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简史》求取 ⇩

目 录1

第一章 汉代佛教1

第一节 佛教的传入1

目 录1

第一章 汉代佛教1

第一节 佛教的传入1

第二节 汉代译经3

第二节 汉代译经3

第三节 关于《四十二章经》6

第三节 关于《四十二章经》6

第四节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信奉佛教的贵族——楚王9

刘英9

第四节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信奉佛教的贵族——楚王9

刘英9

帝刘志12

帝刘志12

第五节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信奉佛教的皇帝——汉桓12

第五节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信奉佛教的皇帝——汉桓12

第六节 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出家僧人——严佛调14

第六节 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出家僧人——严佛调14

第七节 笮融事佛16

第七节 笮融事佛16

第八节 从《牟子理惑论》看时人对于佛教的理解19

第八节 从《牟子理惑论》看时人对于佛教的理解19

第二章 魏晋佛教25

第一节 概述25

第二章 魏晋佛教25

第一节 概述25

第二节 魏世(三国)译经26

第二节 魏世(三国)译经26

第三节 昙柯迦罗的来华与中国僧人受戒之始28

第三节 昙柯迦罗的来华与中国僧人受戒之始28

译师——康僧会29

第四节 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兼有佛、儒、道三家思想的29

译师——康僧会29

第四节 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兼有佛、儒、道三家思想的29

第五节 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西行求法者——朱士32

32

第五节 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西行求法者——朱士32

32

第六节 两晋译经——兼及竺法护33

第六节 两晋译经——兼及竺法护33

第七节 鸠摩罗什及其译经36

第七节 鸠摩罗什及其译经36

第八节 晋代《般若》学说与六家七宗42

第八节 晋代《般若》学说与六家七宗42

第九节 释道安47

第九节 释道安47

第十节 释慧远52

第十节 释慧远52

第十一节 法显求法57

第十一节 法显求法57

第三章 南北朝佛教66

第一节 南朝佛教概述66

第一节 南朝佛教概述66

第三章 南北朝佛教66

第二节 南朝译经75

第二节 南朝译经75

第三节 梁武帝与佛教81

第三节 梁武帝与佛教81

第四节 《三论》学说的再弘传——僧朗与法朗98

第四节 《三论》学说的再弘传——僧朗与法朗98

第五节 大本《涅槃》的再治与南方的“佛性”说103

第五节 大本《涅槃》的再治与南方的“佛性”说103

第六节 宋译《楞伽》及其思想107

第六节 宋译《楞伽》及其思想107

一、真谛及其译经113

一、真谛及其译经113

第七节 真谛译经与《摄论》师113

第七节 真谛译经与《摄论》师113

二、《摄论》与《摄论》师115

二、《摄论》与《摄论》师115

一、“夷夏”之辨119

一、“夷夏”之辨119

第八节 “夷夏”之辨与神灭、神不灭之争119

第八节 “夷夏”之辨与神灭、神不灭之争119

二、神灭与神不灭的论争123

二、神灭与神不灭的论争123

第九节 僧祐与慧皎127

一、僧祐及其著作127

一、僧祐及其著作127

第九节 僧祐与慧皎127

二、慧皎和他的《高僧传》130

二、慧皎和他的《高僧传》130

第十节 北朝佛教概述135

第十节 北朝佛教概述135

第十一节 北朝译经141

第十一节 北朝译经141

第十二节 《十地经论》与《地论》师143

一、《十地经论》的翻译143

一、《十地经论》的翻译143

第十二节 《十地经论》与《地论》师143

二、《地论》师的两个派系146

二、《地论》师的两个派系146

第十三节 昙无谶与大本《涅槃》148

第十三节 昙无谶与大本《涅槃》148

第十四节 昙鸾及其净土思想150

第十四节 昙鸾及其净土思想150

一、佛陀系的禅学152

第十五节 北方禅学——佛陀与达磨152

