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县志》
作者 | 黄相主编;东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编者 |
---|---|
出版 |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771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1902934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2226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概述1
大事记1
第一编地理21
第一章建置21
第一节 位置 境域21
第二节 沿革22
第二章 行政区划23
第三章县城 乡镇29
第一节 县城29
第二节 乡镇31
第四章地质 地貌38
第一节 地质38
第二节 地貌类型42
第三节 山脉43
第五章气候46
第一节 四季特征46
第二节 主要气候要素47
第六章水文54
第一节 地表水54
第二节 地下水57
第七章土壤 植被59
第一节 土壤类型59
第二节 土壤特性60
第三节 植被67
第八章自然资源69
第一节 土地资源69
第二节 水资源69
第三节 生物资源70
第四节 矿产资源71
第九章自然灾害72
第一节 干旱73
第二节 洪涝74
第三节 冰雹75
第四节 风灾76
第五节 寒冻害77
第六节 病虫害79
第七节 其他灾害80
第二编革命斗争纪略81
第一章农民运动的兴起81
第一节 马列主义传入东兰82
第二节 组织革命联盟82
第三节 三打东兰城83
第四节 开办农讲所83
第五节 组织农民协会84
第六节 东兰惨案88
第二章革命根据地的建立88
第一节 反大屠杀斗争88
第二节 发展农民89
第三节 解放太平、武篆及县城89
第四节 清剿反动武装91
第五节 邓小平在东兰91
第三章根据地建设93
第一节 中共党组织的建设93
第二节 政权建设96
第三节 军事建设101
第四节 土地革命103
第五节 妇女工作104
第六节 教育工作105
第四章根据地保卫战106
第一节 第一次反“围剿”106
第二节 第二次反“围剿”108
第三节 第三次反“围剿”110
第四节 韦拔群、陈洪涛遇难111
第五章坚持革命斗争112
第一节 重整旗鼓、继续斗争112
第二节 合作抗日114
第三节 开展游击斗争115
第三编党政 群团117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东兰地方组织117
第一节 组织建设117
第二节 代表大会125
第三节 纪律检查127
第四节 统一战线132
第五节 党史资料征集135
第六节 县委重要会议和重大决策135
第二章国民党东兰地方组织138
第一节 组织概况138
第二节主要活动139
附:三民主义青年团141
第三章人民代表大会141
第一节 代表选举141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43
第三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145
第四节 人大常委会148
第四章司署 州署151
第一节 安抚司署151
第二节 州署152
第五章县公署 县政府154
第一节 县公署154
第二节县政府155
附一:议政机构157
附二:国大代表选举157
第六章 苏维埃政府(革命委员会)158
第七章县人民政府159
第一节 职能机构160
第二节 基层行政组织164
第八章人民政协169
第一节 机构设置169
第二节 委员会议170
第三节 活动纪略171
第九章民政 信访172
第一节 优抚安置172
第二节 褒扬177
第三节 救济救灾178
第四节 扶贫扶优183
第五节 其他民政事务184
第六节 信访186
第十章劳动人事190
第一节 劳动管理190
第二节 人事管理194
第三节 工资福利199
第四节 退、离休制度205
第十一章群众团体207
第一节 农民组织207
第二节 工人组织208
第三节 青年组织210
第四节 妇女组织215
第五节 工商联合会221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221
第四编公安 司法222
第一章公安222
第一节 机构222
第二节 社会治安224
第三节 消防管理228
第四节 监狱管理230
第二章检察231
第一节 机构231
第二节 刑事检察231
第三节 经济检察232
第四节 法纪检察232
第五节 监所检察232
第六节 申诉复查232
第三章审判233
第一节 机构233
第二节 案件审理233
第三节 申诉复查234
第四章司法行政235
第一节 机构235
第二节 司法改革235
第三节 法制宣传235
第四节 公证 律师236
第五节 调解237
第五编军事238
第一章地方武装238
第一节 民团武装238
第二节 人民武装239
第三节 民兵241
第二章驻军 军事设施244
第一节 驻军244
第二节 军事设施244
第三章兵役247
第一节 民国兵役247
第二节 当代兵役248
第四章战事纪略251
第一节 “拜台归洪”暴动251
第二节 农军战事252
第三节 红军反“围剿”252
第四节 日机轰炸东兰253
第五节 解放战事254
第六节 剿匪战事255
第六编农业259
第一章种植业259
第一节 土地制度和体制变革259
第二节 生产条件264
第三节 农技农艺271
第四节 作物生产278
第五节 农业管理及科研机构293
第二章林业295
第一节 森林资源295
第二节 造林育林297
第三节 森林保护303
第四节 林产品经营307
第五节 林业场站311
第三章水利312
第一节 工程建设312
第二节 水利管理332
第四章畜牧335
