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矿物分析》求取 ⇩

(一)吸光度的可加性1

(二)皮耳定律的偏离1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定义1

一、兰柏特—皮耳定律1

(四)比浊与比雾2

(三)差示分光光度法2

(一)树脂结构3

二、离子交换3

(二)树脂的功能团4

(四)分配系数5

(三)离子交换过程5

(五)静态交换6

(六)动态交换7

(二)分配理论8

(一)R?值8

三、纸色谱8

(二)螯合物系统9

(一)萃取系数9

四、萃取9

(三)离子组合系统10

五、络合滴定11

(四)其他萃取系统11

(一)稳定常数与条件稳定常数12

(三)连续滴定15

(二)αH值的计算15

(四)金属指示剂16

(五)EDTA标准溶液17

六、火焰光度法18

一、误差,精密度,准确度20

第二章 分析的误差20

(一)可定误差(系统误差)21

二、误差的分类21

三、要求的准确度与可能性22

(二)不可定误差(偶然误差)22

四、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检查24

五、提高准确度的措施25

六、精密度26

七、误差的正常分布27

八、置信范围(置信区)28

九、分析结果的表示30

二、K值的确定32

一、样品缩分公式32

第三章 分析样品的制备32

(一)连续缩分法33

(二)不同K值缩分法34

三、样品加工程序37

五、样品的玷污38

四、特殊样品的处理38

一、试样的分解40

第四章 硅酸盐岩石分析40

两次盐酸蒸干重量法41

1.二氧化硅41

二、分析系统及其测定方法41

(一)经典系统41

2.二三氧化物(R2O3)43

(1)草酸盐重量法45

3.氧化钙45

(2)高锰酸钾容量法46

焦磷酸镁重量法47

4.氧化镁47

5.氧化锰48

(二)碱熔系统49

6.五氧化二磷49

动物胶凝聚重量法50

1.二氧化硅50

EDTA容量法51

2.三氧化二铁51

(1)EDTA容量法52

3.三氧化二铝52

(2)氟化钾取代—EDTA容量法53

(1)过氧化氢比色法54

4.二氧化钛54

(1)不经分离的EDTA容量法55

5.氧化钙、氧化镁55

(2)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55

高碘酸钾比色法57

6.氧化锰57

(2)预先分离的EDTA容量法57

磷钒钼黄比色法58

7.五氧化二磷58

(1)碱熔—氟硅酸钾容量法59

1.二氧化硅59

(三)酸溶系统59

硝酸亚汞容量法62

2.三氧化二铁62

(2)酸溶—氟硅酸钾容量法62

酸碱中和容量法63

3.三氧化二铝63

7.五氧化二磷64

6.氧化锰64

4.二氧化钛64

5.氧化钙、氧化镁64

火焰光度法65

(一)氧化钾、氧化钠65

三、其他项目的测定65

(二)氧化亚铁66

(三)硫67

2.间接测定法67

1.直接测定法67

硫氰酸汞间接测定法68

(六)氯68

(四)钡68

硫酸钡重量法68

(五)氟68

(七)水份69

2.化合水(H2O+)70

1 吸附水(H2O-)70

(八)二氧化碳71

1.气体体积测量法72

2.重量法73

(九)灼烧减量74

(十)硼75

一、灼烧减量76

第五章 石英岩分析76

磺基水杨酸比色法77

三、三氧化二铁77

二、二氧化硅77

钛铁试剂比色法78

四、铁、钛连续测定78

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79

八、三氧化二铬79

五、三氧化二铝79

铬天蓝S比色法79

六、氧化钙、氧化镁79

EDTA容量法79

七、五氧化二磷79

磷钒钼黄比色法79

一、试样的分解81

第六章 铝及铝土矿,高岭土,粘土分析81

二、分离方法82

(一)8-羟基喹啉重量法83

三、铝的测定83

(二)EDTA容量法84

(三)酸碱中和容量法86

(四)埃利罗菁比色法87

(五)铬天蓝S比色法88

动物胶凝聚重量法90

(一)二氧化硅90

四、铝矿石分析90

1.EDTA容量法91

(三)三氧化二铝91

(二)三氧化二铁91

2.沉淀分离—EDTA容量法92

3.CyDTA容量法93

(九)镓94

(八)硫94

(四)二氧化钛94

过氧化氢比色法94

(五)氧化钙、氧化镁94

EDTA容量法94

(六)吸附水(H2O-)94

(七)氧化锰、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氧化钠94

(一)化合水95

二、超基性岩石分析95

第七章 超基性岩石分析95

一、试样的分解95

动物胶凝聚重量法97

(二)二氧化硅97

1.酸碱中和容量法98

(三)三氧化二铝98

EDTA容量法99

(四)氧化钙、氧化镁99

2.埃利罗菁比色法99

(六)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五氧化二磷100

高碘酸钾比色法100

(五)氧化锰100

(七)铬、钒、钴、镍102

(十)亚铁105

