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县志》求取 ⇩

序一1

凡例1

目录1

概述1

卷首1

序二2

卷一 大事记7

大事记7

第一节 地理位置37

第二节 境域变迁37

第一章 境域37

卷二 政区建置37

第二章 建置沿革40

第一节 隶属40

第二节 行政区划43

第三章 城镇乡村51

第一节 县城51

第二节 乡镇54

第三节 村庄58

卷三 自然环境73

第一章 地质 地貌73

第一节 地质73

第一节 四季特征75

第二节 地貌75

第二章 气候75

第二节 光照76

第三节 温度76

第四节 降水78

第五节 风79

第三章 水文80

第一节 地表水80

第二节 地下水81

第四章 土壤82

第一节 土壤种类和分布82

第二节 土壤形成及理化性质84

第五章 野生动植物86

第一节 野生动物86

第二节 野生植物87

第六章 自然灾害88

第一节 旱涝灾88

第二节 雹灾90

第三节 风灾91

第四节 冻灾92

第五节 震灾92

第六节 虫灾93

第一节 历代人口94

卷四 人口94

第一章 人口数量94

第二节 分布与密度97

第三节 人口普查98

第二章 人口构成99

第一节 民族构成99

第二节 性别构成100

第三节 年龄构成102

第四节 文化构成103

第五节 职业构成104

第三章 人口迁移与流动104

第一节 人口迁移104

第二节 人口流动105

第四章 人口控制106

第一节 晚婚晚育106

第二节 节育绝育107

第三节 计划生育管理机构111

第五章 姓氏112

卷五 经济总览115

第一章 经济发展115

第二章 经济结构118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118

第二节 产业结构119

第一节 农村居民生活123

第三章 居民生活123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125

卷六 农业127

第一章 农业生产关系127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127

第二节 土地改革128

第三节 互助合作129

第四节 人民公社130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131

第二章 农业耕地与劳力132

第一节 耕地132

第二节 劳力133

第三章 农作物135

第一节 粮食作物135

第二节 油粮作物143

第三节 蔬菜作物146

第四节 其它作物147

第四章 农技农艺148

第一节 耕作制度148

第二节 作物栽培149

第三节 良种繁育150

第四节 土壤改良151

第五节 植物保护152

第六节 农业技术管理机构153

第五章 农业机具154

第一节 农机具发展154

第二节 农机具种类156

第三节 农机维修与培训157

第四节 农业机械管理机构158

第六章 农业生产运动158

第一节 爱国丰产运动158

第二节 大跃进运动159

第三节 学大寨、学何横城运动160

卷七 棉花161

第一章 传入与发展161

第一节 传入时间161

第二节 种植发展162

附一 棉花丰产方建立经过164

附二 优质棉基地建设165

第二章 棉花品种167

第一节 春棉品种167

第二节 夏播棉品种168

第三节 无毒棉品种168

第一节 播种169

第三章 植棉技术169

第二节 管理170

第三节 植棉典型173

第四章 经济效益176

第一节 棉花收入176

第二节 棉花工副业收入177

第五章 领袖视察178

刘少奇委员长视察成安棉花记实178

周恩来总理视察成安棉花记实179

毛泽东主席视察成安棉花记实180

周恩来总理在小堤西调查记实184

周恩来总理第三次视察成安记实186

卷八 林业188

第一章 林木资源188

第一节 林木种类188

第二节 林木数量190

第三节 木材蓄积191

第二章 植树造林192

第一节 苗木繁育192

第二节 绿化运动193

第三节 四旁植树195

第四节 沙滩造林196

第五节 农田林网197

第一节 品种与数量199

第三章 果树199

第二节 栽培管理200

第三节 果品201

第四章 林业管护203

第一节 防治病虫害203

第二节 防火防盗203

第三节 林业管理机构204

卷九 养殖业206

第一章 家畜206

第一节 家畜种类206

第二节 家畜饲养207

第一节 家禽种类212

第二章 家禽212

第二节 家禽饲养213

第三章 其它养殖215

第一节 水产类215

第二节 昆虫类216

第四章 饲草饲料217

第一节 饲草217

第二节 饲料217

第五章 养殖管理218

第一节 品种改良218

第二节 疫病防治218

第三节 养殖管理机构220

第一章 水利工程221

第一节 水井221

卷十 水利221

第二节 水渠 涵闸224

第三节 水柜 水池226

