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志》求取 ⇩

概述1

第一编 大事记9

第二编 地理63

第一章 政区63

第一节 位置 面积63

第二节 建置沿革63

第三节 行政区划64

第二章 县城 集镇68

第一节 县城68

第二节 集镇70

第三章 地质 地貌77

第一节 地质77

第二节 地貌78

第四章 土壤83

第一节 类型及分布83

第二节 土壤 养分85

第五章 气候 物候85

第一节 气候85

第二节 物候90

第三节 自然灾害92

第六章 自然资源96

第一节 土地资源96

第二节 植物资源96

第三节 动物资源98

第四节 矿产资源99

第五节 其他资源99

第三编 政治10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101

第一节 中共光山县委101

第二节 党的基层组织107

第三节 代表大会113

第四节 组织与纪检工作115

第五节 宣传教育120

第六节 统一战线工作124

第七节 人民来信来访129

第二章 其他党派130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130

第二节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132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133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133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构137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例会138

第四节 代表提案与视察138

〔民国时期县参议会〕140

〔民国代表大会代表〕140

第四章 政权机构140

第一节 清末、民国政权设置140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机构设置与演变142

第三节 区、乡政权机构与演变156

第五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73

第一节 机构设置173

第二节 历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74

第三节 人民政协的主要工作176

第六章 群众团体178

第一节 工会178

第二节 共青团180

第三节 少先队182

第四节 妇联会182

第七章 政法185

第一节 公安185

第二节 检察191

第三节 法院193

第四节 司法195

〔附:疑难案例〕197

第四编 军事199

第一章 武装斗争199

募兵抗英199

胡全堂发展捻众抗清199

梁国兵聚众响应太平军199

皂役杀县举人吴山200

易天福破光山城200

联军合围光山城200

捻军两战陈国瑞200

捻军战杀巴杨阿200

“北伐军”与“威武军”200

天台山举义200

白朗军夜破光山城201

“硬肚会”显声威201

三千农民大暴动201

开创柴山保革命根据地201

粉碎“罗李会剿”201

攻打白沙关202

“鄂豫会剿”破产202

粉碎“徐夏会剿”202

挖坑道攻打崩河坎202

殷区起义202

钱小寨血战203

光山城首次解放203

王岗集歼敌一千203

打徐畈203

解放新集204

浒湾歼敌204

攻打大山寨204

激战椿树店205

新集失陷205

郭家河大捷205

斛山歼敌四千205

王园歼敌两个营206

赛山伏歼敌军尖兵排206

活捉张扬景206

寨河拦“官车”206

易本应毙命鹭鸶湾206

日机轰炸光山城206

〔附:少妇智杀日骑兵〕207

第二次解放光山城207

孙震抢夺光山城207

中原突围208

斛山战斗208

五虎岔羊战斗208

二捉金伯如208

击溃龚德敏旅209

剿匪反霸209

捐献“光山号”战斗机209

捕捉敌特209

第二章 地方武装与民兵209

第一节 清代地方武装209

第二节 国民党县政权地方武装210

第三节 共产党领导下的地方武装212

第四节 民兵215

第三章 征兵216

第一节 兵役制度216

第二节 兵员征集217

第三节 军事机构219

第四章 驻军220

第一节 清代后期220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221

第三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221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223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224

