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新视野-中国近现代史分册》求取 ⇩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之断想 安静波1

中国近代社会基本问题刍议 陈崇凯3

关于中国近代史开端之辨 仓林忠4

论中国早期的“防御型现代化” 闾小波5

论近代中国的“自开商埠” 张九洲6

论教育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转型的影响 陈蕴茜7

清末留日运动中的师范留学潮 谢长法8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潮述评 张莲波9

中国近代对外战争称谓应规范化 徐修宜10

试论俞正燮的妇女观 于石11

近代政府对城市土地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赵津12

近代乡村文化的衰落 王钧林13

简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 汲广运14

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的分化与粘连 马敏15

晚清的幕府与官僚制度 张敏16

近代中国教会高等教育述略 吴洪成17

近代中国报业与通俗小说的繁荣 赵成孝17

中国近代农业危机表现及特点试论 吴存浩18

论近代华侨国籍与中国国籍法 杜裕根蒋顺兴19

西潮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再思 罗志田20

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探析 韩振峰21

近代中国的日本观之演进 陈卫平22

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与中国秘密会社 邵雍23

近代基督教在浙江 沈雨梧24

晚清政府对基督教和传教士的政策 王立新25

尹湛纳希哲学思想探究 李凤呜26

中国近代社会的三种爱国观 汤毅平 刘云波28

儒家思想在中国近代外交战略实施中的成与败陈显泗29

中国近代史与中国革命 雷戈30

鸦片战争与世界历史进程 龚书铎杨玉圣31

对鸦片战争称谓的新探讨 徐修宜32

鸦片入甘及其流毒史实纪略 杨兴茂33

鸦片战争时期各阶层对西方的认识 肖承罡34

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制夷思想探论 王开玺35

林则徐与中外文化 焦静宜37

林则徐禁烟抗英的法律思想 邱远猷38

林则徐在江苏的政绩 肖忠生39

龚自珍“尊情”三层面说 左鹏军40

略论晚清盐政及陶澍的盐政改革措施 李寅生42

上海的租界体育 蔡扬武43

拜上帝会新论 张晓思 胡维革44

“拜上帝会”子虚乌有考 杨宗亮45

洪秀全的失误及洪氏集团的腐败与47

太平天国的败亡 张思恩47

太平天国败亡的战略原因新解 薛学生48

基督教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对太平49

天国起义的影响 周松柏49

天国起义的影响 周松柏49

太平天国的宗教思想——中西文化精神最早的契合与紧张 张连国50

试论太平天国失败的文化原因 贾熟村51

试论太平天国对外关系之错误 陈宁51

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兴亡影响的评估 陈宁52

萧朝贵新探 黄培棋53

藏传佛教发展过程中的西藏妇女 许德存54

贵州咸同大起义与贵州近代民族关系 赵宏章56

试论帮会现象在中国的历史变化 张万君57

大成国起义与太平天国革命关系考析 林志杰58

石达开不以贵州为据点是战略上的失策 刘慧桥59

论张秀眉起义中三穗寨头保卫战的历史地位 吴展明60

洪仁玕与洋兄弟的恩怨 贾熟村62

洪仁玕与洋兄弟的恩怨 贾熟村62

洪秀全、曾国藩功过片论——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曹念明63

儒家伦理观念指导下的曾国藩华洋交涉思想 汪林茂64

曾国藩文化人格论 薛其林65

曾国藩的用人之道 孙、丽萍66

曾国藩的用人之道 孙、丽萍66

论曾国藩的人才观——兼析曾胜洪败之因 郑云山68

勇营兵制的肇兴:湘军的产生和湘军兵制 黄细嘉69

关于湘军士兵的结盟 管仕福70

绿营、勇营的互渗:防军和练军兵制 黄细嘉71

总理衙门与洋务运动 吴福环72

近代洋务股份制企业论析 徐英军73

李鸿章的“中西比较观”述论 董丛林74

李鸿章家书辨伪 刘学照75

李鸿章家书辨伪 刘学照75

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十九世纪中日近代化轨迹的投影 刘学照76

光绪乙酉年间“海防筹议”述论 季云飞78

论王韬的世界观念 萧永宏79

论王韬的洋务思想 傅美林80

论郑观应早期思想演变 董淮平80

略论洋务改革派薛福成 沈道初81

略论洋务改革派薛福成 沈道初81

如何看待洋务运动的两面性 庄兴成83

从洋务热到抵约潮——晚清朝野中国人美国观的一个侧面 杨玉圣83

郭嵩焘与湖湘文化 王兴国84

从唐廷枢看买办在洋务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李志英85

近代海军建设史上的一场骗局 季平子86

论北洋海军洋员 马军87

中法战争中的广西各族儿女 吴小玲88

论晚清的铁路建设与资金筹措 芮坤改89

铁路与中国近代的民俗嬗变 李占才90

