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县志》求取 ⇩

凡例1

总述1

大事记8

第一篇 建置34

第一章 隶属34

第一节 建置沿革34

第二节 境域35

第二章 境界36

第一节 民国以前境界36

第二节 民国时期境界38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界48

第四节 辖区变更64

第三章 乡镇64

第一节 各镇辖区64

第二节 各乡辖区67

第二篇 自然环境69

第一章 地质69

第一节 地层69

第二节 侵入岩70

第三节 构造71

第四节 矿藏72

第二章 地貌73

第一节 类型74

第二节 山脉75

第三节 主要山峰75

第三章 气候77

第一节 气温77

第二节 降水79

第五节 雾霜80

第三节 日照80

第四节 风80

第四章 水文83

第一节 河流83

第二节 径流84

第三节 水质86

第五章 土壤86

第一节 类型 分布86

第二节 土质89

第六章 动植物90

第一节 植物90

第二节 野生动物91

第七章 自然灾害93

第一节 水灾93

第二节 旱灾95

第三节 冰雹96

第四节 寒潮97

第三篇 人口98

第一章 人口源流98

第一节 来源98

第二节 姓氏99

第三节 人口数量99

第四节 人口变动103

第二章 人口构成105

第一节 民族构成105

第二节 性别构成106

第三节 年龄构成107

第四节 文化构成107

第六节 职业构成109

第五节 城乡人口构成109

第三章 婚姻与家庭111

第一节 婚姻状况111

第二节 家庭结构112

第四章 计划生育112

第一节 管理112

第二节 宣传教育113

第三节 政策措施114

第四篇 农业117

第一章 农业生产基本条件117

第一节 劳力117

第二节 耕地117

第三节 农机具118

第四节 土壤改良120

第五节 农业区划121

第二章 生产关系122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122

第二节 土地改革122

第三节 互助组124

第四节 农业合作社125

第五节 人民公社125

第六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126

第七节 国营农场127

第三章 农作物127

第一节 粮食作物127

第二节 经济作物130

第三节 水果133

第一节 良种推广135

第四章 农技农艺135

第二节 施肥136

第三节 植物保护137

第四节 农技培训137

第五章 养殖业138

第一节 畜禽饲养138

第二节 淡水养鱼141

第三节 溪河捕捞与渔政管理144

第四节 疫病防治145

第五篇 林业148

第一章 森林资源148

第一节 面积 蓄积量148

第二节 林种149

第三节 林副特产150

第一节 封建山林所有制151

第二章 森林权属151

第二节 山林改革与林木入社152

第三节 林业“三定”153

第三章 森林培育155

第一节 林木种苗155

第二节 造林156

第三节 育林160

第四节 营林资金161

第五节 植树绿化163

第六节 林业基地164

第四章 森林保护164

第一节 护林防火164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165

第三节 依法治林166

第一节 木材生产167

第五章 木材产销167

第二节 木材经销174

第六章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176

第一节 形成与发展177

第二节 动植物资源177

第六篇 水利水电180

第一章 水利180

第一节 引水工程181

第二节 蓄水工程183

第三节 提水设施187

第四节 饮水工程190

第五节 防汛抗旱191

第二章 水电195

第一节 电站196

第二节 变电工程201

第三节 输电线路203

第四节 用电205

第三章 管理206

第一节 水利管理206

第二节 水电管理208

第七篇 工业212

第一章 企业所有制212

第一节 个体私营企业212

第二节 集体企业213

第三节 国营企业213

第四节 三资企业214

第二章 工业门类214

第一节 矿冶214

第三节 化工216

第二节 电力216

第四节 机械电子219

第五节 建材221

第六节 竹木加工223

第七节 食品225

第八节 饮料227

第九节 纺织 服装 制革228

第十节 造纸 印刷230

第十一节 文体工艺美术品231

第十二节 陶瓷玻璃233

第十三节 其他234

第三章 传统及优质产品235

第一节 传统产品235

第二节 优质产品235

第二节 技术质量管理237

第四章 企业经营管理237

第一节 技术计划管理237

第三节 物资、设备管理239

第四节 财务管理239

第五节 安全生产管理240

第六节 行政管理机构241

第五章 工业体制改革242

第一节 经营机制改革242

第二节 产权体制改革243

第三节 发展经济联合体243

第八篇 交通246

第一章 交通线路246

