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医学专业教材 环境微生物学》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一、环境科学与环境微生物学1

二、微生物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1

三、环境微生物学的定义、内容与任务2

四、环境微生物学与环境医学4

第二章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5

第一节原核细胞型微生物6

一、细菌6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状6

(二)细菌细胞的构造7

(三)细菌的繁殖与菌落特征14

(四)细菌的代表种类14

二、放线菌17

(一)放线菌的形态17

(二)放线菌的菌落特征18

(三)放线菌的繁殖方式18

(四)放线菌的代表属18

三、兰细菌19

(一)兰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9

(二)兰细菌的生理特点20

(三)兰细菌的主要代表种类20

四、其他细菌类群22

(一)光合细菌22

(二)滑动细菌23

(三)鞘细菌24

(四)螺旋体24

(五)支原体25

(六)立克次氏体26

(七)衣原体27

第二节真核细胞型微生物28

一、真菌28

(一)酵母菌29

(二)霉菌31

二、藻类36

(一)藻类的细胞结构与生理特征37

(二)藻类的主要代表类型38

三、原生动物43

(一)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43

(二)原生动物的分类及主要代表类群44

第三节非细胞型微生物46

一、病毒的生物学特性46

(一)病毒的形状和大小46

(二)病毒的个体结构46

二、病毒的种类48

(一)动物病毒48

(二)植物病毒48

(三)细菌病毒——噬菌体49

第四节细菌的分类系统53

第三章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及相互关系与代谢类型60

第一节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60

一、土壤是微生物的良好生活环境60

(一)土壤的营养成分60

(二)土壤的水分61

(三)土壤的空气61

(四)土壤的pH值61

(五)土壤的温度61

二、土壤中微生物区系61

三、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62

(一)土壤中的细菌62

(二)土壤中的放线菌62

(三)土壤中的真菌62

(四)土壤中的其他微生物63

四、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63

第二节微生物在水体中的分布63

一、淡水中的微生物63

(一)淡水中微生物的分布63

(二)影响淡水微生物分布的因素63

二、海水中的微生物65

(一)海水中微生物的水平分布65

(二)海水中微生物的垂直分布65

(三)海洋细菌的特性65

(四)海洋微生物的种类66

第三节微生物在空气中的分布66

一、空气中微生物的来源66

二、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66

三、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66

第四节微生物在食品上的分布67

一、粮食中的微生物67

二、肉类中的微生物68

三、鱼类中的微生物68

四、乳类中的微生物68

第五节微生物在人体的分布69

一、存在于人体的正常菌群的概念69

二、存在于人体的常见微生物69

第六节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71

一、互生关系71

二、共生关系71

三、寄生关系72

四、拮抗关系72

第七节微生物的代谢类型73

一、光能自养型73

二、光能异养型73

三、化能自养型74

四、化能异养型74

第四章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75

第一节碳素循环76

一、有机质分解之一般途径77

(一)复杂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有机物质77

(二)简单有机物质的氧化77

(三)简单有机物质的发酵78

二、微生物分解纤维素78

三、微生物分解淀粉78

四、微生物分解脂类物质78

五、微生物分解烃类80

六、微生物分解芳香族化合物81

第二节氮素循环83

一、微生物转化氮素物质之一般途径83

二、氨化作用83

三、硝化作用86

四、反硝化作用86

五、固氮作用87

第三节矿物质循环88

一、微生物转化矿质之一般途径88

二、硫的转化89

三、磷的转化91

四、铁的转化92

第五章微生物对污染物质的降解与转化93

第一节概述93

一、微生物降解转化物质的巨大潜力93

二、有机污染物的可降解性94

三、影响微生物降解与转化的生态学因素94

第二节石油96

一、微生物对石油的降解能力96

二、石油降解的生化途径97

三、石油降解的生态因素97

第三节农药98

一、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能力98

二、微生物降解农药的途径101

三、几种农药的生物降解102

第四节 合成洗涤剂104

第五节 多氯联苯106

第六节 塑料107

第七节其他有机污染物108

一、偶氮化合物108

二、氰和腈108

三、亚硝胺类109

四、黄曲霉毒素B1109

第八节重金属110

一、汞110

二、砷112

三、硒113

四、碲113

五、铅114

六、锡114

七、其他重金属114

(一)镉114

(二)钚115

(三)铂115

(四)锑115

(五)铊115

第六章微生物与环境污染116

第一节 空气的微生物污染116

一、空气中的微生物116

二、空气中微生物的传播117

三、可通过空气传播的主要疾病118

四、空气的生物性变应原污染120

五、污水处理过程和污水喷灌引起的空气污染121

六、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与评价122

七、空气微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123

第二节水的微生物污染124

一、污染水体的微生物124

二、水与污水中的病毒125

(一)污染水体的病毒125

(二)最小感染剂量与流行病学调查126

(三)传染的来源126

三、影响水中微生物生存的一些因素129

四、医院污水的微生物污染130

(一)医院污水的来源130

(二)医院污水的微生物131

(三)医院污水的处理131