东北地区早期铁路干线概述 赵启重91

论甲午以前近代中国开放思想的特点 李中93

甲午中日战争前的福建近代洋行 赖华辉94

甲午战败与中国近代化的巨大挫折 喻大华95

互换马关条约始末探源 翟义奇96

丘逢甲与日本 赵春晨97

张元济与中日文化交流 陈东辉98

试论甲午战后的洋务变法思潮 梁义群99

试析刘永福保台抗日斗争 彭大雍沈云100

重论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关系 徐松荣101

戊戌变法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103

工业的发展 姚承芳 孙丽华103

试评戊戌变法中的光绪皇帝 白云104

论康有为目录学思想 陈耀盛105

略论康有为的对外开放思想 陶水木106

试论康有为的君主立宪思想及实施策略 杨义银107

康有为的全变思想和创造进化论 何金彝108

论康有为大同思想的形成 任军109

论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 刘圣宜110

论梁启超的法律思想 王威宣112

梁启超的日本观 焦润明113

梁启超与毛泽东民主思想之比较 李卫民115

梁启超改造国民性构想之评说 杨义银116

经元善的女子教育思想 熊贤君117

近代侯官文化与严复 何绵山118

严复与孙中山的现代化思想比较 俞祖华119

戊戌时期湖湘士绅文化心态的转换 罗小琼120

晚清教案起因的量化分析 赵润生赵树好121

“东南互保”与袁世凯 廖一中122

清末新政与清朝统治的灭亡 朱英124

清末民初商会对政府制订工商政策的影响 赵洪宝125

民初宪政实验夭折后的探索 李育民126

论清政府与清末近代化的迟缓 季云飞127

晚清政治体制变革的现代化起因 马小泉128

熊希龄与清末立宪 周秋光129

论清末铁路干线国有政策的两个促动因素 马陵合130

商事裁判与商会 马敏131

论辛亥革命前的江苏谘议局 张海林131

清末江西新式高等教育发展概略 肖华忠133

晚清绿营兵改革述论 朱之江135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 麻天祥135

论本世纪初中国商人的社会地位 张海林137

清末中国对犹太人的了解与态度 李长林138

论晚清新政时期的重商主义 张步先138

袁世凯自首真相辨析 骆宝善139

清末袁世凯与岑春煊关系述论 张华腾140

阎锡山禁烟述评 王金香142

阎锡山与传统儒学 郭学旺143

晚清新疆禁烟述论 陈超144

张謇与中国近代公司制度 熊秋良 李玉145

辛亥革命前夕宁波人民的革命斗争 徐兆文146

辛亥革命——传统政治现代化的方式 张涛147

辛亥革命——一次不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 刘明华148

辛亥革命:现代化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 马勇149

孙中山在广东领导武装起义原因探析 饶珍芳151

民初“中央学会”的筹设与夭折 严昌洪杨华山152

试论孙中山振兴中国商业的经济思想及其演变 林家有153

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斗争——兼论护国运动的性质 林家有155

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 焦润明156

孙中山先生与妇女解放运动 王玲玲157

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再认识 俞祖华158

试论孙中山的教育近代化思想 陈杏年159

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 史全生161

困扰中的选择——传统儒学与孙中山对民族文化素质的认识王垒162

章太炎与同盟会的分歧 徐立亭163

章太炎与近代东北的开发 任松164

回族留学生与云南现代伊斯兰文化 姚继德165

从保路运动看四川立宪派与革命党之关系 林琼167

评说辛亥组建中央临时政府之争 蒋宜兴168

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王凌云169

南京临时政府北迁原因之我见 李学智170

民国时期匪患探源 马烈171

伍廷芳与中美侨务交涉 梁碧莹172

论谭延闿首次督湘业绩及其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王艳玲173

民国时期开发长江三峡的计划及影响 刘国武174

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刊物的妇女解放思想宣传 张显菊175

民国期间苏北淮南盐区废灶兴垦史研究 于海根176

民国时期上海同乡组织与移民社会关系初探 宋钻友178

论辛亥革命前后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政治取向 许广智179

关于黎元洪评价问题 李书源180

论民初议会政治失败原因 谢伟181

护国运动各派力量中的唐继尧 亚金182

民国初期的盐政改革对盐务近代化的影响 刘洪升183

略论民国时期的人口素质 张庆军 刘冰184

辛亥前后无政府主义与民族民主主义之歧异 马小泉185

1917—1918年的冯段之争并非直皖之争 丁长清186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新知识分子政治文化初探罗嗣炬 王鹏187

