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教程》求取 ⇩

绪论1

一、植物界1

(一)生物界的划分1

(二)植物的多样性1

目录1

二、植物在自然界及国民经…济中的作用2

(一)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

(二)植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3

(三)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4

三、植物学5

(一)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及分支学科5

(二)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及其发展动向6

(三)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和方法7

一、细胞学说11

(二)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11

(一)细胞的发现11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概念11

第一章 植物细胞11

上编种子植物形态解剖11

(三)细胞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12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12

(一)植物细胞的形状12

(二)植物细胞的大小13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化学组成14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7

一、原生质体17

(一)细胞质18

(二)细胞核28

二、细胞壁31

(一)细胞壁的结构及化学成分31

(二)纹孔和胞间连丝32

(三)细胞壁的超微结构33

三、植物细胞的后含物34

一、细胞周期36

(一)细胞周期的划分36

(二)细胞周期的各期特征36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增殖36

二、细胞分裂的方式37

(一)无丝分裂37

(二)有丝分裂38

(三)减数分裂40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和器官43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生长、分43

化和组织的形成43

一、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43

(一)植物细胞的生长43

(二)植物细胞的分化43

二、植物组织的概念44

(二)分生组织的分类45

(一)分生组织的概念45

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45

一、分生组织45

二、成熟组织46

(一)成熟组织的概念46

(二)成熟组织的分类46

第三节 组织系统及植物器官55

一、组织系统55

二、植物器官56

第三章 种子和幼苗58

第一节 种子的结构和类型58

一、种子的基本结构58

二、种子的类型59

(一)有胚乳种子59

(二)无胚乳种子60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62

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62

二、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64

三、幼苗的类型65

(一)子叶出土幼苗65

(二)子叶留土幼苗65

第四章 根68

第一节 根的形态68

一、主根、侧根和不定根68

二、根系及其在土壤中的分布69

第二节 根的结构69

一、顶端分生组织及根尖结构69

(一)顶端分生组织70

(二)根尖的分区及其结物特点71

二、根的初生结构74

(一)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74

(二)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特点78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活动及其结果80

