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计划学讲稿》求取 ⇩

第一节国民经济计划的实质1

一 社会化的大生产,是实行计划化的1

物质前提1

二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计划化2

的经济前提2

三无产阶级专政和党的方针政策,4

是实行计划化的政治前提4

四 计划机构的建立和完善,计划人5

现的条件5

员的质量,是国民经济计划化实5

目 录5

前言 (1—5

第二节国民经济计划的基本任务8

一第一个基本任务是确定社会需要9

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9

二第二个基本任务是调整国民经济12

的比例关系、速度和结构12

三第三个基本任务是计划要讲求经36

济效果36

第三节 关于计划管理的体制问题39

一什么叫管理体制39

二决定体制的一些条件42

三计划管理体制的具体设想45

第一讲 国民经济计划的实质、任务和管理体制 (1—46

一计划的党性原则47

第一节计划工作的原则47

二计划的科学性原则47

三计划的严肃性原则50

四计划的连续性原则51

一长期计划52

第二节 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52

二介绍“纲要目标法”58

三中期计划66

四年度计划68

五长期、中期、短期计划的相互衔接68

第三节 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经济发展计72

划与社会发展计划72

一科学技术发展计划73

二社会发展计划80

四 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和科技发84

三国民经济发展计划84

展计划如何衔接84

第四节国民经济计划的组成部份88

一国民经济计划组成部份88

二 计划的各个组成部份的互相联系,91

构成统一的国民经济整体91

第五节国民经济计划的指标体系97

一指标体系97

二指标分类99

三指标的管理与运用100

四 从那些指标出发来编制国民经济计划108

第六节经济信息系统115

一信息的基本概念、作用、内容和115

处理方法115

二计划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关系118

三信息在国民经济计划中的分类121

第七节经济计量模型124

一经济计量模型的作用124

二经济计量模型的特点125

第八节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128

一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128

二综合平衡法129

二讲 国民经济计划的原则、组成部份和指130

标体系 (47—130

一 研究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世界性131

的问题131

第一节讨论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历史回顾131

二 我国研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关132

系的曲折过程132

三计划与市场关系在理论与实践上134

的正确与否的相互影响134

一 如何理解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135

济的基本特征135

第二节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135

二 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巨大优越性138

三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与计划工作上140

的失误要区别开来140

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共产主义计划141

经济的区别和联系141

四 社会主义经济不能说是计划经济141

与商品经济的统一141

六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国142

家干预的本质区别142

第三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与经济计144

划的综合平衡144

一计划经济制度与计划综合平衡的144

关系144

二通过计划的综合平衡、制定和组145

织执行统一的经济计划来加强计145

划管理145

三要实现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147

必须加强计划指导,进行计划调节147

四 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要考虑价值149

规律的作用149

五加强计划管理体现了计划经济的150

基本特征150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和市场调节的辅助151

作用151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和市场调节这两151

个概念的理解151

二为什么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152

三市场调节在计划经济中居于辅助153

的地位153

四 怎样才能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153

第三讲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131—155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实质和意义157

