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国土规划 综合卷》求取 ⇩

目录1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国土开发整治背景1

一、区位条件1

二、自然资源评价4

(一)土地类型多种多样,但人均数量少,利用程度较高,后备资源不足4

(二)水资源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污染严重5

四、规划实施的措施6

(三)气候资源条件较好,利于农业生产6

(五)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品种多,地域配套、组合和开采条件好,矿种贫富兼有,丰缺差异大7

(四)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7

(六)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前景广阔8

(七)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事业大有可为9

三、社会经济条件分析10

(一)经济基础较为雄厚,但生产技术装备水平落后10

(二)科技力量较强,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13

(三)人力资源丰富,但文化技术素质偏低13

四、国土资源的综合分析与评价14

(一)国土资源总体评价14

(二)资源地域组合分析与评价16

(三)国土资源动态评价18

(二)生产力布局不尽合理,密疏程度差距过大19

五、国土开发整治面临的主要问题19

(一)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19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经济发展20

(四)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20

(五)水资源严重不足,供需矛盾尖锐20

(八)工业设备、工艺、管理老化,老工业基地面临衰退态势21

(六)能源短缺,调入能源及发展能源工业困难重重21

(七)农业生产条件脆弱,粮食生产举步维艰21

第二章 国土开发整治的任务和目标22

一、国土开发整治的指导思想及原则22

(一)国土开发整治的指导思想22

(二)国土开发整治的原则22

二、国土开发整治的任务和目标23

(一)2000年国土开发整治任务和目标23

(二)下个世纪前20年的设想27

第三章 国土开发与整治的总体布局28

二、建设两大经济地带29

(一)沈大经济带29

一、生产力总体布局框架29

(二)沿海经济带32

三、发展三个综合经济区33

(一)辽宁中部经济区33

(二)辽南经济区34

(三)辽西经济区34

四、开发建设五个重点地区35

(一)中部城市群老工业基地改造区35

(二)辽东半岛南部(大连)国际金融、外贸出口加工区36

(三)辽河三角洲石油化工、农业综合开发区37

(四)辽西走廊石油化工、能源开发建设区38

(五)辽北粮食、能源和食品工业开发建设区39

五、重点整治两个地区40

(一)辽东生态屏障建设区40

(二)辽西水土流失整治区42

六、对外开放格局43

(一)基本格局43

(三)双向辐射44

(二)开放层次44

第四章 人力资源开发利用45

一、人口发展现状与预测45

(一)人口现状45

第二篇 资源综合开发利用45

(二)人口发展情况46

(三)人口增长预测48

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51

(一)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现状51

(二)劳动力资源开发预测53

(三)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规划53

(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措施58

第五章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62

(一)资源概况62

(二)土地资源特点62

一、资源评价62

二、土地利用状况65

(一)土地利用现状65

(二)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66

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68

(一)规划目标和基本方针68

(二)土地利用需求预测69

(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方案71

(四)土地利用规划分区73

第六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79

一、资源评价79

(一)水量79

(二)水质80

(三)分布80

(四)综合评价82

二、开发利用现状84

(一)供水能力84

(二)现状供需分析84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85

(一)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87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87

