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文原理》求取 ⇩

目 录1

绪论1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1

一、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1

二、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3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6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8

二、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29

第三节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35

一、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35

二、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37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40

第一节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40

一、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40

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以人民的巨大苦难换来的43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47

第二节 帝国主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55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55

二、垄断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走向全面反动59

三、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62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继续和发展69

第三节 战后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和发展没有消除其固有矛盾69

二、战后帝国主义的新现象与三大矛盾的发展75

三、战后帝国主义的垂死性没有改变81

第二章 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然途径88

第一节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88

一、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与使命88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并未改变91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道路97

一、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97

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领导力量100

四、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103

三、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略与策略103

第三节 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历史进程108

一、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获得胜利108

二、战后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116

第三章 不发达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120

第一节 实现社会主义要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120

一、各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了社会主义实现的进程120

二、不发达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123

第二节 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历史选择126

一、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126

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31

第三节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135

一、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35

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146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4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149

一、认清社会主义特征的重要意义149

二、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过程150

三、社会主义特征的基本内容154

四、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166

一、社会主义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16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6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17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175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特色182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特色182

二、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的特色185

三、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特色187

第四节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反社会主义思潮191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由来及其实质191

二、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对立194

一、文明的含义199

第五章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199

第一节 文明及其历史类型199

二、文明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200

三、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本特征20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211

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11

二、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社会主义经济214

三、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221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23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223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226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及其主要内容233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241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241

一、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革命241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44

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248

第二节 改革开放要解放思想,加快步伐250

一、抓住有利时机加速发展250

二、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253

三、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条标准255

一、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258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258

二、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265

第七章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26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与无产阶级专政267

一、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与人民民主专政的特色267

二、过渡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272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27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278

一、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278

二、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特点281

三、依靠人民政权保卫社会主义制度285

第三节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289

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289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政治生活的主题291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294

第八章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299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299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彻底性299

二、资本主义民主的欺骗性和虚伪性303

第二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307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07

二、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16

三、加强基层民主建设326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332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辩证统一332

二、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法制化335

第九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340

第一节 民族问题的根源和实质340

一、民族和民族问题340

二、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民族问题343

三、民族平等是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348

一、原苏联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联邦制35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方针政策355

二、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365

三、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37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问题375

一、宗教与民族375

二、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宗教问题的原因377

三、我国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政策是信仰自由380

第十章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加强执政党的建设385

第一节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385

一、共产党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385

二、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387

三、共产党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389

四、共产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390

第二节 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392

一、共产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保证392

二、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395

第三节 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399

一、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399

二、党的建设要遵循党的基本路线来进行401

三、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努力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406

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08

五、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409

六、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412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阶段性和曲折性41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416

一、世界历史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和优越性416

二、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418

三、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42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阶段性426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426

二、正确认识本国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的重要性429

三、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431

一、社会主义发生曲折的原因43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曲折性434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曲折性438

第十二章 当今时代与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联系和斗争442

第一节 当今时代及其基本特征442

一、正确认识时代的意义和划分时代的标准442

二、当今时代仍然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447

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449

第二节 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联系和斗争454

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对立和斗争454

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联系与合作460

一、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46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463

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67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471

四、争取一个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474

第十三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高理想47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476

一、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476

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社会形态的两个发阶展段478

第二节 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基本条件481

一、共产主义不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建成481

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483

三、国家消亡是共产主义实现的政治前提485

1983《科学社会文原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郑建邦主编 1983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新编(1987 PDF版)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新编
1987 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下(1980 PDF版)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下
1980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上(1980 PDF版)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上
1980
社会学原理(1928 PDF版)
社会学原理
1928 北京:商务印书馆
社会学原理( PDF版)
社会学原理
北京:商务印书馆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1984 PDF版)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1984
社会学原理(1986 PDF版)
社会学原理
1986 北京:东方出版社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讲话(1985 PDF版)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讲话
1985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问答(1986 PDF版)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问答
1986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1985 PDF版)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1985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社会学原理(1997 PDF版)
社会学原理
1997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社会主义社会学原理(1991 PDF版)
社会主义社会学原理
1991 北京:知识出版社
理论社会学(1990 PDF版)
理论社会学
1990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原理(1991 PDF版)
社会学原理
1991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1985 PDF版)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1985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