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志》求取 ⇩

概述1

大事记1

第一篇建置1

第一章 政区1

第一节 位置 境域1

序一1

序二3

第二节沿革3

第三节 行政区划4

凡例5

第二章县城9

第一节 平罗县城9

第二节 古城堡10

第一节 地质13

第二篇自然环境13

第一章 地质地貌13

第二节 地貌14

第二章 气候16

第一节 气候特征16

第二节 气候要素18

第三节 物候20

第三章 土壤 植被22

第一节 土壤22

第二节 植被24

第四章 自然资源25

第一节 土地25

第二节 水25

第三节 生物27

第五节 沙湖旅游区28

第四节 矿藏28

第五章 自然灾害30

第一节 风霜灾30

第二节 洪灾30

第三节 旱灾 虫灾31

第四节 雹灾32

第五节 地震33

第三篇人口35

第一章 人口来源与变动35

第一节 来源35

第二节 分布 密度38

第三节 变动40

第二章 人口构成42

第一节 自然构成42

第二节 社会构成46

第一节 政策 措施50

第三章 人口控制50

第二节 效果51

第四篇民族 宗教53

第一章 民族53

第一节 民族源流53

第二节 回族53

第三节 汉族57

第四节 其他少数民族57

第二章 宗教58

第一节 伊斯兰教58

第二节 佛教67

第三节 道教69

第四节 基督教70

第五节 天主教70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73

第一节 土地改革73

第五篇农业73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75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77