第五编 经济225

第一章 农业225

第一节 农业体制225

第二节 农业生产228

第三节 农业技术232

第四节 农业机具236

第五节 农机管理237

第二章 畜牧238

第一节 资源现状238

第二节 畜禽品种239

第三节 疫病防治241

第四节 畜牧医疗242

第三章 林业243

第一节 林业资源243

第二节 树种分布245

第三节 植树造林246

第四节 虫害防治248

第五节 林业管理249

第四章 水利250

第一节 水利建设250

第二节 水土保持256

第五章 渔业256

第一节 养殖水资源256

第二节 水产资源257

第三节 渔业生产258

第四节 渔业技术259

第五节 渔政管理259

第六章 国营工业企业260

第一节 骨干企业261

第二节 主要厂矿262

第三节 关、停、并、转企业264

第七章 二轻工业265

第一节 县服装厂265

第二节 县织染厂265

第三节 县木具厂266

第八章 电力工业266

第一节 发电266

第二节 输电267

第三节 变电267

第四节 供电268

第九章 企业管理268

第一节 工厂企业管理268

第二节 电业管理270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271

第四节 行政管理机构272

第十章 科技工作273

第一节 科研机构273

第二节 技术革新273

第三节 名优产品274

第十一章 乡镇企业275

第一节 乡镇企业门类275

第二节 重点企业简介277

第三节 经济管理279

第十二章 交通280

第一节 公路280

第二节 桥涵281

第三节 运输283

第四节 管理285

第十三章 邮电286

第一节 邮政286

第二节 电讯287

第十四章 城建环保288

第一节 县城建设288

第二节 村镇建设291

第三节 建筑企业293

第四节 环境保护295

第十五章 商业296

第一节 经济成分296

第二节 商品购销301

第三节 专业公司310

第四节 粮油贸易315

第十六章 财税金融324

第一节 财政324

第二节 税务333

第三节 金融341

第十七章 经济管理353

第一节 统计工作353

第二节 工商管理354

第三节 物价358

第四节 计量管理370

第五节 审计工作370

第十八章 人民生活371

第一节 农村人民生活371

第二节 城镇职工生活372

第六编 科教文375

第一章 教育375

第一节 教育行政376

第二节 各类学校376

第三节 教师队伍387

第四节 教学研究389

第五节 教育事业费390

第六节 勤工俭学391

第二章 科技391

第一节 管理机构392

第二节 科研单位392

第三节 科技成果393

第四节 科技交流396

第五节 科普活动397

第六节 防震测报398

第三章 文化401

第一节 文化管理机构402

第二节 文化事业单位402

第三节 艺术表演团体406

第四节 群众文艺408

第五节 档案馆414

第四章 卫生414

第一节 建国前医疗事业状况415

第二节 建国后医疗事业418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与地方病424

第四节 防疫保健425

第五节 药政管理431

第五章 体育432

第一节 建国前体育状况433

第二节 建国后的体育事业433

第六章 广播 电视439

第一节 机构 人员 设备440

第二节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状况440

第三节 广播宣传442

第四节 广播电视服务部442

第七章 文物443

第一节 历史文物443

第二节 革命文物453

第三节 馆藏文物460

第七编 社会465

第一章 人口465

第一节 人口变化465

第二节 人口构成469

第三节 人口与耕地473

第四节 人口控制474

第二章 民族宗教475

第一节 民族475

第二节 宗教476

第三节 宗教事物477

第三章 风俗习惯478

第一节 衣食起居478

第二节 婚丧喜庆481

第三节 节日485

第四节 忌讳487

第四章 精神文明建设487

第一节 文明礼貌活动488

第二节 新人新事例选490

第五章 婚姻家庭493

第一节 婚姻493

第二节 家庭498

第六章 社会福利501

第一节 社会救济501

第二节 福利事业504

第三节 优抚505

第四节 安置507

第七章 乡里社会512

第一节 村落512

第二节 家族 宗族514

第三节 姓氏515

第四节 社交往来517

第八章 方言518

第一节 语音系统及特点519

第二节 典型词汇524

第三节 语法举要527

第八编 人物531

第一章 传略531

531

邓颖超531

尤太忠531

万海峰533

534

胡煦534

胡季堂534

裴其勋535

汪后之536

熊少山538

张侠生539

黄介人541

汪光元542

殷仲环543

曹官继544

熊先春545

汤仲刚546

李肖磎547

张明元548

扶廷修548

王息坤549

刘克诚550

范振江551

鄢思甲552

钱钧553

邹善芳554

傅家选554

555

易本应555

第二章 简介557

司马光557

龚有福557

苗鹏玉558

王芸宰558

何荔香558

黄文台559

晏洪昌559

上官西庚560

曾氏五兄弟560

毛祖彝561

易守康561

李慕文562

熊绪端562

梁培璜562

何先福563

李旭初563

曹国祥564

熊再先564

程晓苍564

阚济世565

吴成甫565

姜开永565

熊立臣566

黄凤来566

周莲舟566

李培荣567

王大成567

姚应尊567

李传珠568

桂国蕃568

简文雅568

余维清569

许盛荣569

胡超世569

李彬569

杨开天570

林魁570

王迪美570

刘世香570

肖德荣571

黄学义571

张开强572

余白珠572

裴毓华572

刘天明573

陈永禄573

陈守常573

李仲凯574

蔡定金574

吕清575

傅家明576

秦大进576

晏甬576

王永亮577

何元明577

邹以孝577

苏家福578

胡茂华578

康海生578

郑义成578

姜开进579

陈修禄579

赵明英579

杨成吉580

刘运友580

毛国民580

梁家骥580

冉虹581

潘永堤582

李乃奎582

易继明582

李儒海583

刘铭胜583

韩冰583

杨文斌584

李之远584

李显禄584

文圣常584

徐庶之585

李定中585

张孝恕586

雷甫臣586

卢祖德586

李芳杞586

李灵洲587

张光兴587

张志发587

第三章 表588

一、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干部表588

二、省、军级(含副职)干部表588

三、地、师级(含副职)干部表589

四、专家 学者592

五、出席全国(含中央各部、委)先进代表593

六、出席省(含厅局)劳动模范、先进个人595

七、革命烈士598

八、民国时期国民党军政人员(团级以上)652

第四章 名录656

一、县团级(含副职或相当于同级干部)656

二、外籍人现在光山工作的县团级(含副职)656

第九编 附录657

修志始末677

1991《光山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光山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1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衡山县志(1994 PDF版)
衡山县志
1994 长沙:岳麓书社
双山县志( PDF版)
双山县志
光山县卫生志(1986 PDF版)
光山县卫生志
1986
光山县戏曲志( PDF版)
光山县戏曲志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
光山县志约稿  卷4( PDF版)
光山县志约稿 卷4
光山县志约稿  卷3( PDF版)
光山县志约稿 卷3
光山县志约稿  卷1( PDF版)
光山县志约稿 卷1
光山县志约稿  卷2( PDF版)
光山县志约稿 卷2
潜山县志(1993 PDF版)
潜山县志
1993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光绪丰县志(1991 PDF版)
光绪丰县志
1991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鲁山县志(1994 PDF版)
鲁山县志
1994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玉山县志(1985 PDF版)
玉山县志
1985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寿光县志(1992 PDF版)
寿光县志
199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文山县志(1999 PDF版)
文山县志
1999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马山县志(1997 PDF版)
马山县志
1997 北京:民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