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第2版》求取 ⇩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的准备1

一、为建立新中国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斗争1

前言1

二、人民共和国方案的形成3

三、新中国成立时的国际国内条件6

第二节 新中国的诞生9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9

二、《共同纲领》的制定12

三、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开国大典15

一、全国大陆的解放,各级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17

第三节 新中国的初步巩固17

二、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21

三、整顿经济秩序,财政经济状况开始好转23

四、剿匪反霸,清除旧社会遗毒26

第四节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9

一、新中国外交方针、政策的制定29

二、对外关系的初步展开31

第二章 共和国民主改革的全面展开与国民经济的恢复34

第一节 抗美援朝与各项民主改革34

一、建国初期战略策略方针的确定34

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7

三、土地改革运动40

四、镇压反革命运动42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45

一、恢复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45

二、合理调整工商业与“三反”“五反”运动49

三、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54

第三节 旧有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55

一、新中国文化教育方针的制定56

二、旧有文化教育制度的改革59

三、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62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与贯彻67

第三章 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67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67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中国工业化的起步71

三、统购统销的实施75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施77

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机构的全面建立77

二、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阶段81

三、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8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一五”计划的顺利实现86

一、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6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0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和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的形成95

四、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99

第四节 思想和文化建设的发展101

一、普遍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教育《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卷的出版101

二、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104

三、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107

第五节 国防建设与和平外交的成就110

一、国防建设的初步开展110

二、和平外交的重大成就114

第四章 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1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始118

一、《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18

二、中共“八大”召开122

三、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的创立125

四、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12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与“大跃进”、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34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制定134

二、“大跃进”运动137

三、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40

第三节 纠正“左”倾错误的开始 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的召开145

一、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倾错误145

二、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的召开148

三、庐山会议,“反右倾”斗争150

一、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155

第五章 在调整政策、战胜困难中的进一步探索建设道路155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与“八字”方针的制定155

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与贯彻157

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调整工作的初步展开159

第二节 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调整,十年建设的成就162

一、“七千人大会”的召开。各项政策的全面调整162

二、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的召开167

三、十年建设的成就169

第三节 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174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的召开174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179

三、思想文化领域的错误批判183

第四节 保卫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反对霸权主义,对外关系的发展188

一、反对美国侵占台湾和援越抗美的斗争188

二、中苏关系破裂与反对大国沙文主义的斗争192

三、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197

四、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199

第六章 共和国发展中严重曲折的十年203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全国性的大动乱203

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203

二、上海“一月风暴”与全面夺权“十月抗争”及其夭折208

三、国家政治制度的被冲击的法制的被踏212

四、国民经济的动荡与恶化214

五、动荡中的文化、教育和科学事业215

第二节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纠正“左”倾错误努力的受挫219

一、中共九大召开“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与实践的合法化219

二、林彪反革命集团抢班夺权阴谋的被揭露和武装政变的被挫败221

三、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中断224

四、国民经济在动乱中艰难举步227

五、国防战线的斗争与外交工作的新局面229

第三节 全面整顿的成效及其挫折 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234

一、“批林批孔”运动,江青反革命集团“组阁”阴谋的矿产 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的召开234

二、全面整顿,国内形势明显好转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及其恶果237

三、天安门事件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244

四、“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及其历史教训247

第七章 共和国发展的历史性转变250

第一节 在徘徊中前进250

一、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250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 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的召开252

三、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256

第二节 拨乱反正,实现国家战略的根本转变259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的伟大转折259

二、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 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制定265

三、全面平反冤假错案,调整社会政治关系268

四、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272

一、农村改革的兴起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275

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起步275

二、对外开放政策的初步实施285

三、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初步改革,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加强285

第八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29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293

一、中共十二大的召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29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和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的召开294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党297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与统一战线的新发展302

一、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06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306

二、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309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313

四、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316

五、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军队改革整编的成就319

第三节 “六五”计划的完成与“七五”计划的制定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322

一、“六五”计划的超额完成322

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七五”计划的制定325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327

第四节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对外关系的发展330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进出330

二、中英、中葡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协议的签订334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337

四、对外关系的发展与对外政策的调整340

第九章 共和国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34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与贯彻346

一、中共十三大的召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346

二、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的开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350

三、国民经济治理整顿的开始355

四、1989年政治风波 中共十三央四中全会的召开358

五、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继续前进 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开始执行366

六、外交工作的新格局371

一、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的发表377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377

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党和国家工作指导方针的确定383

三、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的召开389

四、加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392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构建和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396

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方针399

第三节 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进步402

一、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402

二、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带回突出的地位404

三、科教兴国战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407

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419

五、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433

六、军队建设和改革取得新成绩437

第十章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胜利迈向新世纪440

第一节 “八五”计划的完成与“九五”计划的制定440

一、“八五”计划的完成及其巨大成就440

二、“九五”计划的制定442

三、实现“九五”计划的良好开局445

第二节 喜迎香港回归,促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447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447

二、为实现香港平稳过渡的斗争450

三、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455

四、澳门回归工作有序进行459

五、两岸关系的新进展462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跨世纪纲领的制定464

一、邓小平逝世464

二、中共十五大的召开与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466

三、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的召开472

第四节 经受考验,总结经验,胜利迈向新世纪477

一、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477

二、战胜特大洪涝灾害482

三、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的召开及其对宪法的重要修订486

四、庆祝建国50周年,胜利迈向新世纪491

后记494

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第2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何沁主编;鲁振祥等著 1997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史(1999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史
1999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1958.10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1958.10 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90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90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1990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
1990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1995 PDF版)
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1995 北京:气象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5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92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992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94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94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92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92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91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991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1988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
1988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91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991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1993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
1993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88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88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新编家庭中西医实用全书  上(1998 PDF版)
新编家庭中西医实用全书 上
1998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