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光县志》求取 ⇩

概述1

大事记5

第一篇建置35

第一章 地理位置35

第二章行政建置35

第一节 建置35

第二节 境域36

第三节 政区38

第三章城镇乡村40

第一节 县城40

第二节 乡镇42

第三节 村庄52

第二篇自然环境79

第一章地质 地貌79

第一节 地质79

第二节 地层79

第三节 地貌81

第二章气候 物候82

第一节 四季特征82

第二节 日照83

第三节 温度84

第四节 降水85

第五节 蒸发86

第六节 物候87

第三章水文89

第一节 地表水89

第二节 地下水90

第四章土壤92

第一节 土壤类型92

第二节 土壤成因94

第三节 土壤养分95

第五章自然资源96

第一节 土地资源96

第二节 水资源96

第三节 生物资源97

第四节 能资源100

第六章自然灾害101

第一节 水灾101

第二节 旱灾103

第三节 风灾106

第四节 雹灾106

第五节 虫灾107

第六节 震灾109

第三篇人口111

第一章人口数量111

第一节 人口发展111

第二节 人口变动111

第二章人口分布113

第一节 人口密度113

第二节 城镇人口113

第三节 乡村人口113

第三章人口构成114

第一节 民族构成114

第二节 性别构成114

第三节 年龄构成115

第四节 文化构成116

第五节 婚姻构成116

第六节 职业构成117

第四章人口控制118

第一节 机构设置118

第二节 政策措施118

第三节 实施状况119

第四篇政党社团121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121

第一节 组织机构121

第二节 党员130

第三节 党代表大会134

第四节 执政前的主要活动135

第五节 执政后的重大决策138

第六节 党务143

第二章其他党派社团148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148

第二节 社会团体150

第五篇政权 政协157

第一章旧政权157

第一节 封建政权157

第二节 国民政府157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159

第一节 人民代表159

第二节 历届会议161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166

第三章人民政府170

第一节 机构设置170

第二节 政务纪要177

第四章人民政协188

第一节 机构设置188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189

第三节 主要工作192

第五章人事管理193

第一节 机构设置193

第二节 干部来源193

第三节 干部状况194

第四节 干部管理195

第五节 干部待遇197

第六节 干部退职 退休 离休198

第六篇公安司法201

第一章机构设置201

第一节 旧机构201

第二节 人民公安机构201

第三节 人民检察机构202

第四节 人民审判机构202

第五节 司法行政机构203

第二章社会治安203

第一节 打击反动势力203

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204

第三节 治安管理205

第四节 刑侦预审206

案例 侦破杀人纵火案206

第五节 劳改 看守207

第六节 人民消防207

第三章检察208

第一节 检察制度208

第二节 案件检察208

第四章审判211

第一节 审判制度211

第二节 案件审判212

第五章司法行政216

第一节 公证 律师216

第二节 民事调解216

第三节 法制宣传217

第七篇民政219

第一章 机构设置219

第二章救济 救灾219

第一节 社会救济219

第二节 生产救灾220

第三节 扶贫221

第三章优抚222

第一节 拥军优属222

第二节 烈士褒扬224

第三节 国家抚恤224

第四节 复员退伍离退军人安置226

第四章社会福利227

第一节 鳏寡孤独供养227

第二节 残疾人安置228

第三节 收容遣送228

第八篇军事229

第一章驻军和地方武装229

第一节 驻军229

第二节 地方武装230

第三节 军事设施236

第二章民兵237

第一节 组织建设237

第二节 主要活动238

第三章兵役241

第一节 募兵制241

第二节 征兵制241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241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242