(四)医院污水沉淀污泥的处理131

五、可通过水传播的主要疾病132

(一)沙门氏菌病132

(二)志贺氏菌病133

(三)霍乱与副霍乱133

(四)致病性大肠杆菌胃肠炎133

(五)弯曲杆菌肠炎134

(六)传染性肝炎134

(七)病毒性胃肠炎134

(八)阿米巴痢疾135

(九)贾弟虫病135

六、水中微生物污染的检测135

(一)细菌总数的检验135

(二)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检验135

(三)水中病原菌的检验135

(四)水中病毒的检验135

七、水中微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138

第三节土壤的生物性污染142

一、污染的来源142

二、土壤生物性污染的危害143

三、土壤生物性污染的预防144

第四节食物的微生物污染145

一、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145

二、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146

三、肉毒中毒146

四、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147

五、变形杆菌食物中毒148

六、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148

七、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149

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食物中毒149

第五节水体的富营养化150

一、富营养化的成因150

二、富营养化的危害151

三、富营养化的临测与防治153

第六节微生物代谢物与环境污染153

一、氨154

二、硝酸与亚硝酸154

三、氮氧化物155

四、硫化氢155

五、酸性矿水155

六、甲基汞156

七、羟胺158

八、亚硝胺类158

九、农药代谢的毒性产物159

十、细菌毒素159

十、霉菌毒素163

(一)麦角毒素166

(二)黄曲霉毒素166

(三)杂色曲霉毒素167

(四)岛青霉毒素167

(五)赤霉病麦毒素168

十二、其他致癌物168

十三、气味代谢物169

第七章微生物与环境保护171

第一节污水的生物处理171

一、污水生物处理概况及类型172

二、活性污泥法172

(一)活性污泥的性质和生物相172

(二)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及生物学过程173

(三)活性污泥膨胀174

(四)剩余污泥的处理175

三、生物膜法175

(一)生物膜中的生物175

(二)生物膜的净化原理176

(三)生物滤池176

(四)生物转盘177

(五)流化床生物膜法177

四、氧化塘法178

(一)净化原理178

(二)氧化塘的类型179

(三)应用情况179

五、厌氧处理法179

(一)沼气发酵的生物化学180

(二)厌氧处理构筑物181

(三)厌氧处理法的基本要求182

六、土壤灌溉法182

(一)净化原理183

(二)土壤灌溉法注意事项183

七、污水去除氮与磷的微生物学法183

(一)利用微生物反硝化作用脱氮184

(二)繁殖藻类以去氮与磷184

八、污水处理中的几个微生物学问题184

(一)环境条件184

(二)BOD5的局限性186

(三)菌种186

(四)生物工程等新技术应用的研究187

第二节废渣的生物处理188

一、需氧性堆肥法(高温堆肥)189

二、厌氧发酵法190

三、有机肥料的卫生指标192

四、堆肥工厂193

第八章微生物与环境监测194

第一节粪便污染的指示菌195

一、大肠菌群196

二、粪链球菌199

三、产气荚膜杆菌200

四、铜绿假单胞菌200

五、金黄色葡萄球菌200

第二节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带201

一、指示生物的概念201

二、污水生物系统201

(一)多污带201

(二)中污带201

(三)寡污带202

第三节致突变物与致癌物的微生物检测方法203

一、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试验(Ames试验)204

(一)原理204

(三)测定方法205

(三)应用与效果207

(四)评价209

二、其他营养缺陷型菌株回变试验209

三、细菌的正向突变试验209

四、聚合酶缺陷型菌株试验210

五、重组缺陷型菌株试验211

六、噬菌体试验(溶原性细菌试验)211

七、真核微生物的试验211

第四节其他微生物检测法212

一、发光细菌212

二、藻类213

实习指导214

一、空气中细菌的测定214

甲、沉降法214

乙、冲击法215

二、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216

三、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219

甲、多管发酵法219

乙、滤膜法223

四、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226

甲、多管发酵法226

乙、滤膜法228

(一)单层培养基法228

(二)双层培养基法230

(三)七小时养培法230

五、大肠菌群的鉴别230

六、水中粪链球菌的测定237

甲、多管法237

乙、滤膜法239

丙、倾注平板培养法240

七、水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测定241

八、游泳池水中葡萄球菌的测定242

九、水中放线菌的测定243

十、水中真菌的测定244

十一、污水中球衣菌的分离245

十二、污水中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的检验247

十三、污水中结核杆菌的检验253

十四、污水中肠道病毒的分离256

十五、噬菌体的分离、纯化与效价测定264

十六、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266

十七、水中余氯量的测定267

十八、加氯杀灭水中大肠杆菌试验270

十九、沼气发酵试验271

二十、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肝微粒体试验(Ames试验)273

主要参考书目280

1982《环境医学专业教材 环境微生物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环境卫生学教研室,环境微生物学教学组合编 1982 环境卫生学教研室、环境微生物学教学组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