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山古矿冶遗址》
作者 | 黄石市博物馆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文物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13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101152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3576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概述3
第一节 自然地理3
一 地理位置3
二 交通3
三 地形地貌5
四 气候5
第二节 地质概况5
一 矿区地质特征5
二 矿床和矿石特征6
第三节 分布范围9
一 大冶境内古矿冶遗址的发现与分布9
二 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分布11
(一)采矿遗址11
(二)冶炼遗址11
第四节 遗址的发现与发掘经过12
一 发现12
二 发掘经过及组织12
三 发掘方法14
四 发掘的特点及难度15
五 遗址保护现状16
第二章采矿遗址18
第一节 概述18
一 竖(盲)井及其支护结构18
二 马头门结构20
三 平(斜)巷及其支护结构20
二 地层堆积23
一 概况23
第二节 Ⅺ号矿体采矿遗址23
三 采矿遗迹25
(一)竖(盲)井的支护结构25
(二)马头门结构39
(三)平巷的支护结构39
(四)井巷组合关系42
(五)草棚42
(六)木砍渣堆积42
(七)灰烬堆积43
四 遗物44
(一)生产工具44
(二)生活用具49
五 小结53
(一)遗址年代53
(二)遗址发掘表明先有露采,后有坑采53
(三)草棚的作用53
(五)支护技术54
(四)开采对象54
第三节 Ⅶ号矿体采矿遗址57
一 概况57
二 发掘经过(5号点、2号点)60
(一)5号点的发掘经过60
(二)2号点的发掘经过60
三 采矿遗迹62
(一)竖(盲)井的支护结构62
(二)平(斜)巷的支护结构79
(三)井巷组合关系89
四 遗物97
(一)生产工具97
(二)生活用具103
五 小结103
(一)5号点采矿遗址103
(二)2号点采矿遗址103
第四节 Ⅳ号矿体采矿遗址111
一 概况111
二 采矿遗迹112
(一)竖(盲)井的支护结构113
(二)平(斜)巷的支护结构113
(三)井巷组合关系114
(四)无支护框架的竖井和采矿平窿115
三 遗物116
(一)生产工具116
(二)生活用具117
四 小结117
(一)遗址年代117
(三)无支护框架的竖井和采矿平窿是否属于现代探矿的问题118
(二)开采对象118
第五节 Ⅱ号矿体采矿遗址122
一 概况122
二 采矿遗迹122
三 遗物123
(一)生产工具123
(二)生活用具123
(二)斜巷的支护结构123
(一)竖井的支护结构123
四 小结124
第六节 Ⅰ号矿体采矿遗址125
一 概况125
二 采矿遗迹125
(一)竖井的支护结构125
(二)马头门结构125
(三)平(斜)巷的支护结构126
(一)生产工具129
三 遗物129
(四)井巷组合关系129
(二)生活用具134
四 小结134
(一)采矿技术特点134
(二)年代推断135
(三)开采对象和停止采掘的原因136
一 发掘经过137
第二节 Ⅺ号矿体冶炼遗址137
第一节 概况137
第三章冶炼遗址137
二 地层堆积及出土遗物140
(一)地层堆积140
(二)出土遗物140
三 炼炉遗迹及有关遗物145
(一)炼铜竖炉145
(二)冶炼遗物151
(三)其他154
(一)炼铜炉的年代推断155
(二)炼铜炉的复原155
四 小结155
第三节 柯锡太冶炼遗址156
一 概况156
二 地层堆积156
三 炼炉遗迹及有关遗物157
(一)1号炉157
(二)2号炉159
四 小结161
第一节 铜工具163
第四章采集工具163
第二节 铁工具166
第三节 木工具168
第四节 竹工具180
第五节 小结182
第五章结语183
第一节 遗址年代183
一 采矿遗址的年代183
第二节 矿业工具研究184
二 冶炼遗址的年代184
第三节 采冶技术成就187
一 已采用浅井和重砂分析技术188
二 开采技术自成体系188
三 已采用鼓风竖炉炼铜技术190
(一)筑炉材料190
(二)炼炉构筑的特点及其功能190
(六)冶炼技术191
(五)炉温控制技术191
(四)造渣与配矿技术191
(三)整粒技术191
附表 铜绿山14C年代测定表192
附录193
附录一湖北铜绿山东周铜矿遗址发掘193
附录二 湖北铜绿山古铜矿再次发掘200
附录三 铜绿山春秋炼铜竖炉的复原研究207
附录四 铜绿山Ⅺ号矿体古代炼铜炉渣研究215
附录五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地质雷达探测研究234
后记251
英文提要252
1999《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石市博物馆编 1999 北京:文物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古人类遗址
- 1999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 珠江文明的灯塔 南海西樵山古遗址
- 1995
-
- 低品位氧化铜矿及混合铜矿的直接湿法冶金
- 1960
-
- 世界铜矿山实录
- 1990
-
- 铜铝锌矿石及冶金分析
- 1975 湖南水口山矿务局
-
- 铜冶金学
- 1995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冶金矿山难采矿体采矿技术
- 1994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西候度 山西更新世早期古文化遗址
- 1978 北京:文物出版社
-
- 半坡村遗址
- 1962 北京:中华书局
-
- 铜岭古铜矿遗址发现与研究
- 1997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古格王国建筑遗址
- 1988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鹤壁鹿楼冶铁遗址
- 1994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