第五节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242

第四章兵事纪略243

第一节 封建王朝战事243

第二节 抗日战争战事244

第三节 解放战争战事250

第五章 三大惨案252

第九篇基础设施建设255

第一章水利255

第一节 河流255

第二节 河道治理256

第三节 除涝工程259

第四节 灌溉工程261

第五节 水利管理268

第二章交通运输269

第一节 道路269

第二节 桥梁275

第三节 运输278

第四节 管理284

第三章邮电287

第一节 邮政287

第二节 电信290

第四章电力293

第一节 电力建设293

第二节 电力供应295

第三节 电力管理296

第五章城乡建设298

第一节 城镇建设298

第二节 村落建设304

第三节 土地管理305

第四节 公房管理306

第五节 环境保护307

第六章机构设置309

第一节 水利机构309

第二节 交通运输机构309

第三节 邮电机构310

第四节 电力机构311

第五节 城乡建设机构311

第十篇农业313

第一章土地所有制313

第一节 耕地面积313

第二节 土地私有制314

第三节 土地公有制315

第二章 农业劳动力316

第三章农作机具317

第一节 机具种类317

第二节 机具管理318

第三节 机具维修319

第四章种植业320

第一节 种植区划320

第二节 作物生产321

第三节 种植技术326

第四节 生产成本330

第五节 经营方式332

第五章林业334

第一节 林木种类334

第二节 林业生产337

第三节 林木保护339

第四节 林木管理341

第六章养殖业342

第一节 畜牧业342

第二节 渔业346

第七章乡镇企业348

第一节 行业349

第二节 重点企业352

第八章管理机构355

第一节 种植业管理机构355

第二节 林业管理机构355

第三节 养殖业管理机构356

第四节 乡镇企业管理机构356

第十一篇工业357

第一章 概况357

第二章工业门类361

第一节 机械电子工业361

第二节 纺织工业363

第三节 化学工业363

第四节 建材工业364

第五节 加工工业365

第六节 其他行业367

第三章工业管理369

第一节 管理机构369

第二节 管理体制369

第三节 生产管理370

第十二篇商业373

第一章商业体制373

第一节 私营商业373

第二节 集体商业374

第三节 国营商业375

第二章粮棉油经营377

第一节 购销377

第二节 储运382

第三章商品购销384

第一节 农副产品购销384

第二节 农业生产资料购销385

第三节 生活资料购销387

第四节 燃料购销391

第五节 其他计划物资购销393

第四章集市贸易395

第一节 主要集市395

第二节 庙会物资交流会396

第三节 专业市场397

第五章对外贸易397

第一节 土畜产品397

第二节 粮食棉花398

第三节 工业工艺品398

第六章饮食服务400

第一节 饮食业400

第二节 服务业402

第十三篇金融财税405

第一章金融405

第一节 金融机构405

第二节 货币408

第三节 储蓄存款411

第四节 借贷413

第五节 农村信用业务416

第六节 基建投资管理416

第七节 保险417

第二章财政418

第一节 财政机构418

第二节 财政体制418

第三节 财政收支419

第四节 债券421

第五节 财政管理422

第三章税务426

第一节 税务机构426

第二节 税种税率税额427

第三节 稽征管理431

第十四篇经济综合管理433

第一章机构设置433

第一节 计划管理机构433

第二节 统计管理机构433

第三节 工商管理机构434

第四节 物价管理机构434

第五节 审计监督机构434

第六节 标准计量管理机构435

第七节 劳动工资管理机构435

第二章计划管理436

第一节 计划编制436

第二节 计划实施437

第三章统计管理443

第一节 统计体制443

第二节 统计工作443

第四章工商行政管理444

第一节 集市贸易管理444

第二节 工商企业管理445

第三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446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446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447

第五章物价管理448

第一节 管理体制448

第二节 价格调整448

第三节 物价检查452

第六章 审计监督453

第七章标准计量管理454

第一节 计量制度454

第二节 计量管理454

第三节 计量器具检定455

第四节 标准质量管理455

第八章劳动工资管理456

第一节 用工形式456

第二节 就业安置457

第三节 职工队伍458

第四节 劳动工资459

第五节 劳保福利461

第十五篇教育科技463

第一章学塾 书院463

第一节 社学义学463

第二节 书院塾馆463

第二章 幼儿教育464

第三章学校教育465

第一节 小学教育465

第二节 中学教育467

第三节 中等专业教育469

第四章成人教育471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471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472