第一节 牧草335
第二节 畜禽品种336
第三节 繁殖337
第四节 饲养339
第五节 疫病防治341
第五章渔业342
第一节 水域342
第二节 鱼种343
第三节 养殖343
第四节 捕捞344
第七编工业 交通 邮电 城建346
第一章工业所有制类型346
第一节 个体工业346
第二节 集体工业347
第三节 国营工业353
第二章工业生产门类357
第一节 电力357
第二节 机械362
第三节 五金365
第四节 制药366
第五节 食品368
第六节 建材370
第七节 化肥371
第八节 日用玻璃372
第九节 造纸 印刷372
第十节 森工374
第十一节 矿业374
第十二节 其他375
第三章交通379
第一节 陆路380
第二节 桥梁385
第三节 水路388
第四节 运输390
第五节 交通管理393
第四章邮电396
第一节 邮政397
第二节 电信400
第三节 机构402
第五章城乡建设403
第一节 机构403
第二节 县城建设404
第三节 乡镇建设409
第四节 建筑业412
第五节 环境保护413
第八编财贸414
第一章商业414
第一节 经营体制414
第二节 商品购进419
第三节 商品销售422
第四节 集市贸易425
第五节 对外贸易426
第二章粮油431
第一节 机构431
第二节 粮油购销432
第三节 粮油储运443
第四节 粮油加工444
第三章财税445
第一节 财税收入445
第二节 财政支出452
第三节 机构及管理456
第四章金融458
第一节 货币及流通458
第二节 金融机构460
第三节 存款463
第四节 贷款466
第五节 结算管理470
第六节 公债 国库券470
第五章 审计471
第六章工商行政管理472
第一节 机构队伍472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与管理472
第三节 市场建设与管理474
第七章物价475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475
第二节 价格种类与变化476
第八章计量487
第一节 机构487
第二节 度量衡487
第三节 管理488
第九编文化489
第一章教育489
第一节 普通教育490
第二节 专业教育499
第三节 成人教育501
第四节 教师队伍502
第五节 勤工俭学505
第六节 经费与设施505
第七节 教育管理507
第二章文化艺术507
第一节 文化娱乐508
第二节 文艺团队508
第三节 民间文艺509
第四节 文艺创作515
第五节 电影放映517
第六节 图书518
第七节 档案519
第八节 新闻521
第九节 文物胜迹522
第三章科学技术525
第一节 组织525
第二节 活动527
第三节 成果528
第四章卫生529
第一节 防疫530
第二节 医疗534
第三节 保健540
第四节 队伍541
第五节 经费与设备543
第六节 药政管理545
第五章体育546
第一节 学校体育546
第二节 农民体育547
第三节 职工体育548
第四节 经费与设施550
第十编社会552
第一章人口552
第一节 人口数量与分布552
第二节 人口变动555
第三节 人口结构557
第四节 计划生育562
第二章民族 姓氏563
第一节 族源563
第二节 分布564
第三节 民族地位和民族关系565
第四节 姓氏566
第三章语言566
第一节 壮语567
第二节 汉语587
第三节 瑶语590
第四章风俗594
第一节 生活习俗594
第二节 社会习俗598
第三节 礼仪习俗605
第四节 其他禁忌609
第五章宗教信仰611
第一节 自然、神话崇拜611
第二节 崇拜祖先612
第三节 其他宗教活动612
第四节 寺庙613
第十一编人物614
第一章革命英烈614
第一节 烈士传略614
第二节 病故红军老战士及解放军将校传略632
第三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635
第二章名人720
第一节 传略720
第二节 红七军老干部简介727
第三节 名录728
附录733
一、文告733
二、革命文献737
三、烈士诗歌、书信757
四、重要碑刻763
五、奇闻轶事766
六、1990~1993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767
七、本志付印时县四家领导班子主要成员768
本志编修始末768
1994《东兰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相主编;东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4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东宁县志
- 1989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肇东县志
- 1985
-
- 舒兰县档案志
- 1986
-
- 东丰县志
- 1931
-
- 兰考县卫生志
- 1984
-
- 依兰县志
- 1963 重庆图书馆
-
- 东平县志
- 1989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贺兰县志
- 1994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 舒兰县文物志
- 1985 吉林省文物志编修委员会
-
- 依兰县文物志
- 1988 黑龙江省文物志编修办公室
-
- 东沟县志
- 1996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东海县志
- 1994 北京:中华书局
-
- 木兰县志
- 1989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