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联村志》

第一编 村域1

第一章 村庄1

第一节 聚落1

目录1

第二节 行政村形成7

第三节 隶属沿革8

第二章 自然环境10

第一节 地貌10

第二节 土壤11

第三节 陆地水12

第四节 气候14

第三章 古迹19

第一章 姓氏22

第一节 姓氏录22

第二编 村民22

第二节 姓氏分布特点23

第二章 人口变化32

第一节 人口数量32

第二节 人口构成41

第三节 人口增长趋势45

第四节 村民寿命48

第三章 计划生育与人口管理51

第一节 计划生育51

第二节 农转非指标安排60

第三节 村区人口管理62

第四节 户籍管理66

第四章 劳动力68

第一节 劳动力资源68

第二节 劳动力结构72

第一节 家庭形态82

第五章 家庭82

第二节 家庭规模86

第三节 家庭劳动力87

第四节 治家格言93

第三编 村区组织95

第一章 民国时期村区组织95

第二章 建国后村区组织97

第一节 村区组织的建立与97

第二节 农业生产合作化101

第三节 浦联大队107

第四节 浦联村民委员会121

第五节 站、生产队、村民小组站130

第六节 驻队干部145

第一节 村党总支(支部)148

第三章 党团组织148

第二节 村团总支(支部)153

第四编 土地156

第一章 土地使用制度156

第一节 土地改革156

第二节 土地集体所有158

第三节 土地使用费169

第二章 耕地变迁171

第一节 耕地面积171

第二节 内地耕地的减少173

第三章 围垦地179

第一节 围垦179

第二节 经营体制183

第三节 种植业186

第一章 水利191

第一节 江塘修筑191

第五编 基础设施建设191

第二节 农田排灌系统192

第三节 水利管理系统194

第二章 交通200

第一节 村区道路200

第二节 水路官塘道路204

第三章 电力207

第一节 用电管理207

第二节 电力线路208

第四章 广播电视邮电209

第一节 广播209

第二节 电视209

第三节 邮电210

第一节 村集体投资文教211

第五章 文化教育农业科技211

第二节 教育设施214

第三节 科普组织217

第六章 村区服务组织221

第一节 集产站221

第二节 拖拉机组222

第三节 加工场223

第四节 肥药站224

第七章 村区建设226

第一节 村区行政事业226

第二节 农民公寓住宅227

第三节 公用设施229

第八章 农机具230

第一节 耕作机具230

第二节 排灌机具235

第三节 植保机具238

第四节 收获机具240

第五节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47

第六节 运输工具250

第九章 耕牛262

第十章 村民家庭生产用品264

第六编 种植业265

第一章 种植业的历史变迁265

第一节 种植业的副业化265

第二节 农作物结构的变化268

第三节 耕作制度270

第四节 肥料272

第五节 冬种278

第二章 粮食280

第一节 粮食种植面积280

第二节 大麦283

第三节 小麦286

第四节 蚕豌豆289

第五节 早稻及早中稻292

第六节 晚稻及迟中稻295

第七节 夏秋什粮300

第八节 夏秋大豆及其他301

第三章 棉花络麻303

第一节 棉花303

第二节 络麻306

第三节 棉麻种植区的社会影响315

第四章 油菜317

第五章 蔬菜322

第一节 集体种植323

第二节 村民自营325

第六章 其他种植业327

第一节 烟叶327

第二节 甘蔗花卉329

第七编 养殖业林业331

第一章 经营方式331

第一节 畜牧业331

第二节 萧山市浦联山林334

第三节 村级兽医337

第二章 养殖业338

第一节 猪牛338

第二节 羊兔340

第三节 家禽343

第四节 鱼345

第五节 蚕茧347

第三章 林业生产348

第一节 山林348

第二节 茶叶353

第三节 水果357

第八编 企业359

第一章 杭州市化工区359

第一节 杭州市化工区的359

第二节 化工区对浦联的影响360

第二章 浦联工业化道路364

第一节 工业化道路的探索364

第二节 浦联村办企业在369

第三节 企业产值、利润374

第三章 企业简介378

第一节 浦沿运输公司378

第二节 萧山市浦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382

第三节 萧山之江建筑装璜材料厂384

第四节 浦沿金属钣金厂386

第五节 杭州南郊化学厂389

第六节 萧山市油桶制造厂393

第七节 萧山市浦沿电镀厂396