第一节 水路246

第二节 陆路251

第一节 水运256

第二章 运输256

第二节 陆运258

第三章 搬运260

第一节 组织形式260

第二节 装卸工具261

第三节 装卸力资262

第四章 交通管理263

第一节 管理机构263

第二节 交通监理263

第三节 航政管理265

第四节 路政管理266

第五节 三统管理266

第九篇 邮电268

第一章 邮电机构268

第一节 县邮电局268

第二节 邮电支局269

第三节 邮电所及代办所270

第二章 邮政272

第一节 邮路272

第二节 业务273

第三章 电讯275

第一节 电报275

第二节 电话276

第十篇 商业281

第一章 经营方式281

第一节 解放前的经营方式281

第二节 解放后的经营方式282

第二章 商业网点285

第一节 批发285

第三节 集市贸易286

第二节 零售286

第三章 商品购销287

第一节 百货287

第二节 五交化商品288

第三节 食品289

第四节 副食品290

第五节 药品291

第六节 石油292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293

第一节 饮食业293

第二节 服务业295

第五章 经营管理296

第一节 计划管理296

第三节 财务管理297

第二节 物价管理297

第四节 仓储管理298

第五节 票证管理298

第六章 商业改革299

第一节 商品流通体制改革299

第二节 企业管理体制改革300

第十一篇 供销合作303

第一章 机构 网点303

第一节 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303

第二节 基层供销社304

第三节 经营网点304

第二章 经营业务306

第一节 生产资料经营306

第二节 生活资料经营309

第三节 农副产品收购310

第四节 废旧物资回收312

第五节 扶持生产312

第三章 管理315

第一节 民主管理315

第二节 经营管理316

第三节 管理体制改革317

第十二篇 乡镇企业321

第一章 工业企业321

第一节 农机修造322

第二节 五金铸件323

第三节 木竹加工324

第四节 食品加工326

第五节 建材 陶瓷329

第六节 造纸 印刷330

第七节 化工331

第八节 电力332

第九节 采矿333

第二章 农业企业334

第一节 种植企业334

第二节 养殖业336

第三章 其他企业337

第一节 建筑337

第二节 商业338

第三节 饮食服务338

第四节 交通运输339

第四章 经营管理341

第一节 产品经销341

第二节 企业体制改革341

第一节 出口贸易345

第十三篇 对外经贸345

第一章 对外贸易345

第二节 进口贸易350

第三节 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351

第二章 利用外资351

第一节 投资环境建设351

第二节 “三资”企业353

第三节 农林业利用外资354

第三章 对外经贸管理356

第一节 机构356

第二节 计划管理与协调357

第三节 经营管理357

第四节 分汇管理358

第一节 粮食征购与“三定”361

第一章 粮油征购361

第十四篇 粮油经营361

第二节 粮食合同定购362

第三节 粮食议购362

第四节 油料计划收购363

第二章 粮油销售364

第一节 粮食统销364

第二节 食油定量供应366

第三节 粮油议销366

第三章 粮食储运367

第一节 仓储367

第二节 调运370

第四章 粮油加工373

第一节 大米加工373

第三节 食油加工374

第二节 面粉加工374

第四节 粮油复制品加工375

第五节 饲料加工375

第五章 经营管理377

第一节 机构377

第二节 财务管理378

第三节 证票管理380

第四节 质量管理381

第十五篇 茶业384

第一章 茶叶种植384

第一节 茶园建设384

第二节 茶树品种385

第三节 栽培技术386

第二节 青茶387

第一节 团茶387

第二章 茶叶采制387

第三节 白茶 绿茶 红茶389

第四节 制茶设备390

第三章 茶文化391

第一节 斗茶与建盏391

第二节 茶礼 茶俗391

第三节 建茶诗词及碑碣392

第四节 建茶专著393

第四章 管理394

第一节 茶业机构394

第二节 茶政管理395

第三节 茶叶经销396

第十六篇 计划 统计 物资399

第一章 计划管理399

第一节 计划编制401

第二章 统计管理403

第二节 计划实施403

第一节 统计报表404

第二节 资料整理405

第三章 物资管理406

第一节 物资流通406

第二节 供应网点407

第三节 物资协作407

第十七篇 工商行政 物价 计量管理409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409

第一节 市场管理410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412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414