(九)硫105

(八)钾、钠、二氧化碳、灼烧减量、吸附水105

第八章 滑石分析106

(一)埃利罗菁比色法107

三、三氧化二铝107

一、二氧化硅107

动物胶凝聚重量法107

二、三氧化二铁107

磺基水杨酸比色法107

EDTA容量法108

四、氧化钙108

(二)铬天蓝S比色法108

六、酸不溶物109

EDTA容量法109

五、氧化镁109

(一)差减法110

七、滑石含量110

八、灼烧减量111

(二)直接测定法111

第九章 云母及石棉分析112

二、钙和镁的测定113

一、试样的分解113

第十章 碳酸盐岩石分析113

1.钙、镁的分别测定118

(一)EDTA容量法118

(二)EGTA—EDTA容量法119

2.钙、镁的连续测定119

差减重量法121

1.二氧化硅、二三氧化物121

三、碳酸盐简项分析121

(一)酸溶系统121

钼蓝比色法122

1.二氧化硅122

2.氧化钙、氧化镁122

EDTA容量法122

(二)碱熔系统122

硝酸亚汞容量法—EDTA容量法123

2.铁、铝连续测定123

四、碳酸盐系统分析124

4.氧化镁124

3.氧化钙124

磺基水杨酸比色法125

(二)三氧化二铁125

(一)二氧化硅125

盐酸蒸干脱水重量法125

变色酸比色法126

(四)二氧化钛126

(三)三氧化二铝126

1.埃利罗菁比色法126

2.铬天蓝S比色法126

磷钒钼黄比色法127

(八)五氧化二磷127

(五)铁、钛的连续测定127

钛铁试剂比色法127

(六)氧化钙、氧化镁127

(七)氧化锰127

高碘酸钾比色法127

1.中和法128

(二)二氧化碳128

五、其他项目128

(一)吸附水128

2.气体体积测定法129

(四)灼烧减量130

(三)酸不溶物130

(六)硫131

(五)氧化钾、氧化钠131

一、试样的分解132

第十一章 磷及磷灰石分析132

1.磷钼酸喹啉容量法133

(一)五氧化二磷133

二、磷的测定133

2.磷钼酸铵容量法135

3.磷钒钼黄比色法137

(二)有效磷139

三、磷灰石分析140

动物胶凝聚重量法141

(二)二氧化硅141

(一)酸不溶物141

磺基水杨酸比色法142

(四)三氧化二铁142

(三)三氧化二铝142

1.沉淀分离—EDTA容量法142

2.酒石酸掩蔽—EDTA容量法142

1.不经分离—EDTA容量法143

(六)氧化钙和氧化镁143

(五)二氧化钛143

2.预先分离—EDTA容量法144

火焰光度法145

(八)氧化钾、氧化钠145

(七)氧化锰145

高碘酸钾比色法145

1.中和法146

(十一)二氧化碳146

(九)氧化钡146

硫酸钡重量法146

(十)五氧化二钒146

氯化银比浊法147

(十二)氯147

2.重量法147

淀粉比色法148

(十三)碘148

1.硝酸钍容量法149

(十四)氟149

2.硝酸铈—EDTA容量法150

(十五)其他项目151

磷钼酸铵容量法152

一、酸溶五氧化二磷152

第十二章 硫磷铝锶矿分析152

硫酸锶重量法153

三、氧化锶153

二、五氧化二磷总量153

磷钼酸铵容量法153

六、其他项目154

五、氧化镁154

四、氧化钙154

二、分离方法155

一、试样的分解155

第十三章 硫及硫铁矿分析155

(一)硫酸钡重量法156

三、硫的测定156

(二)燃烧法157

1.中和法158

2.碘量法159

(二)有机碳(差减法)160

(一)吸附水160

四、硫铁矿分析160

1.蒸馏—茜素锆比色法161

(四)氟161

(三)有效硫161

2.热解—茜素络合剂比色法162

(五)砷164

五、硫的物相分析165

(六)其他项目165

1.铬酸钡容量法166

(一)硫酸钡166

第十四章 重晶石分析166

一、试样的分解166

二、重晶石分析166

(二)氧化钡168

2.硫酸钡重量法168

(五)二氧化硅和硫酸钡的连续测定169

(四)水溶盐169

(三)三氧化硫169

(八)三氧化二铝170

(七)三氧化二铁170

(六)二氧化硅170

(十)氧化镁171

(九)氧化钙171

二、分离方法172

一、试样的分解172

第十五章 天青石分析172

EDTA容量法174

(一)氧化锶174

三、天青石分析174

EDTA容量法176

(三)氧化镁176

(二)氧化钙176

EDTA容量法176

铬酸钡容量法177

(四)氧化钡177

磺基水杨酸比色法178

(六)三氧化二铁178

(五)三氧化硫178

硫酸钡重量法178

(二)单体硫179

(一)吸附水及结晶水179

第十六章 石膏及明矾石分析179

一、石膏分析179

硫酸钡重量法180

(四)三氧化硫180

(三)酸不溶物180

EDTA容量法181

(六)氧化钙和氧化镁181

(五)二氧化硅181

动物胶凝聚重量法181

火焰分光光度法182

(七)氧化锶182

二、明矾石分析183

(八)其他项目183

硫酸钡重量法184

(二)硫酸盐硫184

(一)总硫量184

硫酸钡重量法184

1.酸碱中和容量法185

(四)氧化铝185

(三)硫化物硫185

2.EDTA—铜盐容量法186

