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旱震关系研究》
作者 | 耿庆国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海洋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57 |
出版时间 | 198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3193·022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5051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总论1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引言1
第二节 确立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报方法)的事实依据1
目录1
第三节 运用旱震关系进行大地震中期预报的方法原则3
第二章 旱震关系实例简介4
第一节 我国西周末期大旱大震相继发生的明确记载4
第二节 几个著名的中国历史大地震震前旱情史料简介5
第三节 依据震中区降水量资料对旱震关系做剖析说明6
第一节 震前旱区的确定标准15
第二节 1956—1970年中国大陆旱震关系统计结果15
第一章 中国大陆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关系分析统计结果15
第一篇 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报方法)的提出和建立15
第三节 旱震关系经验公式20
第二章 中国大陆7级大地震旱震关系剖析22
第一节 青海阿兰湖地震的旱震关系22
第二节 河北邢台地震的旱震关系25
第三节 渤海地震的旱震关系32
第四节 云南通海地震的旱震关系35
第五节 剖析结果及其结论39
第三章 对华北及渤海地区1972年大旱的旱震关系研究39
第一节 对华北及渤海北部地区近年强震危险性的分析判断40
第二节 华北及渤海地区1972年大旱区的特旱带44
第三节 1974年5月31日提出的旱震关系中期预报意见49
第二篇 旱震关系在中国大地震中期预报上的实际应用50
第一章 旱震关系对1973年炉霍大地震和1974年昭通大地震的50
中期预报50
第一节 引言50
第二节 预报经过50
第三节 预报依据51
第四节 预报效果60
第二章 旱震关系对1975年海城大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62
中期预报62
第一节 引言62
第三节 预报依据63
第二节 预报经过63
第四节 结论77
第三章 旱震关系对1976年龙陵、潞西大地震的中期预报77
第一节 引言77
第二节 预报经过77
第三节 预报依据78
第四节 预报效果86
第四章 旱震关系对1976年松潘、平武大地震的中期预报88
第一节 引言88
第二节 预报经过88
第三节 预报依据88
第四节 预报效果93
第五章 旱震关系对1976年和林格尔地震和巴音木仁地震的95
中期预报95
第一节 引言95
第二节 预报经过95
第三节 预报依据95
第四节 预报效果100
第六章 旱震关系对1976—1977年宁河地震的中期预报101
第一节 引言101
第二节 预报经过101
第三节 预报依据102
第四节 预报效果114
第三篇 有关旱震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及经验公式117
第一章 关于震源体积与地震震级的关系117
第一节 引言117
第二节 震源区直径D与震级Ms的关系式D=100.5Ms-1.8(公里)的数学推118
导118
第三节 主震及余震震中分布面积A与震级Ms的关系式A=10Ms-3.7(平方公里)的数学推导119
第四节 震源体积V与震级Ms的关系式V=101.5Ms-5.7(立方公里)的数学推导119
第五节 具体量值120
第六节 推论关系式122
第七节 关于结果的讨论122
第八节 结论129
第一节 关于旱震关系的基本数学表达式130
第二章 关于旱震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应用规则130
第二节 关于旱震关系数学表达式的应用规则131
第三节 旱震关系数学表达式应用规则举例——依据河北省133
1972年大旱所做的推算133
第四节 对旱震关系数学表达式的讨论136
第五节 关于对旱震关系数学表达式的物理解释138
第六节 结论139
第三章 关于从旱震关系研究得出的孕震过程中异常时间139
及异常范围与未来地震震级的关系139
第一节 关于旱震关系经验公式的回顾139
第三节 与国外结果的比较141
第二节 对中国大陆7级以上强震的震级检验141
第四章 对旱震经验公式是否具有普遍意义的讨论143
第一节 旱震关系经验公式具有普遍适用的意义143
第二节 旱震关系经验公式的简化形式145
第三节 旱震关系效应对各种中期前兆普遍适用145
第四节 结论146
第五章 关于前兆异常区范围与主震余震震中分布范围之间关系的146
初步探讨146
第一节 由旱震关系研究给出的结果147
第二节 关于结果的讨论149
第六章 论干旱是大地震的中期前兆149
——旱震关系经验公式与日本力武常次公式的再比较149
第一节 日本力武常次(1975c)公式149
第二节 旱震关系经验公式与力武常次(1975c)公式的比较150
第三节 日本力武常次(1978)公式151
第四节 旱震关系经验公式与力武常次公式的再比较154
第五节 干旱是大地震的一种中期前兆156
第六节 结论156
第四篇 对旱震关系物理基础的探讨研究157
第一章 唐山大震的地温异常157
第一节 唐山大震孕震过程中确有地温异常存在157
第二节 唐山大震前一年(即1975年下半年至1976年上半年)163
唐山地温异常加速发展163
第一节 引言170
第二章 唐山1972年大旱成因剖析170
第四节 结论170
第三节 唐山大震前华北北部80厘米地温异常中心在唐山、玉田一带170
第二节 唐山1972年大旱的主要特点171
第三节 唐山1972—1976年地温异常的主要特点176
第三章 关于短期气象要素五项指标异常176
第一节 引言177
第二节 短期气象要素异常的五项指标178
第三节 短期气象要素五项指标异常的判定方法178
第四节 短期气象要素五项指标异常的震例资料180
第五节 海城7.3级大震的短期气象要素异常分析180
第六节 关于短期气象要素异常五项指标的方法有效性问题195
第二节 关于干旱成因问题的讨论196
第一节 “埃尔宁诺海流”现象可能与火山爆发有关196
第四章 旱震关系物理机制的探讨兼论地震成因196
第三节 旱震关系物理机制的探讨兼论地震成因200
第五篇 中国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报告202
第一章 公元前231年—1980年中国华北及渤海地区202
6级以上大地震震前旱情史料202
第一节 史料说明202
第二节 公元前231年—1980年华北及渤海地区6级以上大地震203
旱震关系一览表203
第三节 公元前231年—1980年中国华北及渤海地区206
6级以上大地震震前旱情史料206
第一节 引言220
旱情与强震关系的分析说明220
第二章 公元1470—1974年近五百零五年间华北及其毗邻地区220
第二节 关于所采用资料的说明221
第三节 1470—1974年华北及其毗邻地区旱情史料结论一览表221