第一节 物价变化415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415

第二章 物价管理415

第二节 物价监督421

第三节 物价补贴421

第三章 标准计量管理422

第一节 计量器具管理422

第二节 企事业单位计量管理424

第十八篇 财税426

第一章 财税机构426

第一节 解放前财税机构426

第二节 解放后财税机构427

第二章 财税收入428

第一节 农税428

第二节 工商各税430

第三节 企业交利434

第四节 其他收入435

第三章 财政支出438

第一节 经济建设支出438

第二节 教科文卫事业支出439

第三节 扶持农林业生产支出439

第四节 行政管理经费支出440

第五节 抚恤及社会福利支出442

第六节 其他支出442

第四章 财政管理446

第一节 预算与决算管理446

第二节 乡(镇)财政管理448

第三节 国营企业财务管理449

第四节 审计管理450

第一节 税征管理452

第五章 税政管理452

第二节 税务管理453

第三节 税收计划会计统计455

第十九篇 金融459

第一章 机构459

第一节 当铺 钱庄 银楼459

第二节 地方银行459

第三节 国家金融机构460

第四节 人民保险公司461

第五节 信用合作社461

第二章 货币463

第一节 铸钱463

第二节 币种463

第一节 储蓄465

第三章 储蓄 存款465

第二节 存款467

第四章 贷款469

第一节 民间借贷469

第二节 工商业贷款469

第三节 农业贷款470

第四节 基本建设投资和贷款473

第五节 外向型经济贷款476

第五章 代理业务476

第一节 侨汇476

第二节 债券477

第六章 金融管理478

第一节 货币流通管理478

第三节 信用社管理482

第二节 基建投资拨款管理482

第四节 金银管理483

第七章 保险484

第一节 险种484

第二节 消险485

第三节 收费及理赔485

第二十篇 城乡建设488

第一章 县城建设488

第一节 城垣488

第二节 街巷 桥涵489

第三节 供水 排水491

第四节 供电照明492

第五节 公共交通492

第六节 房屋建筑493

第二章 乡村建设496

第一节 乡镇建设497

第二节 村庄建设499

第一节 建筑队伍500

第二节 建筑设备500

第三章 建筑业500

第三节 设计施工501

第四章 环境保护501

第一节 园林绿化501

第二节 环境卫生503

第三节 环境监测和治理504

第五章 城乡建设管理505

第一节 管理机构505

第二节 规划管理505

第三节 土地管理506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507

第六节 建筑质量管理508

第五节 建筑市场管理508

第二十一篇 政党50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建瓯县地方组织509

第一节 解放前党的组织509

第二节 解放后县委会511

第三节 县纪律检查委员会516

第四节 代表大会516

第五节 党的重大领导活动522

第六节 党建工作531

第七节 宣传工作535

第八节 统战工作539

第二章 国民党建瓯地方组织541

附:(一)三青团建瓯分团543

第三章 民主社会党建瓯县党部545

(二)中统建瓯小组545

第二十二篇 政权 政协547

第一章 民国及其以前政权547

第一节 明清时期县衙547

第二节 明清及其以前基层政权548

第三节 民国时期县政府548

第四节 民国时期基层政权549

第五节 民国时期参议会552

第六节 国大代表553

第二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553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553

