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绪论1

§1.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

一、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1

二、数据与数据信号1

三、数据传输和数据通信2

§1.2数据通信系统3

一、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3

二、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方式3

§1.3数据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标5

一、工作(传输)速率5

二、可靠性质量指标7

三、有效性质量指标9

§1.4常用的数据传输代码9

一、国际5号码(IA5)10

二、EBCDIC码12

三、国际2号码(IA2)13

四、关于二进制传输信号的规定14

习题15

第二章数据通信的信道16

§2.1概述16

§2.2传输信道的分类及特性17

一、广义信道与狭义信道17

二、信道的分类17

三、信道特性20

§2.3数据通信的信道标准21

一、模拟信道21

二、数字信道23

三、纠错编码信道模型24

§2.4信道容量的概念26

一、数字信道的信道容量27

二、模拟信道的信道容量28

习题29

第三章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30

§3.1概述30

§3.2基带传输波形的形成32

一、随机序列脉冲的功率谱33

二、理想低通滤波器波形形成37

三、等效奈氏传递函数40

四、等效奈氏传递函数对幅度特性的要求41

五、滚降特性对传递函数的影响42

六、余弦滚降特性42

§3.3部分响应技术45

一、双二进制部分响应系统45

二、变型双二进制部分响应系统50

三、部分响应技术原理52

四、部分响应系统分类及特征56

五、部分响应系统的性能57

§3.4常用传输码型58

一、二电平码59

二、差分码60

三、双极码61

四、HDBn码61

五、裂相码62

六、Miller码63

七、多电平码63

八、双二进制码64

§3.5最佳基带传输系统及性能65

一、错误概率的一般表示式66

二、发送和接收滤波器的最佳分配67

三、最佳基带传输系统的误码率69

四、网孔均衡71

五、最佳基带系统设计及举例73

§3.6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均衡75

一、均衡的一般概念76

二、时域均衡器实现的一般原理77

三、均衡器的实现方式78

四、自适应均衡器79

五、数据传输系统的眼图79

§3.7数据序列的扰乱与解扰81

一、m序列: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82

二、自同步的基本扰乱器和解扰器86

习题87

附录:Q(X)函数表89

§4.1调制原理及方法91

第四章频带传输91

一、线性调制原理与方法92

二、数字调相99

三、数字调频108

§4.2调制解调器114

一、调制解调器的发展与现状114

二、频移键控调制解调器114

三、相移键控调制解调器115

四、正交双边带调制实现的Modem117

§4.3TCM技术及TCM调制解调器120

一、Trellis编码121

二、编码增益的估算122

三、TCM调制解调器123

四、调制解调器新技术124

习题127

第五章同步技术128

§5.1概述128

§5.2载波同步129

§5.3位同步130

一、二进制信号,从过零点提取定时信息130

二、多电平信号,从过门限点提取定时信息131

§5.4群同步134

一、起止式同步134

二、用特殊字符建立起群同步135

第六章数字数据传输136

§6.1数字数据传输复用方式136

一、复用方式的基本原理137

二、包封复用方式139

§6.2数字数据传输系统140

§6.3数字数据传输用户接入方式142

一、四线全双工基带传输方式142

二、二线全双工基带传输方式143

三、模拟线路传输方式144

第七章差错控制145

§7.1抗干扰编码的基本概念145

一、差错控制编码的抗干扰机理145

二、抗干扰编码的距离特性146

三、差错控制编码的抗干扰能力147

二、反馈重传(ARQ)方式149

§7.2差错控制的基本工作方式149

一、前向纠错(FEC)方式149

三、混合纠错(HEC)方式150

四、信息反馈(IRQ)方式150

§7.3几种常用检错码151

一、奇偶校验码151

二、水平一致校验码151

三、水平垂直一致校验码152

四、等比码152

五、正反码152

§7.4线性分组码154

一、基本概念154

二、汉明码及其编译码157

三、循环码原理160

四、BCH码介绍167

§7.5卷积码与Viterbi译码169

一、卷积码的基本概念169

二、卷积码的描述170

三、卷积码的Viterbi译码174

四、V.32TCM方案中的Viterbi译码178

习题180

第八章数据通信的接口与规程183

§8.1ISO参考模型OSI183

§8.2终端接口及相关建议概况185

一、传输控制规程的种类189

§8.3传输控制规程189

·4·189

二、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190

三、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194

第九章数据交换196

§9.1数据交换的工作方式196

一、电路交换197

二、报文交换198

三、分组交换199

四、三种交换方式的比较200

五、帧中继技术200

§9.2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202

一、复用传输方式203

二、分组的形成和传输206

三、分组的交换207

§9.3分组交换的通信协议210

一、CCITTX.25建议210

二、分组装/拆(PAD)协议216

三、分组交换网的互连协议219

§9.4分组交换的实现技术221

一、分组交换机221

二、网路管理中心225

三、分组装拆设备和远程集中器227

四、分组终端228

§9.5未来的交换方式——ATM229

一、ATM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229

五、传输线路229

二、ATM协议结构234

三、ATM的现状及发展240

习题244

第十章数据通信网246

§10.1数据通信网的构成247

一、数据终端设备247

二、数据传输链路248

三、数据转接交换设备249

§10.2数据通信网的演变250

§10.3计算机局域网252

一、LAN的基本技术253

二、局域网协议及标准256

三、典型局域网举例259

一、DDN的组成和主要功能261

§10.4数字数据通信网261

二、DDN的主要特点262

三、DDN的主要业务262

四、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263

§10.5分组交换网264

一、分组交换网的发展与现状264

二、分组交换网的构成264

三、分组交换网的业务功能267

四、分组交换网的性能269

五、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270

§10.6 Internet概念及原理274

二、Internet历史和现状275

一、Internet概念275

三、Internet工作原理277

四、Internet主要功能和特点283

五、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使用状况286

六、Internet的发展287

§10.7 ISDN介绍288

一、ISDN的基本定义及特点290

二、ISDN的基本功能291

三、ISDN用户/网络接口291

四、用户环路数字化方法294

五、宽带ISDN294

六、向ISDN过渡的策略296

1997《数据通信》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德民编著 1997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数字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1983 PDF版)
数字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1983 北京:科学出版社
事务数据通信( PDF版)
事务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1997年08月第1版 PDF版)
数据通信
1997年08月第1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据通信基础( PDF版)
数据通信基础
数据通信工程(1990 PDF版)
数据通信工程
1990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据通信(1983 PDF版)
数据通信
1983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据通信(1987 PDF版)
数据通信
1987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数据通信原理(1988 PDF版)
数据通信原理
1988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据通信手册(1987 PDF版)
数据通信手册
1987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据通信技术(1984 PDF版)
数据通信技术
1984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数据通信系统入门(1985 PDF版)
数据通信系统入门
1985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据通信与网络(1999 PDF版)
数据通信与网络
199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数据通信技术(1999 PDF版)
数据通信技术
1999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据通信(1997 PDF版)
数据通信
1997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实用数据通信(1997 PDF版)
实用数据通信
1997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