第四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8

第二章 耕地79

第一节 历代耕地79

第二节 农田建设80

第三章 种植82

第一节 耕作制度82

第二节 粮食作物83

第三节 经济作物86

第四章 农业技术89

第一节 良种引进推广89

第二节 肥料施用91

第三节 植物保护92

第四节 土壤改良95

第五节 地膜和塑膜棚96

第五章 农具与农业机械97

第一节 农具97

第二节 农业机械98

第三节 农机经营管理99

第六章 农场与吊庄101

第一节 县属场101

第二节 区属场103

第三节 隆德吊庄105

第七章 农业管理106

第一节 行政机构106

第二节 农业服务机构106

第三节 农业投资107

第一节 传统家庭工副业109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社队副业109

第八章 乡镇企业109

第三节 三中全会后的乡镇企业110

第四节 机构和管理111

第六篇水利113

第一章 灌溉系统113

第一节 干渠113

第二节 支干渠115

第三节 山泉水引灌117

第四节 电灌118

第二章 排水系统119

第一节 干沟119

第二节 支沟121

第三节 电排124

第四节 机井125

第一节 河洪防治126

第三章 防洪126

第二节 山洪防治127

第四章 管理129

第一节 机构129

第二节 主要管理事项129

第三节 经费132

第二节 人工造林133

第一节 天然林133

第一章 林业133

第七篇林牧渔业133

第三节 林木管理138

第二章 畜牧业140

第一节 简况140

第二节 家畜140

第三节 家禽144

第四节 品种改良145

第五节 疫病防治147

第六节 草原 饲料149

第七节 管理151

第三章 渔业153

第一节 自然湖泊养鱼153

第二节 池塘养鱼153

第三节 饵料154

第四节 鱼病防治154

第五节 管理机构155

第八篇工业 建筑业159

第一章 工业门类159

第一节 矿产采选159

第二节 电力161

第三节 冶炼 机械164

第四节 建材 陶瓷166

第五节 化工 造纸 印刷168

第六节 食品 酿造169

第七节 纺织 缝纫 皮毛加工171

第八节 木材加工172

第九节 编制工业173

第二章 主要厂矿与名优产品174

第一节 主要厂矿简介174

第二节 名优产品简介182

第三章 企业管理184

第一节 行政管理184

第二节 经营管理185

第四章 建筑业188

第一节 营造工匠188

第二节 建筑企业188

第三节 建筑公司简介190

第四节 建筑能力191

第二节 队伍193

第一节 机构193

第一章 机构 队伍193

第九篇科技193

第二章 科普活动195

第一节 宣传195

第二节 科技信息196

第三章 科技成果198

第一节 获奖项目选录198

第二节 科技著述选目199

第十篇交通201

第一章 道路201

第一节 大车道201

第二节 公路201

第三节 铁路208

第二章 桥涵209

第一节 桥梁209

第二节 涵洞215

第三章 运输216

第一节 陆运216

第二节 水运219

第三节 搬运220

第四章 路政222

第一节 管理机构222

第二节 养路费稽征223

第三节 修建投资223

第四节 安全管理223

第十一篇邮电227

第一章 邮政227

第一节 机构227

第二节 邮务228

第三节 邮路230

第一节 电话232

第二章 电信232

第二节 电报233

第三节 电信机械234

第十二篇城乡建设237

第一章 县城建设237

第一节 基建举要237

第二节 市政设施238

第三节 管理239

第二章 乡村建设241

第一节 集镇建设241

第二节 村庄建设243

第三章 环境保护245

第一节 污染源245

第二节 污染治理245

第一节 私营商业248

第一章 经营体制248

第十三篇商业248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249

第三节 集体商业251

第四节 国营商业252

第二章 农副产品 废旧物资收购256

第一节 农副产品收购256

第二节 废旧物资收购258

第三节 中药材收购258

第三章 商品销售260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销售260

第二节 生活用品销售262

第三节 对外贸易266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269

第一节 饮食业269

第二节 服务业270

第一节 城镇集市贸易272

第五章 集市贸易272

第二节 物资交流大会273

第六章 经营管理275

第一节 计划管理275

第二节 财务管理275

第三节 仓储运输276

第四节 经营责任制277

第十四篇粮油279

第一章 粮政 粮市279

第一节 机构279

第二节 粮油市场279

第二章 征购281

第一节 公粮征收281

第二节 统购281

第三节 议购284

第一节 粮油统销286

第三章 销售286

第二节 粮油议销288

第三节 粮油票证288

第四章 粮油储运290

第一节 储存290

第二节 调运290

第十五篇金融291

第一章 机构 货币291

第一节 机构291

第二节 货币293

第二章 存款 贷款296

第一节 存款296

第二节 贷款297

第三节 债券发行300

第一节 承保险种301

第三章 保险301

第二节 收费 理赔302

第十六篇财政 税务 审计305

第一章 财政305

第一节 机构305

第二节 财政收入305

第三节 财政支出306

第二章 税务308

第一节 机构308

第二节 税种308

第三节 税收310

第三章 审计314

第一节 机构314

第二节 审计项目314

第一节 机构317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实施317

第一章 计划 统计管理317

第十七篇经济管理317

第三节 统计项目319

第四节 经济调研321

第五节 资料汇编322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323

第一节 机构323

第二节 企业登记324

第三节 市场管理327

第四节 合同 商标 广告管理330

第三章 物价管理332

第一节 管理机构332

第二节 物价平抑332

第三节 物价制定333

第四节 物价调节334

第五节 物价监督检查340

第四章 计量监督341

第一节 计量单位改制341

第二节 计量管理341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342

第十八篇政党 群团34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平罗地方组织345

第一节 早期活动345

第二节 县委会349

第三节 基层组织352

第四节 历届党员代表大会357

第五节 党务工作364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平罗县党部374

第一节 组织374

第二节 活动375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平罗县分团部376

第三章 民主党派377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平罗支部委员会377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平罗县总支委员会378

第三节 九三学社平罗县直属小组378

第四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平罗县支部委员会379

第五节 中国农工党平罗县支部委员会379

第四章 群众团体380

第一节 工人组织380

第二节 农民组织382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383

第四节 妇女组织387

第五节 工商界组织390

第六节 科协 侨联组织392

第七节 其它群众组织393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397

第一章 权力机构397

第十九篇政权政协397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399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及其主要工作405

第二章 行政机构408

第一节 清代县署408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411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414