1.四苯硼化钠、汞(?)—EDTA容量法187

(五)氧化钾187

(八)其他项目189

(七)化合水189

2.火焰光度法189

(六)灼烧减量189

第十七章 岩盐及芒硝分析190

四、硫酸根191

三、水不溶物191

一、吸附水191

二、总水份191

(一)硝酸银容量法192

五、氯根192

六、碳酸根、重碳酸根193

(二)硝酸汞容量法193

(一)品红比色法194

七、溴194

(二)溴酸盐容量法195

(一)溴氧化比色法196

八、碘196

次甲基蓝比色法197

九、硼197

(二)碘量法197

(一)火焰光度法198

十一、钾、钠198

十、钙、镁198

(一)岩盐中化合物的换算方法199

十二、各种化合物百分含量的换算199

(二)差减计算法199

(二)芒硝(钙芒硝)中化合物的换算方法201

附:钙芒硝及含石膏的岩盐分析202

1.三氯化铝提取—高锰酸钾容量法203

(一)氟化钙203

第十八章 萤石分析203

一、试样的分解203

二、萤石分析203

2.三氯化铝提取—EDTA容量法204

3.硼酸、盐酸提取—EDTA容量法205

乙酸提取—EDTA容量法206

(二)碳酸钙206

2.动物胶凝聚重量法207

1.氢氟酸直接处理法207

(三)二氧化硅207

4.硅钼蓝比色法208

3.氟硅酸钾容量法208

2.铝试剂比色法测定铝209

1.磺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铁209

(四)铁、铝、钛分析溶液的制备209

EDTA容量法210

(五)氧化钙、氧化镁210

3.EDTA连续滴定法测定铁、铝210

4.过氧化氢比色法测定钛210

硫酸钡重量法211

(七)硫酸钡211

(六)磷211

磷钒钼黄比色法211

(九)铅、锌212

燃烧碘量法212

(八)硫212

二、分离方法213

一、试样的分解213

第十九章 硼及硼矿石分析213

(一)蒸馏分离—酸碱中和容量法214

三、硼的测定214

(二)沉淀分离—酸碱中和容量法216

(三)亚氨基甲烷—H酸比色法217

(四)次甲基蓝比色法219

甲醇除硼—动物胶凝聚重量法220

(一)二氧化硅220

四、硼矿石分析220

钛铁试剂比色法221

(四)铁、钛连续测定221

(二)三氧化二铁221

1.磺基水杨酸比色法221

2.EDTA容量法221

(三)三氧化二铝221

1.埃利罗菁比色法221

2.EDTA容量法221

(十一)灼烧减量222

(十)总水份222

(五)氧化钙、氧化镁222

EDTA容量法222

(六)氧化亚铁222

(七)氧化钾、氧化钠222

火焰光度法222

(八)硫、氟222

(九)吸附水222

(一)气体体积法223

一、全碳量223

第二十章 石墨矿分析223

(二)重量法224

二、有机碳225

四、硫226

重铬酸钾容量法226

三、三氧化二铁226

一、试样的分解227

第二十一章 铁及铁矿石分析227

1.重铬酸钾容量法228

(一)全铁228

二、分离方法228

三、铁的测定228

2.EDTA容量法231

3.硝酸亚汞容量法232

4.磺基水杨酸比色法233

5.邻啡啰啉比色法234

重铬酸钾容量法235

(二)亚铁235

四、铁矿石分析236

(四)可溶铁236

(三)三氧化二铁236

1.氟硅酸钾容量法238

(一)二氧化硅238

2.动物胶凝聚重量法239

EDTA容量法240

(二)三氧化二铝240

高碘酸钾比色法242

(四)锰242

(三)二氧化钛242

过氧化氢比色法242

EDTA容量法243

(五)氧化钙和氧化镁243

火焰光度法245

(六)氧化钾和氧化钠245

1.燃烧—碘量法246

(七)硫246

2.硫酸钡重量法247

1.磷钒钼黄比色法248

(八)磷248

2.磷钼酸喹啉容量法249

1.砷钼蓝比色法(萃取分离)250

(九)砷250

2.砷溶胶比色法251

3.纸条比色法252

1.三氯甲烷萃取—苯甲酰苯胲比色法253

(十)钒253

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254

(十一)铬254

2.磷钨钒酸比色法254

1.亚硝基红盐比色法255

(十二)钴255

2.2-亚硝基-1-萘酚比色法256

二甲基乙二醛肟比色法257

(十三)镍257

铜试剂比色法258

(十四)铜258

三氯甲烷萃取—二硫腙比色法259

(十五)铅259

PAN比色法260

(十六)锌260

苯芴酮比色法261

(十七)锡261

硫脲比色法262

(十八)铋262

(二十二)吸附水263

(二十一)灼烧减量263

(十九)氟263

蒸馏—茜素锆比色法263

(二十)二氧化碳263

重量法263

(二十四)体重264

(二十三)化合水264

五、铁矿石物相分析265

二、分离方法267

一、试样的分解267

第二十二章 锰及锰矿石分析267

(一)铋酸钠容量法268

三、锰的测定268

(二)过硫酸铵容量法270

(三)亚砷酸钠—亚硝酸钠容量法271

(四)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容量法272

