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学释例 6卷》
作者 | 陈桓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华书局 |
参考页数 | 175 |
出版时间 | 195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7018·3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4142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卷一 行款误例1
第一 有目无书有书无目例1
第二 条目讹为子目例3
第三 非目录误为目录例4
第四 误连上文例5
第五 错简例8
第六 阙文例9
第七 字体残阙迳行删去例10
第八 空字误连及不应空字例13
第九 正文讹为小注小注讹为正文例15
第十 抬头遗迹改革未尽例17
第十一 表格误例18
第十二 形近而误例20
卷二 通常字句误例20
第十三 声近而误例23
第十四 因同字而脱字例25
第十五 因重写而衍字例27
第十六 因误字而衍字例30
第十七 重文误为二字例33
第十八 一字误为二字例34
第十九 妄改三例35
第二十 妄添三例42
第二十一 妄删三例47
第二十二 妄乙三例51
卷三 元代用字误例55
第二十三 不谙元时简笔字而误例55
第二十四 以为简笔回改而误例66
第二十五 不谙元时译音用字而误例72
第二十六 用后起字易元代字例76
第二十七 元代用字与今不同例79
卷四 元代用语误例86
第二十八 不谙元时语法而误例86
第二十九 不谙元时用语而误例88
第三十 因元时用语而误例101
第三十一 因校者常语而误例104
第三十二 用后代语改元代语例108
第三十三 元代用语与今倒置例110
卷五 元代名物误例116
第三十四 不谙元时年代而误例116
第三十五 不谙元朝帝号庙号而误例119
第三十六 不谙元时部族而误例120
第三十七 不谙元代地名而误例121
第三十八 不谙元代人名而误例125
第三十九 不谙元代官名而误例129
第四十 不谙元代物名而误例133
第四十一 不谙元代专名而误例136
第四十二 不谙元时体制而误例140
卷六 校例144
第四十三 校法四例144
第四十四 元本误字经沈刻改正者不校例150
第四十五 元本借用字不校例155
第四十六 元本通用字不校例157
第四十七 通用字元本不用例164
第四十八 从错简知沈刻所本不同例168
第四十九 从年月日之增入疑沈刻别有所本例169
第五十 一字之误关系全书例173
1959《校勘学释例 6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桓著 1959 北京:中华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逸周书校释 卷1-6
- 1877
-
- 元典章校补释例 卷1-6
- 1934
-
- 春秋释例 附校勘记 3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说文释例 校录 卷21至卷30
- 1865
-
- 说文释例 校录 卷11至卷20
- 1865
-
- 说文释例 校录 卷1至卷10
- 1865
-
- 说文释例 卷5至卷6
- 1865
-
- 甲骨文校释总集 卷6
-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 尔雅注疏 附校勘 卷6
- 1894
-
- 玉篇校释 6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逸周书校释 卷6-11
- 1877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