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教思想史》求取 ⇩

自序1

绪论1

第一章中国礼教的出现并形成争鸣的时代——春秋战国14

第一节 儒家祖师孔子奠定的宗法礼教理论14

孔子的礼学体系14

附 《左传》的「礼也」、「非礼也」说28

第二节 儒家宗师孟荀二子宣扬的宗法礼教理论29

孟子的君、父、夫三个特权思想29

荀子的唯礼主义——君臣、父子、夫妇三伦无比重要34

第三节 墨子以兼爱主义反对儒家的宗法礼教39

《老子》45

第四节 《老子》、庄子以自然主义反对儒家的宗法礼教45

庄子48

第五节 农家许行以君民并耕反对儒家的尊君抑臣民51

第六节 告子首先提出食色是天性52

附 杨思本等阐明有关食色的思想52

第七节 前期法家商鞅以法治反对儒家的礼治53

第八节 后期法家韩非宣扬儒家的三顺主义55

附 秦始皇注重儒家礼教59

第二章中国儒家礼教思想被独尊的时代——汉唐69

第一节 大小戴《礼记》、《孝经》、《易传》等书对礼教的具体化69

第二节 董仲舒开始名礼教中心为三纲与使礼教神学化71

附 班固抄袭前人的礼说74

第三节 司马迁不以成败贵贱男女论人与评任侠打破宗法血统观念76

第四节 曹操、路粹诬孔融的非孝论77

附 王充否认父母有意生子说78

第五节 汉代三部高压女子的专书79

第六节 何晏、王弼等使礼教玄学化80

第七节 阮籍、嵇康、鲍敬言等痛斥礼教82

阮籍痛斥礼教毒害人民82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84

鲍敬言认为礼教「救祸而祸弥深」84

第八节 谢安夫人与山阴公主反对片面礼教86

谢安夫人反对周公制礼偏袒男子86

山阴公主大胆要求多夫87

第九节 颜之推的子孙与我无关说88

附 贺贻孙的男妃嫔说88

第十节 佛教大师的反礼俗言论89

寒山论男女爱情与年龄关系89

附 冯时可、宋生反对老夫少妻苦乐异趣90

智诜承认出家人同样有欲90

第十一节 朝野两个敢于背叛礼教的女皇帝——陈硕真与武则天92

第十二节 韩愈的绝对君权论94

第十三节 柳宗元、宗密等主张礼教佛学合一95

第十四节 唐代以女子而压迫女子的三部专书97

第三章中国礼教思想变本加厉的时代——宋元明清100

第一节 智圆、契嵩等使礼教佛学化100

第二节 夏竦反对宦官制度102

第三节 李觏、司马光论礼的重要性103

李觏较开明的礼教思想——人皆有偶主义103

司马光顽固的礼教思想——礼莫大于名分106

第四节 张载、程颐、朱熹等使礼教理学化108

张载的旧礼论108

程颐的节妇观与出妻观109

附 妇女失节事大说的恶劣影响110

朱熹集礼教之大成111

附 妇女守节与缠足的关系113

第五节 许衡、吴澄陈陈相因的神化三纲说115

第六节 韩邦奇驳斥万物绝欲论117

第七节 林兆恩的「三一教」与三纲主义118

第八节 李贽公开反孔反礼教——男女二元论121

附 谭元春的文君奔相如为上策说125

第九节 徐允禄痛斥妇人失节事大说不近人情126

附 王文禄反对重父轻母的丧服127

第十节 黄宗羲、唐甄等大反君权128

黄宗羲空前的反对君权思想128

附 邓牧的反暴君酷吏129

唐甄的反对君权与主张男女平等130

第十一节 张履祥反对虐待奴婢131

第十二节 王船山、颜元死守传统礼教134

王船山极其顽固的礼教思想134

颜元之学就是礼学136

第十三节 王源、李塨主张僧道尼娼配合138

第十四节 程羽文拟将历史人物重新婚配140

第十五节 黄中坚、陆奎勋认为男女关系是天生自然之情141

黄中坚的男女之情不能禁绝说141

陆奎勋的有男女即有贞淫说142

第十六节 袁枚反礼教反理学的情感主义143

附 戴震反理学不反礼教的情感主义154

附 焦循的礼大于理说156

第十七节 前后强调情感的重要性者157

吴泳的情欲哲学157

吴如愚主张天理不外乎人欲159

朱健的无情就无一切说160

罗璧反对不近人情的礼制160

洪亮吉的礼教禁人率真说161

其他十余人162

第十八节 凌廷堪论孔子之道只是一礼162

附 阮元的五伦皆礼说165

第十九节 李汝珍对调男女的地位166

第二十节 俞正变极表同情妇女的处境169

第二十一节 明清时代的《女四书》170

第二十二节 明清时代较开明者论妇女问题171

谢肇浙反对礼教的片面性——「人尽夫也」也是格言171

魏禧的夫应为妻守节说173

