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础》求取 ⇩

目 录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科学1

思想体系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整的科学思想体系1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条件1

二、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5

部分5

三、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10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运动的12

指南12

一、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密切12

结合12

二、无产阶级从自发斗争转向自觉的共产主义运动15

三、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19

指南19

检验20

一、马克思主义学说经受了历史实践的20

发展20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实践中不断20

二、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24

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7

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世界观31

第一节哲学唯物主义31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31

二、世界统一于物质33

三、物质决定意识37

四、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41

第二节唯物辩证法44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44

二、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48

三、事物发展的辩证过程和道路52

第三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58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58

二、认识的辩证运动61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68

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观72

第一节社会历史观的变革72

第三章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72

二、马克思主义对历史观的革命变革76

第二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79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概括社会生活的两个最基本的范畴80

二、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82

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83

第三节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87

一、社会历史规律的特点88

二、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质90

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92

第四章劳动创造人类社会95

第一节人和社会是劳动的产物95

一、劳动使猿变成了人95

二、劳动使猿群变成了人类社会98

第二节人的社会本质100

一、劳动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社会性100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1

活动105

第三节劳动群众创造历史105

一、物质生产劳动是社会最基本的实践105

二、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106

第五章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110

力量110

第一节社会物质生活条件110

一、地理环境110

二、人口113

条件115

三、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115

第二节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117

117

一、什么是生产力117

二、什么是生产关系121

三、生产方式的具体性和历史性122

第三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24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24

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125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127

第一节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130

统一体130

一、什么是经济基础130

第六章社会形态是社会发展阶段的标志130

二、什么是上层建筑132

三、社会形态的具体性和历史性134

第二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137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37

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141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一般144

特点144

第三节社会革命和社会形态的更替146

一、社会革命的产生及其基本任务146

二、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148

第一节 马克思对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新贡献153

一、资产阶级学者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发现及其局限性153

第七章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153

动力153

二、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156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是观察阶级社会的指导线索158

第二节阶级162

一、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162

产物162

二、阶级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164

三、人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167

一、阶级斗争的实质及其表现形式170

第三节阶级斗争170

二、阶级斗争推动着阶级社会的发展172

更替172

第八章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176

产生176

第一节商品及其价值的形成176

一、商品生产是历史发展的产物176

二、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178

三、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180

值量183

四、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183

第二节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185

一、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185

商品185

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187

职能187

三、货币流通规律190

第三节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192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192

二、私有制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194

第四节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197

一、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的历史起点197

二、资本原始积累加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进程200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202

第九章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205

第一节资本主义剥削的前提205

一、货币向资本的转化205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207

过程209

第二节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209

一、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209

二、资本的本质及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212

三、资本主义工资掩盖着资本主义剥削215

关系215

第三节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残酷手段218

一、延长劳动时间榨取绝对剩余价值218

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榨取相对剩余220

价值220

三、机器人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223

第四节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226

一、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226

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229

基石229

第十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231

第一节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形成及其231

表现231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出现231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234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235

矛盾237

一、资本积累是资本家扩大剥削的手段237

第二节资本积累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237

二、资本积累促进生产社会化的发展240

三、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242

一、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249

产物249

危机249

第三节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经济249

二、经济危机敲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251

丧钟251

第十一章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257

阶段257

第一节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257

一、生产集中的发展引起垄断257

二、垄断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260

三、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262

朽性268

第二节垄断造成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腐268

一、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的停滞趋势269

二、食利阶层的增长和食利国的形成272

三、政治上日趋反动,社会危机愈益274

严重274

第三节垄断决定资本主义必然向社会主义276

过渡276

一、垄断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276

二、帝国主义矛盾的加深使社会革命不可避免278

第四节帝国主义与现代战争283

第十二章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288

专政288

第一节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及其实现的根288

本途径288

一、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和历史使命288

二、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293

一、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296

任务296

第二节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及其基本296

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301

第三节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和形式306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国家306

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311

三、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316

柱石316

命的相互关系318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一步318

转变318

第一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318

第十三章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318

二、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322

三、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实现革命转变的决定因素326

第二节我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328

的过渡328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328

二、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途径332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338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342

第一节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342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342

二、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346

三、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发展多种经济形式350

经济355

一、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355

第二节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355

二、社会主义生产还必须保持商品生产358

形式358

三、国民经济发展必须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361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364

原则364

一、社会主义分配体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关系364

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分配367

原则367

三、坚持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正确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370

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72

第四节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充分发挥社372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377

第一节建设强大的物质基础,巩固和发展377

社会主义制度377

一、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化大机器生产377

二、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巩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条件379

三、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384

经济建设388

第二节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388

第三节社会主义新时期经济建设的宏伟397

纲领397

一、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和经济建设的战略规划397

二、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战略思想,坚定四化必胜的信心403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民主407

第一节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407

制度407

一、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407

二、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412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最高类型的民主417

第二节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417

二、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420

第三节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427

一、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重大意义427

二、为实现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和任务而斗争431

第一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437

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是社会进步的两个方面437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37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440

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意义442

第二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和核心445

一、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445

二、社会主义的思想建设448

三、共产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452

第三节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54

变化461

一、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461

第一节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关系的发展461

第十八章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461

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整体的消灭464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社会力量467

第二节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是一种特471

殊形式的阶级斗争471

一、剥削阶级消灭后,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471

二、我国阶级斗争仍将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474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476

斗争问题476

第三节严格区分两类矛盾,正确处理阶级476

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479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反腐化变质的斗争482

第十九章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486

核心力量486

第一节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486

一、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486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489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必须有党的领导493

本保证493

第二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493

二、实现共产党领导的基本条件496

第三节 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501

一、执政党建设的新特点501

二、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基本要求505

第二十章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一定能实现516

第一节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516

级阶段516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516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522

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525

社会525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及其实现条件525

二、共产主义最终胜利的必然性532

第三节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535

一、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搞好当前535

阶段的斗争535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共产主义537

世界观537

1984《马克思主义基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 1984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上(1985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上
1985 北京:人民出版社
罗生门( PDF版)
罗生门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1982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1982
《马克思主义基础》名词解释(1982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础》名词解释
1982
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 PDF版)
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问答(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问答
长沙铁路分局政治部宣传部翻印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1991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1991
临考强记手册  政治(1989 PDF版)
临考强记手册 政治
1989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础  下(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础 下
1989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政治理论课简明教程(1994 PDF版)
政治理论课简明教程
199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问答(197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问答
1979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198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
1987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党学基础(1994 PDF版)
马克思主义党学基础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1985 PDF版)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
1985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现代管理学(1986 PDF版)
现代管理学
1986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