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材料与表面改性技术》求取 ⇩

结论1

目录1

第1章 高强钢及超高强钢4

第一节 钢强化机理4

一、固溶强化4

二、分散强化6

三、多相强化7

四、细晶强化8

五、冷变形强化9

六、马氏体强化9

一、微合金钢10

第二节 低合金高强钢(HSLA钢)10

二、贝氏体钢12

三、双相钢13

第三节 超高强度钢15

一、低合金超高强钢15

二、中合金超高强钢17

三、高合金超高强钢17

一、非晶态合金的力学性能23

第2章 非晶态材料和微晶合金26

第一节 非晶态材料的结构特征26

三、无位错和无滑移面27

二、亚稳态性27

一、长程无序性27

第二节 非晶态合金的性能28

二、非晶态合金的热学性能29

三、非晶态合金的电学性能30

四、非晶态合金的磁学性能30

五、非晶态合金的化学性能31

第三节 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工艺32

一、熔体急冷法32

二、离子注入法36

第四节 非晶态合金的应用36

一、微晶合金的成分和组织特征40

第五节 微晶合金40

二、块状微晶合金的性能和应用41

第3章 超导材料44

第一节 超导体的主要特点44

第二节 超导性的本质46

第三节 超导材料的种类46

一、化学元素超导体46

二、合金超导体47

三、金属间化物超导体48

四、氧化物超导体50

五、高分子超导体52

第四节 超导材料的应用54

一、电力系统的超导化54

二、制造高磁场超导磁体54

三、超导元件54

第五节 超导材料的焊接技术55

一、钎焊法55

二、固相焊接55

三、点焊58

第一节 马氏体的可逆相变59

第4章 形状记忆合金59

第二节 形状记忆和超弹性记忆效应机理62

第三节 形状记忆合金的种类及其特性65

一、Ni-Ti合金65

二、Cu-Zn-Al合金68

三、Fe-Mn-Si合金69

第四节 形状记忆合金的焊接工艺72

第5章 防振和减振材料74

第一节 声音传播与噪声74

第二节 减噪材料的种类和特性75

一、吸声材料75

三、防振材料76

二、隔声材料76

四、减振材料78

第三节 防振合金的减振机理80

一、复合型防振合金80

二、强磁性型防振合金81

三、位错型防振合金82

四、孪晶型防振合金82

第四节 减噪金属材料的种类和应用84

第五节 减振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85

一、电阻点焊工艺87

二、电弧焊工艺87

第一节 金属超塑性的特性89

第6章 超塑性合金89

一、产生超塑性的条件90

二、超塑性金属的特征91

三、超塑性加工的优点92

第二节 超塑性的分类93

一、微晶超塑性(或恒温超塑性)93

二、相变超塑性(或动态超塑性)95

第二节 超塑性机理97

一、扩散蠕变机理97

二、扩散流动机理98

三、位错蠕变机理98

第四节 金属超塑性的应用99

四、晶粒转出机理99

一、微晶超塑性在压力加工方面的应用100

二、相变超塑性在热处理方面的应用101

三、相变超塑性在焊接方面的应用103

第7章 高级陶瓷106

第一节 陶瓷的分类、特性及制造106

一、陶瓷的分类106

二、陶瓷的特性109

三、陶瓷的成形和烧结方法110

一、陶瓷的电磁功能112

第二节 陶瓷的功能及其应用112

二、陶瓷的光学功能121

三、陶瓷的热功能125

四、陶瓷的机械功能127

第三节 陶瓷的焊接工艺129

一、陶瓷焊接的要求和类型130

二、陶瓷与金属焊接的特点130

三、陶瓷焊接的方法及其特点134

第8章 高分子材料139

第一节 工程高分子材料139

一、工程塑料139

二、胶粘剂146

三、高分子涂料147

第二节 功能高分子材料151

一、液晶高分子材料151

二、压电高分子材料152

三、导电性高分子材料153

四、高分子分离膜155

第9章 复合材料159

第一节 复合材料的种类和特点159

一、复合材料的种类159

二、复合材料的特点164

第二节 结构复合材料167

一、结构复合材料的复合原理168

二、树脂基复合材料(PMC)170

三、金属基复合材料(MMC)172

四、陶瓷基复合材料(CMC)187

五、结构复合材料的应用193

第三节 结构复合材料的焊接工艺195

一、铝基复合材料的焊接195

二、镍基复合材料的焊接206

第四节 功能复合材料207

一、压电功能复合材料208

二、屏蔽功能复合材料209

三、自控发热功能复合材料209

一、仿生材料的生物学条件211

第10章 仿生材料211

第一节 仿生材料的必要条件211

二、仿生材料的力学条件213

第二节 仿生金属材料214

第三节 仿生陶瓷材料216

第四节 仿生高分子材料218

第五节 仿生复合材料221

第六节 仿生材料的发展动向223

第11章 材料表面改性技术226

第一节 表面改性的目的及方法226

第二节 表面改性用的材料226

第三节 物理气相沉积(PVD)法232

一、真空镀法233

二、离子注入法237

三、离子镀法242

四、离子溅射法244

第四节 化学气相沉积(CVD)法249

一、CVD系统的构成250

二、CVD法的特点253

三、CVD法的应用254

第五节 等离子喷涂法254

一、等离子热源的特点及应用255

二、等离子喷涂原理257

三、等离子喷涂特点258

四、喷涂材料的种类259

五、喷涂工艺259

六、喷涂的适用范围262

第六节 表面扩散渗透法263

一、表面扩散渗透法概述263

二、表面扩散渗透法分类265

三、等离子非金属元素渗透法266

四、硼化渗透法276

五、金属元素渗透法279

第七节 激光表面改性处理280

一、激光种类及其特点281

二、激光表面改性的方法281

三、激光表面改性处理的特点283

四、激光固相加热法的表面改性284

五、激光熔化法的表面改性286

六、激光蒸发处理290

第12章 新型材料的展望293

第一节 新型材料发展的必然性293

第二节 新型材料发展的特点295

第三节 新型材料发展的趋势295

参考文献303

1990《新型材料与表面改性技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小诚编 1990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材料表面薄膜技术(1991 PDF版)
材料表面薄膜技术
1991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新型材料及表面技术:94中国材料研讨会论( PDF版)
新型材料及表面技术:94中国材料研讨会论
新型材料及表面技术:94中国材料研讨会论( PDF版)
新型材料及表面技术:94中国材料研讨会论
新型材料的开发与技术经济分析( PDF版)
新型材料的开发与技术经济分析
粉体表面改性(1995 PDF版)
粉体表面改性
1995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94秋季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  3卷  新型材料及表面技术(1995 PDF版)
94秋季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 3卷 新型材料及表面技术
1995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新型材料及表面技术  第3分册  超硬材料、摩擦学材料(1995 PDF版)
新型材料及表面技术 第3分册 超硬材料、摩擦学材料
1995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材料界面结构与特性(1999 PDF版)
材料界面结构与特性
1999 北京:科学出版社
新型材料与材料科学(1988 PDF版)
新型材料与材料科学
1988 北京:科学出版社
新型材料与特种加工技术的应用(1990 PDF版)
新型材料与特种加工技术的应用
1990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新材料技术(1992 PDF版)
新材料技术
1992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与应用(1999 PDF版)
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与应用
1999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表面改性与合金化  激光束、离子束、电子束技术(1988 PDF版)
表面改性与合金化 激光束、离子束、电子束技术
1988 北京:科学出版社
实用金属防锈(1989 PDF版)
实用金属防锈
1989 北京:新时代出版社
金属表面处理新技术(1996 PDF版)
金属表面处理新技术
1996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