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史》
作者 | 浙江大学《中国革命史》编写组编 编者 |
---|---|
出版 |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05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800031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2864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
二 侵略与反侵略的殊死较量11
三 几种不同的救国方案及其破产19
第一章推翻清王朝的资产阶级辛亥革命27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27
一 民族资本的初步发展和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27
二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出现及其早期活动33
三 革命民主思想的传播35
四 资产阶级的爱国运动38
五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涌现40
一 中国同盟会及其革命纲领42
第二节 同盟会的建立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42
二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45
三 屡仆屡起的革命军48
四 大失人望的“立宪’活动51
第三节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袁世凯的篡权52
一 推翻清王朝的武昌起义52
二 中华民国的建立与《临时约法》56
三 袁世凯的篡权窃国61
四 辛亥革命的启示65
第二章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国民革命69
第一节 反袁护法斗争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69
一 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建立69
二 “护国运动”中破灭的皇帝梦74
三 南北对峙中的护法斗争79
一 中国人民的新觉醒83
第二节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83
二 “五四”爱国运动92
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97
第三节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革命高潮的兴起113
一 国共两党合作方针的确定113
二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的广东革命政府120
三 直系军阀的分裂 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128
第四节 北伐战争的伟大胜利 国民党右派的叛变138
一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38
二 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43
三 国民党右派的叛变 国民革命的夭折145
一 国民党全国政权的建立152
第三章反对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斗争和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152
第一节 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统治152
二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156
三 国民党的分裂和各派的政治主张161
第二节 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166
一 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66
二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红军反“围剿”的胜利172
第三节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182
一 日本武装侵华 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182
二 中国共产党号召团结抗日 全国兴起抗日民主运动186
三 国民党法西斯统治的加强 对革命根据地“围剿”的加紧189
一 华北事变 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涨196
第四节 民族危机的深化 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转变196
二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200
三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02
第四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全民族抗战214
第一节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 中华民族奋起抗战214
一 “七七”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上海抗战214
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两个不同的抗日纲领和指导路线221
三 相互配合的两个抗日战场225
四 中间党派的抗日主张及其活动231
第二节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中国人民坚持团结抗战234
一 日本侵华的新方针 汪精卫集团的叛国234
二 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240
三 国民党的反共分裂与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250
四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沦陷区人民的反殖民统治斗争257
第三节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262
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抗日战场262
二 国民党统治的腐败与解放区的民主建设266
三 民主联合政府的提出与两个命运的斗争271
四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278
第五章南京国民政府的覆亡 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284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关于建国的不同主张和斗争284
一 战后国际新格局和国共两党根本对立的建国主张284
二 各民主党派的建国主张288
三 国共重庆谈判及《双十协定》290
四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及其决议294
一 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302
第二节 国民党军进攻被粉碎 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形成302
二 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政治危机309
三 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312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全面崩溃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317
一 国民党政府力挽败局 美国加紧侵华317
二 全国性大反攻开始 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319
三 “行宪国大”的召开 国统区政治经济危机加剧324
四 国统区人民反对美蒋斗争的新高涨328
五 民主党派重新组建 统一战线空前壮大331
第四节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333
一 战略决战的胜利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覆亡333
二 新中国的筹建和对美国白皮书的批判340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343
第六章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346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巩固346
一 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346
二 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353
三 伟大的抗美援朝357
四 建国初期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36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368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368
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373
三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基本经验教训377
四 面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任务385
五 经济建设和外交路线的重大成就391
1990《中国革命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浙江大学《中国革命史》编写组编 1990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革命史
- 1994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
- 1994
-
- 中国革命史
- 1988
-
- 中国革命史
- 1999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
- 1990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
- 1988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 情报学研究导论
- 1992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
- 1987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
- 1986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
- 1991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
- 新中国土木工程手册
- 1953 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
-
- 中国革命史
- 1987 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
- 1992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
- 1993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
- 1997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