第三节 社会办学472

第四节 函授 电大473

第五节 自学考试473

第五章教师队伍474

第一节 教师来源474

第二节 教师素质474

第三节 教师待遇475

第六章教学研究476

第一节 教研机构476

第二节 教法改革476

第三节 教具改革478

第七章考试制度479

第一节 科举考试479

第二节 学校考试479

第八章勤工俭学481

第一节 活动481

第二节 成果481

第九章教育管理482

第一节 教育行政482

第二节 教育经费482

第三节 教育设施483

第十章科技机构485

第一节 科技管理机构485

第二节 专业科研机构485

第三节 科技群众团体486

第四节 基层科技组织486

第十一章科技队伍487

第一节 人员分布487

第二节 队伍结构487

第三节 人员培训488

第四节 落实政策489

第十二章科技成果490

第一节 农业科技成果490

第二节 工业科技成果492

第三节 财贸科技成果494

第四节 科技论文497

第十三章科技普及500

第一节 资料服务500

第二节 技术服务500

第三节 信息服务501

第四节 专项服务502

第五节 科普宣传503

第十六篇卫生体育505

第一章卫生医疗机构505

第一节 管理机构505

第二节 医疗机构505

第二章医疗队伍508

第一节 队伍构成508

第二节 技术培训508

第三节 医疗水平509

第三章中西医疗510

第一节 中医510

第二节 西医510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511

第四章防疫保健511

第一节 讲究卫生511

第二节 防疫除病512

第三节 卫生保健513

第五章药物药政515

第一节 药物生产515

第二节 药品经营516

第三节 药政管理516

第六章医疗制度517

第一节 公费医疗517

第二节 合作医疗518

第七章学校体育519

第一节 体育课程519

第二节 课外活动520

第八章社会体育520

第一节 职工体育520

第二节 农民体育521

第三节 老人体育521

第九章武术522

第一节 流派522

第二节 训练组织524

第十章体育竞赛525

第一节 县级比赛525

第二节 参加省地比赛526

第十一章体育管理527

第一节 机构527

第二节 设施527

第三节 人才培养528

第十七篇文化529

第一章文化机构529

第一节 文化馆站529

第二节 影剧院(场)530

第三节 书店531

第四节 广播局(站)532

第五节 档案馆室532

第二章文艺团体533

第一节 剧团533

第二节 曲艺队535

第三章文学艺术536

第一节 文学创作536

第二节 戏剧537

第三节 曲艺539

第四节 音乐540

第五节 美术书法摄影541

第六节 民间文学543

第七节 民间艺术556

第四章图书档案560

第一节 图书发行560

第二节 档案馆藏560

第三节 档案利用561

第五章报刊通讯562

第一节 报纸刊物562

第二节 通讯报导562

第六章广播影视563

第一节 广播563

第二节 电影564

第三节 电视565

第七章地方史志565

第一节 县志修纂565

第二节 党史资料征集566

第三节 文史资料征集566

第四节 地名标准化566

第八章文物古迹567

第一节 古遗址567

第二节 古墓568

第三节 古寺观568

第四节 古文物570

第五节 革命文物570

第十八篇民情习俗573

第一章生活573

第一节 农民生活573

第二节 职工生活582

第二章风俗586

第一节 生活习惯586

第二节 节令587

第三节 礼仪习俗589

第四节 迷信陋习592

第五节 良风美德593

第三章方言596

第一节 语音596

第二节 语法628

第四章宗教629

第一节 佛教629

第二节 天主教629

第三节 伊斯兰教630

第四节 宗教建筑630

第十九篇人物633

第一章 人物传633

第二章 烈士英名录659

第三章人物表720

历代东光籍外地任职者名录720

历代东光籍举人、进士名录733

志补743

文献摘要743

Ⅱ 五套班子领导人名录755

1999《东光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韩长斌主编;东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9 北京:方志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