高炳曾的男女并重不可偏废说173

刘榛主张近亲禁婚174

李慎传的贞节愈多风俗愈薄说174

刘绍攽反对早婚175

钱大昕的「再嫁全节」是救时名论176

第二十三节 明清时代鼓吹压迫妇女者176

曹端的女子犯淫律者处死说176

吕坤坚持礼教的顽固态度——「宗法立而百善兴」177

方鹏的女子才胜德是祸说179

蓝鼎元的盗贼皆轻视再嫁妇人说179

周亮工的妇女最好是文盲说180

章学诚极其迷信儒家礼教——歌颂清朝「礼教精严」181

陈梓的夫妻犹君臣说182

附 李元度同说183

瞿中溶的夫妻俨同父子说183

金门诏的女子越美越是祸害说184

李柏的妇女有色不如有德说184

夏炯的崇礼论——妇人改嫁更应诛心185

第二十四节 李渔、方绚宣扬妇女小足美186

第二十五节 其他礼论187

邓廷罗的三纲一体论187

毛先舒的上下各级都是君臣说188

吴之騄的父母不慈而子必孝说189

第四章中国儒家礼教思想开始被冲击的时代——清末民初198

第一节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与礼教问题198

第二节 汪士铎贵男贱女的人口论与优生学202

曾国藩的舍礼无道德政事说204

附 莆田周石梁《戒杀女歌》204

第三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派宣扬儒学礼教204

张之洞的三纲伦常不可变革说206

第四节 陈澧「《论语》所言皆礼」说206

第五节 王先谦认为礼外无学209

第六节 康有为论大同世界必须从男女平等各自独立始209

第七节 前期严复、梁启超的反孔反礼教211

前期严复论礼教与君权的关系——宗法社会与宗法圣人211

前期梁启超击中要害的反孔反礼教215

附 清末书刊指出历代王朝尊孔尊礼教的原因218

第八节 谭嗣同既反礼教又尊孔学220

第九节 维新派的反缠足运动227

附 宋恕对待礼教的矛盾态度227

第十节 叶德辉对女权运动的指责228

第十一节 蔡元培一贯倡导和实行男女平权229

第十二节 章太炎始终坚守礼教阵地231

第十三节 秋瑾的「男女平权」思想——「女子竟同牛马偶」232

第十四节 金一高呼「女权万岁」236

附 柳人权声讨摧残女权的始作俑者240

第十五节 无政府主义派的反孔反礼教241

无政府主义史略241

李石曾反对三纲礼教242

刘师培、何震指出男女不平等与三纲之罪245

师复主张废除婚姻家族制度与政治经济上的强权主义252

附 吴敬恒的婚姻观254

第十六节 辛亥革命十年前开始的反孔反礼教运动255

第十七节 黄远庸斥尊孔尊礼教尊古文为「专制一孔之见」255

第十八节 陈焕章等硬尊孔子为教主——孔子最现代化说257

第十九节 廖平的礼教使人自别于禽兽说259

第二十节 新文化运动前的尊孔读经忠君运动259

第五章中国儒家礼教思想开始走向崩溃的时代——「五四」时期265

第一节 陈独秀是「五四」反孔反礼教运动的「总司令」265

第二节 李大钊指出「孔子主义就是纲常名教」270

第三节 吴虞被誉为「打孔家店的老英雄」274

第四节 胡适赞同打倒孔家店与吃人的礼教278

第五节 钱玄同认定反孔反道教属于「民主与科学」范畴279

第六节 叶绍钧论女子应具独立人格281

第六章「五四」后尊孔尊礼教与反孔反礼教的不断争鸣(上)285

第一节 梁漱溟肯定以后世界全会改用孔家礼乐——「孔子真可俯视一切」285

第二节 卢信诬妇女自由离合为「公妻」287

第三节 戴季陶认为古今中外都必须有礼教289

第四节 《战国策》派的法西斯妇女观290

第五节 马浮提出世界文化以六艺为最高292

第六节 谢幼伟反对「吃人礼教」的口号——「一切莫不以礼为根据」说293

第七节 钱穆始终赞扬儒家礼教——礼教吃人等于恋爱吃人说294

第八节 贺麟的旧礼教重新规范说——三纲实为五伦的核心296

第九节 柳诒征论孔子与中国史学以礼为核心299

(附 王国维认为周人为政的精髓在于有等级礼制)299

第一节 张竞生、刘仁航提倡女性中心社会303

第七章「五四」后尊孔尊礼教与反孔反礼教的不断争鸣(中)303

张竞生法国化美化的女性中心社会304

刘仁航东方化佛化的女性中心社会305

第二节 辜鸿铭、潘光旦的大男子主义308

辜鸿铭的封建礼教思想——三纲主义优于三民主义说308

潘光旦的封建礼教思想——「女人不是人」说314

第八章「五四」后尊孔尊礼教与反孔反礼教的不断争鸣(下)320

第一节 鲁迅始终坚持反孔反礼教斗争320