第二节 选举555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555

第四节 人大常委会557

第一节 县政府562

第三章 人民政府562

第二节 乡(镇)政府569

第三节 政务纪要571

第四章 人民政协576

第一节 县政协委员会576

第二节 主要活动578

第三节 工作机构578

第二十三篇 社团580

第一章 工会580

第一节 县总工会580

第二节 基层工会581

第三节 代表大会582

第四节 主要活动583

第五节 经费 设备587

第二节 贫下中农协会588

第二章 农会588

第一节 农民协会588

第三节 主要活动589

第三章 共青团 少先队589

第一节 团组织589

第二节 团的代表大会590

第三节 主要活动591

第四节 少先队593

第五节 青少年宫593

第四章 妇联594

第一节 县妇联机构594

第二节 妇女代表大会595

第三节 主要活动595

第五章 工商业组织598

第一节 县商会598

第三节 主要活动599

第二节 县工商业联合会599

第六章 其他社团600

第一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600

第二节 县科协601

第三节 侨联603

第四节 学生联合会603

第二十四篇 司法605

第一章 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司法605

第一节 警察605

第二节 检察607

第三节 审判607

第四节 监狱607

第二章 人民公安608

第二节 反特肃奸609

第一节 反动党团特登记609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610

第四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610

第五节 打击刑事罪犯611

第六节 打击披着宗教外衣的反革命活动612

第七节 肃清反革命613

第八节 治安管理613

第九节 基层治安组织615

第十节 户口及出入境管理615

第十一节 交通车辆管理616

第十二节 内部保卫616

第十三节 看守所与拘留所616

第十四节 消防617

第三章 检察620

第一节 刑事检察621

第二节 法纪检察622

第三节 经济检察622

第四节 劳改、社改检察622

第五节 林业检察623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623

第七节 举报624

第四章 审判624

第一节 刑事审判624

第二节 民事审判625

第三节 经济审判626

第四节 林业审判626

第五节 复查申诉案件626

第一节 机构627

第五章 司法行政627

第二节 法制教育628

第三节 律师629

第四节 公证630

第五节 调解630

第二十五篇 民政631

第一章 支前 优抚631

第一节 支前631

第二节 拥军优属632

第三节 抚恤633

第四节 烈士褒扬634

第五节 优抚事业634

第二章 安置635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635

第三节 移民安置636

第二节 军队干部离休退休安置636

第四节 城市居民上山下乡插队637

第三章 救济637

第一节 灾害救济637

第二节 社会救济638

第四章 社会福利641

第一节 社会福利事业641

第二节 社会福利生产643

第五章 革命老根据地建设644

第一节 基点村分布644

第二节 恢复生产645

第三节 扶持老区建设645

第六章 民族事务管理645

第七章 婚姻登记646

第八章 地名管理647

第一节 机构647

第二节 地名普查647

第二十六篇 人事劳动652

第一章 人事管理652

第一节 干部队伍652

第二节 干部录用653

第三节 编制655

第四节 任免与奖惩655

第五节 机关岗位责任制656

第六节 职称656

第二章 劳动管理658

第一节 劳动就业658

第二节 技术培训660

第三章 工资661

第一节 解放前薪俸制度661

第二节 解放后工资制度661

第四章 福利事业663

第一节 退职退休离休663

第二节 公费医疗665

第三节 福利666

第四节 劳动保护667

第二十七篇 军事669

第一章 兵制669

第一节 募兵制669

第二节 征兵制670

第三节 志愿兵制670

第二章 军事组织671

第一节 驻军671

第四节 义务兵制671

第二节 地方武装674

第三章 民兵677

第一节 组织677

第二节 武器装备678

第三节 训练活动679

第四节 政治教育679

第四章 军事设施680

第一节 城墙和飞机场680

第二节 其他军事设施681

第五章 军政军民关系681

第一节 拥政爱民681

一、五代南唐灭闽682

第六章 重大兵事682

第二节 抗灾抢险682

二、练氏夫人保全城池683

三、南宋建州兵变683

四、范汝为起义683

五、戊子屠城684

六、太平军过境684

七、北伐军过境685

八、剿匪685

第七章 防空686

第一节 警报台687

第二节 防空壕洞687

第三节 日机轰炸建瓯687

第一章 文学艺术688

第一节 民间文艺688

