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县志》求取 ⇩

概述1

大事记8

卷一 建置沿革45

一 位置面积45

二 建置沿革45

三 行政区划45

四 城镇50

(一) 县辖镇50

(二) 乡级镇52

(三) 自然镇52

(一) 地层55

(二) 构造55

卷二 自然环境55

一 地质55

(三) 水文地质56

(四) 工程地质57

二 地貌57

(一) 特征58

(二) 类型58

(三) 山脉60

(一) 气候66

三 气候 物候66

(二) 物候73

四 水文73

五 土壤 植被74

(一) 土壤74

(二) 植被79

六 自然资源79

(一) 土地资源79

(二) 水资源80

(三) 矿产资源82

(四) 生物资源86

(五) 风景资源87

七 自然灾害92

(一) 灾害性天气92

(二) 崩山滑坡93

卷三 人口 民族95

一 人口95

(一) 历代人口95

(二) 人口变动98

(三) 人口构成98

(四) 人口分布101

(六) 家庭102

(五) 人口密度102

(七) 计划生育103

二 民族106

(一) 民族构成与分布106

(二) 民族关系107

(三) 民族工作109

卷四 政党 政协 社团111

民国时期111

一 中国共产党建始县地方组织111

(一) 县党部114

(二) 区党(分)部114

二 中国国民党建始县地方组织114

(三) 党务活动115

三 其他党派社团116

(一) 中国青年党建始县党部116

(二) 中国民主社会党建始县党务筹备处116

(三)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建始县分团部116

(四) 工人团体117

(五) 农民团体117

(六) 妇女团体118

(七) 少年儿童团体118

(一) 县委机构119

一 中国共产党建始县委员会1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19

(八) 商会及同业公会119

(二) 党员代表大会122

(三) 基层党组织124

(四) 组织工作125

(五) 宣传工作128

(六) 统战工作129

(七) 信访工作130

(八) 党史资料征编131

二 中共建始县纪律检查委员会131

(一) 历届历次县政协会议133

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始县委员会133

(二) 政协工作134

四 群众团体135

(一) 工会135

(二) 农会(贫协)138

(三) 共青团139

(四) 妇女联合会142

(五) 商会144

(六) 工商业联合会144

(七) 个体劳动者协会145

晚清时期146

卷五 政权146

民国时期147

一 县政府(县署)148

二 区、乡政权151

三 参议会152

四 革命根据地政权1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56

一 权力机关156

(一)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57

(二) 县人民代表大会158

(三)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163

(四)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65

二 行政机关168

(一) 县人民政府168

(二) 乡(镇)人民政府170

(三) 人员编制170

三 检察 审判机关173

(一) 检察院173

(二) 法院173

(一) 机构175

一 警察175

晚清、民国时期175

卷六 司法175

(二) 活动176

二 检察处176

三 地方法院1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79

一 公安179

(一) 打击反革命活动180

(二) 打击刑事犯罪活动181

(三) 治安管理183

(四) 消防185

二 检察186

(一) 刑事检察186

(二) 法纪检察186

(三) 经济检察186

(四) 监所检察187

(五) 控告申诉检察187

三 审判187

(一) 审判程序188

(二) 刑事审判188

(三) 民事审判189

(五) 清案复查190

(四) 经济审判190

四 司法行政191

(一) 律师192

(二) 公证192

(三) 法制宣传192

(四) 民事调解193

卷七 人事 劳动195

一 人事195

(一) 干部状况195

(二) 干部来源198

(三) 干部管理199

二 劳动202

(一) 劳动就业202

(二) 职工培训204

(三) 劳动保护205

(四) 劳动保险207

三 工资福利207

(一) 工资207

(二) 福利208

卷八 民政210

晚清、民国时期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211

(一) 褒扬212

(二) 抚恤212

一 优抚212

(三) 国家补助214

(四) 群众优待215

(五) 拥军优属216

二 生产救灾217

三 社会救济220

(一) 城镇救济220

(二) 农村救济221

四 社会福利223

(三) 退职老残职工救济223

(四) 其他救济223

五 扶贫扶苏224

(一) 扶贫225

(二) 扶苏225

六 安置226

七 婚姻登记226

八 殡仪革新227

卷九 军事228

晚清时期228

一 机构229

民国时期229

(一) 神兵230

二 地方武装230

(二) 游击队231

三 驻军231

(一) 国民政府军231

(二) 红军231

(二) 征兵232

五 防空232

(一) 募兵232

四 兵役232

六 战事233

(一) 南北军对峙于建始233

(二) 红军奔袭县城233

(三) 川东股匪窜犯县城233

(四) 官店地区红军反“围剿”战234

(五) 江南游击纵队袭取官店口镇234

(六) 解放建始县城2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235

