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卫校试用教材 西医学基础 中医专业用》求取 ⇩

第一篇 解剖生理基本知识1

概述1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2

第一节 细胞和细胞间质2

一、细胞构造2

二、细胞间质2

第二节 基本组织2

一、上皮组织3

二、结缔组织4

三、肌组织5

四、神经组织6

第二章 运动系统7

第一节 骨骼7

骨的分布、形态及功能7

骨的成分、构造及骨的生长8

一、上肢骨8

二、下肢骨12

三、躯干骨15

四、颅骨19

第二节 骨连结23

一、上肢骨的连结23

二、下肢骨的连结25

三、躯干骨的连结26

第三节 骨骼肌28

一、上肢肌29

二、下肢肌30

三、躯干肌31

四、头面部肌35

第三章循环系统36

概述36

第一节 血液37

一、血液与体液的关系37

二、血液的成分和功能38

(一)血液的有形成分及功能38

(二)血浆40

1.血浆的成分及功能40

2.血浆的渗透压40

3.血液的酸碱度41

三、血液的凝固41

四、血量、血型与输血42

(一)血量与失血42

(二)血型与输血42

第二节 心脏43

一、心脏位置、外形、体表投影及心尖搏动43

二、心外结构及冠状循环43

三、心内结构与血流方向43

四、心动周期与心音产生44

五、影响心脏运动的理化因素45

第三节 血管45

一、体循环的动脉45

(一)升主动脉47

(二)主动脉弓47

(三)胸主动脉48

(四)腹主动脉48

(五)髂总动脉48

二、体循环的静脉52

(一)浅静脉52

(二)深静脉52

三、血管的结构与功能54

四、脉搏与血压55

(一)脉搏55

(二)血压55

1.血压的形成55

2.脉压56

3.血压的调节56

第四节 淋巴循环56

一、淋巴循环与血液循环的关系56

二、主要的淋巴结群57

三、脾57

第四章呼吸系统59

第一节 呼吸器官的结构59

一、呼吸道59

(一)鼻59

(二)咽59

(三)喉60

(四)气管与支气管60

二、肺60

三、胸膜及胸膜腔63

附 纵隔64

第二节 肺呼吸64

一、呼吸运动64

二、气体交换与运输65

三、呼吸运动的调节66

第五章消化系统67

第一节 消化管68

一、口腔68

二、咽69

三、食管69

四、胃70

五、小肠70

六、大肠71

第二节 消化腺72

一、唾液腺72

二、胰腺72

三、肝脏与胆囊73

第三节 消化吸收与排便75

一、酶的概念75

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75

(一)口腔内的消化75

(二)胃内的消化和吸收75

(三)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76

三、大肠的功能与排便77

四、消化过程的调节77

第四节 腹膜及其形成物78

一、腹膜与内脏的关系79

二、腹膜的形成物80

三、腹膜的功能81

附 腹部各个区域内的腹腔器官81

第六章新陈代谢82

第一节 糖代谢82

一、糖的生理功能82

二、糖的种类82

三、血糖83

第二节 脂肪代谢83

一、脂类的生理功能83

二、脂肪的合成与分解84

第三节 蛋白质代谢84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84

二、蛋白质的合成85

三、蛋白质的分解85

四、非蛋白氮85

五、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的相互关系86

第四节 水的代谢86

第五节 无机盐的代谢86

一、钠、钾、氯的代谢87

二、钙、磷的代谢87

第六节 肝脏的功能87

第七节 能量代谢和体温88

一、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88

二、基础代谢89

三、体温89

第七章泌尿系统90

第一节 泌尿系的形态结构90

一、肾的形态结构90

二、输尿管、膀胱和尿道93

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94

第八章生殖系统96

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官96

一、男性内生殖器96

二、男性外生殖器97

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官98

一、女性内生殖器98

二、女性外生殖器99

三、乳房100

四、月经与月经周期101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102

一、什么叫内分泌腺102

二、人体内有哪些内分泌腺102

第十章 神经系统104

概述104

第一节 中枢神经105

一、中枢神经的形态结构105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110

三、感觉和运动的主要传导通路111

四、脑脊髓膜、硬脑膜血管、脑脊髓的血管及脑脊液循环114

第二节 周围神经116

一、脑神经116

二、脊神经117

三、内脏神经119

第十一章 感觉器官122

第一节 眼122

一、眼球122

二、眼球的辅助结构123

第二节 耳124

一、外耳124

二、中耳124

三、内耳124

第三节 皮肤125

第二篇 病原病理基本知识127

第一章 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知识127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的一般概念127