一、佛陀系的禅学152

第十五节 北方禅学——佛陀与达磨152

二、关于达磨的传说154

二、关于达磨的传说154

第十六节二武灭佛157

第十六节二武灭佛157

第十七节南北朝时期佛教律学的弘传160

第十七节南北朝时期佛教律学的弘传160

一、南朝律学的弘传161

一、南朝律学的弘传161

二、北朝律学的弘传164

二、北朝律学的弘传164

第四章 隋唐佛教167

第一节概述167

第四章 隋唐佛教167

第一节概述167

第二节隋代译经174

第二节隋代译经174

一、师承175

一、师承175

第三节天台宗175

第三节天台宗175

二、智?与天台宗176

二、智?与天台宗176

三、灌顶与湛然181

三、灌顶与湛然181

(一)《法华经》185

四、天台宗的基本思想185

四、天台宗的基本思想185

(一)《法华经》185

1.“真如缘起”论——客观唯心论的世界观187

(二)思想187

1.“真如缘起”论——客观唯心论的世界观187

(二)思想187

念三千”)188

2.“一心三观”——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兼及“一188

2.“一心三观”——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兼及“一188

念三千”)188

3.“止观”学说——僧侣主义的方法论191

3.“止观”学说——僧侣主义的方法论191

五、天台宗的“判教”193

五、天台宗的“判教”193

第四节三论宗196

一、师承196

一、师承196

第四节三论宗196

二、吉藏与三论宗197

二、吉藏与三论宗197

1.虚无主义(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一切皆空”与“八不”思想201

三、三论宗的基本思想201

1.虚无主义(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一切皆空”与“八不”思想201

三、三论宗的基本思想201

2.形而上学的认识论——“二谛”论203

2.形而上学的认识论——“二谛”论203

3.折衷主义的“中道”思想204

3.折衷主义的“中道”思想204

第五节 三阶教207

1.信行及其著作207

一、信行与三阶教207

1.信行及其著作207

第五节 三阶教207

一、信行与三阶教207

2.所谓“三阶教”210

2.所谓“三阶教”210

二、三阶教与无尽藏212

二、三阶教与无尽藏212

第六节 唐代译经215

第六节 唐代译经215

一、师承218

第七节 唯识宗218

一、师承218

第七节 唯识宗218

二、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伟人——玄奘219

二、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伟人——玄奘219

三、玄奘的继承者——窥基223

三、玄奘的继承者——窥基223

1.“阿赖耶识”论与“种子”说——主观唯心论的世界观225

四、唯识宗的基本思想225

1.“阿赖耶识”论与“种子”说——主观唯心论的世界观225

四、唯识宗的基本思想225

2.“四分”说与“三自性”——形而上学的认识论228

2.“四分”说与“三自性”——形而上学的认识论228

3.“五位百法”烦琐的方法论230

3.“五位百法”烦琐的方法论230

4.“五种性”说232

4.“五种性”说232

5.“转依”说233

5.“转依”说233

第八节华严宗235

一、师承235

第八节华严宗235

一、师承235

二、法藏与华严宗238

二、法藏与华严宗238

三、华严宗与《华严经》240

三、华严宗与《华严经》240

四、华严宗的基本思想241

四、华严宗的基本思想241

1.客观唯心论的世界观241

2.“四法界”论241

2.“四法界”论241

1.客观唯心论的世界观241

3.“六相”说244

3.“六相”说244

五、法藏的“判教”247

五、法藏的“判教”247

第九节 禅宗248

一、传说中的禅宗师承248

一、传说中的禅宗师承248

第九节 禅宗248

1.慧能的简履250

1.慧能的简履250

二、慧能与禅宗250

二、慧能与禅宗250

2.慧能从“得法”到创宗252

2.慧能从“得法”到创宗252

3.关于《坛经》254

3.关于《坛经》254

三、禅宗五家256

三、禅宗五家256

第十节 律、净土与密宗259

第十节 律、净土与密宗259

一、律宗259

一、律宗259

1.净土宗的奠基人——道绰与善导263

