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求取 ⇩

第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3

第一节 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建立3

一、开国大典3

二、全国大陆的解放,各级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9

三、少数民族区域自治10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巩固11

一、没收官僚资本,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11

二、稳定物价,统一管理全国财政金融14

三、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16

四、清除旧社会的遗毒,建立良好的社会风尚19

第一节 全国财政经济的基本好转22

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建国初期战略策略的制定22

第二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各项民主改革22

二、合理调整工商业24

三、新解放区土地制度改革运动25

四、“三反”“五反”运动28

五、建国初期中共整党整风运动30

第二节 提高人民文化水平,改革旧教育科学文化事业32

一、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方针与扫盲运动32

二、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中国科学院的成立34

三、改革旧的教育制度35

四、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37

第三节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38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及其成功经验38

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初步改善42

一、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政策及对外关系的最初展开44

第一节 新中国的外交方针与抗美援朝44

第三章 新中国的外交44

二、抗美援朝47

第二节 新中国外交的伟大成就50

一、日内瓦会议50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3

三、第一次亚非会议54

四、我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的发展57

第四章 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基本完成60

第一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60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和实质60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性62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国家工业化的起步64

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6

第二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66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1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改造74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的建立7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76

一、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后的经济结构76

二、经济体制的形成7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79

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79

二、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82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83

第三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居领导地位85

一、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85

二、《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卷出版92

三、全国知识分子问题座谈会,“双百”方针的提出93

第二编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97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99

第一节 中共八大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99

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形势99

二、《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02

三、中共八大对新道路的探索103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106

五、中共整风与反右派斗争10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成就111

一、“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与1957年经济建设成就111

二、文教科技等项事业的发展113

三、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115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116

第七章 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失误116

第一节 “大跃进”的年代116

二、“大跃进”和全民炼钢119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121

第二节 对“左”倾错误方针的纠正及其曲折124

一、中共纠正已觉察到的“左”倾错误124

二、庐山会议“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129

第八章 国民经济严重困难与全面调整134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134

一、工农业生产的下降及其内部的比例失调134

二、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136

三、财政收支出现严重赤字137

四、人民生活的困难138

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139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139

二、大办农业和农村政策的提出与贯彻140

三、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项工作条例的制定142

四、七千人大会,全党做自我批评144

五、“八字”方针的全面贯彻146

第九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十年建设的成就151

第一节 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151

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农、轻、重关系在新基础上实现平衡151

二、工业内部结构的改善153

三、积累、消费比例趋于正常,财政收支平衡155

第二节 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精神风貌156

一、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热情和精神风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渡难关156

二、全国开展学雷锋等先进人物的活动160

三、社会主义社会良好社会风尚的展现161

第三节 十年建设成就164

一、十年经济建设的成就,人民生活的改善164

二、文教、科技、卫生、体育等项事业的发展165

第十章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的中国外交167

第一节 中美关系与援越抗美167

一、反对美国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斗争167

二、支持印度支那人民的反美斗争169

第二节 中国外交的发展171

一、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171

二、中苏关系的破裂173

三、中国外交的发展176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意识形态领域“左”倾错误的发展179

第一节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79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179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84

第二节 意识形态领域中“左”倾错误的发展188

一、意识形态领域中错误的过火批判188

二、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错误批判191

三、《二月提纲》的发表及其被否定193

四、林彪、江青勾结炮制《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193

第三编动乱的“文化大革命”年代197

第十二章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大动乱199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99

一、“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199

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204

第二节 全国大动乱,政治体制的变动211

一、“红卫兵”运动211

二、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213

三、全国性“夺权”风暴,人民代表大会政治体制被破坏215

四、所谓“二月逆流”217

五、打倒一切和全面内战218

六、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二中全会221

第十三章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中断223

第一节 中共“九大”及“斗、批、改”运动223

一、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23

二、“斗、批、改”运动225

第二节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形成及其罪行228

一、林彪集团的形成228

二、林彪集团夺权阴谋的败露229

三、“批陈整风”运动232

四、林彪集团反革命武装政变的失败233

一、“批林整风”运动237

第三节 周恩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中断237

二、周恩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中断238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241

第十四章 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243

第一节 “批林批孔”运动,“四人帮”组阁阴谋的失败243

一、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形成243

二、“批林批孔”运动244

三、“四人帮”组阁阴谋的破产与四届人大的召开247

第二节 全面整顿与“反击右倾翻案风”249

一、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各条战线的全面整顿249

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251

三、“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254

一、周思来逝世与“四五运动”256

第三节 “四五运动”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256

二、朱德、毛泽东先后逝世259

三、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被粉碎260

四、“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262

第十五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文化科学和外交265

第一节 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受到破坏的文化和科学事业265

一、“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干扰和破坏265

二、遭到破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273

三、全局性的恶果和某些领域的成就275

第二节 七十年代的外交新局面279

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279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280

三、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284

第四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87

一、揭批“四人帮”289

第一节 揭发、批判“四人帮”斗争的开展,社会秩序趋于稳定289

第十六章 徘徊中的前进289

二、社会秩序由动乱到稳定291

三、中共十一大294

第二节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295

一、“两个凡是”的提出295

二、真理标准的讨论296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298

一、经济上的初步恢复298

二、文教科技等事业的恢复300

三、五届人大与经济建设上的新失误302

第十七章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305

第一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新的历史转折点305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正确路线的重新确定305

二、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各项政策308

三、理论务虚会,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310

第二节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311

一、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制定311

二、五届人大二次会议314

三、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315

第十八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19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二大319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19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21

三、设立经济特区与沿海城市的开放324

四、中共十二大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326

第二节 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28

一、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328

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329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332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34

第三节 中共十三大,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336

一、中共十三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36

二、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339

第四节 “一国两制”与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341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341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问题的初步解决343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345

第十九章 新时期的外交346

第一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346

一、我国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346

二、和平与发展的新战略348

三、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任务352

第二节 外交上的新成就357

一、对社会主义国家和政党关系的新调整357

二、对外关系的新发展361

第二十章 十年改革的初步总结363

第一节 十年改革的伟大成就363

一、社会生产大幅度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363

二、科技、文教等项事业的发展与繁荣366

三、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369

四、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370

第二节 十年改革的经验教训374

一、十年改革的经验374

二、应该吸取的教训378

结束语 回顾与展望380

1991《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尹凤英主编 1991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编(1997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编
1997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1958.10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1958.10 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90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90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1995 PDF版)
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1995 北京:气象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92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992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94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94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92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92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91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991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1988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
1988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简编(1989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简编
1989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1994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
1994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91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991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88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88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史(1999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史
1999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97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97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