三、根的次生结构80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活动及其结果83

四、侧根的形成84

五、根瘤和菌根85

(一)根瘤85

(二)菌根87

第五章 茎89

第一节 茎的形态89

一、茎和枝条89

二、芽91

(一)芽的概念及类型91

(二)芽的结构93

三、分枝和分蘖93

(一)分枝方式93

(二)禾本科植物的分蘖95

(一)顶端分生组织(生长锥)的发育和分化96

第二节 茎的结构96

一、茎尖的结构及其发展96

(二)茎尖的分区99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99

三、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103

(一)次生维管组织104

(二)次生保护组织111

四、裸子植物茎的结构特点114

五、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特点115

六、木质茎和草质茎118

第三节 茎的繁殖119

一、地下茎的繁殖120

二、地上茎的繁殖121

第六章 叶125

第一节 叶的形态125

一、叶的组成125

三、单叶和复叶126

二、叶脉126

四、叶序和叶镶嵌127

五、异形叶性127

第二节 叶的结构128

一、叶的发育128

(一)叶的发生叶原基的形成128

(二)叶原基的生长及幼叶的形成128

(三)成熟叶中各组织的形成过程129

二、双子叶植物叶的一般结构130

(一)叶柄的结构131

(二)叶片的结构131

(三)托叶的结构135

三、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特点135

(一)表皮136

(三)叶脉137

四、裸子植物松属针叶的结构137

(二)叶肉137

(一)表皮138

(二)下皮层138

(三)叶肉组织138

(四)维管组织138

五、叶的生活期及落叶139

(一)叶的生活期139

(二)落叶的机理及其生物学意义139

第三节 叶的生态类型140

一、旱生植物的叶140

二、水生植物的叶140

三、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的叶141

一、根、茎、叶之间维管组织的联系143

(一)茎与根维管组织的联系143

第七章 植物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143

(二)茎与叶及分枝维管组织的联系144

二、营养器官之间主要生理功能的相互关系145

(一)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输导和蒸腾145

(二)植物体内有机营养物质的制造、运输、利用和贮藏146

三、植物生长过程中营养器官间的相关性147

第八章 营养器官的变态149

第一节 根的变态149

一、贮藏根149

(一)肉质直根149

(二)块根151

二、气生根152

三、寄生根153

第二节 茎的变态154

一、地上茎的变态类型154

二、地下茎的变态类型155

第三节 叶的变态157

第四节 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159

第九章 花和果实161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花161

一、花的概念161

二、花的组成162

(一)花柄和花托163

(二)花被163

(三)雄蕊群164

(四)雌蕊群165

三、禾本科植物的花及小穗167

四、花和植株的性别168

(一)花的性别168

(二)植株的性别168

五、花各部的演化168

(五)花托形态的变化169

(四)联合形式的变化169

第二节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169

(二)排列方式的变化169

(三)对称性的变化169

(一)数目的变化169

一、花药的发育170

(一)花药的分化及初期结构170

(二)花粉囊壁的形成和发育171

(三)花粉母细胞的产生及单核花粉粒的形成171

二、成熟花粉粒的形成及其形态结构172

三、花粉植物174

四、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174

第三节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175

一、胚珠的发育和结构175

二、胚囊的发育和结构177

(二)开花季节179

(一)开花年龄179

(三)花期179

一、开花179

第四节 开花、传粉和受精179

二、传粉180

(一)自花传粉180

(二)异花传粉180

(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生物学意义182

(四)人工辅助授粉183

三、受精183

(一)花粉粒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183

(二)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186

(三)受精的选择作用187

(四)外界条件对传粉受精的影响188

第五节 种子和果实189

一、种子的形成189

(一)胚的发育189

(二)胚乳的发育191

(三)种皮的形成193

二、果实194

(一)果实的形成和结构194

(二)单性结实和无籽果实194

(三)果实类型194

三、果实和种子对传播的适应195

第六节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中编植物系统分类203

引言203

一、植物的分类方法203

(一)分类学和分类系统203

(二)植物界的分门203

(三)植物的分类阶层204

(四)主要分类单位的含义205

二、植物的命名206

(一)植物种的学名206

(二)种以下分类单位的学名206

二、藻类植物的分门207

(三)种以上分类单位的学名207

一、藻类植物的一般特征209

第一章 藻类植物209

第一节 藻类植物概述209

第二节 蓝藻门210

一、蓝藻的一般特征210

二、代表植物211

三、蓝藻在植物界中的地位213

第三节 裸藻门213

一、裸藻的一般特征213

二、代表植物214

三、裸藻在植物界中的地位214

第四节 绿藻门214

一、绿藻的一般特征214

二、代表植物216

三、绿藻在植物界中的地位224

