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人世的陷井 青少年罪错类型及社会心理分析》
作者 | 朱一强,吴双达编著 编者 |
---|---|
出版 |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63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0600235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4750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序 张友渔1
囚车突然开到家门口1
〔评述〕何谓少年犯10
寻觅“自由神”的中学生17
〔评述〕告诉中学生,生活中还有反革命24
他们为什么走上被告席28
〔评述〕寻求野蛮的乐趣34
以绳索套人的恶少37
〔评述〕他们为何以残酷为乐?44
奇异的罪犯48
〔评述〕变态人格与少年犯罪59
他们本来是原告62
〔评述〕罪与法的选择72
四兄弟都被押上审判台76
〔评述〕芒山盗式的母亲82
在少年犯的背后87
〔评述〕苍蝇似的教唆犯95
罪与法、权与法的较量98
〔评述〕权大?法大?114
三个被淫秽书报录像吃掉的少年119
〔评述〕海关禁止的“贸易”125
前面是岸129
〔评述〕从畸型欲求到人格尊严141
残缺家庭结出的恶果145
〔评述〕父母对子女的犯罪153
“少林”、“义侠”梦156
〔评述〕少年“堂·吉诃德”163
腐烂与燃烧167
〔评述〕重放光热178
两个尖子学生的堕落182
〔评述〕从强禁锢到强刺激188
打赌过后入囹圄193
〔评述〕他们戏弄的是法律199
“丽达”幻想与“拉兹”梦灭202
〔评述〕“丽达”救不了“拉兹”们209
女儿的泪,妈妈的泪213
〔评述〕关键在于择友失当222
窃邮者226
〔评述〕为邮立法233
〔附〕日本青少年犯罪案例二则236
1.樱花树下的晚餐236
2.女儿回来了243
参考文献260
后记263
1988《初涉人世的陷井 青少年罪错类型及社会心理分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朱一强,吴双达编著 1988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思考
- 1987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青少年性心理与性犯罪
- 1989
-
- 青少年犯罪心理讲稿
- 1983
-
- 社会转型与少年犯罪
- 1986 巨流图书公司
-
- 青少年学生犯罪案例分析
- 1987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
-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
- 198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及其预防
- 1988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青少年性心理与性犯罪
- 1989 工人出版社
-
- 少年犯罪社会心理学
- 1985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
- 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分析
- 1982 北京:知识出版社
-
- 青少年心理
- 1990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青年社会心理学
- 1988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 涉税犯罪的认定处理及案例分析
- 1999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