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神经学》
作者 | 王博惕,王丽雯编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66 |
出版时间 | 198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020001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7371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总论1
第一节概述1
目录1
三、前庭外围性疾病3
(二)中耳炎伴有眩晕3
(一)眩晕伴有耳蜗症状3
(三)颈椎病伴有眩晕3
障碍3
二、前庭外围和前庭中枢功能3
一、前庭性和非前庭性眩晕3
第二节耳神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3
(四)眩晕不伴耳蜗症状4
(五)眩晕原因不明4
四、前庭中枢性病变4
(一)小脑桥脑角病变4
(二)脑干和小脑病变4
(三)大脑病变5
(四)头部外伤伴眩晕5
(五)其他5
第三节检查目的与检查方法5
四、治疗后的检查与观察6
三、诊断性检查6
二、一般物理捡查6
一、病史调查6
第二章神经系统检查及其阳性体征的意义7
神经精神状况7
颅神经8
感 觉12
运动12
反射14
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定位诊断的一般原则16
一、脑底部病变16
二、脑干病变17
三、小脑病变21
四、间脑病变22
五、大脑半球病变22
第四章听觉损害25
第一节耳蜗神经末梢感受器25
第二节耳蜗神经传导路26
一、螺旋神经节26
二、听神经27
三、耳蜗核27
四、网状结构27
五、上橄榄体27
八、听皮层28
七、内侧膝状体28
六、下丘28
第三节 听觉功能检查及其临床29
意义29
一、纯音听力计检查29
二、重振试验30
三、短增量敏感指数试验30
四、Békésy测听30
五、音衰试验31
六、镫骨肌声反射试验32
七、语言识别率试验32
八、耳蜗电图32
诊断33
一、耳蜗神经外围感受器病变33
九、脑干反应测听33
第四节耳蜗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33
二、小脑桥脑角病变34
三、脑干(耳蜗核平面)病变36
四、小脑和第四脑室病变37
五、桥脑和中脑病变37
六、听皮层病变38
第五章前庭系统损害39
第一节前庭神经末稍感受器39
一、前庭神经节与前庭神经49
第二节前庭神经传导路49
二、前庭神经核及其中枢联系50
三、前庭神经和眼球的联系51
四、内侧纵束51
第三节前庭反应52
第四节眼球震颤55
一、眼球震颤的产生原因55
二、眼球震颤的分类55
三、眼球震颤的描述与记录57
四、眼震电图(ENG)58
五、眼球震颤的特性67
(一)自发性眼球震颤72
第五节前庭自发现象72
一、检查方法72
(二)自发性过示(自发性错定75
物位)75
(三)自发性倾倒75
(四)抗推倒试验或盆带肌试验75
(五)闭目行走试验75
(六)原地踏步试验75
(十一)手杖试验76
(十)垂直书写试验76
(九)斜板试验…………………(76 )76
(七)直立伸臂试验76
(八)垂线试验76
二、临床意义77
(一)前庭外围性自发现象的特征77
(二)前庭中枢性自发现象的特征77
(三)小脑性自发现象的特征77
(四)脑干性自发现象的特征78
(五)其他79
第六节位置试验80
(一)位置的选择81
一、检查方法81
二、对检查方法的讨论81
(二)动力因素对位置性眼球震颤82
的影响82
(三)颈反射对位置性眼球震颤的82
影响82
三、临床意义82
(一)中枢型位置性眼球震颤82
(二)外围型位置性眼球震颤85
(一)检查方法86
一、冷热试验86
(三)混合型位置性眼球震颤86
第七节前庭诱发试验86
(二)临床意义89
二、旋转试验93
(一)检查方法93
(二)对检查方法的讨论96
(三)临床意义97
三、前庭诱发试验的注意事项97
一、概 述98
(一)外围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98
二、前庭系统病变的一般特征98
诊断98
第八节前庭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98
(二)中枢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99
三、前庭系统不同平面病变的定99
位要点99
(一)颅后窝病变99
(二)小脑桥脑角病变100
(三)脑干病变102
(四)桥脑病变109
(五)小脑病变110
(六)中脑病变111
(七)中枢神经系统高位病变114
第一节神经传导路117
第六章视动性眼球震颤117
第二节检查方祛118
第三节临床意义118
一、视动性眼球震颤检查对自发118
性眼球震颤的鉴别意义118
二、视动性眼球震颤检查对颅内118
病变的定位意义118
(一)枕叶纹状周围区、角回和缘119
上回病变119
(二)视放射中后部病变119
(三)脑干病变119
第四节对神经传导路的讨论120
第七章其他有关检查121
一、X线检查121
(一)颅骨平片——内耳道及颞121
骨岩部摄影121
(二)内耳道断层摄影122
(三)气脑和脑室造影123
(四)脑血管造影123
(五)颅后窝造影124
(六)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124
主要参考文献125
(三)癫痫125
(二)颅脑损伤125
二、脑电图检查125
(一)颅内肿瘤125
附录129
冷热试验对颅内肿瘤定位意129
义的探讨129
颅后窝和幕上病变前庭损害133
的特点133
前庭诱发试验后的植物神经135
反应135
颅后窝肿瘤自发性眼球震颤137
缺如的原因137
学特征139
颅压增高综合征的神经耳科139
听神经瘤40例分析142
前庭震荡(附战伤性前庭震146
荡23例分析)146
爆震性前庭震荡的研究150
强声所致的前庭损伤155
爆震性听力损伤的伤因和156
防护156
突发性耳聋的前庭问题158
探讨158
眩晕1105例病因学分类162
1987《耳神经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博惕,王丽雯编著 1987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耳鼻咽喉神经外科学
- 1992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脑の解剖学 (第二版)
- 昭和28年06月第2版
-
- 王さまの耳はろばの耳:ギリシア神話
- 1980.03 集英社
-
- 神经病学
- 1990.1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神经精神病学
- 1973
-
- 神经病学
- 1985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神经病学
- 1997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神经病学
- 1991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 神经耳科学
- 1991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
- 神经耳科学检查
- 1981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神经病学
- 1999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 神经科学
- 1991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神经科学
- 1997 北京:科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