第五节 轮藻门224

一、轮藻的一般特征224

一、金藻的一般特征225

第六节 金藻门225

二、代表植物225

三、轮藻在植物界中的地位225

二、代表植物226

三、金藻在植物界中的地位229

第七节 红藻门229

一、红藻的一般特征229

二、代表植物230

三、红藻在植物界中的地位234

第八节 褐藻门234

一、褐藻的一般特征234

二、代表植物235

三、褐藻在植物界中的地位238

第二章 菌类植物241

第一节 细菌门241

一、细菌的一般特征及分类地位241

二、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经济意义242

一、粘菌的一般特征243

二、代表植物及经济意义243

第二节 粘菌门243

第三节 真菌门244

一、真菌的一般特征244

二、分纲及代表246

(一)藻状菌纲246

(二)子囊菌纲248

(三)担子菌纲253

(四)半知菌纲260

三、真菌在植物界中的地位261

第三章 地衣植物门264

一、地衣的一般特征264

二、地衣的分类266

三、地衣在植物界中的地位及经济意义267

一、苔藓的一般特征268

第四章 苔藓植物门268

二、分类及代表269

三、苔藓在植物界中的地位及作用276

第五章 蕨类植物门278

第一节 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278

一、形态特征278

二、结构特征278

三、生殖特征278

四、生活习性及分布特征281

第二节 分类及代表植物281

一、裸蕨纲282

二、石松纲285

三、水韭纲288

四、木贼纲288

(一)基本特征291

(二)分类及代表291

五、真蕨纲291

第三节 蕨类在植物界中的地位300

第六章 裸子植物302

第一节 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302

第二节 裸子植物的分类303

一、苏铁纲303

(一)主要特征304

(二)分类及代表植物304

二、银杏纲304

(一)主要特征304

(二)分类及代表植物305

三、松柏纲305

(一)主要特征305

(二)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305

(三)分类及代表植物308

(二)分类312

(一)特征312

四、红豆松纲312

五、买麻藤纲313

(一)特征313

(二)分类313

第三节 裸子植物的起源314

第七章 被子植物316

第一节 概述316

一、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316

二、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316

三、被子植物的分类318

四、被子植物分类常用术语解释318

(一)根318

(二)茎319

(三)芽321

(四)叶321

(五)花326

(六)果实的类型330

(七)花程式(花公式)和花图式331

第二节 双子叶植物纲333

一、木兰科333

二、樟科335

三、莲科336

四、毛茛科337

五、罂粟科339

六、金缕梅科340

七、杜仲科340

八、榆科340

九、桑科342

十、胡桃科343

十一、山毛榉科(壳斗科)344

十二、桦木科346

十三、石竹科346

十四、藜科347

十五、蓼科348

十六、山花科348

十七、猕猴桃科349

十八、锦葵科349

十九、葫芦科351

二十、杨柳科352

二十一、十字花科354

二十二、蔷薇科355

(一)绣线菊亚科356

(二)蔷薇亚科357

(三)苹果亚科357

(四)梅亚科358

二十三、豆科359

(一)含羞草亚科359

(二)苏木亚科(云实亚科)360

(三)蝶形花亚科361

二十四、桃金娘科363

二十五、卫矛科364

二十六、大戟科364

二十七、鼠李科366

二十八、葡萄科367

二十九、无患子科368

三十、漆树科368

三十一、芸香科368

三十二、五加科370

三十三、伞形科370

三十四、杜鹃花科371

三十五、柿树科372

三十六、报春花科373

三十七、夹竹桃科373

三十八、萝摩科374

三十九、茄科376

四十、旋花科377

四十一、马鞭草科378

四十二、唇形科378

四十三、木犀科380

四十四、玄参科381

四十五、桔梗科382

四十六、茜草科382

四十七、忍冬科383

四十八、菊科383

(一)筒状花亚科384

(二)舌状花亚科385

第三节 单子叶植物纲387

四十九、泽泻科387

五十、槟榔科388

五十一、天南星科388

五十二、莎草科389

五十三、禾本科390

(一)竹亚科391

(二)禾亚科392

五十四、芭蕉科393

五十五、姜科393

五十六、百合科394

五十七、石蒜科395

五十八、薯蓣科396

五十九、兰科396

第四节 被子植物主要的分类系统399

一、恩格勒系统399

二、哈钦松系统399

三、塔赫他间系统400

四、克郎奎斯特系统401

第八章 植物界的起源和发展403

第一节 植物界的五个演进阶段403

一、菌藻植物时代403

二、裸蕨植物时代406

三、蕨类植物时代407

四、裸子植物时代409

五、被子植物时代410

第二节 植物界的兴衰与古地质气候的关系411

一、从水生到陆生是植物界进化发展的根本方向411

二、藻类繁盛的古地质条件412

三、裸蕨登陆成功及其绝灭412

四、古生代盛极一时的巨大石松类和木贼类413

五、中生代称霸一时的裸子植物414

六、被子植物的出现及其在生存斗争中的胜利414

第三节 植物界演化发展的根本原因415

一、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415

二、遗传、变异及自然选择对植物演化发展的作用415

下编 植物生态419

第一章 植物生态条件419

一、环境因子的生态分析419

(一)光及其生态作用421

二、生态条件生态作用及其421

植物的生态适应类型421

(二)温度及其生态作用422

(三)水及其生态作用423

(四)大气及其生态作用425

(五)土壤及其生态作用427

(六)生物因子的作用429

(七)人类活动的影响430

三、生态条件的综合作用431

(一)植物的生活型431

(二)植物的生态型433

第二章 植物群落的特征436

第一节 植物群落436

一、基本的概念436

(一)种群的概念436

(二)群落的概念436

(二)多度和密度437

(一)种类数目437

(三)植被的概念437