(六)高碘酸钾比色法273

(五)硝酸铵—硫酸亚铁铵容量法273

火焰光度法275

(三)钾和钠275

四、锰矿石分析275

(一)吸附水275

(二)灼烧减量275

硫酸钡重量法276

(五)钡276

(四)亚铁276

高锰酸钾容量法276

2.动物胶凝聚重量法277

1.氟硅酸钾容量法277

(六)二氧化硅277

2.铜试剂萃取分离锰—EDTA连续滴定法278

1.硝酸、氯酸钾分离锰—EDTA容量法278

(七)氧化钙和氧化镁278

2.铬天蓝S比色法279

1.氟化钾取代—EDTA容量法279

(八)三氧化二铝279

亚硝基红盐比色法280

1.钴280

(九)二氧化钛280

(十)全铁280

(十一)硫280

(十二)磷280

(十三)钴、铜和镍280

五、锰矿石物相分析281

α-呋喃二肟比色法281

2.铜281

铜试剂比色法281

3.镍281

二、分离方法285

一、试样的分解285

第二十三章 铬及铬铁矿分析285

(一)硫酸亚铁铵容量法287

三、铬的测定287

(二)铬酸盐比色法289

(三)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290

五氧化二钒—硫酸亚铁铵容量法291

(三)亚铁291

四、铬铁矿简项分析291

(一)三氧化二铬291

(二)全铁291

重铬酸钾容量法291

1.钼蓝比色法293

(四)二氧化硅293

(一)分析溶液的制备294

五、铬铁矿分析294

2.盐酸蒸干脱水重量法294

氟硅酸钾容量法295

(三)二氧化硅295

(二)三氧化二铬295

硫酸亚铁铵容量法295

变色酸比色法297

(六)二氧化钛297

(四)三氧化二铁297

EDTA容量法297

(五)三氧化二铝297

氟化钾取代—EDTA容量法297

EDTA容量法298

(八)氧化钙和氧化镁298

(七)氧化锰298

高碘酸钾比色法298

附:铬、镍和钴同一取样简项分析299

二甲基乙二醛肟比色法299

(九)氧化镍299

苯甲酰苯胲比色法300

(十)五氧化二钒300

钼蓝比色法301

(十一)五氧化二磷301

(十四)吸附水,化合水302

(十三)二氧化碳302

(十二)三氧化硫302

一、试样的分解303

第二十四章 钛及钛铁矿分析303

三、钛的测定304

二、分离方法304

(二)锌片还原—高铁容量法305

(一)EDTA—氨水快速重量法305

(三)铝片还原—高铁容量法307

(四)过氧化氢比色法308

(六)变色酸比色法309

(五)钛铁试剂比色法309

(七)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310

(一)全铁311

四、钛铁矿分析311

2.钛和铁的连续测定312

1.重铬酸钾容量法312

1.重铬酸钾回滴亚铁容量法313

(二)钒313

2.苯甲酰苯胲比色法314

动物胶凝聚重量法315

(四)二氧化硅315

(三)亚铁315

重铬酸钾容量法315

氟化钾取代—EDTA容量法316

(五)三氧化二铝316

EDTA容量法317

(六)氧化钙和氧化镁317

铜试剂—乙酸丁酯萃取比色法318

(七)铜318

α-呋喃二肟比色法319

(九)镍319

(八)钴319

亚硝基红盐比色法319

高碘酸钾比色法320

(十)锰320

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321

(十一)铬321

五、钛矿石物相分析322

(十五)灼烧减量322

(十二)硫322

(十三)磷322

磷钒钼黄比色法322

(十四)吸附水322

二、分离方法324

一、试样的分解324

第二十五章 钒324

三、测定方法325

(一)重铬酸钾回滴亚铁容量法326

(二)苯甲酰苯胲比色法327

(三)过氧化氢比色法328

(四)磷钨钒酸比色法329

一、试样的分解331

第二十六章 铜331

二、分离方法332

(一)碘量法334

三、测定方法334

(二)碘氟法335

(三)铜试剂比色法337

2.铜试剂萃取比色法338

1.沉淀分离——铜试剂比色法338

四、铜矿石物相分析340

3.EDTA掩蔽—铜试剂萃取比色法340

二、分离方法347

一、试样的分解347

第二十七章 铅347

三、测定方法348

(一)乙酸—铬酸铅容量法349

(二)钡铬酸铅容量法350

(三)EDTA容量法351

(四)柠檬酸—铬酸铅快速法352

四、铅矿石物相分析353

二、分离方法355

一、试样的分解355

第二十八章 锌355

(一)碘量法356

三、测定方法356

(二)EDTA容量法357

(三)锌试剂比色法359

四、锌矿石物相分析360

二、分离方法363

一、试样的分解363

第二十九章 镍363

(一)二甲基乙二醛肟重量法364

三、测定方法364

(二)重铬酸钾容量法365

(三)EDTA容量法367

(四)二甲基乙二醛肟比色法368

(五)α-呋喃二肟比色法370

四、镍矿石物相分析371

二、分离方法373

一、试样的分解373

第三十章 钴373

三、测定方法374

(一)亚硝基红盐比色法375

(二)2-亚硝基-1-萘酚比色法376