一 机构236

(二) 义务兵征集237

(一) 志愿兵征集237

二 兵役237

(三) 预备役登记238

三 民兵239

(一) 组织239

(二) 训练240

(三) 勤务241

(四) 防空243

卷十 经济综合管理244

一 计划管理244

(一) 计划执行244

(二) 基本建设250

二 物资管理252

(一) 计划分配及供应253

(二) 金属回收254

三 统计管理255

(一) 管理体制255

(二) 报表制度255

(三) 专题调查256

(四) 统计服务256

四 工商行政管理256

(一) 管理体制256

(二) 市场管理257

(三) 经济监督检查259

(四) 企业登记管理259

(五) 个体经济管理259

(六) 经济合同管理260

(七) 商标、广告管理260

五 物价管理261

(一) 管理体制261

(二) 价格调整262

(三) 差价管理263

(四) 交换比价265

(五) 物价检查269

六 计量管理270

七 土地管理271

卷十一 农牧业272

晚清、民国时期2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274

一 土地制度变革275

二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276

(一)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76

(二)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77

(三) 人民公社277

三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78

(四) 国营农牧场278

四 生产条件280

(一) 劳动力280

(二) 耕地282

(三) 农机具282

(四) 农田建设285

五 农作物生产285

(一) 农业区划285

(二) 耕作制度287

(三) 粮食作物288

(四) 经济作物293

六 农业技术300

(一) 良种推广300

(二) 农田施肥303

(三) 植物保护305

七 养殖业306

(一) 草山建设306

(二) 家畜饲养307

(三) 家禽饲养309

(四) 养兔309

(七) 良种繁育310

(六) 养鱼310

(五) 养蜂310

(八) 疫病防治312

卷十二 林业315

晚清、民国时期3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316

一 森林资源317

(一) 林木种类318

(二) 林区分布319

(三) 古、大珍稀树321

(一) 私有山林322

二、山林权属322

(二) 集体山林323

(三) 国有山林324

三 采种育苗326

(一) 采种326

(二) 育苗327

四 人工造林328

(一) 栽培树种328

(二) 义务植树333

(三) “四旁”植树333

五 飞播造林334

(四) 基地造林334

六 山林保护336

(一) 护林防火336

(二) 封山育林337

(三) 病虫害防治337

卷十三 水利电力339

晚清时期339

民国时期339

一 引水340

二 蓄水3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341

三 提水341

一 水利建设343

(一) 灌溉设施343

(二) 农田水利349

(三) 水利工程管理351

二 电力建设351

(一) 水电站建设352

(二) 输变电网络358

(三) 配供电网络359

(四) 供用电360

(五) 电业管理362

(六) 农村电气化建设363

卷十四 工业364

晚清时期364

民国时期36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370

一 烟草工业375

二 食品工业376

(一) 粮油加工376

(二) 饲料加工378

(三) 副食加工378

(四) 禽蛋肉类加工379

(五) 饮料制作381

三 纺织 缝纫 皮鞋工业382

(一) 纺织业382

(二) 缝纫业383

(三) 皮鞋业384

四 印刷工业384

五 竹藤棕草制品加工业385

六 木材加工业385

七 化学工业386

(一) 化肥生产386

(二) 硫磺生产388

(三) 肥皂生产389

(五) 林化品生产390

(四) 鞭炮、焰花生产390

八 建材工业391

(一) 石灰、砖、瓦生产391

(二) 耐火材料生产391

(三) 水泥生产392

(四) 预制构件生产392

(五) 涂料生产393

九 采掘冶炼工业393

(一) 煤矿开采393

十 机械工业395

(二) 铁矿冶炼395

(一) 制造396

(二) 修配396

(三) 车辆维修397

卷十五 乡镇企业398

一 农业企业398

二 工业企业398

(一) 采掘业399

(二) 食品加工业399

(五) 缝纫业400

(三) 饮料酿制业400

(四) 纺织业400

(六) 造纸及纸制品业401

(七) 电力生产401

(八) 化学工业401

(九) 农机具修理制造401

(十) 建材陶瓷402

(十一) 其他工业402

三 运输业403

四 建筑业403

五 商业及服务业404

晚清时期406

卷十六 交通406

民国时期407

一 人力、畜力运输407

二 公路建设及运输4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408

一 道路409

(一) 人行、驮运道409

(二) 公路建设409

(三) 渡口、桥梁414

(一) 人力运输418

二 运输418

(二) 畜力运输419

(三) 溪河流运420

(四) 拖拉机运输420

(五) 汽车货运421

(六) 汽车客运421

(七) 装卸搬运423

三 管理423

(一) 公路管理423

(二) 运输管理426

(三) 安全监理428

卷十七 邮电430

晚清时期430

民国时期431

一 邮政431

(一) 机构431

(二) 业务432

二 电信433