二、植物群落的主要特征437

(三)盖度438

(四)频度440

(五)群集度441

(六)生活强度441

(七)优势度优势种建群种442

(八)群落的垂直结构成层现象442

(九)群落的水平结构444

(十)群落的季相物候期季相季相演替444

三、植物群落的调查方样地样方样线法445

第二节 植物群落的生态447

一、植物群落和环境447

(一)群落的外界环境447

(二)群落的内部环境449

(三)植物群落与环境的辩证统一452

二、植物群落对环境的指示作用454

三、植物群落对环境的改造作用455

第三节 植物群落的动态457

一、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育457

(一)植物群落的形成457

(二)植物群落的发育458

二、植物群落的演替459

(一)原生演替459

(二)次生演替460

第三章 植被类型及其分布规律463

第一节 世界植被类型463

一、热带的植被类型463

(一)热带雨林463

(三)热带疏林和刺灌丛464

(二)季雨林464

(四)稀树草原465

(五)红树林465

二、亚热带植被类型466

(一)常绿阔叶林466

(二)常绿硬叶林466

(三)竹林467

(四)荒漠467

三、温带植被类型468

(一)夏绿阔叶林468

(二)针阔混交林468

(三)针叶林469

(四)草原469

五、隐域植被类型470

(二)极地荒漠470

(一)草甸470

(一)苔原470

四、寒带植被类型470

(二)沼泽植被471

(三)水生植被471

第二节 中国植被的分区472

一、湿润的森林区域472

(一)热带雨林区472

(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472

(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473

(四)温带针阔混交林区474

(五)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474

二、半干旱的草原区域475

(一)温带草原区475

(二)高寒草甸和草原区476

三、干旱荒漠区域476

(一)温带荒漠区476

一、植被分布的地带性477

(二)高寒荒漠区477

第三节 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477

二、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480

第四章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85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485

二、植物与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485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485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486

三、植物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487

(一)植物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87

(二)植物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489

四、植物与生态平衡494

第五章 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496

一、保护植物资源的意义497

二、我国植物资源现状497

三、大力保护植物资源498

主要参考书目502

1991《植物学教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明延凯主编 1991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植物生理学简明教程  下(1953 PDF版)
植物生理学简明教程 下
1953 上海:中华书局
植物纤维化学实验教程( PDF版)
植物纤维化学实验教程
植物分类学实习教程  下(1956 PDF版)
植物分类学实习教程 下
195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植物学简明教程(1982 PDF版)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植物学简明教程
1982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植物生物工程学(1986 PDF版)
植物生物工程学
1986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学(1985 PDF版)
植物学
1985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学教程实验(1991 PDF版)
植物学教程实验
1991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植物群落-植物群落生态学教程(1981 PDF版)
植物群落-植物群落生态学教程
198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  上  理论教程(1996 PDF版)
植物生理学 上 理论教程
1996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植物学(1989 PDF版)
植物学
1989 浙江农业大学植物教研组
三伙伴(1951 PDF版)
三伙伴
1951 开明书店
植物分类学实习教程(1955 PDF版)
植物分类学实习教程
195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生物学教程  下  第1分册  古植物学(1956 PDF版)
古生物学教程 下 第1分册 古植物学
1956 北京:地质出版社
植物基因工程学(1994 PDF版)
植物基因工程学
1994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教材(1952 PDF版)
植物生理学教材
1952 西北农学院植物生理学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