(二)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88

(三)新增水源工程规划91

四、对策与措施92

(一)积极开源92

(二)全面节流94

(三)加强保护95

(四)强化管理96

一、资源评价97

(一)资源特点97

第七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97

(二)优势分析99

(三)矿产资源的自然配置100

二、开发利用现状101

三、开发利用规划102

(一)开发指导思想102

(二)开发任务和目标102

(三)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与规模103

四、对策与措施110

(一)要确立地质勘查和矿业的基础产业地位110

(二)加强矿产勘查,争取找矿有重大突破110

(六)加强非金属矿开发应用研究,扩大应用领域111

(五)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111

(三)理顺矿产品价格,促进矿业发展111

(四)经济发展走资源节约型道路111

(七)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112

(八)加强矿产品进出口的宏观管理112

(九)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加强管理112

第八章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112

一、海洋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113

(一)海洋渔业资源113

(二)沿海港址资源115

(三)海洋矿产资源116

(四)海水化学资源116

(五)滨海旅游资源117

(六)潮汐能资源118

(七)综合评价119

(八)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9

二、海洋资源开发规划121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开发目标121

(二)海洋资源开发布局124

(三)资源地域综合开发布局129

三、海洋国土整治与保护134

(一)河口航道整治134

(四)海洋污染防治135

(二)海岸防护135

(三)沿海防护林建设135

四、规划实施的对策136

第九章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138

一、资源评价138

(一)资源状况138

(二)资源评价140

二、开发现状141

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142

(一)旅游事业发展趋势预测142

(二)旅游业发展目标143

(三)旅游资源开发指导思想与目标144

(四)旅游资源开发布局145

四、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147

第三篇 生产力合理布局148

第十章 产业结构及其调整148

一、产业结构现状及其综合评价148

(一)产业结构基本形态、特点和存在问题148

(二)产业结构现状综合评价153

二、调整产业结构的指导思想和目标153

(一)调整产业结构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53

(二)主导产业的选择156

(三)新兴产业的开发方向和目标157

(四)2000年、2020年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目标158

三、主要产业内部结构调整161

(一)农业161

(二)能源工业161

(三)基础原材料工业162

(四)加工工业163

(五)第三产业164

(六)乡镇企业164

(七)对外贸易165

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165

(一)各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166

五、地区产业结构调整166

(二)对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要求169

第十一章 农业发展与布局171

一、农业资源条件和发展现状分析171

(一)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分析171

(二)农业经济资源条件分析172

(三)农业发展现状分析172

二、农业开发整治目标173

(一)农业开发与布局规划的基本任务173

(二)农业发展战略方向和目标173

(一)种植业发展与布局174

(三)农业环境综合整治目标174

三、部门农业发展与布局规划174

(二)林业发展与布局177

(三)畜牧业发展与布局179

(西)水产业发展与布局180

四、区域农业发展与布局181

(一)东部山区农业发展与布局181

(二)滨海区农业发展与布局183

(三)中部平原区农业发展与布局185

(四)西部低山丘陵区农业发展与布局186

(五)城郊农业发展与布局187

五、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环境综合整治的对策与措施188

(一)走科技兴农的道路,不断增加农业投入188

(二)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188

(三)搞好以防护林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建立强大的190

绿色生态屏障190

(四)大力开发云水资源,加强人工增雨和防雹措施建设192

第十二章 工业发展与布局192

一、工业的战略地位192

(一)现状与特点193

二、工业总体评价193

(二)工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96

三、工业发展战略197

(一)工业发展战略方向197

(二)工业发展战略目标198

四、工业发展布局200

(一)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200

(二)工业的地区发展与布局203

(三)主要工业部门发展方向与布局210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阶段和现状212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12

