界观、文化实在与主体精神9
第二章传统反思与民族自我奠立21
一、民族自我的历史反思21
二、反思传统的主体性原则24
三、切入传统发现自我28
第三章比较的参照系:西方的个体化精神34
一、西方的“精神分裂症”35
二、普遍分裂的精神裂谷38
三、普遍分裂的核心:个体与整体的对峙49
四、西方文化的个体化精神56
五、个体化是个人自我意识的表现68
第四章中国文化的普泛化精神79
一、缺乏对峙的中国精神79
二、原始同一的意识混沌82
三、普泛化精神97
第五章儒道互补的普泛化精神同构104
一、儒家的道德泛化105
二、道家的自然泛化124
三、儒道互补:普泛化精神的内在统一137
第六章整体调和的肯定辩证法151
一、整体把握:虚泛的总体直观151
二、一元和合:中庸和谐原则173
第七章消隐的主体(上):非人类主体性188
一、宗教:探识主体精神的必要环节189
二、有天无神:庸碌的无信仰心态195
三、自我萎缩的主体精神207
第八章消隐的主体(下):非个体主体性224
一、有“群”无“我”:个体人的关系化225
二、非主体性人格232
三、冥顽不醒的个人自我意识246
第九章普泛化传统与“五·四”启蒙的缺陷259
一、超越困境的历史折衷261
二、启蒙精神的内在矛盾272
三、回归传统的精神调和292
结语298
1993《中国文化的非主体精神》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彭越著 1993 广州:广州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
- 1993 北京:文津出版社
-
- 歌者的乐园 中国文化的自然主义精神
- 1996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 中国人的精神 英文
- 199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 1997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 礼的精神 礼乐文化与中国政治
- 1990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
- 中国的神秘文化
- 1992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 中国人的精神
- 1997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
- 晚唐钟声 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
- 1996 北京:东方出版社
-
- 精神文明建设主体论
- 1997 广州:广州出版社
-
- 中华体育精神
- 1996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 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
- 1981 正中书局
-
- 中国文学的精神世界
- 1994 正中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