(三)PAR比色法377

(四)电位滴定法379

(五)EDTA容量法380

四、钴矿石物相分析382

二、分离方法384

一、试样的分解384

第三十一章 砷384

(一)次磷酸盐分离—碘量法386

三、测定方法386

(三)萃取分离—钼蓝比色法388

(二)碱熔分离—碘量法388

(四)砷溶胶比色法389

(五)纸条比色法390

二、分离方法392

一、试样的分解392

第三十二章 锑392

(一)硫酸铈容量法393

三、测定方法393

(二)溴酸钾容量法394

(三)碘化钾比色法395

(四)孔雀绿比色法396

四、锑矿石物相分析397

二、分离方法399

一、试样的分解399

第三十三章 铋399

(一)EDTA容量法400

三、测定方法400

(二)硫脲比色法403

四、铋矿石物相分析404

(三)磷酸三丁酯萃取—硫脲比色法404

一、试样的分解406

第三十四章 汞406

(一)硫氰酸钾容量法407

三、测定方法407

二、分离方法407

(二)碘化钾容量法410

(三)铜试剂容量法411

(五)二硫腙单色法412

(四)二硫腙混色法412

(六)铬硫氰酸铵盐比昙法414

四、汞矿石物相分析415

一、试样的分解416

第三十五章 锡416

二、分离方法417

(一)碘量法418

三、测定方法418

(二)苯芴酮比色法422

四、锡矿石物相分析424

一、试样的分解426

第三十六章 钼426

二、分离方法427

(一)钼酸铅重量法428

三、测定方法428

(二)8-羟基喹啉重量法430

(三)EDTA容量法431

1.硝酸—氯化亚锡法432

(四)硫氰酸盐比色法432

2.硫酸—硫脲法433

四、钼矿石物相分析434

3.乙酸乙酯萃取法434

一、试样的分解436

第三十七章 钨及钨矿石分析436

三、钨的测定437

二、分离方法437

(一)钨酸铵重量法438

(三)8-羟基喹啉重量法440

(二)辛可宁重量法440

(四)硫氰酸钾—三氯化钛比色法441

(五)硫氰酸盐萃取比色法443

四、钨矿石分析444

1.草酸分离重量法445

(一)二氧化硅445

2.动物胶凝聚重量法446

(二)铝447

(五)铁448

(四)铁、锰、钛和磷分析溶液的制备448

(三)钙和镁448

(八)磷449

(七)钛449

(六)锰449

(十)氧化亚铁450

(九)钾、钠450

(十三)铍451

(十二)锡451

(十一)铌、钽451

(十六)硫452

(十五)铋452

(十四)钼452

五、钨矿石物相分析453

(十八)铜、铅、锌453

(十七)砷453

第三十八章 有色金属矿石系统分析457

(一)动物胶凝聚重量法458

一、二氧化硅458

重铬酸钾容量法459

二、三氧化二铁459

(二)氟硅酸钾容量法459

氟化钾取代—EDTA容量法460

三、三氧化二铝460

(二)过氧化氢比色法461

(一)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461

四、二氧化钛461

高碘酸钾比色法462

五、氧化锰462

EDTA容量法463

六、氧化钙和氧化镁463

磷钒钼黄比色法464

七、五氧化二磷464

硫酸钡重量法465

八、硫465

第三十九章 锂、铷和铯466

二、试样的分解467

一、主要化合物性质467

三、分离方法468

火焰分光光度法470

四、测定方法470

第四十章 铍474

二、试样的分解475

一、主要化合物性质475

三、分离方法476

四、测定方法477

(一)磷酸盐重量法479

1.钛作载体、磷酸盐沉淀分离法480

(三)铍试剂Ⅱ比色法480

(二)均相沉淀重量法480

2.直接比色法481

(四)铍试剂Ⅲ比色法482

一、主要化合物性质484

第四十一章 铌和钽484

二、试样的分解485

三、分离方法486

四、测定方法487

(一)硅胶富集比色法488

(二)盐酸单宁硅胶富集比色法490

(三)铌、钽合量单宁重量法491

(四)纸色谱分离重量法492

1.硫氰酸钾比色法测定铌493

(五)纸色谱分离比色法493

2.丁基罗丹明B比色法测定钽494

3.PAR比色法测定铌495

(六)离子交换分离—单宁、铜铁试剂重量法496

(七)氯代磺酚C比色法测定铌497

一、主要化合物性质499

第四十二章 锆(铪)499

三、分离方法500

二、试样的分解500

四、测定方法502

(一)磷酸盐重量法505

(二)苦杏仁酸重量法506

(三)EDTA容量法507

(四)二甲酚橙比色法508

(五)萃取分离—偶氮胂Ⅲ比色法510

(六)苦胺酸R比色法511

(七)锆和铪的分别测定513

1.纸色谱分离—偶氮胂Ⅲ比色法测定铪513

2.纸色谱分离—半二甲酚橙比色法测定铪514

3.柱上反相色层分离—EDTA容量法测定锆和铪516

二、试样的分解518

一、分析化学性质518

第四十三章 钪518

三、分离方法519

(一)萃取分离—8-羟基喹啉铌比色法520

四、测定方法520

(二)萃取分离—PAR铌比色法522

(三)离子交换分离—二甲酚橙比色法523

(四)离子交换分离—茜素磺酸钠比色法524

一、主要化学性质526

第四十四章 钇和稀土元素526

二、试样的分解527

