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门文化》
作者 | 吴裕成著(今晚报社副刊部) 编者 |
---|---|
出版 |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59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0102925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2554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门是建筑物的脸面1
第一节门和户1
1.有巢氏之前之后1
2.门,“从二户,象形”4
3.板门和隔扇5
4.大门临街9
5.角门、耳门和地穴13
6.门的材料14
第二节门的建筑16
1.门隧和双塾16
2.邑门·闾门·坊门17
3.市门19
4.阙:当途高——三国魏20
5.牌坊又称牌楼24
第三节门之饰28
1.门色28
2.门簪30
3.兽面衔环辟不祥:铺首31
4.门钉35
5.狱门狴犴39
6.门前市招41
第四节门前附设物44
1.门槛44
2.闩和锁47
3.帘:沙和尚原是卷帘将49
4.九龙壁:影壁的极致53
5.“泰山石敢当”59
6.抱鼓石63
7.将军石——?64
8.石狮65
9.上马石·拴马桩69
10.梐枑·行马·挡众72
11.“门海”和“元宝石”75
第五节门对空间的标识及分割76
1.显示领域感的标志76
2.建筑群中的黄金分割78
3.“门泊东吴万里船”81
第二章门的民俗84
第一节门之神84
1.《礼记》:祀户祀门84
2.守鬼门的神荼郁垒成门神86
3.门上画虎画鸡90
4.打鬼的钟馗93
5.白脸秦琼和黑脸尉迟恭100
6.守后门的魏征102
7.门神名单一长串103
8.造神又役神:中国人的幽默108
9.门神诗文戏曲115
10.中外门神比较:以古罗马为对象119
第二节对联和匾额122
1.从桃符到春联122
2.最早的春联125
3.楹联:春联演化为四季对联128
4.“偷红”131
5.门匾:建筑物的文字点缀132
6.姓氏的匾额——堂号135
7.光耀门楣挂匾额138
8.店家老字号142
第三节岁时习俗144
1.除夕:“甘蔗宰相”“炭将军”144
2.“福到”与“见喜”147
3.立春时节宜春帖149
4.初三书帖钉赤口151
5.破五:送穷出门152
6.上元节里祭门又张灯153
7.正月金牛保平安155
8.清明时节门插柳157
9.城门杀狗:季春的磔禳160
10.谷雨贴符禁蝎161
11.蚕月昼闭门163
12.四月初一破蚩尤的纪念165
13.立夏的门饰和忌讳166
14.端午门饰168
15.伏天城门磔狗171
16.七月十五门上挂麻谷173
17.茱萸酒洒重阳门174
18.冬至门上糯米圆175
19.腊月杀鸡:雄著门,雌著户177
20.岁末门前风景线179
第四节人生礼俗182
1.生男悬弧182
2.闺中女185
3.嫁出去188
4.娶进来192
5.人生几多“槛儿”196
6.丧礼风俗中的门前事项198
第五节五行四象与门的厌胜202
1.四象与门的朝向202
2.朝日于东门204
3.夕月西门外205
4.南门开闭206
5.北门主兵209
6.城门的灾异211
7.门前求雨和祈晴216
8.门的厌胜218
第六节门镜门符辟邪物221
1.敦煌遗书中的门符221
2.书“聻”222
3.贴“酉”225
4.门挂“照妖镜”226
5.门悬辟邪物228
6.门楣挂吞口230
第七节建房风俗234
1.“宅以门户为冠带”234
2.门的尺寸:“鲁班尺”和“玄女尺”239
3.“安门请到公输子,立户聘来姜太公”243
4.镇物厌胜245
5.“踩财门”和“开彩门”247
6.《论衡》诘术247
第三章面向历史的洞开251
第一节夜不闭户的理想251
1.“夜不闭户,路不拾遗”251
2.锁门闭户253
3.钟鼓楼与开关门255
4.封门258
第二节门第门阀260
1.闾左闾右260
2.第:“出不由里门”261
3.门的高矮大小262
4.门的等级265
5.从兰锜到门戟266
6.表闾270
7.阀:世家门前立阀阅276
8.光大门楣和倒楣277
9.柴门与衡门280
10.花门柳户娼妓家283
第三节城门——社会活动的特殊空间284
1.巍巍城门楼284
2.出入交通286
3.四门告示290
4.属于大众的“传媒”292
第四节看门者与守关人294
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294
2.贱士守门294
3.好厉害的守门人296
4.关尹子与关云长299
第五节前后门·公私门303
1.“走门路”和“走后门”303
2.孔—拱—公:公生门的失落304
3.公门与私门307
4.从牙门到衙门310
第六节门前礼仪313
1.拥彗迎宾313
2.正门偏门314
3.进进出出315
4.门前礼贤318
5.程门立雪319
6.望门投刺321
第七节宫门内外323
1.“天子五门”323
2.天安门金凤朵云颁诏书326
3.好厉害的午门328
4.御门听政331
5.紫禁城的“禁”字333
6.“勘箭”:天子进皇城大门的礼仪337
7.牙门:“天子出,建大牙”339
8.“叩阍”击响登闻鼓340
9.居中那个门洞342
10.“玄武门之变”与“夺门之变”345
11.“黄门”“门下”348
12.北门南牙和北门学士350
第八节门名的文化含蕴351
1.门名与方位351
2.《南史》中“白门”故事353
3.门名是文化的浓缩356
4.改门名357
1998《中国的门文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裕成著(今晚报社副刊部) 1998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文化的特质
- 1990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中国文化的出路
- 1934
-
- 中国各门类化石 中国的腕足动物化石 上册
- 1964年6月第1版
-
- 中国的企业文化
- 1992.09 天津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的文化 一册
- 1967
-
- 中国的传统文化
- 1963 南洋学会
-
- 中国的原始文化
- 1990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 中国的戏曲文化
- 1995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中国文化的出路
- 1934 商务印书馆
-
- 变化中的美国文化
- 1986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 中国的神秘文化
- 1992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 中国文化的清流
- 199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易经门窥 《易经》与中国文化
- 1990 北京:学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