第十三章 乡镇企业发展与布局212

(二)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213

(三)存在的问题214

二、乡镇企业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重大作用和发展潜力216

(一)乡镇企业发展的重大作用216

(二)发展乡镇企业的潜力、优势和不利因素218

三、乡镇企业发展与布局规划219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219

(二)发展目标和重点220

(三)乡镇企业的地区分布(布局)223

(一)更新观念,加强领导224

(三)依靠科技和人才,提高企业素质225

(四)搞好交通、流通和资金融通,为乡镇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25

(二)走抓重带轻、抓城带乡、抓大带小的路子,充分发挥大城市、大企业的辐射作用225

(五)发展一批外向型乡镇企业226

(六)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乡镇企业活力226

第十四章 能源工业发展与布局226

一、能源资源分析与评价227

(一)煤炭227

(二)石油、天然气228

(三)水力资源228

(四)新能源229

(五)能源资源结构及开采年限预测229

二、能源供需现状与问题230

(一)能源工业在全省工业中的地位230

(二)能源消费状况和特点232

(三)能源供需现状与主要问题232

四、能源开发和供应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分析233

(一)省内能源开发的条件分析233

三、能源需求预测233

(二)全国的能源开发形势及能源分配趋势对我省的影响237

(三)交通运输对煤炭调入的制约238

五、能源发展战略与布局239

(一)能源发展战略239

(四)淡水资源保证程度239

(二)能源区划240

(三)能源开发与洪应布局241

(四)能源节约243

六、实现能源开发布局规划的主要对策243

四、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对策244

第十五章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发展与布局244

一、交通运输发展与布局244

(一)交通运输业现状及其特点244

(二)发展交通运输的指导思想和综合交通运输网建设245

(三)交通运输业发展目标和重点248

(四)相关政策问题251

(二)邮电通信的发展方向、目标和政策252

(一)邮电通信产业发展现状252

二、邮电通信网发展与布局252

(三)电信通信网的建设与布局254

(四)邮政通信网建设与布局255

(五)信息情报系统建设与分布256

第十六章 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发展与布局256

一、城镇发展与布局现状256

(一)城镇的发展和现状256

(二)城镇体系的主要特点259

(三)存在问题260

二、城镇化发展趋势261

(一)人口城镇化条件分析261

(二)人口城镇化发展预测262

(三)未来人口城镇化地域差异与途径264

(一)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265

三、城镇体系发展与布局265

(二)城镇职能结构规划268

(三)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规划272

四、规划实施的对策与措施276

第四篇 国土整治与环境保护278

第十七章 环境污染的防治278

一、环境污染现状278

(一)大气污染279

(二)水体污染279

(四)噪声污染280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280

二、环境污染趋势预测281

(一)大气污染预测281

(二)水污染预测281

(三)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预测282

(四)城市噪声预测282

三、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任务与目标282

(一)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目标283

(二)水污染防治规划目标283

(一)城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284

四、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措施284

(四)噪声污染防治规划目标284

(三)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规划目标284

(二)城市水污染综合防治285

(三)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措施286

(四)环境噪声控制措施287

五、区域环境污染防治287

(一)辽宁中部城市群地区287

(二)辽东半岛沿海城市地区288

(三)辽西城市地区289

(三)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环境管理290

(二)加强环境规划、计划管理290

(一)加强环境法规制度建设290

六、加强环境管理290

(四)加强环保队伍自身建设,强化监督管理291

(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环境意识291

第十八章 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291

一、自然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92

(一)山地植被的生态功能下降292

(二)气候干旱化增强293

(三)水土流失294

(四)山地石质化295

(五)土地沙化295

(六)辽河平原河道淤塞,湿地功能下降296

二、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演化原因297

(一)自然原因297

(二)社会一经济原因298

三、自然生态环境整治规划的目标与对策299

(一)整治规划的指导思想299

(二)整治规划的目标299

(三)整治的总体对策300

四、自然生态环境区域整治规划302

(一)辽东山地水源涵养及山地石质化整治规划区302

(二)辽东半岛水源涵养与山地石砾化整治规划区305

(三)辽西北沙化整治规划区307

(四)辽西山地绿色屏障与气候干旱化整治规划区308

(五)辽河平原洪涝整治规划区309

五、自然保护区建设与规划310

(一)自然保护区现状311

(二)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11

(三)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312

第十九章 自然灾害防治313

一、气象灾害313

(一)气象灾害特征313

二、地质灾害315

(一)主要地质灾害315

(二)防治气象灾害的对策与措施315

(二)主要地质灾害预测,发展趋势及对策317

(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318

三、地震灾害319

(一)地震活动特征320

(二)未来百年地震趋势估计320

(三)地震危害320

(四)减轻地震灾害对策321

四、海洋灾害322

(一)海洋灾害322

(二)预防海洋灾害对策与措施323

(二)自然灾害总体防御对策324

五、防御自然灾害总体对策324

(一)防御自然灾害指导原则324

第五篇 规划的实施326

第二十章 规划实施的对策326

一、提高认识,增强国土观念326

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国土开发整治327

三、依靠经济政策,正确引导国土开发整治方向328

四、理顺条块关系,加强横向联合329

五、加强国土管理,搞好国土开发整治329

六、做好基础工作331

七、加强组织领导331

1992《辽宁国土规划 综合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辽宁省计划委员会主编 1992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