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道德》
作者 | 杨通进,张业清著 编者 |
---|---|
出版 |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21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578621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9404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导论 科技伦理意识与现代教育1
第一章 科学与道德的文化学透视19
一 原始文化中的科学与道德19
二 希腊罗马文化中的“果树”与 “果实”21
三 基督教文化中的“奴婢”与 “宠儿”28
四 近代西方文化中科学和道德地位之变迁31
五 科学和道德在现代西方的脱节38
六 科学和道德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命运40
七 科学和道德的协调发展46
第二章 科学与道德的社会学理解50
一 事实与价值的理论争鸣50
二 寻求互动的机制53
三 科学对道德的内在影响57
四 科学对道德的间接影响63
五 道德对科学的内在影响65
六 道德对科学的间接影响69
第三章 科学的道德价值与道德代价72
一 前学者的反思72
二 三项思考准则81
三 科学的道德价值82
四 科学的道德代价94
五 科技伦理决策断想100
第四章 生物医学伦理问题分析102
一 围绕重组DNA的道德辩论102
二 器官移植和人体商品化106
三 延长生命带来的麻烦109
四 优生学的道德困惑113
五 试管婴儿及无性系对家庭的冲击115
六 精神和心理操纵术对社会及人性的威胁120
七 生物武器的阴影122
八 医学与伦理学的协作124
一 神话、憧憬及其实现128
第五章 机器人计算机伦理问题分析128
二 时代的新工具130
三 计算机的功用133
四 对人脑思维的挑战136
五 人类尊严的损失138
六 机器人的恐怖宣言140
七 肯定、否定和期待144
第六章 光电技术与海洋工程伦理问题分析148
一 信息爆炸对人们生理心理的影响148
二 家庭、办公室自动化与女性的未来152
三 信息时代的道德课题155
四 通讯现代化与人的隔膜和疏远158
五 电子游戏和激光武器的道德隐患160
六 海洋工程与第三世界的被剥削162
七 海洋工程与人类的未来164
八 理智的认知165
一 “无性”的核研究170
第七章 核技术伦理问题分析170
二 核与人性的协调173
三 核事故的痛苦178
四 原子污染的道德问题180
五 核战争与人类的毁灭182
六 核恐惧与自由的被剥夺184
七 呼唤和平与正义186
第八章 科学和道德的再反省187
一 科学的本质187
二 科学的功能192
三 科学的极限194
四 道德的价值198
五 道德的功用204
六 道德的局限207
七 科学伦理学引论209
1992《科学与道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通进,张业清著 1992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科技道德
- 1988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道德科学概论
- 1983
-
- 道德科学知识
- 198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性与道德
- 1988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 科学·信仰·道德
- 1981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道德科学概论
- 1989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科技道德与就业指导
- 1999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 科学研究与道德
- 1987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 科学家与科学道德
- 1984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科研与道德
- 1986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道德与道德教育
- 198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现代科技与道德
- 1987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道德科学概要
- 1985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道德科学初学集
- 197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道德科学导论
- 1993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