第四节 节水设施227

附一 古代河防工程228

附二 县外水利施工228

第二章 水利机具230

第一节 打井挖渠机具230

第二节 提水机具230

第一节 抗旱232

第三章 抗旱排涝232

第二节 防洪排涝234

第四章 水利管理237

第一节 水资源管理237

第二节 水利设施管理237

第三节 水利管理机构238

卷十一 工业239

第一章 工业所有制239

第一节 私营企业239

第二节 集体企业241

第三节 国营企业243

第一节 轧花 弹花244

第二章 棉花系列工业244

第二节 纺纱245

第三节 织染246

第四节 榨油247

第五节 纤维板制造247

第三章 燃料工业248

第一节 煤矿248

第二节 燃料加工249

第四章 化学工业249

第一节 化肥249

第三节 塑料250

第二节 制氧250

第四节 其它化工产品251

第五章 建筑材料业252

第一节 砖瓦252

第二节 水泥及水泥制品253

第六章 机械电子工业254

第一节 机械铸造254

第二节 金属制品255

第三节 电器电料255

第一节 服装256

第二节 制鞋256

第七章 缝纫业256

第八章 造纸印刷业257

第一节 造纸及纸制品257

第二节 印刷257

第九章 食品饮料及饲料加工业258

第一节 粮食加工及面豆制品258

第二节 糕点 罐头 调味品259

第三节 饮料259

第四节 饲料加工259

第一节 木材加工和家具制作260

第二节 制镜和玻璃仪器260

第十章 木器及玻璃制品业260

第十一章 工业管理261

第一节 领导体制261

第二节 生产经营管理261

第三节 质量管理263

第四节 工业管理机构263

卷十二 乡镇企业265

第一章 企业形式265

第一节 乡镇办企业265

第二节 村办企业266

第三节 联办企业268

第四节 户办企业269

第一节 工业企业270

第二章 行业270

第二节 农业企业274

第三节 运输业275

第四节 建筑业277

第五节 商业 饮食 服务业279

第三章 乡镇企业管理279

第一节 管理体制279

第二节 劳动报酬280

第三节 管理机构280

第一章 道路281

第一节 古道281

卷十三 交通281

第二节 公路282

第三节 铁路285

第二章 桥梁286

第一节 古代桥梁286

第二节 公路桥梁286

第三节 乡村道路桥梁287

第三章 交通运输工具291

第一节 人力工具291

第二节 畜力工具291

第三节 机动车辆292

第一节 民间客运294

第四章 客运294

第二节 国营客运295

第五章 货运296

第一节 民间货运296

第二节 集体营运297

第三节 国营货运298

第四节 搬运装卸298

第六章 交通管理299

第一节 道路养护299

第二节 路政管理300

第三节 交通安全监理300

第四节 运输管理301

第五节 养路费征收302

第六节 管理机构304

卷十四 电力305

第一章 传入与发展305

第二章 电网建设307

第一节 输电307

第二节 变电308

第三节 配电309

第三章 电力供应311

第一节 农业用电311

第一节 电力设备维护与管理313

第四章 电力管理313

第三节 生活用电313

第二节 工业用电313

第二节 安全管理315

第三节 计划用电和节约用电管理316

第四节 技术培训316

第五节 电力管理机构317

卷十五 邮电318

第一章 邮政318

第一节 古代驿站318

第二节 秘密交通站318

第三节 邮政网点319

第四节 邮政编码320

第五节 邮政业务321

第二章 电信322

第一节 电话322

第二节 电报325

第三章 邮电管理325

第一节 职工教育325

第二节 电话线路管理326

第三节 邮电管理机构326

第一章 县城建设327

第一节 城垣兴衰327

卷十六 城乡建设327

第二节 街道修建328

第三节 公共建筑331

第四节 供水和排水334

第五节 卫生与绿化334

第二章 乡(镇)村建设335

第一节 集镇建设335

第二节 村庄建设336

第三章 房产管理337

第一节 民房337

第二节 公房337

第二节 土地征用339

第四章 土地管理339

第一节 地产权属339

第五章 环境保护340

第一节 环境污染340

第二节 污染防治341

第六章 建筑施工341

第一节 施工队伍341

第二节 施工设计和设备342

第三节 建筑样式343

第七章 管理机构344

第一章 商业所有制345

第一节 私营和个体商业345

卷十七 商业345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346

第三节 国营商业347

第二章 日用工业品购销353

第一节 百货杂品353

第二节 五金交电355

第三节 文化用品357

第三章 粮棉油食品副食品购销357

第一节 粮食357

第二节 油脂 油料361

第三节 棉花363

第四节 食品副食品364