一经济效益的一般概念157

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实质157

三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160

一要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必须端正164

第二节计划决策与宏观经济效益164

计划决策的指导思想164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多层次167

二要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必须按照167

的计划决策体系167

三要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必须把经168

验决策上升到科学决策168

四科学决策的概念和分类169

五科学决策的工作程序170

六改变决策时应实行追踪决策172

第三节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经济效益中的173

几个重要关系173

一 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174

关系174

二 当前经济效益和长远经175

济效益的关系175

三劳动消耗效益和资金占用效益的176

关系176

一搞好长期、中期、年度计划和综177

第四节提高经济效益的十条主要途径177

合平衡,以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77

二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发挥各地优势,179

促进经济全面繁荣179

三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各部门181

之间的良性循环181

四 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可以182

充分利用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182

五加速技术改造,走以内涵扩大再183

生产为主的路子183

六发展科学技术,是提高经济效益184

的关键因素184

七 发展教育,培训大批专业人才,186

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186

八讲求生财、聚财、用财之道,提187

高资金的周转速度和使用效果187

九运用各种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189

提高经济效益189

的积极性191

十 改革经济管理体制,调动各方面191

第五节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193

一社会生产效果指标194

二消费基金率指标195

三积累系数指标196

四资金利用率指标196

理 (156—197

第四讲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计划管197

五投资效益系数指标197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由来198

第一节什么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98

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的对象200

和范围200

三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内容201

四 发展中国家对发展战略的选择与202

分类202

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国民经济205

计划的关系205

义性质和指导思想206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社会主206

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国民经济207

计划的主要联系和区别207

三从战略失误上看影响宏观经济效209

益的严重性209

四 造成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失误的213

一些原因213

第三节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215

几个问题215

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215

和途径的认识215

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评价标准218

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标220

体系220

在计划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22

四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具体化222

第五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98—224

务及其与国民经济计划的关系225

一对生产布局这个概念的理解225

第一节生产布局的研究对象、特性、任225

二生产布局研究的对象226

三生产布局的特性227

四生产布局的基本任务229

五生产布局与国民经济计划的关系230

第二节 我国生产布局的基本原则232

一坚持发挥先进地区的作用与帮助233

落后地区发展经济相结合的原则233

二坚持适当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236

的原则236

三、坚持地区生产专业化与地区综合240

发展相结合的原则240

四 坚持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243

产品消费区的原则243

五坚持合理布局,消除污染,保护245

环境的原则245

一 认真掌握好生产布局的三个环节249

二搞好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249

第三节如何搞好生产布局249

三把工业基地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252

结合起来进行252

四 把工业布局与农业布局结合起来255

进行255

五把区域经济规划与部门经济规划257

结合起来进行257

六 如何选择布局的具体地点和厂址259

七要把握住生产布局的合理标志260

第六讲生产布局 (225—263

第一节 人和物这两种社会生产的比例是264

国民经济基本的比例关系264

一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原理264

二两种生产之间的基本比例关系267

三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种生产的270

数量界限270

四 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种生产的272

数量界限272

五两种再生产的综合预测问题278

六 如何选择最优的物质生产积累率279

和最佳的成年人口增长率279

和人口规划282

第二节人口控制、人口预测、人口决策282

一 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283

二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后果285

三控制人口的基本要求290

四控制人口的可能性291

五控制人口发展要进行预测、决策291

和规划291

六如何解决人口问题。296

七人口发展与生产力布局的关系297

第三节智力开发计划306

一什么是智力开发307

二什么是智力结构及其特征308

三智力结构的分类309

四智力结构与教育结构的关系313

五智力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14

几个问题318

六智力开发过程中计划上要注意的318

第七讲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 (264—320

重大意义321

的比例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的321

一两大部类的划分和农轻重的划分321

第一节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比例和农轻重321

二两大部类的划分同三次产业的划323

323

对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大意325

下,安排好农轻重的比例关系,325

325

三在两大部类相互关系的原理指导325

一人民消费需要与农轻重生产之间326

的平衡326

第二节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326

二农轻重之间实物替换上的平衡330

三农轻重之间价值补偿上的平衡333

336

一农业发展速度问题336

第三节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发展速336

二轻工业发展速度问题338

三重工业发展速度问题339

第四节 工农业生产与交通运输的比例关343

343

一工农业生产与交通运输的比例的343

重要意义343

二努力协调运输和工农业生产的比345

例关系345

第八讲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 (321—353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一些基本概念354

一什么是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354

二 什么是基本建设项目和更新改造355

措施项目355

三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356

四 基建投资和更新改造措施资金的357

比重变化过程357

五建设项目的分类358

六基本建设的特点和基本建设的程359

359

七建设的前期工作362

主要内容363

八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363

第二节基本建设计划的综合平衡364

一基本建设总规模的平衡365

二基本建设投资分配的平衡370

三建设项目的平衡375

第三节基本建设的投资效果375

一分析基本建设微观经济效果的指标376

二分析基本建设宏观经济效果的指378

378

第四节 加强和改进固定资产投资的计划383

管理383

一坚持“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383

原则383

理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的关385

385

三加强建设资金的计划管理385

二编好中、长期建设计划,妥善处385

四根据建设项目的需要,加强人、386

财、物的综合平衡386

第九讲 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平衡 (354—387

1982《国民经济计划学讲稿》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四川省计划委员会国民经济计划干部训练班编 1982 四川省计划委员会国民经济计划干部训练班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国民经济计划学  上(1979 PDF版)
国民经济计划学 上
197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民经济计划学(1992年09月第1版 PDF版)
国民经济计划学
1992年09月第1版
国民经济计划学(1988 PDF版)
国民经济计划学
1988
国民经济计划课程讲义  国民经济基本建设计划(1953.07 PDF版)
国民经济计划课程讲义 国民经济基本建设计划
1953.07 中国人民大学
国民经济计划学讲稿  下( PDF版)
国民经济计划学讲稿 下
国民经济计划学讲义( PDF版)
国民经济计划学讲义
辽宁财经学院
国民经济计划讲义  上(1959.08 PDF版)
国民经济计划讲义 上
1959.08
国民经济计划学(1991 PDF版)
国民经济计划学
1991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国民经济计划讲授提纲(1952 PDF版)
国民经济计划讲授提纲
1952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民经济计划学(1990 PDF版)
国民经济计划学
1990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中老年养生保健集萃(1996 PDF版)
中老年养生保健集萃
1996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国民经济计划学(1985 PDF版)
国民经济计划学
1985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同济医院企业化管理理论与实践(1999 PDF版)
同济医院企业化管理理论与实践
1999 北京:新华出版社
国民经济计划学(1988 PDF版)
国民经济计划学
1988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国民经济计划讲话(1956 PDF版)
国民经济计划讲话
1956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