三 地方通信4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435

二 邮政436

(一) 业务436

一 机构436

(二) 邮运437

(三) 投递439

三 电信443

(一) 电报443

(二) 电话443

卷十八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447

晚清、民国时期4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450

(一) 业州镇451

一 城镇建设451

(二) 红岩寺镇454

(三) 城建管理454

(四) 房产管理455

二 村镇建设456

(一) 区镇456

(二) 乡村458

三 建筑业458

(一) 队伍458

(三) 设计459

(四) 工程施工459

(二) 设备459

四 环境保护461

(一) 污染461

(二) 治理462

(三) 城镇绿化463

卷十九 贸易464

晚清、民国时期4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467

一 改造私营商业468

二 商业体制469

(一) 国营商业469

(二) 供销合作商业470

(三) 集体商业471

(四) 个体商业471

三 市场与网点472

(一) 集贸市场472

(二) 商业网点472

四 粮油购销473

(一) 粮食收购473

(二) 食油收购474

(三) 粮食销售474

(四) 食油销售476

(一) 农业机具477

(五) 粮食政策性补贴477

五 生产资料购销477

(二) 化肥478

(三) 农药农械478

(四) 农膜478

六 工业品购销478

(一) 棉针织品478

(二) 日用百货479

(三) 五金交电479

(四) 建材480

(五) 日用杂品480

(二) 禽蛋481

(三) 盐糖酒类481

七 食品、副食品购销481

(一) 生猪、鲜肉481

(四) 蔬菜482

(五) 豆酱制品482

(六) 水产品483

八 土特产品购销483

(一) 茶叶483

(二) 桐油483

(三) 生漆483

九 石油产品购销484

(四) 苎麻484

(五) 干鲜水果484

十 燃料购销485

十一 药品购销485

(一) 中药材485

(二) 西药485

十二 烟草购销486

(一) 烟草收购486

(二) 卷烟销售486

(二) 旅栈487

(一) 饮食487

十三 饮食服务487

(三) 理发488

(四) 照相488

(五) 修理488

十四 废旧物资回收489

十五 对外贸易489

(一) 土特产品489

(二) 畜产品490

(三) 其他产品490

民国时期492

卷二十 财政 税务 审计492

晚清时期492

一 财政收入493

(一) 战前收入493

(二) 战时收入493

(三) 战后收入494

二 财政支出496

(一) 战前支出496

(二) 战时支出497

(三) 战后支出497

三 财税管理4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500

一 财政502

(一) 收入502

(二) 支出506

(三) 预算外收支510

(四) 财政管理512

(五) 财政监察518

二 税务519

(一) 工商税收519

(二) 农业“四税”531

(一) 机构设置534

三 审计534

(三) 审计成果535

(二) 审计规则535

卷二十一 金融537

晚清时期537

民国时期537

一 机构及业务538

二 流通货币539

一 金融机构540

(一) 中国人民银行建始县支行5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540

(二) 中国工商银行建始县支行541

(三) 中国农业银行建始县支行541

(四)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建始县支行542

(五)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建始县支公司542

(六) 信用合作社542

二 人民币发行与管理543

(一) 人民币发行543

(二) 现金管理543

(三) 工资基金管理543

(一) 存款544

三 存款及储蓄544

(二) 储蓄545

四 贷款及拨款548

(一) 工商信贷548

(二) 农业信贷551

(三) 基本建设拨款和贷款554

(二) 异地结算555

六 代理业务555

(一) 同城结算555

五 结算555

(一) 代理金库556

(二) 代理发行公债556

(三) 代理发行国库卷556

七 保险业务556

八 信用社业务557

(一) 信用社资金557

(二) 信用社贷款558

(三) 信用社盈亏558

(四) 信用社体制改革558

晚清时期560

卷二十二 教育560

民国时期561

一 各类学校561

二 师资状况562

三 教育行政管理563

四 经费、设备563

五 革命根据地教育56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565

一 各类教育565

(二) 小学教育566

(一) 幼儿教育566

(三) 中学教育570

(四) 中等专业教育573

(五) 成人教育577

二 教师队伍579

(一) 结构579

(二) 培训、进修、考核582

(三) 待遇583

三 教育管理585

(一) 行政管理585

(二) 教学管理586

(一) 教研机构587

(二) 教学研究587

四 教学研究587

五 经费、设备588

(一) 经费588

(二) 设备591

六 勤工俭学 集资办学592

(一) 勤工俭学592

(二) 集资办学593

卷二十三 科学技术595

晚清、民国时期5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596

一 科技机构组织597

(一) 县科学技术委员会597

(二) 县科学技术协会597

(三) 科技研究推广机构598

二 科技管理599

(一) 科技队伍599

(二) 科技计划600

(三) 科技经费601