第四章 生产资料购销367

第一节 物资购销367

第二节 农用生产资料购销369

第五章 土产废品收购及对外贸易371

第一节 土特产品收购371

第二节 废品收购372

第三节 对外贸易373

第六章 饮食服务业373

第一节 饮食业373

第二节 服务业374

第一节 分类管理375

第七章 商业管理375

第二节 经营管理376

卷十八 财税383

第一章 财税收入383

第一节 明清时期财税收入383

第二节 民国前期财税收入384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财税收入386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财税收入386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财税收入389

第六节 公债 国库券394

第二章 财政支出396

第一节 清代财政支出396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财政支出397

第二节 民国前期财政支出397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财政支出398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财政支出399

第三章 财政管理405

第一节 行政事业经费管理405

第二节 企业财务管理406

第三节 农业财务管理406

第四节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407

第五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408

第六节 财务监督408

第七节 财政管理机构409

第二节 税收稽征410

第四章 税收管理410

第一节 纳税登记410

第三节 税金减免411

第四节 税务管理机构412

卷十九 金融413

第一章 货币413

第一节 货币种类413

第二节 货币流通414

第二章 信贷417

第一节 工商信贷417

第二节 农业信贷418

第三节 建设信贷420

第四节 民间信贷422

第三章 存款423

第一节 开户存款423

第二节 城乡储蓄425

第四章 保险429

第一节 保险种类429

第二节 保险理赔429

第五章 金融管理431

第一节 现金管理431

第二节 结算431

第三节 会计管理431

第四节 金融机构432

第一章 计划管理435

第一节 管理机构435

第二节 管理体制435

卷二十 经济综合管理435

第三节 计划制订436

第四节 分类计划管理437

第二章 统计管理439

第一节 管理机构439

第二节 统计范围439

第三节 统计办法440

第一节 管理机构441

第四节 资料汇编441

第三章 审计管理441

第二节 审计监督442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443

第一节 管理机构443

第二节 市场管理444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447

第四节 工商企业管理449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450

第六节 商标广告管理451

第二节 计量制度与器具453

第一节 管理机构453

第五章 计量管理453

第三节 计量监督454

第四节 标准质量管理454

第六章 物价管理455

第一节 管理机构455

第二节 管理体制455

第三节 物价调整456

第四节 物价监督459

第一章 共产党461

第一节 初建与发展461

卷二十一 政党群团461

第二节 组织机构469

第三节 党的建设479

第四节 宣传工作481

第五节 统一战线482

第六节 纪律检查483

第七节 主要党务活动484

第二章 国民党491

第一节 组织发展491

第二节 主要活动492

第三章 群众团体494

第一节 工会494

第二节 农会、贫协495

第三节 青年团体496

附 少年先锋队499

第四节 妇女联合会500

第五节 其他社会团体501

第四章 政治运动辑要502

第一节 三反、五反502

第二节 整风反右503

第三节 反右倾运动504

第四节 “四清”运动505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运动506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510

卷二十二 政权 政协510

第一节 代表产生511

第二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511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512

