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1

一、什么是哲学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3

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历史发展7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3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创造性、开拓性的科学体系19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21

第三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23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23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26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29

第一节物质29

一、哲学物质概念的历史发展29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30

第二节运动35

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35

二、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38

三、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40

四、物质运动的规律性42

第三节时间和空间44

一、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44

二、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46

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48

第四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51

一、世界统一于物质51

二、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证明51

三、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证明53

第五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56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56

二、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57

第三章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59

第一节意识的起源59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59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63

第二节意识的本质68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68

二、意识是物质的反映72

三、意识和思维模拟75

第三节意识的作用79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79

二、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82

第二章、第三章小结87

第四章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89

第一节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89

一、事物、现象的普遍联系89

二、联系的复杂性92

三、普遍联系和系统论95

第二节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永恒发展的科学98

一、联系与发展98

二、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00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02

一、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02

二、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和对立103

第四节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105

一、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105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07

第五章对立统一规律111

第一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11

一、矛盾的同一性111

二、矛盾的斗争性112

三、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113

第二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16

一、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116

二、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19

第三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20

一、矛盾的普遍性120

二、矛盾的特殊性122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7

第六章质量互变规律134

第一节质、量、度134

一、质134

二、量136

三、度138

第二节量变和质变139

一、量变和质变139

二、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140

三、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142

第三节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复杂性144

一、质量互变的普遍性144

二、质量互变的复杂性145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实践意义148

第七章否定之否定规律151

第一节辩证的否定151

一、肯定和否定151

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153

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155

第二节否定之否定158

一、事物发展的周期性158

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60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和特殊性162

第八章唯物辩证法的若干范畴168

第一节现象和本质168

一、什么是现象和本质168

二、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169

三、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172

第二节形式和内容174

一、什么是形式和内容174

二、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175

三、形式和内容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177

第三节原因和结果178

一、什么是原因和结果178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180

三、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182

第四节必然性和偶然性183

一、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183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184

三、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186

第五节可能性和现实性188

一、什么是可能性和现实性188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191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192

第四章至第八章小结194

第九章认识和实践196

第一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96

一、唯物主义反映论196

二、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区别201

第二节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04

一、实践的基本特点和形式204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08

第三节认识的辩证过程211

一、由实践到认识211

二、由认识到实践215

三、认识是一个复杂的、反复的过程217

四、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219

第十章真理222

第一节客观真理222

一、真理是客观的222

二、真理和谬误227

第二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231

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231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232

第三节实践在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中的作用237

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37

二、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241

第四节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243

一、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243

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244

第十一章辩证思维的形式和方法247

第一节辩证逻辑的对象247

一、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的一致性247

二、辩证逻辑的对象250

第二节辩证思维的形式252

一、概念252

二、判断254

三、推理257

第三节辩证的思维方法259

一、归纳和演绎259

二、分析和综合262

三、抽象和具体265

四、逻辑的和历史的269

第九章至第十一章小结275

第十二章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277

第一节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277

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对象277

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79

第二节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83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83

二、马克思主义以前历史观的根本缺陷285

第三节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289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289

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意义292

第十三章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297

第一节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297

一、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97

二、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299

第二节社会物质生活条件302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302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305

三、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309

第三节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311

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异同311

二、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312

第十四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17

第一节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317

一、生产力317

二、生产关系325

三、生产方式327

第二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327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327

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329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331

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33

第三节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36

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特点和基本特征336

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运动的特点338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根据、实质和意义340

第十五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343

第一节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343

一、经济基础343

二、上层建筑345

三、社会形态346

第二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348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348

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50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353

第三节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355

一、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产生及其特征355

二、搞好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358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359

第十六章阶级、国家、社会革命362

第一节阶级和阶级斗争362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362

二、阶级斗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66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369

四、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方法372

第二节国家374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374

二、国家的职能376

三、国家的类型和形式378

第三节社会革命380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380

二、社会革命的根源和条件381

三、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384

第四节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387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387

二、阶级的消灭390

三、国家的消亡391

第十七章社会意识及其形式394

第一节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394

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394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95

第二节社会意识的构成399

一、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399

二、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402

第三节社会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404

一、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404

二、道德406

三、艺术409

四、宗教412

第十八章科学和教育415

第一节科学415

一、科学的本质415

二、科学的社会职能419

三、科学的发展421

第二节教育426

一、教育的本质426

二、教育的社会职能431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432

四、教育的发展432

第三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436

一、劳动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436

二、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437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438

第十九章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441

第一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441

一、在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的两种历史观441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444

三、人民群众创造作用的社会制约性448

第二节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450

一、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50

二、杰出人物的社会制约性451

三、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453

第三节个人和群众的关系456

一、个人和集体456

二、领袖和群众460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462

第二十章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467

第一节社会的进步467

一、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467

二、社会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472

第二节人类的解放478

一、人的本质和人的解放478

二、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483

三、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实践488

第十二章至第二十章小结492

1986《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衣元胜等主编 1986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