1.沉淀分离法528

(一)稀土元素与伴生元素的分离528

三、分离方法528

(二)稀土元素间的相互分离529

3.离子交换分离法529

2.溶剂萃取分离法529

(一)PMBP—苯萃取分离—偶氮胂Ⅲ比色法530

四、稀土总量的测定530

(二)离子交换分离—重量法532

(三)草酸盐分离—重量法533

(四)碘酸盐—草酸盐分离—重量法535

(五)EDTA容量法536

五、稀土元素的分组—强碱性阴离子交换分离537

(一)硫酸亚铁铵容量法539

六、铈的测定539

(二)柠檬酸盐比色法540

(三)苯甲酰苯胲间接比色法541

火焰分光光度法542

七、镧的测定542

茜素磺酸钠—正丁醇萃取比色法543

八、钇的测定543

一、主要化合物性质545

第四十五章 钍545

三、分离方法546

二、试样的分解546

(一)苯甲酸重量法547

四、测定方法547

(二)EDTA容量法548

(三)偶氮胂Ⅲ比色法549

(四)阳离子交换分离—偶氮胂Ⅲ比色法550

一、主要化合物性质554

第四十六章 镓554

三、分离方法555

二、试样的分解555

(一)罗丹明B比色法556

四、测定方法556

(二)萃取分离—丁基罗丹明B比色法558

二、试样的分解560

一、主要化合物性质560

第四十七章 铟560

三、分离方法561

(一)萃取分离—乙基罗丹明B比色法562

四、测定方法562

附:在同一份称样中测定锗并连续测定铟、铊、镓564

(二)萃取分离—结晶紫比色法565

一、主要化合物性质567

第四十八章 铊567

三、分离方法568

二、试样的分解568

(一)萃取分离—乙基紫比色法569

四、测定方法569

(二)铜丝接镀—结晶紫比色法571

一、主要化合物性质573

第四十九章 锗573

三、分离方法574

二、试样的分解574

四、测定方法575

(一)蒸馏分离—苯芴酮比色法576

(二)萃取分离—苯芴酮比色法578

三、分离方法580

二、试样的分解580

第五十章 铼580

一、主要化合物性质580

四、测定方法582

(一)硫氰酸盐比色法583

(二)丁基罗丹明B比色法584

(三)催化比色法585

一、主要化合物性质587

第五十一章 硒和碲587

三、分离方法588

二、试样的分解588

四、测定方法590

(一)3,3'-二氨基联苯胺比色法测定硒591

(二)丁基罗丹明B比色法测定碲593

(三)铋硫酚Ⅱ比色法测定碲594

一、主要化合物性质596

第五十二章 铀596

三、分离方法597

二、试样的分解597

1.不经分离直接还原598

(一)钒酸铵容量法598

四、测定方法598

2.连二亚硫酸钠—磷酸盐分离601

1.TBP—苯萃取分离602

(二)偶氮胂Ⅲ比色法602

2.碳酸钠小体积沉淀分离603

(三)偶氮氯膦Ⅲ比色法604

(四)β—γ射线联合测定法605

一、测定方法612

第五十三章 镭612

(一)γ脉冲法613

(二)游离法617

一、分析化学性质621

第五十四章 金和银621

(二)碲共沉淀622

(一)铅试金622

二、富集方法622

(三)活性炭吸附624

(一)重量法测定金与银625

三、测定方法625

(四)离子交换625

(二)氢醌容量法测定金626

(三)结晶紫比色法测定金627

(四)铅试金—碘化钾容量法测定银628

(五)酸分解—二硫腙比色法测定银629

(六)氯化铵分解—二硫腙比色法测定银631

(七)铜—铜试剂比色法测定银632

(一)酸、碱与铂族金属的作用634

二、分析化学性质634

第五十五章 铂族元素634

一、在自然界存在的状况634

(四)含铂族元素溶液的蒸发636

(三)铂族元素的价态636

(二)铂族元素的络合物636

(五)取样量637

2.湿法富集638

1.铅试金富集638

三、钯与铂638

(一)富集与分离638

1.铅试金富集—DDO比色法测定钯和铂639

(二)测定方法639

2.铅试金富集—α-呋喃二肟比色法测定钯,氯化亚锡比色法测定铂640

3.离子交换富集—DDO比色法测定钯和铂641

(一)富集与分离642

四、铑与铱642

4.沉淀富集—DDO比色法测定钯和铂642

1.催化比色法测定铱643

(二)测定方法643

(一)分离646

五、钌与锇646

2.催化波极谱法测定铑646

1.亚汞吸收—催化比色法测定钌与锇648

(二)测定方法648

2.盐酸—乙醇吸收—催化比色法测定钌与锇650

(一)锍试金654

六、锍、锑试金—光谱法测定铂、钯、锇、铱、钌、铑654

(二)锑试金655

(三)光谱测定656

(四)测定方法657

一、铌钽铁矿659

第五十六章 单矿物分析659

二、黑稀金矿、复稀金矿672

三、褐钇钶矿676

四、易解石680

五、烧绿石683

六、氟碳酸盐稀土矿物689

七、钍石695

八、独居石696

九、褐帘石698

十、绿柱石、金绿宝石703

十一、锂(铍)矿物707

十二、锆英石711

十三、变种锆英石714

十四、钙钛锆石716

十五、砷铂矿719

十六、铋碲铂钯矿722

十七、金红石724

十八、锡石728

十九、黑钨矿733

二十、白钨矿738

二十一、含硼矿物741

二十二、镁铝榴石、铬透辉石744

二十三、镁钛铁矿749