第二节 易白沙对封建礼教的揭露326

第三节 冯飞、万璞为女子自身应有权利而呐喊328

冯飞指出礼教宗教是女性的敌人328

万璞提出女子要争「人的地位」330

第四节 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宗法礼教的迫害妇女331

第五节 陶行知、杨贤江反礼教的教育思想336

陶行知336

杨贤江341

第六节 宋庆龄在中国女权运动史上的最高地位——中国必须清除孔子礼教思想344

第七节 潘玉良冲破中国礼教化的美术关348

第八节 杜国庠批评复兴礼教文化350

第九节 赵纪彬论孔子思想体系诸德皆从属于礼351

第十节 其他352

萧楚女指出帝国主义要中国人尊孔读经的用意352

唐钺的驳辜鸿铭要以东方文化去救西方文化353

汤济苍指出中国人被孔子的女子小人说蒙住354

附录 本书著者长期对儒家宗法礼教的分析和批评358

1991《中国礼教思想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蔡尚思著 1991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教育思想史(1987 PDF版)
中国教育思想史
1987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国教育思想史(1984年06月第1版 PDF版)
中国教育思想史
1984年06月第1版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下(1937 PDF版)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下
1937
中国思想史(1968 PDF版)
中国思想史
1968 創文社
中国民族史上( PDF版)
中国民族史上
上海书局
中国思想史(1975 PDF版)
中国思想史
1975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上( PDF版)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上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上( PDF版)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上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下(1937 PDF版)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下
1937 商务印书馆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上(1937 PDF版)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上
1937 商务印书馆
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1996 PDF版)
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
1996 北京:东方出版社
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1932 PDF版)
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
1932 上海:中华书局
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1992 PDF版)
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
1992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思想史(1984 PDF版)
中国教育思想史
1984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中国逻辑思想史教程(1988 PDF版)
中国逻辑思想史教程
1988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