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作者 | 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三年级集体编写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83 |
出版时间 | 195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1001·17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1500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
第一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和毛泽东同志“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1
一 人民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1
二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4
三 毛泽东同志“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6
第二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10
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践的筹备10
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践的召开和共同纲领的制定12
三 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和开国大典16
第三节 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道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17
一 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和的基本道路17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19
第二章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24
第一节 建国初期国内政治经济情况,“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和两个市场的形成24
一 建国初期国内政治经济状况24
二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26
三 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两个市场的形成30
第二节 巩固胜利和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斗争33
一 人民解放战争的继续进行和西藏和平解放33
二 全国财政经济的统一和国民经济的开始好转36
三 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40
第三节 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44
一 美帝发动侵朝战争并侵占我国领土台湾44
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根本扭转了朝鲜战争形势46
三 抗美援朝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开展47
四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及其伟大意义48
第四节 各项社会改革的完成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52
一 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52
二 镇压反革命的斗争56
三 民主建政和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59
四 工矿企业中的民主改革和工商业的调整63
五 增产节约运动和“三反”、“五反”的斗争65
六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68
七 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70
八 婚姻制度的改革71
第五节 国民经济恢复的胜利完成72
一 工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72
二 财政收支平衡和物价稳定76
三 交通运输和国内外贸易78
四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81
五 劳动人民生活的改善84
第六节 中国职工运动的新发展86
第七节 党的建设89
第三章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和人民民主政权的进一步巩固94
第一节 我国和平外交政策和朝鲜停战后的国际局势94
一 朝鲜停战和中朝人民为彻底实现停战协定而斗争94
二 日内瓦会议和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97
三 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100
四 万隆会议和中国、印度尼西亚双重国籍问题的协议101
五 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斗争105
六 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友好关系的加强107
第二节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08
一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08
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118
三 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政策的实行122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为增强党的团结的斗争124
一 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和“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124
二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和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被粉碎128
一 普选的完成和第一届全军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132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行和宪法的制定132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38
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的政治协商会议145
四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146
第五节 肃反斗争和反对资产阶级思想斗争的深入发展149
一 胡风反革命集团的被粉碎149
二 肃反斗争的广泛展开及其伟大胜利152
三 学术界和文艺界反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156
一 增产节约和技术革新运动的开展15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展159
第四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展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159
二 苏联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真诚无私的援助162
三 基本建设和工业生产的巨大成就165
四 沿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继续前进167
第二节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169
一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到来169
二 农业合作化问题上的争论和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174
三 中国共产党七届六中全会178
四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大发展180
五 发展农业的宏大纲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183
第三节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186
一 我国手工业及其他个体经济的情况186
二 对手工业及其他个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187
三 对手工业及其他个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89
一 建国以来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192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192
二 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98
三 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和安排204
第五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207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成立和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成立207
二 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胜利211
三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216
一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国内政治形势220
第六节 党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方针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20
二 毛主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方针222
三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226
第七节 帝国主义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社会主义国家友好关系的加强232
一 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232
二 中国和全世界人民支持埃及反对英法侵略的斗争234
三 帝国主义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发表237
四 社会主义国家友好关系的加强249
第一节 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253
一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提出253
第五章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253
二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理论和政策254
三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伟大意义261
第二节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262
一 党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决定262
二 资产阶级右派向党猖狂进攻的破粉碎264
三 整风运动的深入发展271
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282
第三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和生产建设大跃进形势的形成282
二 进—步发展国民经济的宏大目标287
三 生产建设大跃进形势的形成292
第六章技术革命、文化革命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296
第一节 世界形势的新的转折点——东风压倒西风296
一 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了天,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会议296
二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301
三 资本主义世界总危机的继续加深305
四 社会主义阵营对和平的新贡献310
五 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315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322
一 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322
二 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324
三 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329
第三节 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和技术革命、文化革命的发展331
一 农业生产大跃进331
二 全党全民办工业335
三 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339
四 党的教育方针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大发展349
五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358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高潮363
一 人民公社化高潮的到来363
二 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人民公社化的伟大历史意义369
第五节 我国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军事威胁和战争挑衅,解放台湾的斗争372
一 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军事威胁和战争挑衅372
二 毛泽东主席对国内外形势的精辟分析和周恩来总理关于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的声明375
三 全国人民为反对美帝战争威胁和解放台湾而斗争379
1958《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三年级集体编写 1958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新编家庭中西医实用全书 上
- 1998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序卷
- 1996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序卷
- 1996年06月第1版 当代中国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讲义 初稿
- 1960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1990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
- 1990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
- 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 1995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 1949-1957
- 1980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 1992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1994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1992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 1991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
- 1988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 1991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1988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