(一)基本原理752

一、概述752

第五十七章 极谱分析752

(二)极谱分析所用的电极758

(三)电流—电压曲线760

(四)波高的测量761

(六)溶液中除氧问题764

(五)结果的计算764

氢氧化铵—氯化铵底液法765

(一)铜765

(七)汞的提纯765

二、测定方法765

1.盐酸底液法766

(二)铅766

4.高含量铅的测定767

3.柠檬酸铵底液法767

2.氯化钙底液法767

5.氯化钾底液方波极谱法768

6.盐酸—溴化钾底液示波极谱法768

7.化探样品中微量铅、锌的测定769

1.氢氧化铵—氯化铵底液法770

(三)锌770

2.含锰矿石中锌的测定771

4.铜、铅、锌方波极谱同时测定772

3.含钴矿石中锌的测定772

2.铜矿中镉的测定773

1.铅锌矿中微量镉的测定773

(四)镉773

2.含铬矿石(橄榄岩、铬铁矿)中镍的测定774

1.不含钴的矿石中镍的测定774

(五)镍774

4.微量镍的催化极谱法775

3.含钴矿石中镍的测定775

(七)锡776

(六)钴776

2.硫酸—氯化钠底液示波极谱法777

1.硫酸—氯化钠底液法777

3.锡、铋的方波极谱测定778

2.乙酸—乙酸铵示波极谱法779

1.酒石酸盐底液法779

(八)铋779

1.硫酸—盐酸—磷酸底液法780

(九)锑780

1.氧化波法781

(十)砷781

2.盐酸—硫酸底液法781

2.氢催化波法782

1.磷酸底液法783

(十一)钼783

3.钨精矿中微量钼的测定784

2.催化波法784

1.硫酸—饱和草酸钠底液法786

(十三)钛786

(十二)铬786

氢氧化钠底液法786

2.催化波法787

氢氧化铵—氯化铵底液法788

(十四)钒788

1.溴化钾—盐酸底液方波极谱法789

(十五)铟789

碱性氟化钾底液示波极谱法790

(十六)铊790

2.盐酸羟胺底液示波极谱法790

1.乙酸钠—氯化铵底液法791

(十七)锗791

2.氢氧化铵—氯化铵底液法792

2.盐酸联苯胺—高氯酸底液中微量碲的测定793

1.铜催化导数极谱测定碲793

(十八)硒和碲793

3.亚硫酸钠—碳酸钾底液示波极谱同时测定硒、碲794

4.溴化钠—硫酸—高氯酸底液方波极谱测定硒、碲795

2.催化波法796

1.硫酸—磷酸—硫酸铵底液法796

(十九)铌796

邻苯二胺底液中氢催化波法797

(二十)铑797

硫脲—碘化钾底液中氢催化波法798

(二十一)铱798

邻苯二胺底液中氢催化波法799

(二十二)铂799

硫酸—硫酸钠底液中催化波法800

(二十三)铼800

二、基本原理802

一、概况802

第五十八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802

(二)原子吸收与原子浓度的关系803

(一)基态原子存在的情况803

(三)原子谱线宽度和形状的变化804

三、仪器装置805

(四)标准曲线的弯曲805

四、干扰及其抑制810

五、工作条件的选择812

六、提高灵敏度的方法816

(一)银817

七、元素的测定方法817

(二)金818

(三)铋819

(五)铜820

(四)镉820

(六)锌821

萃取法822

直接法822

(七)铟823

(九)镁824

(八)钙824

(十)锰825

(十一)镍826

1.矿石中铷、铯的测定828

(十二)铷、铯828

2.水中铷的测定829

3.水中铯的测定830

(十三)锑831

1.一般岩石的测定832

(十四)锶832

(十五)铊833

3.水中锶的测定833

2.含重晶石岩石的测定833

(十六)铅834

(十七)铁835

1.矿石中锂的测定836

(十八)锂836

(十九)铬837

2.水中锂的测定837

(一)水样的采取与保管839

一、一般天然水839

第五十九章 水分析839

2.嗅841

1.温度841

(二)物理性质的测定841

5.透明度842

4.色度842

3.味842

1.pH值843

(三)化学成份的测定843

6.悬浮物843

2.Eh值848

3.游离二氧化碳849

5.酸度850

4.侵蚀性二氧化碳850

6.总碱度、碳酸根及重碳酸根851

7.钙853

8.镁855

9.硬度(总硬度、永久硬度、暂时硬度)856

10.亚硝酸根859

11.硝酸根860

12.铁(总铁、高铁、亚铁)862

13.铵离子864

14.耗氧量866

15.氯869

16.硫酸根872

17.可溶性固体总量875

19.硅酸(可溶性)876

18.灼烧残渣及灼烧减量876

20.铝878

21.锰879

22.磷酸盐880

23.氟882

24.溴和碘883

25.硼890

26.溶解氧891

27.硫化物总量892

28.砷893

29.钾和钠895

30.铜、铅、锌、重金属总量896

31.镉900

32.钼901

34.镍902

33.铬902

35.钒903

36.钴904

38.氰化物905

37.汞905

39.铀907

40.镭909

41.氡910

(四)气体成份的测定911

(五)分析结果的审查926

(一)水样的采取与保管928

二、天然卤水及盐水928

2.比重929