第三章 议政机构418

第一节 参议会418

第二节 人民政协418

第二十篇公安 司法425

第一章 公安425

第一节 治安机构425

第二节 治安管理425

第三节 专项治安举措428

第四节 交通管理431

第五节 消防431

第二章 检察433

第一节 机构433

第二节 检察事项433

第三章 审判436

第一节 机构436

第二节 审判事项437

第三节 申诉复查 特赦438

第四章 司法440

第一节 法制宣传440

第二节 公证440

第三节 律师事务441

第四节 人民调解441

第一节 拥军 优属444

第一章 优抚 安置444

第二十一篇民政444

第二节 安置446

第二章 社会福利448

第一节 救济 救灾448

第二节 助残 扶贫450

第三章 其他政务452

第一节 移民、支宁人员及知青安置452

第二节 收容遣送453

第三节 婚姻登记453

第四节 殡葬管理454

第五节 地名普查及地名志编写454

第一节 管理机构455

第二节 编制455

第一章 管理 编制455

第二十二篇人事 劳动455

第二章 人事458

第一节 干部状况458

第二节 干部管理460

第三章 劳动管理462

第一节 劳动就业462

第二节 工人队伍463

第三节 职业培训464

第四节 劳动保护465

第四章 工资 福利467

第一节 工资制度467

第二节 福利472

第三节 退休(职) 离休472

第二十三篇军事475

第一章 兵役制度475

第一节 宋至民国兵役475

第二节 新中国兵役476

第二章 机构 防务477

第一节 历代军事机构477

第二节 防务设施486

第三章 驻军 地方武装489

第一节 驻军489

第二节 地方武装490

第三节 民兵491

第四章 兵事纪略494

第一节 古代战事494

第二节 近现代战事495

第三节 民军起义496

第二十四篇教育499

第一章 初等教育499

第一节 社学 义学 私塾499

第二节 学宫 书院500

第三节 幼儿教育501

第四节 小学教育502

第二章 中等教育511

第一节 普通中学511

第二节 中等专业学校519

第三章 成人教育522

第一节 扫盲522

第二节 文化补习与培训522

第三节 电大 函授523

第四章 教师 设施523

第一节 教师队伍525

第二节 教师待遇525

第三节 校舍 桌凳526

第五章 教育管理527

第一节 行政管理527

第二节 教学管理528

第三节 经费529

第二十五篇卫生533

第一章 机构 队伍533

第一节 机构533

第二节 队伍534

第二章 预防 保健535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535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536

第三节 环境卫生538

第四节 食品卫生539

第五节 妇女保健541

第六节 儿童保健542

第三章 医疗 医药544

第一节 传统医疗544

第二节 医疗院所545

第三节 药547

第四章 医政 药政549

第一节 医政549

第二节 药政550

第二十六篇体育553

第一章 群众体育553

第一节 农民体育553

第二节 学校体育554

第三节 职工体育556

第二章 境外运动会成绩558

第一节 球类558

第二节 田径类559

第三节 其他项目561

第四节 教练 裁判563

第二节 体育设施565

第一节 机构565

第三章 机构 设施565

第二十七篇文化艺术567

第一章 群众文化567

第一节 组织机构567

第二节 社火 花灯 风筝568

第三节 文艺演出569

第二章 文学艺术570

第一节 文学创作570

第二节 民间文学581

第三节 民歌588

第四节 美术 摄影 书法591

第五节 戏曲593

第三章 史志编修595

第一节 志书595

第二节 其他595

第一节 图书597

第四章 图书 电影597

第二节 电影599

第五章 广播电视601

第一节 广播601

第二节 电视603

第六章 文物604

第一节 岩画 题记604

第二节 古建筑605

第三节 古遗址 古墓葬607

第四节 馆藏文物609

第二十八篇人民生活 风俗611

第一章 人民生活611

第一节 农民生活611

第二节 职工生活613

第一节 民性616

第二章 风俗616

第二节 生产 商贸习俗617

第三节 生活习俗618

第四节 人生礼仪621

第五节 岁时节日627

第二十九篇方言632

第一章 语音分析632

第一节 声母632

第二节 韵母633

第三节 单字调634

第四节 声韵拼合关系634

第五节 连读变调636

第六节 轻声636

第七节 文白异读639

第八节 回、汉民语音的差异640

第一节 常用词语641

第二章 词汇641

第二节 回民使用的借词及选择性用语655

第三章 语法特点举例659

第一节 附加式构词法659

第二节 程度补语660

第三节 几种句型660

第四节 回、汉民语法的差异661

第三十篇人物664

第一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664

第二章 人物传674

第三章 英模人物692

第四章 名人表703

限外辑要709

附录717

修志始末729

1996《平罗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平罗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6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平陆县志(1992 PDF版)
平陆县志
1992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罗次县志  4( PDF版)
罗次县志 4
罗次县志  3( PDF版)
罗次县志 3
罗次县志  1( PDF版)
罗次县志 1
罗次县志  2( PDF版)
罗次县志 2
罗江县志  2(1976 PDF版)
罗江县志 2
1976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罗江县志  1(1976 PDF版)
罗江县志 1
1976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平罗县志(1996 PDF版)
平罗县志
1996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平江县志(1994 PDF版)
平江县志
1994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平远县志(1993 PDF版)
平远县志
1993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罗山县志(1987 PDF版)
罗山县志
1987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罗田县志(1998 PDF版)
罗田县志
1998 北京:中华书局
罗定县志(1994 PDF版)
罗定县志
1994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永平县志(1994 PDF版)
永平县志
1994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罗甸县志(1994 PDF版)
罗甸县志
1994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