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照明艺术》
作者 | 李兴国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36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1004523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2563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电视照明的艺术特征2
第一节 电视照明的意义2
第二节 电视照明的任务3
第三节 电视照明的特点6
一 电视照明的时限性6
二 电视照明的可塑性7
三 电视照明的纪实性7
四 电视照明的体现性8
第四节 电视照明与电影照明的区别9
第一节 电视照明工作者的审美意识12
第二章 电视照明工作者的知识构成12
一 审美意识与修养13
二 观察与积累15
三 审美意识与创作16
第二节 人眼与摄像机18
一 正确认识自己的眼睛18
二 摄像机作为人的“眼睛”22
三 人眼与摄像机的差异32
第三节 电视照明与轴线35
一 摄像轴线的运用规律35
二 光线轴线的形成36
三 光线轴线的规律37
四 光线轴线与摄像轴线38
五 光线轴线的合理使用40
第四节 电视照明与其他主创部门的关系43
一 照明与导演43
二 照明与摄像44
三 照明与美工44
第三章 电视照明与画面造型46
第一节 照明与空间深度46
第二节 照明与立体形状50
第三节 照明与表面结构51
第一节 电视外景照明的特点54
一 掌握规律54
第四章 电视外景照明54
二 时间“流动”中的光影55
三 相对统一亮度的利弊55
第二节 电视外景照明的任务55
一 对自然光进行选择55
二 弥补“先天不足”56
三 调整反差56
四 暗部偏色的校正56
五 造成特殊光效57
六 再现真实的夜景气氛57
第三节 直射光照明的造型处理57
一 太阳初升和太阳欲落时刻58
二 正常照明时刻62
三 顶光照明时刻63
四 直射光照明的3种形式66
第四节 突现散射光个性74
一 晨曦和黄昏:难得一瞬75
二 阴霾天和薄云天:变弊为利77
三 雨雪天和雾天:特殊的视觉语言82
四 睛天遮挡法和背阴处85
第五节 夜景的布光设计与思路88
一 夜景拍摄可供选用的3个时间88
一) 中午太阳光下88
二) 真正的夜间90
三) 晨曦和黄昏92
二 实拍前要想到的93
一)基本思路93
二)共性要求93
第六节 实景室内自然光98
一 不可忽视的特点99
二 用光形式100
一) 大场景100
二) 小场景102
第七节 反光板效能104
一 两种类型104
二 多种形式105
三 常被忽略的优点106
四 出人意料的效果107
一) 缓和反差,显现暗部层次107
二) 校正偏色,力求色彩统一108
三) “移光”功能108
四) 修正日光不足,达到照明平衡109
五) 模拟效果光109
六) 作底子光110
五 造型上的失误110
一)“变成透明人了!”110
二) 位置不准111
三) 脚光113
四) 区域性照明,光痕明显114
第五章 电视内景照明116
第一节 电视内景照明的特点116
一 模拟和再现自然光效117
二 创造和渲染环境气氛117
三 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117
四 具有细微的布光程序117
五 对照明亮度有基本要求118
第二节 人工光线的认识119
第三节 人工光线的成分121
一 主光122
二 辅助光125
三 轮廓光127
四 背景光129
五 装饰光131
第四节 人工光线的造型132
一 照明角度的确定133
一) 光线方向133
二) 光线高度136
二 人工光线的组合137
一) 静态节目主持人的3种用光组合139
二) 静态多人物的用光组合145
三) 动态人物的用光组合153
一) 环境气氛161
三 光线气氛的渲染与作用161
二) 时间气氛163
四 特殊光线效果的照明处理166
一) 效果光照明的特点166
二) 效果光用光的要求167
三) 写实与写意167
四) 信以为真--实例剖解169
火光169
水纹光170
道具灯172
球面反光镜173
雷光闪电173
一) 全景与布光格局174
五 不同景别用光侧重点174
二) 中景与形态交流175
三) 近景“表里如一”175
四) 特写“点上取胜”175
五) 用光提示176
(一)布局合理性176
(二)光位统一177
(三)“多太阳”现象177
六 物象缺陷与补校179
一 追求用光简单181
第六章 电视广告照明181
第一节 电视广告照明的特点181
二 重视气氛烘托182
三 注重画面造型效果183
四 讲究变化与适度夸张184
第二节 电视广告照明的构思与设计185
一 初创阶段的艺术构思186
二 前期创作阶段的照明思路186
三 主创阶段的照明造型187
四 广告照明的长期效应187
一 物体原型与物化形态188
第三节 电视广告照明的思维要求188
二 内容变化与用光差异189
三 纤微毕现与借物表意189
四 光调变化与色彩基调190
五 整体连贯照明与单体镜头照明194
第七章 电视演播室照明195
第一节 灯具的配备与制作要求195
一 聚光型灯具195
二 泛光灯灯具196
第二节 演播室照明特点198
一 多工种协同198
二 全方位立体设计199
三 现场连续性200
四 强调光线的存在200
第三节 照明设计201
一 基本照度设计要求202
二 光色再现202
一) 色温平衡203
二) 色彩基础203
三) 色光混合203
三 演播室照明程序203
一) 初步照明构思与设计204
二) 现场布光204
三) 排演与合练207
第一节 ENG采访与时效照明209
一 “挑、等、抢”与时效209
第八章 电视节目的分类照明209
二 新闻真实与用光真实211
三 新闻人物用光215
四 ENG采访照明的要求219
第二节 纪实性专题片用光的再现和表现221
一 光线再现与表现221
二 用光效果分析222
第三节 墙开一面的舞台节目照明224
三 视点变化与墙开一面225
四 对色彩的不同要求225
二 平面与立体225
一 “服务”对象不同225
五 精雕细琢与感觉真实226
六 逆光与侧顺光226
第四节 电教节目照明227
一 电教演播室3种用光形式227
二 特殊效果用光229
第五节 大型文艺晚会照明的再思考230
一 照明设计的整体感231
二 空间的展示232
三 光线的“动”与“静”235
1993《电视照明艺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兴国著 1993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电气照明技术
- 1998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电影照明技术
- 1979
-
- 电视艺术学
- 1998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电视剧作艺术
- 1988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 电视照明方法
- 1984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 电视写作艺术
- 1987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 题解中心三角法辞典
- 1957 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电视照明
- 1997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电视纪实与电视艺术
- 1997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
- 电视艺术通论
- 1991 北京:知识出版社
-
- 电视艺术概论
- 1992 北京:学苑出版社
-
- 电视声画艺术
- 1997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 电视艺术美学
- 1998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 电视报道艺术
- 1992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 电视剧艺术论
- 1988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