第二十八篇 文化688

第二节 文学创作692

第三节 戏曲 音乐 舞蹈693

第四节 美术 书法 摄影696

第五节 花卉 盆景 根雕698

第六节 展览699

第二章 图书699

第一节 图书发行699

第二节 馆藏阅览700

第三节 地方刊行书册701

第三章 电影703

第一节 电影放映703

第二节 影片发行704

第一节 音像管理705

第四章 文化市场管理705

第三节 电影宣传705

第二节 图书管理706

第三节 舞厅管理706

第四节 影视管理706

第五节 台球 游戏机管理706

第五章 档案工作707

第一节 档案机构707

第二节 档案管理707

第三节 基层档案建设709

第四节 档案员培训710

第六章 志书编纂710

第一节 历代志书编纂710

第二节 新志编纂712

第一章 古遗址714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文化遗址714

第二十九篇 文物714

第二节 宋明窑址715

第三节 北苑茶园遗址715

第四节 明清城垣遗址716

第二章 古墓葬717

第一节 东晋及南朝墓717

第二节 唐五代墓719

第三节 宋元墓719

第四节 明清墓720

第三章 古建筑721

第一节 寺庙721

第二节 厝桥723

第三节 其它古建筑723

第一节 碑刻725

第四章 古石刻725

第二节 墓志铭726

第三节 画像碑727

第四节 摩崖石刻727

第五章 馆藏文物728

第一节 铜器728

第二节 陶瓷730

第三节 玉石731

第四节 钱币731

第六章 革命文物732

第七章 文物管理733

第八章 名胜733

第三十篇 新闻737

第一章 报刊737

第一节 解放前报刊737

第二节 解放后报刊738

第二章 广播739

第一节 网路建设739

第二节 播音宣传740

第三节 服务维修742

第三章 电视742

第一节 电视差转742

第二节 电视宣传743

第三节 有线电视743

第四章 新闻报道744

第一节 报道组744

第二节 新闻稿件744

第三节 队伍培训745

第二节 书院749

第一节 私塾749

第一章 私塾 书院749

第三十一篇 教育749

第二章 学前教育750

第三章 小学751

第一节 公办小学751

第二节 私立小学与民办小学754

第四章 普通中学755

第一节 公办中学755

第二节 私立中学与民办中学758

第五章 师范教育760

第一节 解放前师范教育760

第二节 解放后师范教育761

第六章 职业技术教育762

第一节 职业中学762

第二节 农民中专762

第三节 技工学校763

第五节 工艺学校764

第六节 卫生学校764

第四节 农业中学764

第七章 成人教育765

第一节 民众夜校765

第二节 机关干部文化学校766

第三节 职工业余文化学校766

第四节 电大和电视中专班767

第五节 教师进修学校768

第八章 特殊教育768

第一节 盲聋哑学校768

第九章 教学 教研769

第一节 学制 课程769

第二节 荣军学校769

第二节 教学研究771

第三节 思想教育773

第十章 教师774

第一节 队伍774

第二节 待遇775

第三节 培训提高777

第十一章 经费778

第一节 拨款778

第二节 捐资与集资779

第三节 勤工俭学781

第三十二篇 体育783

第一章 社会体育783

第一节 民间传统体育783

第二节 职工体育784

第三节 农民体育785

第五节 伤残人体育786

第四节 老年人体育786

第二章 学校体育787

第一节 两课两操一活动788

第二节 “劳卫制”和体育锻炼标准789

第三节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789

第四节 校运会789

第三章 竞技体育790

第一节 县级运动会790

第二节 参加地区级以上运动会791

第三节 专项竞赛792

第四节 互访赛事795

第一节 教员、裁判员796

第二节 县少体校796

第四章 人才培养796

第三节 人才输送797

第三十三篇 医药卫生799

第一章 医疗799

第一节 医疗卫生机构799

第二节 医疗队伍805

第二章 药材 药械807

第一节 中药材807

第二节 西药购销810

第三节 特殊药品管理和供应810

第三章 卫生 防疫 保健811

第一节 卫生811

第二节 防疫813

第三节 保健815

第一节 公费医疗817

第四章 医疗制度817

第二节 劳保医疗818

第三节 合作医疗819

第三十四篇 科技821

第一章 科技机构与队伍821

第一节 机构821

第二节 队伍824

第二章 科技考察引进825

第一节 科技考察825

第二节 科技引进826

第三章 科技普及活动828

第一节 科普宣传828

第二节 科技信息828

第三节 地震测报829

第四节 科技展览829

第一节 工业科技830

第五节 学校青少年科研活动830

第四章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830

第二节 农业科技834

第三节 林业科技835

第四节 水利电力科技836

第五节 医药卫生科技836

第三十五篇 民俗840

第一章 岁时习俗840

第一节 传统节日840

第二节 时令节日843

