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手册》
作者 | (英)布里扎德(Bleazard,B.)著;海文学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09 |
出版时间 | 198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5045·总3279无638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2578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章 数据通信的起源与基本概念1
第一节起源1
第二节通信的发展1
第三节电子计算机2
第四节与计算机通信4
第五节信息通信技术6
第六节通信论浅谈7
第七节数据通信的特征8
一 数据与信息8
二 数据传输8
三 数据通信8
第八节传输的概念9
一 传输电码9
二 物理传输12
三 传输信号的属性13
四 数字传输与模拟传输16
五 噪声与衰耗17
六 数据传输速率19
七 带宽23
八数字传输的带宽需求27
九 话音的数字传输31
十各种定义31
第二章 电话与传输原理33
第一节引言33
第二节电话系统34
市话线分布35
第三节传输37
一 频率响应37
二加感40
第四节电缆设计44
第五节滤波器44
第六节放大电路46
一 两线放大与混合变压器47
二 四线制电路48
第七节对传输有害的因素49
一 侧音49
二插入损耗/频率失真49
三 噪声51
四 回波51
第八节调制与复用51
一调制51
二 复用与载波系统55
三 脉冲编码调制59
四 脉冲幅度调制59
五时分复用64
六 中继电路上的PCM64
第九节光纤传输70
第十节卫星通信72
卫星的未来应用74
第三章数据传输与调制75
第一节利用模拟信道传输数据75
第二节用于数据传输的调制系统76
一 数字信号的调幅77
二调频79
三调相81
四 相位一幅度调制(正交调幅)85
第三节电路特性87
一 电路特性—专线与公用电话网(PSTN)87
二 专线—已发表的特性89
第四章公用网内的控制联络信号96
第一节引言96
第二节电话机98
一 电话拨号盘99
二按钮电话(PBT)100
三 多频(MF)电话101
第三节联络信号102
一DC(直流)联络信号103
二AC(交流)联络信号105
三MF(多频)联络信号106
四 带外AC联络信号106
五TS(时隙)16联络信号106
六 单信道联络信号107
七公共信道信号107
第五章交换原理111
第一节引言111
第二节电路交换111
一人工交换112
二 自动电话系统115
第三节集中控制118
一纵横制交换机118
二纵横接线器和交换机119
四 笛簧继电器交换机122
三TXK3纵横制交换机122
五TXE2123
六TXE4124
七存储程序控制125
第四节数字交换127
一数字交叉点127
二 数字交换机的端接问题128
三时分交换129
四 三级交换结构130
五TST(时—空—时)结构131
六X系统132
七X系统族133
八子系统133
第五节交换原理与可供选择的交换方式137
一 可供选择的交换方式137
二 向分组交换过渡146
五分组交换原理147
三呼叫识别与报文排序147
四 实现147
第六节复用与分组交织149
第七节数据报与虚电路150
第六章英国的公用网152
第一节引言152
第二节收费原则152
第三节过去的状况154
第四节现在的状况154
一 二线交换的局限性156
二传输156
三信号方式160
第五节未来的通信网162
一 引言162
二综合数字网(IDN)166
三 网同步166
五信号方式169
四传输169
六业务路由170
七新的用户设施171
第六节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172
一 引言172
二接口设备173
三 本地线路传输174
四ISDN业务176
第七章数据通信系统177
第一节引言177
第二节网路类型177
一 点对点177
二 多点178
三星形结构178
四 环形网路179
五 网状网路180
六 大面积网路与局部网181
第三节网路设备184
一调制解调器186
二基带调制解调器187
三声耦合器187
四 有限距离用的调制解调器188
五调制解调抑制器188
六 双拨号与分流调制解调器189
七调制解调器共用单元190
八 多端口(多节点)任选设施190
九 自动应答191
十 自动拨号192
十一线路调节192
十二备用拨号192
十三 各种接口部件193
十四 频分复用(FDM)196
十五 时分复用(TDM)197
十六 统计(时分)复用器204
十七数据压缩206
十八提供同步信道206
十九 指定的打印机端口207
二十成网与交换能力207
二十一软件分用207
二十二FDM与TDM的比较209
二十三 采用公共交换的综合服务方式210
一引言213
第四节功能体系213
二功能分布215
三分布数据216
四 分布式网路体系217
第八章数据通信系统的控制与协调218
第一节引言218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举例218
第三节协议及其功能219
二 历史的回顾220
一定义220
三 协议的功能224
第四节一种形式结构227
一 把协议看作规则227
二 协议种类及协议的关系227
三 协议的层式结构230
第五节向开放系统互连迈进234
高级协议236
第九章 电气接口与物理级协议239
第一节引言239
第二节DTE至DCE接口240
第三节简单实例241
第四节调制解调器接口与CCITT的V系列建议243
一互换电路244
二100系列互换电路245
三200系列互换电路259
一异步情况264
第五节同步264
二同步情况265
第六节数字数据网和CCITT的X系列建议267
数字业务的接口267
第十章链路级协议:基本型270
第一节引言270
第二节基本型271
一背景271
二 传输码组格式与控制字符272
三 同步276
四 基本型协议的应用278
五工作方式279
六 面向字符协议的局限性285
第十一章差错控制与效率的研究287
第一节引言287
二操作员288
第二节差错的特性288
一定义和度量288
三计算机289
四 其它硬件设备289
五传输差错290
第三节检错与纠错方法300
一 信息反馈方式301
二前向差错控制(FEC)301
三ARQ方式305
四效率研究310
五 通过量效率311
六流量控制323
第十二章HDLC与X25协议325
第一节HDLC325
一历史背景325
二综述326
四HDLC帧结构327
三HDLC的变型327
五代码透明性328
六同步问题329
七实现329
八规程要素331
九规程分类337
第二节X25:公用分组交换网的进网协议339
一历史背景339
二综述339
三X25的结构341
四PAD与X3、X28、X29建议351
五分组交换网设施355
第十三章网路设计与管理357
第一节引言357
第二节网路设计357
一 性能358
二 可靠性与可用性359
三扩充性366
第三节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367
一 脉冲噪声367
二 电路中断367
三 电路参数的变化368
第四节故障诊断368
第五节维修369
一 由专用设备厂家维修370
二 英国邮电管理部门的维修工作370
第六节使网路故障的影响最小370
第七节网路管理371
诊断工具371
第十四章展望未来375
第一节引言375
第二节信息技术375
一 微电子学378
第三节技术的结合378
第四节一些主要影响378
二通信技术379
三介质的结合381
四存储技术383
五终端与工作站的设计383
六分布处理384
七标准386
八各种技术发展趋势的汇集388
第五节新技术的应用机会与受到冲击的领域388
第六节结束语391
附录一 数据传输名词词汇表393
附录二英文缩写注释398
附录三国际5号电码表401
附录四国际2号电码405
附录五参考文献407
1987《数据通信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英)布里扎德(Bleazard,B.)著;海文学译 1987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数据通信
- 1985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标准集成电路数据手册通信电路
- 1991.09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数据通信
- 1997年08月第1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数据通信工程
- 1990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数据通信
- 1983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数据通信
- 1987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数据通信原理
- 1988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数据通信技术
- 1984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数据通信技术
- 1999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数据通信
- 1997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实用数据通信
- 1997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数字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 1983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企业数据通信
- 1997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