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生产及应用》
作者 | 张美华等编 编者 |
---|---|
出版 |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51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040051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2674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自然界的二氧化碳1
1-1 二氧化碳的发现1
1-2 二氧化碳的存在4
1-3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平衡7
参考文献9
第二章二氧化碳的性质10
2-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0
2-1-1 二氧化碳的密度10
2-1-2 二氧化碳的粘度13
2-1-3 二氧化碳的临界性质14
2-1-4 二氧化碳的热性质15
2-1-5 二氧化碳的扩散系数20
2-1-6 二氧化碳在水及其他吸收剂中的溶解度22
2-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0
2-2-1 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31
2-2-2 二氧化碳和碱的作用31
2-2-3 二氧化碳和有机化合物的作用31
参考文献33
3-1-1 二氧化碳的致冷作用35
第三章二氧化碳的应用35
3-1 二氧化碳用于致冷、消防和保鲜35
3-1-2 二氧化碳用于保鲜、贮藏36
3-1-3 二氧化碳用于消防、灭火39
3-1-4 二氧化碳洗井40
3-2 二氧化碳的工业应用40
3-2-1 二氧化碳在萃取中的应用40
3-2-2 二氧化碳在原油开采中的应用44
3-2-3 二氧化碳保护焊45
3-2-4 二氧化碳用作低温热源发电46
3-3 二氧化碳作为气肥的应用47
3-4 二氧化碳作为化工原料的应用新领域48
3-4-1 二氧化碳的加氢反应48
3-4-2 二氧化碳的还原反应51
3-4-3 二氧化碳合成高聚物52
参考文献56
第四章工业二氧化碳的来源58
4-1 生产石灰副产二氧化碳58
4-1-1 石灰石的煅燃59
4-1-2 石灰窑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60
4-1-3 石灰窑的热效率和气体组成61
4-2 发酵过程副产二氧化碳63
4-3 重油、焦炭等燃烧产生二氧化碳64
4-3-1 重油或焦炭的燃烧反应64
4-3-2 重油或焦炭燃烧过程的计算65
4-4 合成氨工业副产二氧化碳70
4-4-1 以固体燃料为原料合成氨时副产二氧化碳70
4-4-2 以气体烃为原料合成氨时副产二氧化碳71
4-4-3 以重油为原料合成氨时副产二氧化碳72
4-5 石油化工过程副产二氧化碳74
参考文献75
第五章吸收法富集二氧化碳原理76
5-1 概述76
5-2 吸收过程的平衡关系77
5-2-1 物理吸收的气液相平衡关系78
5-2-2 化学吸收的平衡关系84
5-3 吸收过程的传质原理86
5-3-1 双膜理论和传质速率方程87
5-3-2 物理吸收过程的传质原理89
5-3-3 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传质原理92
5-4 吸收方法的选择94
5-4-1 吸收剂的比用量L/G95
5-4-2 平衡曲线与吸收操作线96
5-5 解吸97
5-5-1 解吸方法97
5-5-2 解吸的传质原理98
5-6 吸收过程的计算99
5-6-1 吸收操作线99
5-6-2 塔高与传质速率的关系101
5-6-3 吸收过程的计算102
参考文献112
第六章吸收法富集二氧化碳的过程及设备113
6-1 概述113
6-2 碳酸钠水溶液富集二氧化碳114
6-2-1 吸收原理115
6-2-2 吸收速率116
6-2-3 碳酸钠-碳酸氢钠吸收溶液的解吸117
6-2-4 工艺流程118
6-2-5 主要工艺条件118
6-3 活化碳酸钠溶液富集二氧化碳120
6-3-1 反应机理121
6-3-2 吸收速率121
6-3-3 工艺特点122
6-4 活化热碳酸钾溶液富集二氧化碳123
6-4-1 吸收机理124
6-4-2 吸收速率125
6-4-3 活化热碳酸钾吸收溶液的解吸125
6-4-4 工艺流程126
6-4-5 主要工艺条件127
6-5 环丁砜溶液富集二氧化碳128
6-5-1 吸收原理128
6-5-2 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129
6-5-3 工艺流程130
6-5-4 工艺条件130
6-5-5 环丁砜吸收液的解吸130
6-6 低温甲醇吸收二氧化碳132
6-6-1 吸收原理132
6-6-2 吸收速度133
6-6-3 工艺流程134
6-6-4 工艺条件136
6-7 二氧化碳气体中SO2的脱除136
6-7-1 SO2与石灰石的化学反应136
6-7-2 反应机理及速度137
6-7-3 工艺流程138
6-8 主要设备138
6-8-1 填料塔138
6-8-2 板式塔146
6-8-3 其他设备147
6-9 吸收塔计算举例148
参考文献152
第七章吸附法精制二氧化碳154
7-1-1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155
7-1 吸附与吸附剂156
7-1-2 吸附剂157
7-2 吸附法精制二氧化碳原理164
7-2-1 吸附平衡关系164
7-2-2 吸附速率方程168
7-3-1 吸附负荷曲线与穿透曲线170
7-3 固定床吸附过程的计算170
7-3-2 固定床吸附器的计算176
7-3-3 固定床有效工作时间的简便计算181
7-4 吸附法精制二氧化碳工艺182
7-4-1 微量硫化物的脱除182
7-4-2 微量水份的脱除186
7-4-3 矿物油和嗅味的脱除191
7-4-4 吸附法精制二氧化碳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191
7-5 吸附法精制二氧化碳的主要设备形式192
7-6 吸附法精制二氧化碳吸附器设计举例194
参考文献197
第八章二氧化碳的液化、固化及储运设备198
8-1 二氧化碳的液化198
8-1-1 二氧化碳的液化原理198
8-1-2 二氧化碳的液化过程201
8-2 二氧化碳的固化204
8-2-1 二氧化碳的固化原理204
8-2-2 二氧化碳的固化过程207
8-3 固体二氧化碳的成形210
8-4 二氧化碳的储存和运输212
参考文献214
第九章二氧化碳成品及生产控制分析215
9-1 二氧化碳纯度的测定215
9-1-1 气体吸收法215
9-1-2 气相色谱法216
9-2 二氧化碳气体中杂质的测定218
9-2-1 水份的测定218
9-2-2 油份的测定225
9-2-3 硫的测定227
9-3-1 总碱量的测定237
9-3 活化碳酸钠吸收液的测定237
9-3-2 碳酸氢钠的测定238
9-3-3 硫酸钠的测定239
9-3-4 二乙醇胺的测定241
参考文献245
第十章二氧化碳中毒及其防治246
10-1 二氧化碳中毒原理247
10-2 二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抢救治疗248
10-3 二氧化碳中毒预防249
参考文献251
1988《二氧化碳生产及应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美华等编 1988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二氧化碳地质研究
- 1994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
- 氧化铝生产
- 1959年03月第1版 冶金工业出版社
-
- 二氧化碳激光器
- 《电子管技术》编辑组
-
- 二氧化碳、臭氧、紫外辐射与农作物生产
- 1997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一氧化碳化学
- 1985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过氧乙酸的生产和应用
- 197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石灰碳化煤球及其应用
- 1977 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
- 环氧树脂生产与应用
- 1972 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
-
-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法
- 1962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 氧化铝生产
- 1959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二氧化碳驱油机理及工程设计
- 1989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二氧化碳混相驱方案优选
- 1991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二硫化碳生产
- 1964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磷化钙生产及应用
- 1978 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发酵工厂二氧化碳的回收和应用
- 1996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