第四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515

第二章 人民政府518

第一节 县政府518

第二节 基层政府527

第三节 主要政务活动527

第三章 人民政协533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533

第二节 主要工作及活动535

第四章 旧政权机构536

第一节 封建时代县衙门536

第二节 民国时期县公署、县政府539

第三节 日伪县政府541

第一章 公安541

卷二十三 政法542

第一节 机构沿革542

第二节 反特锄奸544

第三节 镇反肃反544

第五节 打击刑事犯罪546

第四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546

第六节 监狱 看守所548

第七节 治安管理548

第二章 检察550

第一节 机构沿革550

第二节 刑事检察551

第三节 经济检察552

第四节 法纪检察553

第五节 监所检察553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553

第一节 机构沿革554

第二节 刑事审判554

第三章 法院554

第三节 经济审判555

第四节 民事审判555

第五节 申诉复查555

第四章 司法行政556

第一节 机构设置556

第二节 法制宣传557

第三节 公证557

第四节 律师事务557

第五节 民事调解558

第一节 干部队伍559

第一章 干部人事559

卷二十四 劳动人事559

第二节 人事任免562

第三节 编制管理563

第二章 行政监察564

第一节 监察制度及机构564

第二节 监察检查565

第三节 违纪处理565

第三章 劳动就业566

第一节 职工状况566

第二节 就业安置568

第三节 劳动保护569

第一节 工资570

第四章 工资 奖金 福利570

第二节 奖金573

第三节 福利574

第五章 农村干部和乡镇企业职工575

第一节 农村干部575

第二节 乡镇企业职工575

卷二十五 民政576

第一章 优抚576

第一节 拥军支前576

第二节 优待军烈属577

第三节 抚恤579

第四节 定期定量补助582

第五节 复退安置583

第六节 孤老烈属赡养584

第二章 救济584

第一节 赈灾救济584

第二节 困难救济587

第三节 扶贫587

第三章 社会福利588

第一节 旧时慈善机构588

第二节 新社会孤老敬养588

第三节 残疾人照顾589

第二节 信访处理590

第一节 信访制度590

第四章 信访590

第五节 宗教事务591

第一节 宗教类别591

第二节 宗教事务管理593

第六章 其他事务594

第一节 婚姻登记594

第二节 殡葬管理594

第三节 地名管理595

第四节 民政管理机构595

第一节 明清时期地方武装及军事设施597

第一章 军事机构及军队597

卷二十六 军事597

第二节 民国前期地方武装及驻军598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各方军事组织599

第四节 解放后军事机构及军队602

第二章 兵役603

第一节 募兵制和府兵制603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603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604

第四节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制度604

第三章 民兵604

第一节 旧时民卫组织604

第三节 民兵教育和训练605

第二节 民兵组建及发展605

第四节 民兵主要活动606

第四章 兵事607

第一节 古代兵事607

第二节 民国前期兵事608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兵事609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兵事619

卷二十七 科技622

第一章 科技队伍622

第一节 科研单位622

第二节 学术团体623

第三节 科技人员624

第二章 科技普及627

第一节 科普宣传627

第二节 技术培训628

第三节 科技咨询629

第三章 科学研究629

第一节 科研活动629

第二节 科研成果632

第三节 科技引进和推广634

第四章 科技管理635

第一节 科研管理635

第二节 科技管理机构636

第一节 科举教育637

卷二十八 教育637

第一章 学校教育637

第二节 幼儿教育639

第三节 小学教育641

第四节 中学教育646

第五节 专业教育652

第二章 业余教育654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654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656