1.温度、嗅、颜色及透明度等929

(二)物理性质的测定929

(三)化学成分的测定931

3.悬浮物931

1.pH值932

2.总碱度、碳酸根和重碳酸根933

3.钙935

5.氯936

4.镁936

8.可溶性固体总量937

7.钾、钠937

6.硫酸根937

9.耗氧量938

10.硫化物(H2S+HS-、S2O32-及SO32-)939

11.锂940

12.铷、铯941

13.锶、钡942

14.溴946

16.硼947

15.碘947

17.铵948

三、海水950

18.硝酸根950

1.氯度和盐度951

(二)化学成分的测定951

(一)水样的采取与保管951

3.钙、镁953

2.总碱度953

4.硫酸盐954

6.溴955

5.钾、钠955

7.磷酸盐956

9.微量及痕量元素957

8.可溶性硅酸957

四、油田水964

1.酚965

(二)测定方法965

(一)水样的采集与保管965

2.苯967

3.环烷酸968

4.烃类气体970

第六十章 煤分析973

一、试样的制备974

1.原煤分析试样的制备975

(二)试样的制备方法975

(一)试样制备的要求975

2.精煤分析试样的制备976

(一)各类指标符号978

二、煤质各类指标符号及不同状态时的换算978

(一)水分的测定979

三、工业分析979

(二)不同状态的换算979

(二)灰分的测定980

2.快速法980

1.标准法980

(三)挥发分的测定981

2.快速法981

1.标准法981

(四)固定碳的计算982

1.弹筒发热量(简称发热量)983

(六)发热量的测定983

(五)全硫的测定983

1.硫酸钡重量法983

2.燃烧—中和法983

2.热容量(即水当量)989

(一)硫酸盐硫990

四、各种硫的测定990

3.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990

(三)有机硫991

(二)硫化物硫991

(一)碳、氢992

五、元素分析992

(二)氧994

(三)氮995

(一)磷钼酸铵容量法997

八、磷的测定997

六、二氧化碳的测定997

七、灰成分组成的测定997

九、灰熔融性试验999

(二)磷钼蓝比色法999

十、低温干镏试验1001

十一、胶质层指数的测定1004

(一)比重1007

十二、比重和容重的测定1007

(二)容重1008

二、滤光片的选用1010

一、铂器皿使用规则1010

附录1010

四、常用酸与氨水的近似比重与浓度1011

三、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值1011

六、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1012

五、氧化—还原指示剂1012

七、毫克/升—毫克当量/升换算表1015

八、氡积累1017

九、氡衰变1020

十、重量换算因素1023

十一、岩石矿物分析质量检查制度1024

十二、岩石矿物分析允许偶然误差范围1026

十三、国际原子量表(1971)1055

索引1057

1974《岩石矿物分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岩石矿物分析》编写小组编 1974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岩石和矿物(1998 PDF版)
岩石和矿物
1998 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
岩石矿物分析( PDF版)
岩石矿物分析
矿物岩石光谱分析法(1959 PDF版)
矿物岩石光谱分析法
1959
我国铁基粉末冶金的新发展(1974 PDF版)
我国铁基粉末冶金的新发展
1974
矿石物理分析(1973 PDF版)
矿石物理分析
1973
矿物岩石化学分析(1982 PDF版)
矿物岩石化学分析
1982
矿物岩石分析( PDF版)
矿物岩石分析
岩石矿物分析导论(1993 PDF版)
岩石矿物分析导论
1993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矿物岩石(1985 PDF版)
矿物岩石
1985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矿物及岩石的点滴分析(1954 PDF版)
矿物及岩石的点滴分析
1954 中国科学院
硅酸盐岩石和矿物分析(1990 PDF版)
硅酸盐岩石和矿物分析
1990 北京:地质出版社
矿石物相分析(1956 PDF版)
矿石物相分析
1956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矿物岩石学(1961 PDF版)
矿物岩石学
1961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矿物太岩石的黠滴分析(1954 PDF版)
矿物太岩石的黠滴分析
1954 北京:科学出版社
岩石与矿物(1992 PDF版)
岩石与矿物
1992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