第二章 礼仪习俗845

第一节 婚嫁845

第二节 殡葬846

第四节 其他礼仪习俗847

第三节 寿诞847

第三章 生活习俗848

第一节 服饰848

第二节 饮食849

第三节 建房850

第四节 器用850

第五节 亲属称呼850

第六节 忌讳852

第七节 其他生活习俗853

第四章 生产习俗854

第一节 弓鱼854

第二节 做柴筒854

第三节 制闽笋855

第一节 迷信856

第五章 迷信和陋习856

第二节 陋习858

第三十六篇 方言860

第一章 语音分析860

第一节 声 韵 调860

第二节 音节结构863

第二章 同音字表864

第三章 异读878

第一节 文白异读878

第二节 词性异读881

第三节 新旧派异读881

第四章 语言特点883

第一节 语音特点883

第二节 词汇特点883

第三节 句式特点886

第一节 成语 谚语 歇后语887

第五章 语言举例887

第二节 童谣 民歌888

第三节 故事890

第三十七篇 宗教893

第一章 佛教893

第一节 传入与发展893

第二节 寺庙894

第三节 佛教协会896

第二章 道教896

第一节 渊源896

第二节 道院897

第一节 中华圣公会898

第三章 基督教898

第二节 复临安息日会899

第三节 基督教徒聚会处899

第四节 天主教900

第四章 宗教事务管理901

第一节 管理机构901

第二节 对外友好往来901

第三节 落实政策902

人物903

第一章 人物传903

陆长源903

李频903

王延政904

曹修古905

练氏夫人905

徐的906

徐奭907

张伯玉907

黄晞907

李虚已908

吴秘908

吴栻908

郑钰909

徐兢910

吴棫910

吴激911

朱松911

韩元吉912

范汝为912

袁枢913

叶廷珪914

袁说友914

雷机915

杨达卿915

杨荣916

邓其文918

道霈禅师918

谢廷昌919

陈映辉919

朱剑鸣920

魏秉珪920

李垚年921

郑贞921

金钺921

李兆年921

翁鹤年922

黄芝922

张佩瑾923

谢源923

叶启杰924

刘德浦925

谢澄宇926

林肇基926

黄葵927

陈培英927

卓集成928

朱民生929

江朝宗930

林荫930

王寿如931

黄焕琮931

詹盛斋931

方培銮932

谢成汉932

朱家礼933

张衡三933

邓大仙 邓筱仙934

周谷梅934

刘葆彝935

杨峻德935

陈金寿 林积妹937

张沐938

张树雄939

江文烈939

叶露宵940

陈辱刚940

翁树年941

葛越溪942

潘杰民942

潘作民943

黄育三943

方文治943

朱炳944

潘圣旺945

龙卓钦945

叶康参945

张贞946

蔡攀一947

彭信947

王正达947

陈培光948

第二章 人物表948

建瓯县历代进士名表948

建瓯籍高级技术职务人员简表952

建瓯县省级以上模范先进人物简表958

建瓯县革命烈士总表966

附录973

一、史志地理书刊序跋973

二、名胜古迹记略979

三、祠庙碑记987

四、其他990

《建瓯县志》编纂审定机构、人员名录1018

编后语1020

1994《建瓯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潘渭水,黄芝生主编;建瓯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4 北京:中华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建德县志(1986 PDF版)
建德县志
1986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建始县志(全)(1975年 PDF版)
建始县志(全)
1975年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建瓯政协四十年( PDF版)
建瓯政协四十年
建阳县志  4( PDF版)
建阳县志 4
台湾:成文出版社
建水县志  1( PDF版)
建水县志 1
台湾:成文出版社
建阳县志  3( PDF版)
建阳县志 3
台湾:成文出版社
建阳县志  1( PDF版)
建阳县志 1
台湾:成文出版社
建水县志  2( PDF版)
建水县志 2
台湾:成文出版社
福建建瓯县公立图书馆十周纪念刊( PDF版)
福建建瓯县公立图书馆十周纪念刊
建瓯县地名录(1981 PDF版)
建瓯县地名录
1981
顺昌县志(1994 PDF版)
顺昌县志
1994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建水县志(1994 PDF版)
建水县志
1994 北京:中华书局
建始县志(1994 PDF版)
建始县志
1994 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
新建县志(1991 PDF版)
新建县志
1991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建阳县志(1994 PDF版)
建阳县志
1994 北京市:群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