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实与创作》
作者 | 冷冶夫,马莉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59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002993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2352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序1
引言1
第一章 发展论5
一、世界纪录片演变概览5
(一)前发展期世界纪录片主流形态的更迭5
(二)电视纪录片对纪录电影形态的接续及发展22
二、中国纪录片的产生、发展与崛起27
(一)初创建设期27
(二)恢复发展期30
(三)变革整合期36
三、推动纪录片发展的因素及规律48
(一)物质技术条件是纪录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9
生存和发展的保障52
(二)认识利用媒介特性是纪录片52
(三)社会、文化思潮和时代主题是纪录片55
内容演变的关键55
第二章 作品论62
一、中国纪录片创作的转向62
二、纪实与时代同步71
三、人物性格的魅力81
四、纪实赋予的力量88
五、把理论具象化96
六、创作的个性化和风格化104
七、纪录片的多样化趋向115
八、故事性与人生感悟124
第三章 创作论134
一、电视片成功的背后:是真实134
(一)把电视片搞成“精装画册”——影响真实134
(二)先写词后拍画面的制作程序——影响真实137
(三)人为地追求电视片的高潮——影响真实139
(四)导拍摆拍补拍的拍摄方法——影响真实141
二、在真实的背后:是纪实143
(一)画面必须要有信息量143
(二)录好用好“同期声”148
(三)从沿革中看解说词的发展趋势149
(四)拍结果更要拍过程157
(五)不要把长镜头剪碎159
(六)“现在进行时”与纪实方式的多样化161
三、在纪实的背后:是人168
(一)拍别人,也是在拍自己168
(二)学会运用电视语言174
(三)要有细节意识176
(四)镜头对准普通人180
(五)掌握电视片的选材艺术182
四、在人的背后:是观念191
(一)选题也需要转变观念191
(二)淡化情节的完整性199
(三)不完整也是一种美201
(四)开放的主题与结构203
(五)一条线与多条线212
(六)“到位”之说要全面看214
第四章 政治论217
一、讲政治是进行正确舆论引导的关键217
二、讲政治是顾全大局的实际需要225
三、讲政治就要在宣传艺术上下功夫233
四、讲政治才能提升电视宣传的声誉241
五、宣传贯彻十五大精神是讲政治的头等大事252
结束语259
1998《电视纪实与创作》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冷冶夫,马莉著 1998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电视剧创作概论
- 1986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 巡视纪实
- 1934
-
- 电影电视文学创作
- 1999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 电视创作技巧论
- 1987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 电视纪实与电视艺术
- 1997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
- 电视脚本创作
- 1991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电影创作与评论
- 1986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 电视照明理论与创作
- 1999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 “上帝”青睐的节目 《小说连播》业务专著
- 1995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 现代电视纪实
- 1998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 电视广告创意与制作
- 1992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电视与电视制作
- 1980 爱迪出版社
-
- 创作实践与创作理论
- 1987 北京:红旗出版社
-
- 电视纪实艺术论
- 1998 北京:华文出版社
-
- 电视采访与写作
- 1997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