第八节 萧山市金刚石拉丝模厂399

第九节 浦沿包装品厂401

第十节 萧山梭子配件厂402

第十一节 萧山市钢伞零件厂405

第十二节 杭州曲轴总厂第一分厂406

第十三节 萧山市之江化工实业公司408

第十四节 浦沿加油站411

第十五节 浦沿纸筒厂411

第十六节 采石场411

第九编 农业集体化时期社会分配413

第一章 粮油分配413

第一节 口粮413

第二节 粮食分配构成423

第三节 食油分配436

第四节 粮食储备438

第二章 经济收人与支出443

第一节 集体收入443

第二节 集体支出与分配比例446

第三节 费用支出比例的变化448

第三章 农业税管理费457

第一节 农业税457

第二节 管理费468

第四章 公积金公益金470

第一节 公积金470

第二节 公益金477

第五章 社员经济分配484

第一节 工分制与劳动日484

第二节 社员经济收入490

第三节 户均人均收入508

第一节 商品凭票购买526

第六章 国家计划商品供应526

第二节 粮票527

第三节 布票528

第四节 食糖供应530

第五节 香烟供应531

第六节 其他日用品532

第七章 燃料分配533

第一节 燃料种类533

第二节 燃料分配533

第十编 村办企业时期社会分配535

第一章 工资制的渊源535

第一节 社工报酬535

第二节 大队集体单位收益539

第三节 集体单位奖金制度的建立543

第四节 工分制的终结545

第一节 社会总收入553

第二章 总收入与费用支出553

第二节 费用支出559

第三章 社会分配构成563

第一节 国家税金566

第二节 集体提留568

第四章 村民收入570

第一节 村民收入结构的570

第二节 村办企业职工收入572

第三节 村民人均收入577

第五章 村经济合作社收支情况579

第一节 资金来源579

第二节 资金使用580

第三节 专项基金和统582

第四节 集体资金内部融通583

第一节 衣食住行585

第十一编 村民生活585

第一章 村民生活消费585

第二节 村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589

第二章 医疗保健592

第一节 保健站592

第二节 公费医疗594

第三章 优待与困难户照顾599

第一节 拥军优属599

第二节 独生子女优待600

第三节 困难户照顾601

第四章 老人生活保障社会化605

第一节 孤寡老人的“五保”605

第二节 老人“五有”工程606

第三节 退休制度的初创608

第一节 岁时年节613

第五章 民情风俗613

第二节 民情民风615

第三节 民间信仰617

第十二编 村民观念619

第一章 宗族观念619

第二章 阶级观念621

第三章 生活观念627

第四章 经济观念635

第十三编 丛录639

一、重要文献639

二、村规民约654

三、浦联发展规划673

四、特载690

本志各种数据表格索引694

后记710

1996《浦联村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志邦编著 1996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农村新春联(1965 PDF版)
农村新春联
1965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浦路街道志( PDF版)
江浦路街道志
西易史略( PDF版)
西易史略
桂村村志( PDF版)
桂村村志
霞浦县佛教志( PDF版)
霞浦县佛教志
霞浦县志  上( PDF版)
霞浦县志 上
霞浦县志  下( PDF版)
霞浦县志 下
古村诗联集(1985 PDF版)
古村诗联集
1985
联村自治法(1931 PDF版)
联村自治法
1931 著者自刊
江浦县公路志( PDF版)
江浦县公路志
江浦县志(1995 PDF版)
江浦县志
1995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NEAX61Σ综合交换与O/M技术(1999 PDF版)
NEAX61Σ综合交换与O/M技术
1999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合浦县志(1994 PDF版)
合浦县志
1994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杨浦区志(1995 PDF版)
杨浦区志
1995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霞浦县畲族志(1993 PDF版)
霞浦县畲族志
1993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