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逻辑》求取 ⇩

书名缩写1

前言2

绪论5

§1.何谓佛教逻辑5

§2.逻辑在佛教史上的地位7

§3.佛教哲学的第一阶段8

§4.佛教哲学的第二阶段12

§5.佛教哲学的第三阶段16

§6.佛教逻辑在印度哲学中的地位19

§7.陈那之前的佛教逻辑33

§8.陈那的生平38

§9.法称的生平41

§10.法称的著作43

§11.《量评释论》各品的顺序44

§12.释文派的诸注家46

§13.迦湿弥罗派或阐义派47

§14.第三派或明教派的注家50

§15.后佛教逻辑和印度唯名论与实在论的斗争54

§16.中国和日本的佛教逻辑60

§17.西藏和蒙古的佛教逻辑63

§1.佛教逻辑的范围和目的69

第一部分 实在与知识69

§2.何谓知识来源72

§3.认识和识别74

§4.真理的检验76

§5.实在论与佛教的经验观79

§6.两种真实80

§7.知识来源的两重性83

§8.认识活动的界限--教条主义和批判主义87

§1.问题的提出93

第二部分 可感知的世界93

第一章 刹那存在论93

§2.实在是能动的95

§3.从时空同一性而来的论证99

§4.持续性与广延性是非实在的101

§5.直接感知(现量)的论证103

§6.识别并不能证明持续性104

§7.从分析存在概念而来的论证105

§8.从分析非存在概念而来的论证108

§9.寂护的公式112

§10.变化与消灭114

§11.运动是非连续的116

§12.消亡是先天规定的120

§13.从矛盾律演绎出来的刹那性122

§14.点刹那是一种实在吗--微分法125

§15.瞬时性理论的历史127

§16.欧洲的类似理论134

第二章 因果关系140

§1.功能相依的因果关系140

§2.因果律的公式143

§3.因果性与实在性是同一的146

§4.两种因果性147

§5.因之多重性149

§6.因的无穷性152

§7.因果性和自由意志154

§8.缘起的四种意义158

§9.欧洲的类似理论165

第三章 感觉认识(现量)170

§1.现量的定义170

§2.法称的实验174

§3.现量与虚妄(错乱)178

§4.现量(直觉)的种类187

§5.印度哲学中现量观的历史197

§6.欧洲的类似理论203

第四章 终极实在210

§1.何谓终极实在210

§2.个别者是终极的实在212

§3.实在不可言说214

§4.实在产生生动的表象215

§5.终极实在是能动的218

§6.单子与原子220

§7.实在即肯定222

§8.反对的意见224

§9.实在观的演化226

§10.欧洲的类似理论229

第三部分 构造的世界237

第一章 判断237

§1.纯感知向概念活动的过渡237

§2.知性的第一步242

§3.何谓判断244

§4.判断与概念的综合247

§5.判断及命名248

§6.范畴250

§7.被视为分析的判断253

§8.在客观上有效的判断255

§9.判断论的历史258

§10.欧洲的类似理论262

第二章 比量267

§1.判断与推理267

§2.三项269

§3.关于比量的种种定义272

§4.比量与比量果(推理与结果)275

§5.比量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的知识277

§6.理由的三个方面(因三相)280

§7.法称论关系284

§8.两种依赖关系287

§9.分析的与综合的判断289

§10.最终的范畴表291

§11.范畴表中的各项是互相排斥的吗294

§12.佛教的关系表是穷尽的吗296

§13.共相一般与必然性判断301

§14.纯知性的使用界限303

§15.比量观的历史轮廓305

§16.欧洲的类似理论310

第三章 为他比量(三段论式)318

§1.定义318

§2.为他比量的各支322

§3.比量形式与归纳325

§4.三支比量式的格327

§5.三支比量式的价值331

§6.对被视为为他比量的三支论式的历史简述336

§7.欧洲的与佛教的推论式341

§1.分类369

第四章 逻辑谬误369

§2.与实在相违的谬误(不成因过)376

§3.矛盾理由的谬误(相违因过)381

§4.不确定理由的谬误(不定因过)383

§5.二律背反的谬误(相违决定因过)388

§6.法称的补充389

§7.历史392

§8.欧洲逻辑中的类似理论407

第四部分 否定419

第一章 否定性的判断419

§1.否定的本领419

§2.否定是一种比量423

§3.否定性三支论式的格和简单否定格428

§4.其他的十种格式434

§5.否定的意义442

§6.仅存于经验范围中的矛盾性与因果性444

§7.关于超感觉对象的否定446

§8.这种理论在印度的发展449

§9.欧洲的类似理论452

第二章 矛盾律465

§1.矛盾的起源465

§2.逻辑矛盾467

§3.能动的对立470

§4.别性律475

§5.对矛盾律和别性律的不同表述477

§6.印度其他派别的矛盾观480

§7.欧洲的类似理论483

第三章 共相(一般)515

§1.事物的静止的一般性被行动的相似性所代替515

§2.关于共相问题的历史520

§3.欧洲的类似理论524

§1.陈那的名言论530

第四章 辨证法530

§2.胜主慧论名言的否定意义536

§3.寂护和莲花戒论语词的否定意义548

§4.佛教辩证法发展的历史简述555

§5.欧洲的类似理论561

第五部分 外部世界的真实性589

§1.何谓真实589

§2.何谓外在592

§3.三个世界593

§4.批判的实在论594

§5.终极的一元论597

§6.观念论598

§7.陈那论外部世界的非真实性604

§8.法称破斥唯我论的短论608

§9.外部世界的实在性问题的历史611

§10.欧洲的类似理论617

§11.印度一欧洲关于外部世界实在性的讨论会625

结论637

专用名索引639

逻辑主题索引646

附录655

1997《佛教逻辑》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俄)F.Th.舍尔巴茨基(F.Th.Stcherbatsk 1997 北京: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普通逻辑教程(1983 PDF版)
普通逻辑教程
1983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教育的逻辑( PDF版)
教育的逻辑
逻辑教程(1991.05 PDF版)
逻辑教程
1991.05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形式逻辑教程(1989 PDF版)
形式逻辑教程
1989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干部逻辑教程(1987 PDF版)
干部逻辑教程
1987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逻辑学教程(1999 PDF版)
逻辑学教程
199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用逻辑教程(1993 PDF版)
实用逻辑教程
1993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21  第3辑  10  佛教逻辑与辩证法  佛教逻辑专集之一(1978 PDF版)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21 第3辑 10 佛教逻辑与辩证法 佛教逻辑专集之一
1978 大乘文化出版社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42  佛教逻辑之发展  佛教逻辑专集之二(1978 PDF版)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42 佛教逻辑之发展 佛教逻辑专集之二
1978 大乘文化出版社
大学逻辑教程(1993.02 PDF版)
大学逻辑教程
1993.02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教育逻辑(1989 PDF版)
教育逻辑
1989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辩证逻辑教程(1987 PDF版)
辩证逻辑教程
1987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逻辑学教程(1955 PDF版)
逻辑学教程
1955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逻辑教学大纲(1956 PDF版)
逻辑教学大纲
1956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逻辑学教程(1951 PDF版)
逻辑学教程
1951 上海: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