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语法常识》
作者 |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言语法常识》编写组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84 |
出版时间 | 197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071·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3075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第一章实词4
一 名词4
二 动词6
1 动词的使动用法7
2 动词的被动用法8
三 形容词10
四 数量词12
五 代词13
1 之、其14
2 单数和复数同形16
3 者、所18
六 词类活用22
1 名词用如动词23
2 形容词用如动词25
3 数词用如动词26
1 程度副词28
第二章虚词28
七 副词28
2 范围副词29
3 时间副词30
4 情态副词31
5 否定副词31
6 谦敬副词33
八 介词34
1 以35
2 于(於)36
(附)诸37
(附)焉38
九 连词39
1 之39
2 而41
3 则46
4 以49
十 语气词50
1 也50
2 矣52
3 乎(邪、与)54
(附)诸56
4 哉57
5 句首、句中语气词58
6 语气词连用59
第三章句子60
十一 句子成分60
1 名词谓语句61
2 副词谓语句63
3 双宾语64
十二 词序66
1 宾语的位置66
2 介词及其宾语的位置70
3 数量词的位置71
十三 省略72
1 主语的省略72
2 动词谓语的省略73
3 介词或其宾语的省略74
十四 文言中几个习惯句式76
1 “如……何”、“奈……何”、“若……何”76
2 “何以……为”78
3 “孰与”78
4 “有以”、“无以”79
十五 复句80
1 并列复句80
2 递进复句81
3 选择复句81
4 转折复句82
5 条件复句82
6 假设复句83
7 因果复句83
1973《文言语法常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言语法常识》编写组编 1973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语法常识
- 1973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 文言语法知识 附:文言虚词例释
- 1976
-
- 文言语法基本知识
- 1987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
- 语法常识
- 1961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汉语语法常识
- 1953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简明文言语法常识
- 1997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
- 文言文阅读常识
- 1980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古汉语语法常识
- 1977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 文言语法知识
- 1979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语言调查常识
- 1956 北京:中华书局
-
- 文言语法常识
- 1973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
- 文言词法常识
- 1964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文言常识
- 1988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古汉语语法常识
- 1979 芜湖师范专科学校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