(四) 科技情报601

(五) 科技成果601

(一) 科技知识传播604

三 科学技术普及604

(二) 科技咨询605

(三) 学术交流605

四 科学技术应用609

卷二十四 文化616

晚清、民国时期6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617

一 群众文化619

(一) 机构619

(二) 活动620

(三) 业余文艺团体621

(一) 戏剧622

(四) 专业文艺团体622

二 文学艺术622

(二) 曲艺623

(三) 文艺创作623

(四) 民间文艺625

三 新闻637

(一) 报纸637

(二) 广播637

(三) 电视639

四 图书阅览与发行641

(一) 阅览641

(二) 发行642

(一) 放映643

五 电影643

(二) 发行与管理644

(三) 演映场所644

六 档案645

七 史志645

八 文物胜迹646

(一) 文物646

(二) 胜迹648

一 医疗机构650

卷二十五 卫生650

晚清、民国时期650

二 公共卫生651

三 疫病651

四 接生6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652

一 卫生防疫654

(一) 爱国卫生运动654

(二) 公共卫生655

(一) 传染病658

二 疾病防治658

(二) 寄生虫病664

(三) 地方病665

(四) 皮肤病665

(五) 慢性病、多发病666

三 医疗667

(一) 医疗单位667

(二) 医疗技术672

(三) 医疗设备674

(四) 医疗活动676

(五) 医疗制度677

(六) 人才培养679

四 妇幼保健680

(一) 妇女保健680

(二) 儿童保健681

五 药政 药检682

(一) 药品管理682

(二) 药品检验683

卷二十六 体育687

晚清、民国时期6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688

一 传统体育688

(一) 职工体育689

二 群众体育689

(二) 老年体育690

三 学校体育690

(一) 幼儿体育690

(二) 中小学体育691

(三) 中等专业学校体育692

四 场地设施693

五 体育训练693

(一) 体校培训693

(二) 骨干培训693

(一) 县内体育竞赛694

六 体育竞赛694

(二) 出县体育竞赛695

卷二十七 风俗 宗教 方言699

一 风俗699

(一) 风尚699

(二) 习俗703

(三) 革除积弊 移风易俗711

二 宗教信仰712

(一) 佛教713

(二) 道教713

(一) 语音714

(三) 天主教714

三 方言714

(二) 词汇718

(三) 语法723

卷二十八 人物733

一 人物传733

二 人物录773

三 烈士英名录783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人员784

(二) 抗日战争中牺牲人员785

(三) 解放战争时期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牺牲人员785

四 水电、公路等建设工程中死亡民工786

(四) 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人员786

(五)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人员786

附录787

一 修志文件辑存787

二 旧志序选录787

三 建始立县考788

四 新编《建始县志》始末792

五 建始县部门专志编纂汇录794

六 建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795

七 《建始县志》编纂人员796

1994《建始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建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4 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建始县志  全(1975 PDF版)
建始县志 全
1975 台湾:成文出版社
建始县志(全)(1975年 PDF版)
建始县志(全)
1975年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始兴县志通讯  2(1986 PDF版)
始兴县志通讯 2
1986
固始县志  第3篇(1985 PDF版)
固始县志 第3篇
1985
固始县戏曲志( PDF版)
固始县戏曲志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
河南固始县志  首卷(1941 PDF版)
河南固始县志 首卷
1941
湖北省咸丰县地名志(1984 PDF版)
湖北省咸丰县地名志
1984
顺治  固始县志  10卷(1992 PDF版)
顺治 固始县志 10卷
1992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顺昌县志(1994 PDF版)
顺昌县志
1994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建水县志(1994 PDF版)
建水县志
1994 北京:中华书局
新建县志(1991 PDF版)
新建县志
1991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建阳县志(1994 PDF版)
建阳县志
1994 北京市:群众出版社
建德县志(1986 PDF版)
建德县志
1986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建瓯县志(1994 PDF版)
建瓯县志
1994 北京:中华书局
回首建始话春秋-建国后建始县历届县委书记、县长回忆录之一(1999 PDF版)
回首建始话春秋-建国后建始县历届县委书记、县长回忆录之一
1999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