康青藏战争与英国的侵略活动 唐洪波188

钟天纬与近代中国市场经济意识的觉醒 李舒瑾189

湖南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社会思潮述论 郑焱191

李大钊“进步“观的结构与意义述评192

王宪明 舒文192

李大钊与旧党派的关系 杨洪章193

陈独秀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贾立臣194

陈独秀“五四”时期的人口观 李占才195

李大钊、陈独秀民权观之比较 赵泓197

青年毛泽东与黄兴 王兴国198

论青年毛泽东世界观转变的前提 冉占国199

毛泽东的早期新闻出版实践 陈昌荣200

毛泽东第一次婚姻的若干史实 胡长明 刘胜生201

如何看待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赵三军202

如何看待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赵三军202

旧民主主义思潮与中国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兼论辛亥革命的早熟性 吴雁南204

建党前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汪澎澜205

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问题 程佩玉206

邓中夏与中国工人阶级的现代化意识 谭献民207

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再认识 王晖208

国民党“一大”与中国近代化 李峻209

1924年秋孙中山督师北伐浅论 严兴文210

汪精卫的民主革命观与心学 吴雁南211

简论邓演达的爱国主义思想 曾祥健212

析中共在“中山舰事件”中的退让政策 范德伟213

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政学系 赵英兰2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治文化评析 江沛215

“井冈山道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崔树海216

张闻天与合江根据地建设 孙锡平218

“四大”前后有关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述评 朱红勤21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三党的性质及历史地位 李丽220

毛泽东红军东征战略决策的形成 郭学旺221

长征在四川是长征史诗上光辉的篇章 吴启权222

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思想与红军长征 李安葆225

论湘江战役的历吏启示 潘健 王焕福226

论红军长征胜利之因 何毅227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与红军长征的胜利 崔广陵229

论毛泽东对中央苏区三年游击战争的重大贡献 谢一彪230

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期间的民族政策王灿楣卿三琼231

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外交 李良玉232

从九一八事变到珍珠港事变——中国政论界对美国东亚外交的反应 杨玉圣232

九一八事变后“开发西北”思潮的兴起 沈社荣234

蒋介石“安内攘外”理论的两个层次及其关系李云峰叶扬兵235

爱国主义:西安事变的主旋律 李云峰236

伪满喇嘛教宗团成立始末 忒莫勒238

论西安事变与张、杨的爱国主义 房成祥239

西安事变与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郭林240

蒋介石与西安事变 蒋文祥241

张学良“临潼兵谏”抉择之探析 季云飞242

简评张学良送蒋返宁 陈九如243

简评张学良送蒋返宁 陈九如243

张学良的爱国主义精神永垂史册——纪念西安事变六十周年 柴再顶244

“西安事变”宜称“西安兵谏” 张志荣245

毛泽东论抗日战争 夏远生246

毛泽东与儒家文化 彭大成247

中国古代的战争观与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连珩袁方249

抗日战争与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成熟和完善 张家裕249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统一战线艺术 明月251

简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思想 贺瑞252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价值思想的系统化 利华253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 何梓林254

毛泽东史学价值观刍议 张文生255

毛泽东妇女经济观初探 杜玉华 文军256

抗战时期毛泽东大生产思想述论 王悦洲257

毛泽东“三三制”思想研究 王永祥258

论中国抗日战争 刘庭华259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经济策略思想260

及其实践 王瑞星260

略论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燕补林262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贡献刘琦263

中日战争和中日和平 叶宇265

中日战争和中日和平 叶宇265

略论中日战争的根源——兼论中华民族振兴的立足点 杨经铭266

日本侵华国策中的反共谋略述评 于鸣丰267

论妇女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 徐万发268

抗日战争到内战之间不存在过渡时期 徐修宜268

中国共产党与台儿庄大捷 章克昌269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西回族教育 哈雒歧270

昆仑关战役述评 王晓华271

中国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组织的特点和作用 董妙玲272

回族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马彦瑞273

略论华侨对抗战的医药支持 张旺清274

抗日战争中的客家将领 刘佐泉275

论东北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马沈276

抗战中后期国民党抗日反共两面政策评析 杨颖奇277

调整政策发展经济是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 李宗植278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公营工业 陈群哲279

简论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及其不同点 杜君280

民主党派是中共倡导的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宣传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徐世杰282

