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派与社会主义思潮》
作者 | 陶季邑著 编者 |
---|---|
出版 |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95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2104504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5952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近代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出现的历史背景1
第一节 欧美社会革命运动蓬勃高涨8
第二节日本社会革命运动兴起与发展11
第三节 社会主义诸家学说在中国开始得到传播15
第四节中国历史土壤的影响19
第二章辛亥革命时期民主革命派与社会主义思潮37
第一节 孙中山“极思”“社会主义”38
第二节 朱执信宣传“科学的社会主义”59
第三节 胡汉民主张“国家民生主义”77
第四节 宋教仁追求“真正之社会主义”85
第五节 廖仲恺署名“屠富”92
第六节 冯自由研究“国家民生主义”98
第七节 吴稚晖鼓吹“无政府主义”102
第八节 张继“欲行无政府革命”106
第九节 戴季陶“陈说社会主义之大纲”109
第三章民国初年民主革命派与社会主义思潮119
第一节 孙中山倡导“国家社会主义”120
第二节 黄兴主张“打破富贵贫贱各阶级”134
第三节 宋教仁选择“国家社会主义”140
第四节 戴季陶“提倡世界革命”143
第五节 吴稚晖坚称“相信无政府主义”147
第六节胡汉民和廖仲恺试图实践民生主义149
第四章五四时期民主革命派与社会主义思潮151
第一节 孙中山主张“以俄为师”154
第二节 朱执信“主张阶级斗争”161
第三节 胡汉民力主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革”180
第四节 戴季陶研究“科学的社会主义”194
第五节 廖仲恺效法苏俄“土地国有”205
第六节 林云陔强调“社会主义之精神”209
第七节 李人杰主张“打破”“私有制度”217
第八节马君武倡导解决“国民之生计”219
第九节 徐苏中介绍“唯物史观”221
第五章大革命时期民主革命派与社会主义思潮225
第一节 孙中山赞扬“马克思派”227
第二节 廖仲恺预言“中国将来之光”在于“社会主义”253
第三节 宋庆龄提倡“社会的基本变革”263
第四节 何香凝赞扬“共产党的宗旨”267
第五节 柳亚子“独拜弥天马克思”269
第六节 陈友仁“终不同意”“分共”272
第七节 胡汉民起初认为“共产主义”与“民生主义相近”273
第八节 戴季陶一度表面服从“新三民主义”281
第六章大革命失败后民主革命派与社会主义思潮(1927~1949)288
第一节 宋庆龄主张“无产阶级革命”289
第二节 何香凝坚持要“向苏联学习”296
第三节 邓演达向往“集体经济”300
第四节 柳亚子预言“光明终古属延安”311
第五节 陈友仁主张“超越资本主义”314
第六节 彭泽民“拥护共产党”316
第七章总论320
第一节 社会主义思潮对民主革命派的影响320
第二节民主革命派传播社会主义学说的社会作用339
第三节民主革命派传播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地位361
第四节民主革命派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启示390
1997《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派与社会主义思潮》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陶季邑著 1997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社会主义与民主
- 1991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论社会主义革命
- 新知书店
-
-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
-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近代社会主义
- 1924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 藏文
- 1957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 当代社会主义:命运与思考
- 1995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 论社会主义革命
- 1946 新知书店
-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当代社会走向中的思潮论争
- 1994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
- 1963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民主与社会主义
- 1981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党派社团辞典
- 1989.09 北京市: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
- 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觅踪
- 1991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