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思想史 下》求取 ⇩

第十章清代的教育思想243

第一节清代学术思想的转变概要243

(一)清代学术思想转变的原因243

民族思想的兴起243

理学的缺点244

(二)清代学术思想转变的概要245

第二节清代教育的方针247

第三节反对理学与科举的思想249

(一)反理学的思想250

(甲)对理学总的批评251

(乙)对於『主静居敬』的批评251

(丙)对於『道』『理』的批评253

(二)反科举的思想254

第四节启蒙期的教育思想255

(一)顾亭林255

教育的目的论255

教育的方法论256

结论258

(二)胡胐明与阎百诗259

(三)黄梨州260

政治思想261

教育的目的论262

教育的方法论263

结论263

(四)王船山264

宇宙本体论264

教育的目的论265

教育的方法论265

结论267

(五)介绍一位劳动教育家——颜习齐267

他的思想基础的认识267

唯生哲学269

劳动教育的历史根据271

劳动教育在道德上的价值271

劳动教育在体育上的价值272

劳动教育在知识上的价值272

劳动教育的实践274

劳动教育的实施原则274

劳动教育的相反思想275

结论275

附思想系统表276

(六)朱舜水277

第五节全盛期的教育思想278

(一)惠定子278

(二)戴东原279

论理哲学279

教育的目的论281

教育的方法论281

结论282

(三)王氏父子283

第六节理学派的教育思想284

(一)孙夏峯284

(二)李二曲284

(三)陆桴亭285

(四)陆稼书285

(五)结论286

第七节西算输入与清代的教育思想286

(一)引起中西学术之争执287

(二)引起研究科学的兴趣287

(三)引起研究科学的注意287

第八节 清代教育思想的要点288

第十一章近代的教育思想292

第一节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与新旧教育思想的兴废292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292

帝国主义的侵略292

中国产业革命293

都市繁荣与农村崩溃294

政体的改革与新军阀的产生295

语言文字与社会思想的变革296

(二)新旧教育思想的兴废298

第二节近代中国教育思想概要299

第三节鸦片战争以後的教育思想303

(一)西语文教育思想303

背景及其起源303

演进情形304

结论307

(二)西学教育思想309

背景及其起源309

演进情形310

结论315

(三)西艺教育思想316

背景及其起源316

演进情形317

结论319

(四)西政教育思想320

背景及其起源320

演进情形321

结论327

(五)军国民教育思想329

背景及其起源329

军国民教育的意义330

演进情形331

结论338

第四节辛亥革命後的教育思想339

(一)唯实主义教育思想340

背景及其起源340

演进情形341

结论344

(二)美感教育思想345

背景及其起源345

演进情形345

结论347

(三)职业教育思想347

背景及其起源348

演进情形349

结论351

第五节五四运动以後的教育思想354

(一)科学教育思想354

背景及其起源354

演进情形355

结论357

(二)平民主义教育思想358

背景及其起源358

演进情形359

结论361

第六节国民革命後的教育思想362

(一)三民主义的教育思想362

背景及其起源362

演进情形363

三民主义教育的本质367

三民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徵368

结论370

(二)公民教育思想371

背景及其起源371

演进情形372

结论377

(三)社会教育思想379

背景及其起源379

演进的情形380

一、实施方针的颁布381

二、研究与实验384

三、新生活运动386

四、青年劳动服务团388

五、特种教育389

结论392

(四)乡村教育思想393

背景及其起源393

演进的情形395

结论400

第七节九一八以後的教育思想401

(一)民族教育思想401

背景及其起源402

演进的情形403

一、实施趋向及方针的颁布403

二、理论的建设与争辩405

在民族教育思想范畴内产生的各种教育生张411

一、国难教育411

二、非常时期教育415

三、教国教育419

结论423

(二)生产教育思想424

背景及其起源424

演进情形426

结论435

第八节近代教育思想的特点436

第十二章中国教育思想总结443

第一节 原始时代的教育思想443

第二节 封建时代的教育思想444

第三节 半殖民地的教育思想447

1937《中国教育思想史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上(1937 PDF版)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上
1937 商务印书馆
中国教育思想史(1984年06月第1版 PDF版)
中国教育思想史
1984年06月第1版
中国教育思想( PDF版)
中国教育思想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40年的回顾(1998 PDF版)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40年的回顾
1998
教育思想史(1993.04 PDF版)
教育思想史
1993.04 有斐閣
教育思想史 6 ルネサソスの教育思想 下(1986.11 PDF版)
教育思想史 6 ルネサソスの教育思想 下
1986.11 東洋馆
教育思想史 4 中世の教育思想 下(1985.11 PDF版)
教育思想史 4 中世の教育思想 下
1985.11 東洋馆
教育思想史 3 中世の教育思想 上(1984.08 PDF版)
教育思想史 3 中世の教育思想 上
1984.08 東洋馆
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民国21.11 PDF版)
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
民国21.11 中华书局
中国民族史上( PDF版)
中国民族史上
上海书局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上( PDF版)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上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上( PDF版)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上
北京:商务印书馆
西洋教育思想史  下( PDF版)
西洋教育思想史 下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下(1937 PDF版)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下
1937 商务印书馆
中国思想史  下(1980 PDF版)
中国思想史 下
1980 水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