民主党派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林祥庚283

华北《新华日报》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李国庆284

广东南路党组织抗日统战策略特点初探 符铭285

广州湾在抗战中的地位和对抗战的贡献 陈充286

论湛江(广州湾)抗日宣传工作的特点及影响 陈光中287

皖南事变为中共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 薛德枢289

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 程怀儒290

新疆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贡献 陈超291

试论中国抗日战争的西线战场 曾景忠292

试论中共在华北沦陷区的工作 黄小同293

陈云在抗战时期对大后方党组织建设的杰出贡献雷云峰294

周恩来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黄志英295

华南抗日纵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巫忠296

简析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普选制 张欣297

简析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普选制 张欣297

试论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分期及其特征——并与李建平等同志商榷 魏华龄298

刘湘率军出川抗战经过及其作用和影响 温贤美299

简论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 温贤美300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 杨日隆302

沦陷时期上海的保甲制度 张济顺304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态度和作用 戴美瑛30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用及启示 马贤伦306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对浙江的经济掠夺 周章森307

试论抗日民主政权的民主建设 朱恩沛309

从土地问题看国民党的片面抗战和统治危机 黄筱纯310

抗日时期新四军苏浙军区述略 谢文柏311

航运与抗战 张劲312

略论抗战时期的特矿销售 唐凌312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梁哲313

试析抗战初期中共长江局的历史作用 王涛314

试析抗战初期中共长江局的历史作用 王涛314

论沦陷区殖民社会的亚权力结构——汉奸帮会 史会来 夏潮315

关于虎头要塞研究的若干问题 肖炳龙316

抗战胜利前后的时局与新疆和平的实现 纪大椿317

抗日战争时期美苏对华政策与国共关系 顾莹惠318

抗日战争时期美苏对华政策与国共关系 顾莹惠318

从“友邦”到“死敌”——三四十年代美国形象在中国的演变 杨玉圣320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美国对中国共产党321

政策发生转变原因初探 刘焕明321

中国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之比较齐玉琳 周德慧322

抗日战争初期的中英关系 邱霖323

抗战大后方在华日人反战运动述论 李孟卿等325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统一战线的根本保证 郑延泽326

抗战时期邹韬奋的思想发展和革命实践 陈挥328

论抗战初期吕振羽在湖南的革命活动及其历史地位 戴开柱330

“抗战的中流砥柱”冯玉祥 李晓红331

抗日战争时期的李汉魂 沙东迅332

侵华日军在粤进行细菌战之概况 沙东迅333

论苏中战役的战略意义 吉光334

试论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将领率部起义问题 刘喜发王忆宁335

海南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邢诒孔徐冰336

略论东北解放战争时期辽吉前沿地区的土地斗争 黄淑贤338

论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 徐继增340

毛泽东与中共的白区工作方针 刘祯贵341

毛泽东的领导艺术 徐士绍342

伟大的历史转折 徐士绍343

论建国初期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王世谊344

绥远地区“解决旗县并存、蒙汉分治”问题初探 庆格勒图345

略论陈云对建国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重大贡献 刘洪英346

李维汉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内涵浅析 黄梅芬348

大跃进时期刘少奇求实精神探析 李晓红349

试析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方法论翁有为 王树荫350

《论持久战》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段思科任泽旺351

试论党内两条战线斗争的经验教训 刘玉琛353

试论中国妇女参政历史与现状 董妙玲356

后记358

1997《史学研究新视野-中国近现代史分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士昭,曹立前,林吉玲 1997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1987 PDF版)
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
1987 北京:中华书局
中国近代史人物研究视角探略( PDF版)
中国近代史人物研究视角探略
吉林人民出版社
近代中国政治史研究(1968.03 PDF版)
近代中国政治史研究
1968.03 東京大学出版会
中学历史手册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984 PDF版)
中学历史手册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1984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现代史(1958 PDF版)
中国近代现代史
1958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近代中国外交史研究(1970 PDF版)
近代中国外交史研究
1970 岩波书店
中国近代现代史(1995 PDF版)
中国近代现代史
1995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教学与研究(1995 PDF版)
中国现代史教学与研究
1995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史学研究新视野-中国古代史分册(1997 PDF版)
史学研究新视野-中国古代史分册
1997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古代中国研究新视野(1990 PDF版)
古代中国研究新视野
1990 济南:济南出版社
史学研究新视野(1997 PDF版)
史学研究新视野
1997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国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述评(1999 PDF版)
国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述评
1999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历史沿革研究(1995 PDF版)
中国近现代历史沿革研究
1995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研究论丛(1981 PDF版)
中国近代史研究论丛
1981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研究  现代分卷(1994 PDF版)
中国教育史研究 现代分卷
1994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