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关系研究》求取 ⇩

序一1

序二3

导论篇3

第一章区域经济关系内容界定3

第一节 中国区域划分的演变3

第二节 区域经济关系内容界定11

第二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区域经济关系转型16

第一节 资源的区域配置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16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关系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1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经济关系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4

第四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区域经济关系转型28

第三章中国区域经济关系研究述评32

第一节 1978年以前我国区域经济关系研究述评32

第二节 1978年以来的我国区域经济关系研究述评(上)36

第三节 1978年以来的我国区域经济关系研究述评(下)49

分工协作篇59

第四章区域分工协作的基本理论59

第一节 区域分工协作的理论基础59

第二节 区域分工协作的类型66

第五章中国区域分工协作现状73

第一节 中国区域分工协作原则73

第二节 中国区域分工协作类型76

第三节 中国区域分工协作格局92

第四节 中国工业区域分工协作现状100

第五节 中国农业区域分工协作现状125

第六章中国区域分工协作的区域层次及转型136

第一节 大经济区和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域分工协作格局136

第二节 中国区域分工协作的区域层次142

第三节 中国区域分工协作格局的缺陷150

第四节 中国区域分工协作转型方向155

经济利益篇163

第七章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区域利益关系163

第一节 价值的区域转移与返还163

第二节 改革原有区域利益关系的必然性168

第八章建立市场经济型的区域利益关系175

第一节 市场经济型区域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175

第二节 区域利益关系的第一次调节与形成180

第三节 区域利益关系的第二次调节与矫正190

第九章宏观级差地租分配与区域利益关系194

第一节 宏观级差地租的含义、类型与测定194

第二节 我国宏观级差地租的形成与分布198

第三节 我国宏观级差地租的分配与区域利益关系204

发展速度篇217

第十章区域发展关系的理论与实践217

第一节 区域发展关系模式与转换217

第二节 区域发展关系模式选择的制约因素223

第三节 我国区域发展关系的演变228

第十一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成因分析233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演变233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成因236

第十二章建立非均衡协调式区域发展关系249

第一节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249

第二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61

国家调控篇273

第十三章国外区域经济关系调节的理论与政策273

第一节 国外区域经济关系调节理论273

第二节 国外区域政策及其成效279

第三节 国外区域经济关系调节对我国的启示296

第十四章建立我国区域经济关系的国家调控体系307

第一节 国家对区域经济关系进行调控的必然性307

第二节 国家调控的目标与原则310

第三节 国家调控手段313

第四节 建立中央与地方分级调控体系319

第十五章我国宏观区域经济政策的回顾与完善323

第一节 宏观区域经济政策的分类323

第二节 我国宏观区域经济政策的回顾327

第三节 我国宏观区域经济政策的完善335

应用研究篇343

第十六章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比较分析——兼论甘肃省发展的区域环境与宏观对策343

第一节 差距现实与主要成因344

第二节 解决地区差距问题的决策依据350

第三节 解决地区差距问题的运作途径356

第四节 甘肃省实际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决策取向363

主要参考文献375

后记379

1998《中国区域经济关系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夏永祥等著 1998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