二、净土宗263

1.净土宗的奠基人——道绰与善导263

二、净土宗263

2.净土《三经》264

2.净土《三经》264

1.开元“三大士”266

三、密宗266

1.开元“三大士”266

三、密宗266

2.《大日经》271

2.《大日经》271

第十一节 唐武宗灭佛273

第十一节 唐武宗灭佛273

一、灭佛原因274

一、灭佛原因274

二、灭佛步骤275

二、灭佛步骤275

三、灭佛结果276

三、灭佛结果276

第一节 概述278

第五章 宋元明清佛教278

第一节 概述278

第五章 宋元明清佛教278

一、宋代禅宗的《灯录》和《语录》287

第二节 宋代禅宗287

一、宋代禅宗的《灯录》和《语录》287

第二节 宋代禅宗287

二、宋代禅宗的两个支派295

二、宋代禅宗的两个支派295

一、宋代天台宗的文献305

第三节 宋代天台宗305

一、宋代天台宗的文献305

第三节 宋代天台宗305

二、宋代天台宗的师承308

二、宋代天台宗的师承308

1.知礼310

三、知礼、遵式与悟恩310

1.知礼310

三、知礼、遵式与悟恩310

2.遵式312

2.遵式312

3.悟恩314

3.悟恩314

四、宋代天台宗的“山家”与“山外”之争315

四、宋代天台宗的“山家”与“山外”之争315

一、净土宗318

第四节宋代佛教的其他各宗318

第四节宋代佛教的其他各宗318

一、净土宗318

二、华严宗323

二、华严宗323

三、唯识宗324

三、唯识宗324

四、律宗325

四、律宗325

第五节元代崇佛326

第五节元代崇佛326

第六节帝师制度328

第六节帝师制度328

第七节元代汉地佛教简况332

第七节元代汉地佛教简况332

一、禅宗337

第八节明代佛教各宗337

一、禅宗337

第八节明代佛教各宗337

(一)明代禅宗的重要著述338

(一)明代禅宗的重要著述338

(二)明代禅宗的两个派系——临济与曹洞341

(二)明代禅宗的两个派系——临济与曹洞341

1.德宝、圆悟与法藏342

1.德宝、圆悟与法藏342

2.慧经与元来、元贤347

2.慧经与元来、元贤347

(一)净土宗356

二、明代佛教其他各宗356

二、明代佛教其他各宗356

(一)净土宗356

(二)天台宗359

(二)天台宗359

(三)华严宗360

(四)唯识宗360

(四)唯识宗360

(三)华严宗360

(五)律宗361

第九节清初佛教的两个新贵361

第九节清初佛教的两个新贵361

(五)律宗361

一、通琇362

一、通琇362

二、道忞365

二、道忞365

第十节清代佛教各宗简况370

一、禅宗370

一、禅宗370

第十节清代佛教各宗简况370

二、净土宗371

二、净土宗371

三、天台宗372

四、华严宗372

四、华严宗372

三、天台宗372

五、唯识宗373

五、唯识宗373

六、律宗374

六、律宗374

1990《中国佛教简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郭明著 1990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佛教研究史(1988 PDF版)
中国佛教研究史
1988 新文丰出版公司
简明中国佛教史(1986 PDF版)
简明中国佛教史
1986
中国佛教简史( PDF版)
中国佛教简史
莆田县印刷厂
中国佛教史( PDF版)
中国佛教史
中国佛教史话( PDF版)
中国佛教史话
中国佛教简史( PDF版)
中国佛教简史
中国佛教简史讲义( PDF版)
中国佛教简史讲义
中国佛教史(1976 PDF版)
中国佛教史
1976 草叶出版社
利比亚地理(1982 PDF版)
利比亚地理
1982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藏传佛教史(1996 PDF版)
中国藏传佛教史
1996 北京:文津出版社
世界文学名著  麦克阿瑟回忆录(1985 PDF版)
世界文学名著 麦克阿瑟回忆录
1985 文国书局
中国佛教通史(1978 PDF版)
中国佛教通史
1978 台湾:牧童出版社
中国佛教简史(1990 PDF版)
中国佛教简史
1990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选印中国佛教史(1989 PDF版)
选印中国佛教史
1989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简明中国佛教史(1986 PDF版)
简明中国佛教史
1986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