第二节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特性127

一、细菌127

(一)细菌的基本形态127

(二)细菌的构造128

附:细菌的形态检查129

(三)细菌的生长繁殖130

(四)细菌的主要代谢产物130

(五)细菌的变异131

二、病毒131

(一)一般特征131

(二)病毒的抵抗力132

(三)病毒的致病性132

三、立克次氏体132

四、螺旋体132

钩端螺旋体133

(一)基本特点133

(二)致病性133

(三)防治原则133

五、真菌134

第三节 外界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134

一、消毒、防腐、灭菌、无菌的概念134

二、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134

三、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135

第二章 传染与免疫135

第一节 传染与免疫的概念135

第二节 构成传染的病原因素136

一、毒力136

二、数量137

三、侵入人体的途径137

第三节 构成机体免疫力的因素137

一、非特异性免疫138

二、特异性免疫138

附:特异性免疫的种类及获得方式139

第四节 环境因素对传染免疫的影响139

一、自然因素139

二、社会因素139

第三章变态反应140

第一节 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140

一、药物、食物等引起的变态反应140

二、异种动物血清引起的变态反应(血清病)141

三、传染性变态反应141

附:结核菌素试验法141

第二节 变态反应的防治原则141

一、预防142

二、治疗142

附:皮肤试验法142

第四章 病原寄生虫的基本知识142

第一节 寄生虫概述142

第二节 蛔虫143

第三节 钩虫145

第四节 丝虫147

第五节 血吸虫149

第六节 疟原虫152

第五章 炎症155

第一节 炎症的原因156

第二节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156

第三节 炎症的临床表现157

第四节 炎症的分类158

第五节炎症对人体的意义159

第六章 发热159

第一节 发热的原因159

第二节 发热的原理160

第三节 发热的分期160

第四节 发热时机体的主要变化161

第五节 发热的意义及临床处理原则161

第七章 肿瘤162

第一节 什么是肿瘤162

第二节 肿瘤的形态和结构162

第三节 如何区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163

第四节 肿瘤的分类及命名原则164

第五节 肿瘤的防治原则165

第三篇药物学知识166

第一章总论166

第一节 药物的来源及植物药的有效成份166

第二节 常用药物制剂167

第三节 药物的作用168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68

第五节 药物在体内过程170

第六节 药物衡量制、浓度及其换算、小儿剂量计算法170

第二章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172

第一节 中枢兴奋药172

第二节 镇静药、催眠药、抗惊厥药173

第三节 解热镇痛药176

第四节 镇痛药176

第三章作用于内脏的药物178

第一节 消化系统药物178

一、助消化药178

二、抗酸药178

三、平滑肌解痉药179

四、泻药180

第二节 呼吸系统药物180

一、祛痰镇咳药180

二、止喘药181

第三节 利尿药182

第四节 强心药183

第五节 升压药185

第六节 降压药185

第七节 止血药186

第八节 抗过敏药187

第四章防治病原体(细菌、斑疹小体、寄生虫等)药物189

第一节 磺胺类药物189

第二节 呋喃类药物190

第三节 抗菌素190

第四节 抗结核药193

第五节 抗血吸虫病药及抗血丝虫病药194

第六节 抗疟疾药194

主要用于预防的药物194

主要控制症状的药物195

主要控制复发与传播的药物196

第七节 抗阿米巴病药196

第八节 驱肠虫药197

第九节 消毒防腐药198

第五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200

第六章 维生素类201

第七章 抗恶性肿瘤药202

第一节 细胞毒素类202

第二节 抗代谢类203

第三节 抗肿瘤抗菌素类204

第四节 激素类(略)204

第五节 植物药和中草药204

第四篇 诊疗学基础205

第一章 问诊(病史调查)205

第一节 问诊注意事项及方法205

第二节 问诊内容(附:系统查询提纲)206

第二章 体格检查207

第一节 体格检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208

第二节 一般检查、皮肤及淋巴结检查209

第三节 头颈部检查212

第四节 胸部检查213

第五节 腹部检查223

第六节 肛门、直肠及外生殖器检查226

第七节 脊柱和四肢检查226

第八节 神经反射检查226

第三章实验室检查228

第一节 血液常规检查228

第二节 尿常规检查230

第三节 粪常规检查231

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232

第四章 x线检查基本知识233

第一节 x线诊断的基本原理233

第二节 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和综合运用234

第五章 诊断步骤及病历书写234

第一节 诊断步骤234

第二节 病历书写236

第六章常用诊疗技术237

第一节 无菌技术237

第二节 注射技术238

第三节 插管术与穿刺术240

第五篇 卫生防疫知识245

第一章爱国卫生运动245

第二章除四害246

第一节 灭蚊246

第二节 灭蝇246

第三节 灭鼠247

第四节 灭臭虫247

第三章 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248

第四章 饮用水卫生249

第五章 饮食卫生250

第六章 传染病的预防251

第一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251

第二节 传染病的防疫措施252

第三节 预防接种253

〔附〕三防知识258

第一章原子武器及其防护258

第二章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260

第三章 细菌武器及其防护261

1975《中级卫校试用教材 西医学基础 中医专业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湖南省中级卫校中等专业教材编写组编 1975 湖南省中级卫校中等专业教材编写组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