第三节 干部业余教育657

第四节 自学成才658

第一节 来源与发展660

第三章 教育队伍660

第二节 教师待遇663

第三节 教师培训664

第四章 教育经费与设施665

第一节 学田665

第二节 国拨经费665

第三节 勤工俭学666

第四节 集资办学667

第五节 学杂费668

第六节 学校设施668

第一节 教学研究及其管理669

第五章 教育管理669

第二节 教育管理机构670

卷二十九 文化672

第一章 文化事业单位672

第一节 文化馆、站672

第二节 图书馆、室674

第三节 档案馆、室675

第四节 书店676

第五节 电影发行放映单位677

第六节 剧团679

第七节 影剧院680

第一节 文学创作681

第二章 文学艺术681

第二节 美术 书法 摄影683

第三节 戏剧 曲艺 杂技685

第四节 音乐 舞蹈687

第五节 民间艺术689

第三章 民间文学690

第一节 搜集整理工作690

第二节 民间故事691

第三节 民间歌谣698

第四节 谚语703

第五节 歇后语704

第六节 对联705

第七节 谜语707

第四章 文物胜迹707

第一节 名胜古迹708

第二节 古代墓葬710

第三节 革命文物710

第五章 新闻 广播电视711

第一节 新闻报道711

第二节 广播712

第三节 电视713

第二节 文化管理机构714

第一节 文化市场管理714

第六章 文化管理714

卷三十 卫生716

第一章 医疗单位716

第一节 县属医院716

第二节 乡镇卫生院717

第三节 农村医疗室718

第四节 其他医疗单位718

第二章 医务人员719

第一节 个体医务人员719

第二节 集体医务人员719

第三节 国营医药公司、门市720

第二节 医院附设药房720

第三节 国家医务人员720

第一节 个体药铺720

第三章 医药720

第四节 药品生产721

第四章 防疫灭病721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721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725

第三节 职业病防治726

第四节 癌病防治727

第五章 妇幼保健729

第一节 妇女病防治729

第二节 新法接生730

第三节 儿童保健731

第六章 爱国卫生732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732

第二节 环境卫生733

第三节 食品卫生734

第四节 饮水卫生735

第七章 医政管理736

第一节 人员管理736

第二节 技术培训与研究736

第三节 药政管理737

第四节 经费管理738

第五节 卫生管理机构739

第一章 体育种类740

第一节 武术和气功740

卷三十一 体育740

第二节 球类741

第三节 田径742

第四节 棋类742

第五节 民间体育项目743

第二章 体育活动743

第一节 学校体育活动743

第二节 农民体育活动744

第四节 老年体育活动745

第三节 职工体育活动745

第三章 运动会746

第一节 县内运动会746

第二节 地区级以上运动会747

第四章 体育设备和管理机构750

第一节 体育设备750

第二节 体育管理机构751

卷三十二 民情习俗752

第一章 生活习俗752

第一节 服饰752

第二节 饮食753

第三节 居住754

第二章 家庭习俗755

第一节 家庭结构755

第四节 行路755

第二节 家庭及亲友称谓756

第三节 传统家风757

第三章 婚丧庆祭习俗758

第一节 婚嫁758

第二节 生育759

第三节 寿庆760

第四节 丧葬760

第四章 礼仪习俗761

第一节 问候761

第五节 祭祖761

第六节 建房761

第二节 尊称762

第三节 待人762

第四节 走亲762

第五章 节日习俗763

第一节 传统节日763

第二节 法定节日766

第六章 新风与陋习767

第一节 新风767

第二节 陋习768

卷三十三 方言769

第一章 语音769

第一节 声韵调769

第二节 语音特点772

第三节 语音内部差别775

第二章 词汇775

第三章 语法780

卷三十四 人物785

第一章 传略785

第一节 本籍人物785

第二节 客籍人物806

第二章 名录813

第一节 先进人物名录813

第二节 部分在外地工作人员名录817

第三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821

卷三十五 附录845

一、限后发展概要(1991~1995年)845

二、资料辑存850

三、诗文选录854

四、奇闻异事860

卷尾862

本志编修始末862

1996《成安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常运锋主编;河北省成安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 1996 北京:新华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安图县志(1993 PDF版)
安图县志
1993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河北成安县志勘误表(1941 PDF版)
河北成安县志勘误表
1941
河北成安县志  第10卷(1941 PDF版)
河北成安县志 第10卷
1941
河北成安县志  第7卷(1941 PDF版)
河北成安县志 第7卷
1941
河北成安县志  第2卷(1941 PDF版)
河北成安县志 第2卷
1941
河北成安县志  第1卷(1941 PDF版)
河北成安县志 第1卷
1941
安平县志( PDF版)
安平县志
成安县地名志(1984 PDF版)
成安县地名志
1984
六安县志(1993 PDF版)
六安县志
1993 合肥:黄山书社
安县志(1991 PDF版)
安县志
1991 成都:巴蜀书社
瓮安县志(1995 PDF版)
瓮安县志
1995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宁安县志(1989 PDF版)
宁安县志
1989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平安县志(1996 PDF版)
平安县志
1996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安邑县志(1991 PDF版)
安邑县志
1991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广安县志(1994 PDF版)
广安县志
1994 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