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状低云的天气学研究 暴雨落区预报》
作者 | 蔡尔诚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气象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58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292505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3288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一、概念一:现代天气分析环节上的“缺口”--边界层分析1
二、概念二:边界层上下大气运动的“示踪物”--波状低云7
2.1 波状低云:影响边界层大气中(小)尺度不匀7
2.2 波状低云:稳定层下的水汽聚结过程13
2.3 波状低云:大气能量贮聚阶段的代表性云17
2.4 波状低云:不同时、空尺度大气运动的“结合部19
三、概念三:波状低云是暴雨及强风暴的“孕育区”22
3.1 暴雨及强风暴在无雨的波状低云内发生发展22
3.2 前方没有波状低云的“造(降)雨云”,其雨区不会明显扩大30
3.3 雨区的扩展范围大体限制在前方的波状低云区内33
3.4 700(850)hPa偏南(东)气流在“波状低云--造雨云”系统内辐合:暴雨将形成35
3.5 从波状低云形成到强对流发展的演变过程37
3.6 从波状低云形成到大范围暴雨发展的演变过程40
3.7 与数值模式计算的比较42
四、概念四:波状低云与降(造)雨云的互补功能46
4.1 暴雨云系模型46
4.2 Bergeron-Hobbs垂直互补模型47
4.3 两级互补48
4.4 互补云系的物理图像51
4.5 用云的“互补性”做短期暴雨预报63
5.1 地面流场落后于云场现象71
五、概念五:波状低云诱发地面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功能71
5.2 一种可能的解释:潜热释放72
5.3 边界层大气三维中尺度分析方法77
5.4 波状低云形成时边界层大气中的五类物理过程83
5.5 波状低云诱发中(小)尺度上升运动系统的概念模型88
5.6 地面中(小)尺度系统向中、高空发展的环境条件92
5.7 多次潜热释放的“接力”过程94
5.8 预报分析流程96
5.9 对表3--5的一种解释96
6.1 关于“预备场”功能99
六、概念六:波状低云的暴雨(强风暴)“预备场”功能99
6.2 作为“预备场”的波状低云区的若干天气学属性101
6.3 中期暴雨预报工作流程109
七、概念七:相似降水过程的相似“准备场”111
7.1 天气预报的时、空匹配111
7.2 暴雨长期变化规律的一个统计数学模型112
7.3 大(暴)雨落区集中性的天气学解释114
7.4 长期暴雨预报工作流程与预报效果115
结束语:波状低云对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反馈作用132
主要参考文献140
后记143
1998《波状低云的天气学研究 暴雨落区预报》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蔡尔诚著 1998 北京:气象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暴雨泥石流滑波的区域预测与预报 以攀西地区为例
- 1994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江淮梅雨雷暴暴雨研究(下)
- 1987
-
- 暴雨预报的云天气学方法
- 1991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暴雨及其预报文集
- 1989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福建重要天气分析和预报 1 前汛期暴雨
- 1989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 台风科学、业务试验和天气动力学理论的研究 第四分册
- 1996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春季连续低温阴雨天气的预报方法
- 1977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台风、暴雨数值预报新技术的研究
- 1996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暴雨天气气候研究
- 1996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台风、暴雨预报警报系统和减灾研究
- 1996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暴雨业务预报方法和技术研究
- 1996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 总论
- 1996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暴雨预报
- 1990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天气预报
- 1976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