第四节 1470—1974年华北及其毗邻地区大旱年份与强震活动221
第五节 华北及其毗邻地区特大干旱年份后一至三年半时间内的241
大地震动向应予高度重视241
第三章 1880—1980年华北及渤海地区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242
第一节 资料说明242
第二节 1880—1980年华北及渤海地区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关系一览表242
第三节 1880—1980年华北及渤海地区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244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关系一览表277
第二节 1880—1980年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地区277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277
第四章 1880—1980年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地区277
第一节 资料说明277
第三节 1880—1980年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地区278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278
第五章 1936—1980年中国西北(陕甘宁青)地区291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291
第一节 资料说明291
第二节 1936—1980年中国西北(陕甘宁青)地区291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关系一览表291
第三节 1936—1980年中国西北(陕甘宁青)地区292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292
第一节 资料说明309
第六章 1950—1980年中国西北(新疆)地区309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309
第二节 1950—1980年中国西北(新疆)地区310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关系一览表310
第三节 1950—1980年中国西北(新疆)地区311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311
第七章 1957—1980年中国西南(西藏)地区324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324
第一节 资料说明324
第二节 1957—1980年中国西南(西藏)地区324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关系一览表324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325
第三节 1957—1980年中国西南(西藏)地区325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338
第一节 资料说明338
第二节 1894—1980年中国西南(川滇)地区338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关系一览表338
第八章 1894—1980年中国西南(川滇)地区338
第三节 1894—1980年中国西南(川滇)地区341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341
第一节 资料说明389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关系一览表389
第二节 1880—1980年中国华东(除台湾省外)、中南地区389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389
第九章 1880—1980年中国华东(除台湾省外)、中南地区389
第三节 1880—1980年中国华东(除台湾省外)、中南地区390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390
第十章 1883—1950年中国华东(台湾省)地区412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412
第一节 资料说明412
第二节 1883—1950年中国华东(台湾省)地区412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关系一览表412
第三节 1883—1950年中国华东(台湾省)地区416
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416
后记456
1985《中国旱震关系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耿庆国著 1985 北京:海洋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
- 1997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 1991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 明代中日关系研究
- 1985 文史哲出版社
-
- 公共关系研究
- 1985 经世书局
-
- 国共关系研究
- 1990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转型期中国经济关系研究
- 1997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资源研究
- 1988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中俄经贸关系研究
- 1997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古代中韩日关系研究
- 1987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
- 中朝关系史研究
- 1994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 加利福尼亚未来地震的损失估计
- 1991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研究系列中朝关系史研究论文集
- 1995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 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
- 1992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